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用改性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作絮凝剂在室温(25℃)下对海水进行絮凝处理,研究了絮凝剂投加量、pH值和搅拌条件对絮凝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宜的操作条件:絮凝剂投加量范围为25~30mg/L,pH值范围为5~7,快速搅拌转速400r/min,时间90s,慢速搅拌转速60r/min,时间20min。在优化絮凝条件下浊度、化学耗氧量(CODMn)和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达72.6%、53.9%和40.0%。将羧甲基壳聚糖与壳聚糖对海水的絮凝净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对海水的絮凝效果相对壳聚糖有了较大提高,浊度和CODMn去除率明显提高,投加量适用范围更宽。  相似文献   

2.
商连  古仪方  黄韬 《应用化工》2014,(7):1200-1203,1207
以聚丙烯酰胺为主链,接枝二乙胺,合成叔胺型絮凝剂(改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不同搅拌速度、搅拌时间、絮凝剂以及反应物的浓度、pH值、沉降时间对COD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改性絮凝剂用量为2.5 mL/L、pH值为6、水利条件为快速搅拌(180 r/min)4 min、慢速搅拌(90 r/min)10 min,高岭土投入量为7.5 g/L以及絮凝沉降时间为30 min的最佳絮凝条件下,改性絮凝剂对含油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80.2%,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油田聚合物驱采油废水中聚丙烯酰胺的去除是实现废水回用的关键。采用絮凝法去除模拟废水中的聚丙烯酰胺。以聚合氯化铝(PAC)作为絮凝剂,研究了投加量、pH值、搅拌时间、沉降时间等主要操作条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絮凝剂投加量300 mg/L、pH值为中性、快搅时间1.5min、慢搅时间15min、沉降时间15min的条件下,PAM去除率达96.88%,废水中PAM浓度可达3.74mg/L。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22,(7):1789-1794
化妆品和清洁用品中有大量的微塑料颗粒,已成为自然水体中微塑料的重要来源之一。采用絮凝法去除生活废水中的微塑料,以硫酸铝为絮凝剂,以水体的浊度为指标,考察絮凝搅拌速率、搅拌时间、静置沉降时间、絮凝剂投加量和絮凝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絮凝条件为:硫酸铝投加量10 mg/L,絮凝温度30℃,快搅拌速率300 r/min,快搅拌时间10 min,慢搅拌速率85 r/min,慢搅拌时间20 min,静置沉降时间4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处理后水样的平均浊度为0.73 NTU,浊度去除率99.8%。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聚合氯化铝(PAC)为絮凝剂处理高浊度水源水。以超纯水配高岭土为水样,水样浊度为200NTU。考察了PAC投加量、水样p H值、搅拌速度和自由沉降时间对絮凝出水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 H为强碱性,PAC浓度为30mg·L-1,搅拌速度200 r·min-1,自由沉降时间30min时,絮凝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制聚铁絮凝剂处理锦州采油厂含聚污水。结果表明,水样的含聚量是影响絮凝的主要因素,同一水样的p 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最显著。通过五种絮凝剂进行对比,在最佳投加量条件下,对于低聚类、中聚与高聚类污水采用聚铁絮凝剂的处理效果都较好。聚铁絮凝剂的絮凝性能和稳定性明显优于多种油田现用絮凝剂,其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硅酸锌絮凝剂处理淀粉生产废水的厌氧生化出水,试验考察了废水pH值、絮凝剂投加量、搅拌速率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以及高锰酸钾预氧化后再絮凝处理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PSAZ投加量为0.5 mL/L、pH值为8.75、快速搅拌速率为285r/min、慢速搅拌速率为60r/min的最佳条件下,废水中CODCr的去除...  相似文献   

8.
采用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PAC-PDMDAAC处理微污染水,考察了PAC与PDMDAAC质量比、PACPDMDAAC投加量对浊度和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利用絮凝度测定仪(PDA)在线监测絮凝过程,分析了不同pH、不同搅拌条件下的FI指数、分形维数的絮凝特征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PAC与PDMDAAC的最佳质量比为5∶1,PAC-PDMDAAC最佳投加量为30 mg/L,最佳pH为5.0。当快搅强度为100 r/min时,FI曲线的平衡值最大,絮凝效果最佳;当快搅时间为1 min时,分形维数随快搅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快搅时间分别增加至2 min和3 min时,分形维数随快搅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9.
为了将盐田海水用作海水淡化水源,针对高有机物海水的预处理进行了烧杯絮凝实验,考察了絮凝条件、絮凝剂和助凝剂等参数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絮凝条件为:快速搅拌350 r/min、3 min,慢速搅拌80 r/min、8 min,沉淀时间30 min。聚合氯化铝铁去除浊度效果最好,在添加量为100 mg/L时,去除率达到85.37%;聚合硫酸铁去除COD效果最好,在同样添加量下,去除率为43.63%;而三氯化铁去除二者的效果均处于中间水平。骨胶和聚丙烯酰胺(PAM)均可以提高絮凝效果,其中PAM效果略好,在三氯化铁40 mg/L时,添加1 mg/L的PAM可使浊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别提高8.23%和8.10%。  相似文献   

10.
油田污水处理中聚合氯化铝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方法氧化油田污水中的硫离子为硫单质,然后使用聚合氯化铝作为絮凝剂脱硫。考察了絮凝剂加入量、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对絮凝剂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氯化铝质量浓度为0.8 g/L、搅拌速率为100 r/min、搅拌时间为4 min时,絮凝效果最好,出水浊度值最小,pH接近中性。  相似文献   

11.
以羟乙基纤维素(HEC)为乳化剂、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4,5-二氯-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DCOIT)芯材、甲醛为固化剂、冰醋酸(HAc)和氢氧化钠(NaOH)为pH值调节剂,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了DCOIT微胶囊。通过单因素试验法探讨了壁材浓度、壁芯比、反应时间、pH值、搅拌速率和乳化剂类型等对微胶囊的粒径、稳定性和包埋率等影响。结果表明:当w(壁材)=3%、壁芯比=m(壳层单体)/m(核层单体)=3、反应时间为2 h、pH≤4.5和搅拌速率为1 000 r/min时,相应DCOIT微胶囊的性能相对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以深圳某生活污水处理厂好氧出水为研究对象,对比了聚氯化铝(PAC)和聚氯化铁(PFC)的除磷效果。试验表明,PAC与PFC都具有良好的除磷效果;总磷去除率随着药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药剂投加量大于100 mg/L时,PFC对TP的去除率高于PAC,但PFC对出水pH的影响要大于PAC。  相似文献   

13.
针对豆制品废水磷含量高的特点,提出对传统钙法的改良。实验探讨了不同含钙离子试剂的投加量和投加比,对处理出水磷含量和pH值的影响。改良钙法(即联合Ca(OH)2和Ca CO3),通过控制两种试剂的投加比等试验找到使得豆制品废水的出水pH值在允许的排放范围内、改善沉降性能的工艺参数:在pH值为6.5且磷度为15.21 mg/L的豆制品废水情况下,投加0.5 mL浓度为5%石灰溶液投,反应10 min后,再投加2.5 mL饱和碳酸钙溶液,反应10 min。添加混絮凝剂,静置沉淀后上清液的磷去除率可达99.01%,此时出水pH值为8.43,符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杨剑 《广州化工》2012,40(9):154-155,178
实验探讨了微电解法处理高浓度电镀废水的效果,考察了pH值、铁炭比、铁炭总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镍去除率的影响。实验得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为3、铁投加量60 g/L、炭投加量60 g/L,反应120 min时,镍的去除率可达64.09%,较好的降低了废水中Ni2+的含量,为后续处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硫酸铝为破乳剂、阳离子型PAM(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采用混凝法对强碱性水性丙烯酸酯胶粘剂工业废水[COD(化学需氧量)为37.90 g/L,pH值为13.1]进行预处理,然后运用反渗透技术对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破乳剂、絮凝剂以及搅拌时间等对废水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确定了混凝-反渗透组合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常温破乳剂的最佳投料量为28.2 mg/L,絮凝剂最佳投料量为0.24 g/mL,最佳搅拌时间为10 min,反渗透操作温度为30℃、操作压力为0.4 MPa;该工业废水经混凝-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后,其COD值降至0.069 g/L、COD去除率达99.8%。  相似文献   

16.
碎煤加压气化废水生化出水分别用混凝剂PAC和PFC进行强化混凝处理,考察出水有机物(TOC)的去除率.结果表明,采用强化混凝工艺可有效降低水中的有机物,随着混凝剂加药量的增大,有机物的去除率升高,并且使用PFC的效果要优于使用PAC的效果.PAC和PFC分别对应不同的最优混凝水力条件,采用PFC的最优混凝水力条件为混合转速100 r/min,混合时间3 min,反应转速60 r/min,反应时间30 min;采用PAC的最优混凝水力条件为混合转速100 r/min,混合时间0.5 min,反应转速60 r/min,反应时间30 min.  相似文献   

17.
高浓度含磷废水的电解除磷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高浓度含磷废水重点考察了电解工艺过程中pH值、铁磷元素摩尔比以及曝气量等主要参数变化对除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中的高浓度磷在短时间内能得到去除,电解除磷过程中最佳pH值范围为5.5~6.5,初始pH值越低越有利于除磷;最佳铁磷摩尔比[Fe]:[P]=3;最佳曝气量为1.5L空气/(min·L水)。  相似文献   

18.
影响乳化硅油颗粒度因素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二甲基硅油为主要原料,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制备乳化硅油,考察了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乳化温度、pH、搅拌速度、乳化水温度和乳化方法等工艺条件对乳化硅油颗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90℃,乳化温度对乳液粒径影响不显著;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pH、搅拌速度和乳化方法对乳液的粒径均有影响。w(乳化剂)=7%,乳化时间45min,乳化温度80℃,乳化体系的pH≈6,在1200r/min的搅拌速度下采用乳化剂在油中法,制得了平均粒径为1.561μm,折光率为1.403,表观黏度216mPa.s的固体份质量分数为30%的硅油乳液。应用文中所述的工艺条件,脱膜剂厂家制备出了性能优良的乳化硅油脱模剂产品。  相似文献   

19.
市政污泥水热法脱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政污泥具有水分含量高、脱水困难的特点,水热法工艺可改善其脱水性能,降低污泥含水率,有利于实现污泥的无害化、稳定化及资源化利用.考察了反应温度、pH值、泥浆浓度、保温时间、泥浆过滤温度等工艺条件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 显示,在反应温度为180℃、pH值为6.85、生污泥与水的质量比约为2:1、保温时间为30 min...  相似文献   

20.
掺杂铈、铁离子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苯酚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Ce4+-Fe3+共掺杂溶胶-凝胶法制备改性TiO2光催化剂降解苯酚废水。试验研究了光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时间、溶液pH值、煅烧温度以及Ce4+的掺杂量度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苯酚废水初始质量浓度为500 mg/L,调节pH值为3.0,Ce4+-Fe3+-TiO2光催化剂的投加量为10 g/L,紫外灯照射反应240 min后,苯酚去除率达到90%以上。TiO2光催化剂处理苯酚废水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寻求更好的TiO2改性技术必将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