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总结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在广东基层医院应用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间腹股沟疝患者共385例,根据已完成手术分分腹腔镜组(n=178)和开放组(n=207),腹腔镜组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开放组行Lichtenstein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正常活动平均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平均住院费用高,但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少以及术后阴囊水肿发生少;腔镜组有5例患者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腔镜组略长于开放组。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者较开放组恢复快、痛苦少,但需要全麻且费用较高,基层医院可选择性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总结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4月1 034例腹股沟疝病人行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腹股沟疝病人均顺利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或全腹膜外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手术时间为25~180 min(平均40 min),术中出血5~30ml(平均12 ml),住院时间为3~9 d(平均4 d)。随访1~48个月,有5例病人出现腹膜前间隙血肿,腹股沟区血清肿37例,阴囊水肿7例,术后局部疼痛不适16例,术后复发1例,术后感染1例。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手术应由经验丰富的疝专科医生完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各自优缺点。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05年3月~2010年3月252例成人腹股沟疝采用信封法随机分成TAPP组(n=84)、TEP组(n=84)及Lichtenstein组(n=84),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阴囊血清肿或积液、术后局部皮肤感觉障碍、术后慢性疼痛、术后远期疝复发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168例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TAPP组和TEP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Lichtenstein组[(2.94±0.99)分vs.(4.25±0.46)分,q=16.434,P〈0.05;(1.98±0.64)分vs.(4.25±0.46)分,q=28.477,P〈0.05],住院费用明显高于Lichtenstein组[(9504±1132)元vs.(5852±864)元,q=33.481,P〈0.05;(9351±985)元vs.(5852±864)元,q=32.079,P〈0.05]。TAPP组和TEP组术后均无复发,显著低于Lichtenstein组4.8%(4/84)(P=0.012)。3组手术时间、术后阴囊血清肿或积液、术后局部皮肤感觉障碍、术后慢性疼痛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无论是TAPP还是TEP都是安全可行的,在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复发方面方面要明显优于Lichtenstein术式,但腹腔镜疝修补术手术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Lichtenstein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245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TEP组行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Lichtenstein组行Lichtenstein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平均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以及近远期并发症等指标,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 TEP组行单侧疝修补术的手术时间长,平均住院费用高,术中中转手术方式比例高,但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短,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少。结论尽管TEP术存在手术时间长、住院费用高、术中中转手术概率高等缺点,但术后疼痛少,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短,对于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操作与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男性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18~63岁,中位年龄37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及临床体格检查,确诊为腹股沟疝。21例行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29例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24小时及慢性疼痛(1月以上)、总住院费用等临床疗效。结果单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24小时疼痛率显著低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总住院费用方面,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组显著低于SILS-TEP组,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在慢性疼痛(1月以上)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术后恢复较好,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开放性无张力修补术。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斜疝46例,直疝9例。结果 5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65min,平均50min。38例患者行腹膜前补片修补术,17例患者行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术后未发生阴囊气肿、血清肿,无尿潴留发生。术后平均住院2~3d。随访3~34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可行,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患者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并可同时发现复合疝和隐性疝。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就诊的腹股沟疝患者320例,以随机数字表分为腔镜组和开放组,每组患者160例。腔镜组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治疗,开放组以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美观评分、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第一次排气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效果。 结果与开放组比较,腔镜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及切口长度短(P<0.05),切口美观评分明显高于开放组(P<0.05),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第一次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开放组,但在住院费用方面明显高于开放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复发率、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开放组(1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能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用时少,切口长度小的特点,且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更早,疼痛持续的时间少,还能缩短住院时间,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也较低,但住院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完全腹膜外腔镜术(total extra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EP)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mesh-Plug)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89例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疝修补术(TEP组),80例行疝环充填式修补术(Plug组),就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恢复工作时间以及各种并发症进行比较.随访时间6~24个月.结果 TEP组住院时间短,恢复工作时间较Plug组快,术后疼痛较轻(P<0.05),慢性疼痛出现较少.单侧手术时,TEP组比Plug组手术时间长(P<0.001),但在双侧手术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ug组住院费用较TEP组低(P<0.001).复发TEP组1例(1.1%),Plug组1例(1.3%),两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微创疝修补手术,较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疼痛更轻,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两者并无差别,且对双侧疝修补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研究比较传统腹股沟疝修补、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结果。方法:从1998年12月~2001年12月,共收治300例腹股沟疝修补术病人作回顾性分析,其中有传统疝修补术93例,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102例,腹腔镜疝修补术105例。传统疝修补术分别采用Bassini或McVay法;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Marlex网塞和补片;腹腔镜疝修补术采用腹腔镜下内环口荷包缝扎和腹膜内置网法。结果:传统疝修补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9h±0.6h,无张力组为1.5h±0.5h,腹腔镜组为1.2h±0.4h。术后随访1~2年,传统疝修补组有8例复发,腹腔镜组有1例复发,无张力组无复发。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腹腔镜组为6.5d,无张力组为8.3d,传统手术组为16.5d。结论: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是一种简单、手术时间短、痛苦小且可靠的手术,适用于腹股沟原发疝或复发疝;腹腔镜疝修补病人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比其他两组短,但复发率比无张力组稍高,除适用于腹股沟原发疝外,更适用于双侧疝和复发疝。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腹正中小切口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3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斜疝92例,直疝38例;单侧疝110例,双侧疝20例,复发疝12例;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腹正中小切口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结果:13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33.4±14.2)min,单侧疝手术时间平均(31.4±10.2)min,双侧疝平均(36.4±9.2)min;术后6 h下床活动;术后平均住院(3.96±1.14)d;无切口感染、髂腹股沟神经痛发生,术后切口轻微疼痛,2~3 d消失;3例术后发生切口下积液,经局部穿刺抽取积液后治愈。术后随访0.5~2.0年,均无复发及异物感。结论:腔镜辅助下腹正中小切口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费用低、安全性高、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良好,尤其适合双侧疝、复发疝及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在复发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腹股沟复发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腹股沟复发疝中,男36例,女2例,年龄42—80岁,平均56岁。传统手术37例,其中Bassini术18例、Ferguson术17例、McVay术2例、无张力手术1例。第1次术后疝复发时间2个月至15年,平均52个月。再次手术方式均采用无张力修补术。其中疝环充填式33例,三合一补片式5例。结果术后8~10d痊愈出院,术后出现4例急性尿潴留、2例阴囊积液、1例疼痛。全部患者随访2-1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应作为腹股沟复发疝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单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5年10月到2017年7月单侧腹股沟疝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局麻下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OTFHULA);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TEP)。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数字评分(NRS)、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费用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均0.001);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数字评分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单侧腹股沟疝患者,OPFHULA组和TEP组治疗均有各自优缺点,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术者对术式的熟练程度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为基层医院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8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30.2%,对照组为5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对照组为18.6%、观察组为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易为患者接受,较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传统前入路和开放式TEP无张力修补复发性腹股沟疝方法的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对165例腹股沟疝分别沿用传统前入路和开放式TEP术式行无张力修补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耗时、住院天数、平均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治疗费用以及近/远期并发症和术后不适等指标,以评价开放式TEP术式修补腹股沟疝的疗效. 结果前入路组随访时间平均为(20.52±1.54)月,开放TEP组(21.63±1.76)月,完成随访率为98.79%.前入路3例1年后复发(3.66%),开放TEP组1例术后1年半后复发(1.22%),手术耗时、尿潴留率、平均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和疝复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腹股沟区疼痛、血清肿、阴囊水肿、切口感染、神经感觉异常和缺血性睾丸炎等近远期并发症开放TEP组明显少于前入路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放TEP修补腹股沟疝可明显减少各种并发症和术后不适的发生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preperitoneal,TAPP)及开放式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人民医院102例腹沟股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治疗,试验组采用TAPP术修补质量。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复发、疼痛、血肿、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4.65±0.7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08±2.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4~18个月,试验组未见复发及术后血肿、感染,术后慢性疼痛2例、术后阴囊积液1例;对照组中复发3例、术后血肿5例、感染3例、慢性疼痛6例、术后阴囊积液7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APP对于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优于开放式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具有显著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联合腹股沟区小切口治疗难复性及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62例一期行疝修补手术的单侧难复性或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股沟区小切口联合TAPP修补术患者16例,行TAPP修补术患者21例,行开放无张力修补术患者25例。 结果TAPP联合腹股沟区小切口组与TAPP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并发症、排尿困难及睾丸坏死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费用及术后阴囊/会阴肿胀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P联合腹股沟区小切口组与开放组比较,在住院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及排尿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费用、手术时间、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APP联合腹股沟区小切口治疗难复性或嵌顿性腹股沟疝行可缩短住院时间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成年男性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我科自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采用腹腔镜术式(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TEP)治疗成年男性腹股沟疝149例,依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住院号单号为路径组,双号为对照组):路径组(72例)与对照组(77例)。观察组采用腹股沟疝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宣教及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宣教和干预。主要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总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术后6 h、24 h疼痛评分、住院总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资料。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路径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术后6 h、24 h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降低了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开放TEP与传统前入路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传统前入路和开放式TEP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方法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对165例腹股沟疝患者分别沿用传统前入路和开放式TEP术式行无张力修补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平均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治疗费用以及近、远期并发症和术后不适等指标,以评价开放式TEP术式修补腹股沟疝的疗效。结果前入路组随访时间平均为(20.5±1.5)个月,开放TEP组(21.6±1.8)个月,完成随访率为98.79%。前入路3例1年后复发(3.66%),开放TEP组1例术后1年半后复发(1.20%),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疝复发率和尿潴留发生率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腹股沟区疼痛、血清肿、阴囊水肿、切口感染、神经感觉异常和缺血性睾丸炎等近、远期并发症开放TEP组明显少于前入路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开放TEP修补腹股沟疝可明显减少各种并发症和术后不适的发生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16例,均行TAPP或TEP。比较二组患者的手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并发症及复发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TAPP和TEP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Z|=0.563,P=0.574)、术后住院时间(|Z|=0.497,P=0.619)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TAPP组复发(对侧复发)1例,TEP组无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8,P=0.397);TEP组并发皮下气肿1例,占全部TEP患者总数的1.11%,TAPP组无气肿发生;TAPP组住院费用(8908±611元)低于 TEP组(9123±58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266,P=0.003)。结论 TAPP与TEP在临床疗效上无差别,但在住院费用上,TAPP相较比TEP稍少,可依据患者经济水平、意愿以及术者水平等综合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