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底部两层框架砖房是指底下两层为钢筋框架抗震墙结构、三层和三层以上为粘土砖房的上下混合承重的多层房屋。故应严格地称为“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砖房。新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1 1 - 89只有底层框架砖房的内容 ,没有涉及底部两层框架砖房的抗震设计 ,过去亦无设计经验。因此 ,设计人员无规可循 ,造成底部两层框架砖房抗震设计的混乱。本文对此类砖房的抗震设计进行一些讨论。底部两层框架砖房与底层框架砖房相比 ,相同之处均为上、下不同材料的混合承重房屋 ;均为质量、刚度上大下小、头重脚轻、上刚下柔对抗震不利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罗木新 《化肥设计》1999,37(6):28-30
根据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建筑平面布置比较规则,质量和刚度的高度均匀变化的多层砖房,提聘种抗震验算的简化方法,可供设计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 ,在许多住宅小区的沿街建筑都设了底两层框架 -抗震墙砖房。由于其造价比多层框架房屋经济 ,施工方便 ,而与底一层框架砖房比可增大一层大空间房间的面积 ,在使用上更加灵活 ,因此应用较广泛 ,由于现行规范未对此结构形式进行规范 ,所以很多同行都发表过不同见解 ,各抒已见 ,本人也在此谈几点看法 ,供同行们参考。1 底两层框架 -抗震墙砖房与底框砖房比较底两层框架 -抗震墙砖房与底框架砖房相比有其共同之处 ,二者均属上、下混合承重房屋 ,两种不同材料组合成一个共同体系 ,上、下质量、刚度均不同 ,上重下轻 ,上刚…  相似文献   

4.
袁明 《江西化工》2008,(4):274-276
为了更合理的进行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结合现行规范及自身设计经验,对其在设计上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5.
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砖混结构由于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多年来砖混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中使用最广范的一种建筑形式;其中民用住宅建筑中约占90%以上。砖混结构多采用粘土砖和混合砂浆砌筑,通过内外砖墙的咬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连接性的目的。在地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结合自身设计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在多层砖混房屋抗震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我国采用砖墙的历史从战国时期开始现已有二千多年,砖墙之所以有如此生命力其原因主要是取材容易,制造简单,既能承重又具有一定的保温、隔声、防火性能。当然砖墙结构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但从我国国情出发,砖墙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仍然是广泛采用的一种墙体形式。由于各地区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和《多层砖房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抗震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3-82)要求从而确保了工程质量增加了砖房的整体刚度,提高了抗震能力,但部分工程仍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已形成通病,针对这种情形,谈谈工程质量控制的几项措施。1砌体房屋…  相似文献   

7.
通过国内大型储罐抗震设计计算的比较,认为SH13048-93《石油化工多制设备抗震设计规范》是合适的抗震验算规范。  相似文献   

8.
张煜  向峥 《水泥技术》2024,(1):74-77
分析了国内外现行电气设备抗震设计相关标准规范,分析了水泥工程中常用的不同型号的电气配管、母线槽、电缆桥架是否需作抗震设防设计,提出了抗震支吊架设计使用注意事项,利用Revit软件制作了抗震支吊架族模型,以满足水泥工程总承包项目抗震设防需求。  相似文献   

9.
油气长输管道建设地区地质复杂,多处我国山地地区,此地区经常发生地震等自然次生灾害。由于我国对埋地管道地震破坏机理研究不足,特别是大口径长距离管道的抗震设计尚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这就给设计工作者带来了困难。文章借鉴国内外有关工程的经验从安全评价、设防标准、抗震措施等多个方面对长输管道抗震设计提出建议,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桥梁抗震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体现在设计的各个阶段,需要认真对待。在工可研究阶段应该强化抗震概念设计,选择合理的桥位和桥型;在初步设计阶段强化抗震体系设计,确定合适的抗震设防标准和验算准则、进行结构的总体分析;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强化抗震构造设计,重视抗震构造采取的措施和构造细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由金属板材和橡胶层交替叠合,形成具有叠层结构的抗震橡胶。这种抗震橡胶体可以改善橡胶层的弹性与温度的相关性,它具有较高的衰减特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设计理论和抗震规范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一些针对结构设计的方法和解决措施,例如:设计构造方面、结构抗震等级、周期折减系数等。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通过新旧抗震设计规范几个方面的对比,简要介绍了抗震设计新规范的主要改进情况,对结构设计人员学习抗震设计新规范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最早兴起于美国,是建筑抗震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一理念使得抗震设计由宏观定性目标逐步转变为量化的多重目标,在抗震设计过程中也更加重视对性能目标的分析与实施。相关工程研究人员表示,对于我国超限高层建筑结构,采用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更为合适。基于此,本文从设计要求、设计目标、设计重点、设计方法这几个方面就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孙超 《四川水泥》2024,(3):33-35
做好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标准化设计及抗震设计的优化,对提升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工业化水平及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BIM技术的可模拟性以及可视化,建立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的BIM模型,在标准化设计结果的基础上,以不同地震强度下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层间位移最小值为目标函数,进行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抗震优化设计,提升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抗震能力。案例工程的实践证明,采用优化方案使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抗震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6.
杨礼军 《四川水泥》2014,(11):121-122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科学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质量也越来越高,抗震设计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设计之一,目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当中应当充分的考虑到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从而减少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影响,继而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抗震结构设计时所要考虑的条件和抗震技术施工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建筑物的抗震加固工作一直是建筑工程中需要加强注意的问题。本文对建筑物建筑结构的抗震鉴定以及建筑物的加固工作做出了简要的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筑物的抗震加固研究进行探讨,提出目标并且研究抗震设计,对如何提高建筑物的综合抗震能力以及抗震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18.
刘梦瑶  袁东胜 《四川水泥》2023,(11):117-119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要遵循整体性、简化性和抵抗性三大原则,这是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的基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地震参数、地基条件和土壤特性、建筑结构类型和材料等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为了提升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必须重视建筑地基的选择、设计和建设;平面和竖向结构形式和材料的设计和选择;结构构件形式和尺寸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当发生地震灾害的时候,对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对建筑造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做好相关的抗震设计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相关的建筑设计单位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抗震性能,保证在工业建筑以及民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对于抗震的等级进行必要的设计。防止发生地震灾害的时候,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损害。本文主要从工业以及民用建筑时所需要考虑的抗震设计相关工作内容出发,同时对建筑结构中相关抗震设计的优化工作做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地震离我们并不遥远,时常在我们的身边发生,人们考虑到自己的人身安全,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关于该怎样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水平这个问题,在许多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着重地考虑。本文主要分析了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并且对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些要求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