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国际上已确定HLA—A、B、C、D、四个位点及DR相关位点,共检出77个抗原。我国上海已检出11个抗原。为研究HLA—A、B、C位点的抗原及DR相关位点的抗原,筛选定型血清是关键问题。自从1958年Dausset利用输血病人血清鉴定了第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内蒙古地区HDCP患者HLA基因HIA—A,HLA—B位点与HDC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国内先进的FLOW—SSOP(Luminex流式技术-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杂交)技术检测A、B位点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HLA—Ⅰ类抗原的关系。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HIA—A、B位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与正常妊娠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内蒙古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HLA—Ⅰ类抗原无关。  相似文献   

3.
HLA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复杂的一种人类遗传标记系统。1984年第九届国际HLA专题讨论会确认的,HLA系统有—A,—B,—C,—D,—DR,—DP,—DQ七个位座,124个抗原。而且今后还将会不断有新的抗原发现。这些位座的基因连锁在一起,组成单倍  相似文献   

4.
106例广东汉族群体HLA基因频率的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广东汉族群体HLA抗原多态性分布的情况。方法 随机选择了106例广东籍汉族人进行HLA分型。分别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及PCR-SSP方法检测了HLAⅠ类,A,B位点及HLAⅡ类DR位点。结果 共检出了HLA-A位点抗原10种,HLA-B位点抗原21种,HLA-DR位点抗原13种,并与北方人群抗原分布进行对比。结论 A11,B46和B60抗原频率比北方人群有显著增高,而A1,A3、B7等抗原则相对减少,显示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与北方人群间在HLA多态性分布上有较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HLA(Human leucocyte antigen)在人的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共有五个位点(locus),即HLA-A、B、C、D、DR位点。HLA系统具有高度多态性,它比目前已知的血型抗原及血清蛋白抗原都要复杂得多。1980年在美国召开的第八届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42例无血缘关系的广东籍汉族男型秃发患者进行了HLA—A′B位点抗原检测,并与98例正常人作对照。检测结果,男型秃发组的HLA—A_3和HLA—B_(27)抗原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男型秃发与HLA—A_3和HLA—B_(27)抗原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西南地区72例藏族和75例彝族的HLA—A、B和DR抗原分布调查,并和以前调查的汉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三个民族HLA抗原的分布基本轮廓相似,但在某些抗原频率上,三个民族间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藏族的A2、A3和DR4偏高,未发现Aw23、B14和B18;彝族的B7和DR5偏高,未发现A3、Aw23和B37;汉族的B13、B17和DR3偏高,未发现A25。本文还对比了纯藏、纯汉和藏汉混血者三个群体的HLA分布,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对78例斑秃病人及98个正常人进行了HLA—A、B位点的测定,结果发现秃斑病人HLA—A_9抗原频率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9.
<正> 许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器官移植是惟一的解救途径。目前世界每年器官移植数目超过4万人,为20世纪70年代的3倍,但仍不能满足临床上的需求,1995年有3000余名患者因得不到器官移植而死亡。而获得器官移植的患者,一部分因各种因素的影响,移植的器官受到了排斥。我们分析了1995年至今1480例同种异体肾移植HLA配型与器官分配的情况,探讨了HLA配型技术以及根据HLA配型情况进行器官分配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HLA配型对肾移植的远期疗效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所有病例移植前,除接受常规检查外,还要进行A、B、O血型检查,A、B、O血型系统是人体一大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A、B、O血型抗原是一种组织相容性抗原,肾移植时,如果A、B、O血型不相配合,移植后立即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选择供者A、B、O血型的依据与输血的原则相同,血型相配后再进行HLA配型。进行供受者HLA-Ⅰ、Ⅱ类抗原单克隆抗体干板分  相似文献   

10.
53对夫妇反复自然流产与HLA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3对“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夫妇HLA—A,B抗原进行位点分型,并同30对正常夫妇对照。结果证明:RSA夫妇间含有共同HLA抗原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流产次数亦与HLA相同位点数呈正相关;RSA夫妇间共有抗原的最高发生率在HLA—B位上(P<0.05)。故推测,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与白细胞抗原(HL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Liu ML  Qi J  Zhang Y  Liu S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2):2971-2974
目的 分析陕西地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基因多态性,并鉴定新的HLA等位基因。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PCR-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SSO)流式微珠检测以及DNA测序(SBT)等HLA基因分型技术检测14006名陕西地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HLA系统基因多态性。结果14006名无关供者中共检出HLA-A、B、DRB1等位基因(含血清学特异性)分别为18、40、15种,包括很少在汉族人群中检测到的HLA-A25、B42、B53、B73和DR3。HLA-A*02、A*11、A*24、A*33、B*13、B*46、B*4001组(B60)、B*1501组(B62)、DRB1*15、DRB1*09、DRB1*04、DRB1*12在陕西人群中有较高的频率分布。并发现了2个新等位基因,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HLA-A*0290和HLA-B*4814。结论 为研究本地区群体遗传学以及HLA与疾病相关性等方面提供了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2.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Antigen,即 HLA)与许多慢性疾患有重要关联。这一发现突破了原先认为 HLA 仅是与移植有关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的概念,是近二十年来医学研究的重大成果之一。特别是1973年 Brewerton 和 Schlosstein 分别发现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即 AS)与 HLA—B27有高度关联,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现已肯定50多种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随机HLA配型的供-受配合率的多寡,为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提供一些基础性资料。方法 对336例肾移植供-受随机的HLA-A、B和DR抗原配型进行分析。结果 HLA6个抗原完全错配率为24.40%(82/336),5个抗原错配率为33.33%(112/336),4个抗原错配率为27.68%(93/336),3个抗原错配率为11.91%(40/336),2个抗原错配率为2.68%(9/336),1个抗原错配率和0个抗原错配率为0。随机HLA-A、B和DR1个抗原配合的在HLA-A抗原为49.7%(167/336),B抗原为27.7%(93/336),DR抗原为31.8%(107/336)。2个抗原配合的在A抗原为4.76%(16/336),B抗原为2.08%(7/336),DR抗原为3.27%(11/336)。结论 完全配合的HLA抗原和5个HLA抗原配合的几率极低。在随机肾移植供-受中,HLA抗原A、B和DR抗原位点的2个等位基因完全配合的几率很低。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HLA—A,B,C基因抗原表达下调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食管癌及食管上皮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C)的抗原表达及探索该抗原丢失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抗HLA-A、,B,C单抗,以免疫组化法及甲基化PCR检测HLA-A,B,C抗原在食管癌及食管上皮的分布及HLA-A,B,C基因甲基化状况。结果:31例食管癌中27例无HLA-A,B,C抗原表达,正常及增生的食管上皮均可见该抗原的阳性表达;45.2%的食管癌HLA-A,B,C基因甲基化,食管上皮该基因无甲基化。结论:食管癌中HLA-A,B,C抗原大部分丢失,基因甲基化可能是导致抗原下调的关键机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方法鉴定出28份血清,作为分型试剂的使用单价、双价特异性血清。前后已鉴定出作为分型试剂血清共62份,含18种特异性血清,用这些分型试剂检出沈阳地区汉族HLA—A位点抗原的基因频率为0.756,仍有空白0.244,HLA—B位点抗原的基因频率为0.7780,空白0.2220。  相似文献   

16.
人体的HLA系统(人体白细胞抗原系统)的研究,自1958年Dausset第一次检出白细胞抗原以来,至1975年为止,应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已检出HLA-A、B、C3个位点共50个抗原,其中A位点19个,B位点26个,C位点5个。由于它们是复等位基因,就每个位点来说,一个个体的同源染色体上最多只能有这些复等位基因中的任何2个,它们的分布频率可因不同的人群、种族而千变万化(图1)。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HLA—B27抗原与AS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对386例住院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选择136例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检测2组患者T淋巴细胞膜上的HLA—B27抗原。结果136例健康献血者中HLA—B27阳性率为11.0%,386例AS患者的HIA—B27抗原表达阳性率90.7%。其中表达阳性者发病年龄为(23.4±7.3)岁,表达阴性者为(37.8±13.6)岁,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者HIA—B27抗原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7%(280/302)和83.3%(70/8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S患者疾病活动性有关的检验指标(ESR,CRP,PLT)在B27阳性组均明显升高(P〈0.05)。髋关节病变的严重程度与HIA—B27抗原阳性表达相关(P〈0.01);AS患者的HLA—B27抗原表达阳性者周围关节累及和关节外表现最多见的分别为膝关节炎、踝关节炎和葡萄膜炎、肠炎。结论AS患者与HLA—B27抗原表达有着很强的相关性;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临床As患者T淋巴细胞HLA—B27表达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也有利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预测婴儿利什曼原虫全基因组编码蛋白中刺激细胞免疫应答的优势抗原。方法:以计算机软件Net CTLpan对婴儿利什曼原虫基因组编码蛋白进行分析,确定与各类人HLA I类分子超型强结合抗原蛋白,综合预测细胞免疫优势抗原。结果:84个婴儿利什曼原虫基因组编码蛋白可与人HLA A2超型强结合,其中13个蛋白质还可与人HLA A1、A3、A26、B44、B7、B8、B58、B62、B39及B27超型强结合,它们大多数为膜蛋白,具有种属特异性。结论:预测婴儿利什曼原虫优势抗原可为发展抗内脏利什曼病疫苗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从中国人体筛选的 HLA 标准抗血清33型,对179例广东汉族入进行了 HLA 测定。共测出32个型,并测知各型 HLA 抗原分布的频率。以本文调查的资料与我国南北方一些省份的 HLA 调查资料相比较,结果显示华南地区 HLA—A11基因频率占首位,而北方是以 HLA—A_2基因频率占首位,还显示 A_1,A_3,B_(14)基因频率有从北向南逐渐减低的趋势,而 A11,B17,B40,BW46,的基因频率有从北向南逐渐增高的趋势。汉族,黎族,蒙族,藏族之间,就现有调查资料进行比较,各型 HLA 基因频率未发现明显差异。上述南北方的差异之确切含意尚不清楚。本调查共检出14条连锁不平衡的单倍型。  相似文献   

20.
研究慢性活动性肝炎(以下简称CAH)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关系是研究CAH遗传易感性的一个重要方面。70年代以来已有不少文献报告在CAH病人中HLA—A1、A3、B8,Bw35,Cw6以及D Rw3抗原的基因频率比正常人明显增高,但不同地区的作者报告结果不一致,因不同种族的正常人群中HLA各位点抗原频率的分布有很大差异,因此可能影响到在不同种族中CAH的HLA抗原基因频率分布。在我国CAH较少见,但慢性迁延性肝炎(CPH)却较常见,其遗传易感性是否与细胞免疫系统中HLA的某些抗原有关?国内尚未见报道。在我国CPH病人中HLA抗原的分布是否与国外报告其它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