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特重原油油藏微生物采油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辽河油田冷43块油藏所产原油含胶质沥青质37%-42%,含蜡5%,粘度9.6-43Pa.s(50℃),密度.960-0.975g/cm^3,已出了国外某些标准规定的微生物采油适应范围,用优选的适应温度范围为40-60℃的两种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LH-18和短杆菌(Brevibacterium sp.)LH-21的等量混合物,培养基,分别与该区块5口油井所产原油在48℃摇床发酵48小时,使原油粘度降低26%-65%,发酵液表面张力下降10%-19%,pH值由中性变为弱酸性,表明在原油发酵过程中有表现活性物质和酸生成,在该区块蒸汽吞效果很差的同层位5口井的近井地带注入营养液和混合菌液,共7井次,单井一次注入菌液0.5-1.2t,注入后采用机械抽油,5口井中有3口井既增产油又减产水,1口井(间开井)连续生产,这4口特重油井单井微生物吞吐试验获得成功,另1口井产液量和产水量大幅度上升,增产油量极微,同一层位的5口井微生物采油效果相差很大,特别是微生物疏通出水层或通道,其原因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2.
主要运用室内实验这种研究手段,开展了适合于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的研究,为拓宽聚合物驱的应用领域,实现聚合物在高温高盐油藏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和实践依据,通过此次研究证明了缔合聚合物AP-P3具有很好的抗高温、抗高盐和抗剪切性,能够满足中原油田文209块的聚合物驱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油藏环境耦合作用下微生物驱技术提高采收率机理,建立了能全面反映微生物驱油过程的三维三相六组分数学模型,模型涉及的组分有油、气、水、微生物、营养物以及代谢产物。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微生物生长/死亡、营养消耗、产物生成、化学趋向性、对流扩散、油相黏度降低、吸附、解吸附以及油-水界面张力变化等特性。其中,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方程以Monod模型为基础,考虑油藏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模型的影响且微生物在地上与地下生长速率不一致;同时为了体现菌体对微生物驱油的作用,引入微生物因子到微生物驱油机理中。对微生物生长模型、微生物和营养物的混合溶液注入量、环境抑制系数、最大比生长速率以及微生物因子等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通过完善后的微生物生长方程计算得出的产物浓度要比Monod模型低,但这两种微生物生长方程下的产物浓度的差异对最终采收率的影响较小;随着混合溶液注入量的增长,这两种微生物生长方程下的产物浓度差值和采收率提高幅度将增大;微生物因子对微生物驱油有较大的影响,不同微生物因子下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绝对误差可高达24.53 %。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采油技术在大庆油田低渗透油藏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开发的诸多不利因素,探索适合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有效方法.室内研究筛选出一组以短短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为主的配伍菌,并利用上述配伍菌在大庆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展了微生物吞吐和微生物驱现场试验.微生物吞吐矿场试验93口井,有效率74.2%,累计增油1.38×10<'4> t,单井平均增油148 t;2注1...  相似文献   

5.
6.
用于高温高盐油藏注水井调剖的生物聚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美国,独联体,西德和法国等国家在高温,高盐和低PH值的恶劣油藏条件下运用新型生物聚合物进行注水井调剖的现场实例分析,发现利用黄胞胶凝胶,新型生物聚合物Siumusan/硅酸盐凝胶以及由产碱杆菌所产生的胞外聚糖AGBP新型生物聚合物进行调剖,效果好,成本低,是理想的高温高盐油藏水控调剖剂。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采油矿场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国内外微生物采油(MEOR)矿场试验研究进展情况作了综述。分初期到中期(上世纪70世代以前)和中期到现在(70年代以后),简述了全世界进行的MEOR矿场试验,列表介绍了1979年以后发表的21例MEOR的注入微生物,实验方式(单井吞吐或驱替)及结果,讨论并列表给出了MEOR的矿物应用条件,并与其他EOR方法作了比较,论述并讨论了MEOR矿场试验的一般程序,包括油田调查,注入微生物选择,对油 层的适应性,与油层本源微生物的竞争特性,提高采收率及添加的营养源,对MEOR矿场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低渗透油藏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大庆油田朝阳沟低渗透油藏是高黏度、高含蜡油葳,应用一系列生化分析的方法和手段,评价、监测在该油藏进行的微生物采油矿场试验的效果。试验结果,使用的种微生物在油层条件下都能较好存活,原油黏度的降低比率为43.7%/,含蜡量平均下降32.6%,含胶量平均下降31%,微生物产生的脂肪酸等活性物质降低了油水间的界面张力;气相色谱分析发现,原油中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曲线向轻组分方向移动。矿场试验所取得的增油效果证实,利用微生物能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原油采收率,增加原油产量,降低含水率,可能成为较好的增产调整措施之一。图3表5参11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采油的地质基础及筛选标准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微生物采油是利用微生物的活动及其代谢物强化采油的技术。主要机理是微生物使重烃降解,降低原油粘度,其代谢物能降低油-水-岩石界面张力,改善油-水流度比,增加驱油效率和波及面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发迹油的流动能力,增加油层岩石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10.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近年来油藏微生物群落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该技术在微生物采油(MEOR)中的应用情况,同时提出在以后的微生物采油研究中,要探索多种技术的综合使用,为深入研究微生物采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乳化稠油堵水技术在高温高盐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塔河油田为例,对乳化稠油堵水技术在高温高盐油藏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使用非离子与阴离子乳化剂复配体系,且添加固体粉末提高乳状液黏度和稳定性,筛选出最佳乳化体系:3%CI-18+1%C22SC+4%沥青粉。结果表明,该乳化体系配制的W/O乳状液具有黏度高、耐温抗盐能力强且热稳定性高。物理模拟实验表明,该乳化稠油堵剂具有较好的堵水性能和耐冲刷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从无机盐结晶规律出发,研究了高温高盐油藏中的无机盐结盐机理,以及无机盐的结盐影响因素。创新性地提出了高温高盐油藏的主要影响因素——热敏效应的概念。并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探讨了高温高盐油藏的开发方式以及采油工艺新方法——蒸汽驱和蒸汽举相结合高效开发高温高盐油藏。  相似文献   

13.
交联聚合物驱油技术是提高高温高盐油藏采收率的有效驱油方法之一。介绍了交联聚合物驱油机理,综述了半个世纪来高温高盐油藏用交联聚合物驱油及交联聚合物驱数值模拟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高温高压条件下微生物驱油微观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观透明可视仿真刻蚀储层模型,研究了3株产表面活性剂较多的好氧菌W18、DM-2和SH-1,2株产生物气较多的厌氧菌L1、4F,在高温高压条件下(65℃,10 MPa)驱油时形成的残余油状态,结合大量微观照相图讨论了驱油机理。5株菌在高温高压油藏中均能存活,驱油性能较好。生物气驱机理包括:气驱,气液界面滑动,原油膨胀降黏,气泡贾敏效应扩大水驱波及体积及气体进入盲端驱油。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包括:乳化分散剩余油,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剥离油膜。微生物降解原油也是驱油机理之一。图28表1参4。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在高温高盐油藏中各影响因素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并对其临界胶束浓度、静态吸附性能、热稳定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在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具有很好的油藏适用性;在油藏温度50~80℃时,矿化度7 000~22 000 mg/L时,具有较好的界面活性,其抗二价离子、抗静态吸附、热稳定性能均达到油藏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元坝超深井试气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块储层特点,优化得到抗温170℃的有机酸盐完井液配方:HCOONa(密度1.30g/cm3)或HCOONa、HCOOK复合盐(密度1.50 g/cm3)基液+0.5%改性黄原胶增黏剂DHV+2%低黏聚阴离子纤维素降滤失剂PAC-142+1%酸性缓蚀剂SD-2+0.8%两性离子型助排剂SAT+0.2%NaOH+0.5%Na2SO3。该有机酸盐完井液160℃静置恒温稳定时间达64h,耐温黏度降低率小于50%,API失水量小于16 mL,160℃高温高压失水量小于30 mL,对P110钢的腐蚀速率低于0.05mm/a,岩心渗透率恢复率为86.5%88.0%,可有效降低测试过程中入井流体对油气层的伤害,避免高温高压井况下因固相沉降、工作液抑制能力降低而引起的试气测试井下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内高温高盐油藏,使用环氧树脂胶黏剂和酚醛树脂,选择合适的固化剂、增韧剂,制备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复合调剖体系,确定了复合词剖剂最佳配方:100g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混合物(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质量比为6:4),稀释剂40mL,固化剂六次甲基四胺0.1%,中试纤维2.0%。对复合调剖体系进行了性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堵水调剖体系在14.5℃下养护30d,抗压强度仍达7.76MPa;在矿化度160g/t,中养护24h,7d后封堵率在96%以上;在145℃下养护时间在2.5h内,黏度均在1000mPa·s内;4000min以搅拌30min后,黏度下降8.33%,24h后抗压强度为2.36MPa;后续水驱中注水量达30PV时,堵水率基本不变。此复合调剖体系能满足高温高盐油藏堵水调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文东油田特殊的油藏物性,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为主剂,利用了阳离子的空间位阻和诱导效应以及阳离子不易受其他阳离子影响的特点,以有机胺为交联剂,充分利用了杂环的稳定性,研制了凝胶型油井高温抗盐堵剂,提高了堵剂的耐温抗盐性能。系统地评价了环境因素对堵剂性能的影响,给出了一系列性能指标。应用结果表明,该堵剂适应于高温高盐油藏。  相似文献   

19.
高温高盐油藏用化学驱油剂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综述了油田开发用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驱油剂的应用,对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驱油剂的研制开发作较详细介绍。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包括非离子-阴离子复合型表面活性剂,尤其是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官能团在同一分子中,其抗盐性更好;芳基烷基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系列以及高分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耐温抗盐聚合物包括两性聚合物,耐温耐盐单体共聚物,疏水缔合聚合物,梳型聚合物,水溶性双亲聚合物以及多元组合聚合物。分析了高温高盐油藏用化学驱油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FSH-01泡沫酸对高温高盐油层适应性动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种新研制的泡沫酸进行了缓速性能、分流性能、返排性能的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这种泡沫酸在温度120℃、矿化度16×104mg/L及含油10%~30%条件下具有以下特性:①在相同反应条件下,2h之内的溶蚀率明显低于对比酸液,具有良好的缓速性能;②对高渗透率岩心表现出暂堵作用,使后继酸液进入中低渗透岩心,压力平衡后,高低渗透率岩心同步进酸,显示出了较好的分流性能;③返排率随渗透率的增加而增加,3个试验样品的返排率都大于78%,比常规酸液要高的多,说明该泡沫酸具有良好的返排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