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石油化工装置与物料接触容易形成聚合物污垢,严重影响装置的工作效率。笔者研究分析了一种适用于石油化工换热器、管线等装置表面的聚合物污垢清洗剂。通过实验分析了清洗剂的主要性能,包括清洗剂污垢溶解能力、对碳钢试件的腐蚀等。实验数据显示清洗剂对黑色聚合物污垢溶解能力较好,且清洗药剂对碳钢材料无腐蚀。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弱碱三元复合体系在大庆油田三类油层中的开发效果,需要对该体系的配方进行优选。采用CMG数值模拟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同配方浓度对体系界面张力、乳化性能以及黏弹性的影响,确定了该体系配方的最优浓度,并进行了实验结果的机理分析与体系的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CHSB的质量分数在0.2%~0.3%时,所研究的弱碱三元复合驱体系能够实现超低界面张力,且在CHSB质量分数为0.3%时,体系的吸水率保持在40%以下,说明其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2%时测得的界面剪切黏弹性均为最佳。驱油实验的结果与数模结果互为验证,基于开发效果与经济评价,得到HPAM的质量浓度为2 000 mg/L,CHSB、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1.0%时的弱碱三元复配体系,室内驱油实验表明其能够有效提高采收率23.31%。该研究成果对弱碱三元复合驱在三类油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臭氧协同催化剂处理炼油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开展降解炼油废水的实验研究。通过模拟活性污泥法验证污水生物降解性能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利用臭氧非均相催化技术可有效降解炼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且生物降解性能显著提高,COD平均去除率达65.0%,BOD5/COD从0.13提高至0.28;对于本实验装置,处理4 000mL炼油废水最佳反应条件为臭氧流量40L/h,催化剂为200cm3载铜活性炭,pH=11,反应时间40min。  相似文献   

4.
对卞杨长输管线污垢类型进行分析,并从化学清洗方法的角度对清洗剂的组成作了讨论.室内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无机酸-盐酸对污垢有较好的清洗能力;酸液浓度,清洗温度等对清洗有很大影响;清洗剂中氧化剂的添加可有效控制有害气体-硫化氢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实验中所采用的废水组成复杂,含有大量的呋喃环类物质,废水的pH值在1.6左右,COD值为2.0×105 mg/L左右,盐的质量分数可达13%。针对水质情况,利用微电解等方法对该废水进行了预处理,并摸索了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废水pH值为3、碳铁质量比1∶2、反应时间为3h、铁碳质量分数为1%时,微电解法对该呋喃环类废水处理效果较好,COD总去除率可达57%,色度去除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絮凝剂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甲壳素制备壳聚糖用于制浆造纸废水的处理,考察pH、壳聚糖用量、搅拌速率及絮凝时间等对COD去除率和透光度的影响,得出最佳实验条件:pH为6.5~6.7,搅拌速率120 r/min,絮凝时间12 h,壳聚糖用量为50 mL废水中加入2 mL质量分数为1%的壳聚糖醋酸溶液,在此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达65%以上,透光度由0.9%变为49.8%,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无机絮凝剂硫酸铝;将壳聚糖与硫酸铝进行配比制得复合净水剂处理制浆造纸废水,可进一步提高COD的去除率,去除率可达82%以上.该絮凝剂既有较高COD去除率,又可避免二次污染,有较好的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7.
DDNP废水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DDNP废水难于被微生物降解的特征,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对DDNP废水进行混凝预处理,考察了废水pH值、PAC投加量及混凝时间等因素对COD去除率、色度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影响DDNP废水混凝效果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优化的处理工艺,用单因素实验验证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下,pH值为6.0,PAC投加量为7.5 g/L,混凝时间为4 h时,对DDNP废水处理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COD的去除率为50.96%,色度去除率为80%.  相似文献   

8.
MBBR悬浮填料低温处理生活污水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浮填料是MBBR工艺处理污水的核心技术,也是填料性能工艺效果和工程成本的关键因素。采用自主研发的高亲水、低成本高分子合金材料,制备成蜂窝状悬浮填料,并与国内具有代表性的3种悬浮填料进行了性能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BBR工艺条件下,使用自制悬浮填料其亲水性、挂膜启动时间以及低温COD、氨氮降解效果具有优势;30%(体积分数)填充率的条件下,低温氨氮去除率达99%(质量分数),出水氨氮小于1 mg/L(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及其与PAN-DCD复配混凝剂将某染袜厂染料废水中的溶质胶体或悬浮物颗粒混凝沉淀,并考察了水样的pH、混凝剂的质量浓度、混凝沉降时间对混凝剂性能的影响,以水样的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变化来评价混凝剂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复配混凝剂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混凝剂;复配混凝剂处理该染料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为:混凝剂最佳质量浓度为10mg/L、混凝沉降时间为25min、pH为7。在最佳操作条件下,色度去除率为97.7%,COD去除率为67.2%。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减压轴氮化前用汽油清洗产生花斑的原因,通过去污机理的研究,比较了几种表面活性剂的渗透、分散能力,选择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为清洗剂的必要成分。由于硅酸钠有防止污垢再沉积,软化水、悬浮污垢等优良特性。因此,选择硅酸钠为助洗剂研制成的D-1清洗剂,经热处理分厂两年多使用,清洗后零件表面光洁,达到了白亮层深度和扩散层深度的技术指标,解决了长期产生花斑的质量问题,节约了的汽油,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