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和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发作的高危因素,以便及时采取相应对策,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方法 对1 847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及问卷调查,对痛风高危因素,如年龄、性别、病程、血糖、血脂、血尿酸以及合并症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性别、阳性家族史、体重指数、暴饮暴食以及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发作有显著影响(均P<0.01).结论 医护人员应熟知急性痛风发作的高危因素及其诱发因素,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制定针对不同高危因素的措施,以减少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发作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频繁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9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9例患者中39例发作次数>3次,发作次数>3组同型半胱氨酸(HCY)(24.26±6.01)、影像学有陈旧性脑梗死19例,发作次数≤3组HCY(18.64±3.60)、影像学有陈旧性脑梗死28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CY增高、影像学有陈旧性脑梗死的TIA患者发作次数更频繁。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14位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有57位患者,将两组患者反复发作的概率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结果在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明显, 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种,减少影响因素,治疗原发病,对于预防以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次数对患者进行分组,稳定组63例;反复发作组共57例,观察可能影响患者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可能因素,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影响因素的相比,病程≥5年、应用过肝损伤药物、有精神刺激情况、有过度劳累、有手术创伤史、有饮酒史、有甜食摄入过量、乙肝病毒DNA定量高的患者的反复发作发生率明显高于病程<5年、未应用过肝损伤药物、无精神刺激情况、无过度劳累、无手术创伤史、无饮酒史、无甜食摄入过量、乙肝病毒DNA定量低的患者(P<0.05).结论 患者的病程、肝损伤药物的作用情况、精神刺激情况、劳累情况、手术创伤、饮酒史、甜食摄入量、乙肝病毒DAN定量均是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反复发作的因素,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指导患者尽量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痛风在高原是一种常见病,是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血尿酸增高伴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的主要症状,常表现为跖趾关节、踝关节等处红肿热痛,活动障碍和关节畸形,迁延难愈。笔者最近治疗1例高原痛风急性发作患者,治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给予加味二妙散,并注意饮食,患者症状消除,至今未复发。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两次以上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首次发病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问卷方式了解一般情况,定量分析两组患者肝组织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CHB病史、父、母患有乙型肝炎史、手术史、饮酒史、甜食摄入、重叠HEV病毒感染、白细胞低、胆碱酯酶低下、胆固醇低、胃底静脉曲张、高PCR-HBVDNA定量、肝脏组织炎症程度高和肝脏组织免疫组化HBcAg表达是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因素重要危险因素。结论从事体力劳动、慢性乙型肝炎病史、父、母患有乙型肝炎、手术史、饮酒史、吸烟史,甜食摄入、重叠HEV病毒感染、肝脏组织炎症程度高、肝脏组织HBeAg表达、PCR-HBVDNA定量高、血清球蛋白高、血清前白蛋白低、白细胞低、胆碱酯酶低下、凝血酶原活动度低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使用抗病毒药物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26例,对其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并统计患者各个相关实验指标,判定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各类影响因素。结果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力劳动、慢性乙型肝炎病史、重叠HEV病毒感染、父亲乙型肝炎史、母亲乙型肝炎史、手术史、饮酒史、甜食摄入、血型、PCR-HBV DNA定量、肝组织炎性反应程度高、肝组织免疫组化HBeAg阳性、白细胞均会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程度造成一定影响。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复发的影响因素很多,但肝活检能较为有效地诊断其是否存在复发的可能性,并可根据其复发程度有效调整治疗方案,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痛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20例原发性痛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0例中,男女比例21∶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女性平均发病年龄显著高于男性,而平均病程则短于男性。28%患者年龄<40岁。有家族史者平均发病年龄也显著小于无家族史者。38%患者有长期嗜酒史,54%有嗜肉、海鲜等高嘌呤饮食史。平均体重(74.7±9.9)kg,体块指数(27.3±2.6)。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诱因包括暴饮暴食、劳累、感染、手术、外伤等。结论年龄、性别、遗传素质、饮食习惯、肥胖、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等是痛风的危险因素。而暴饮暴食、劳累、感染、手术、外伤、使用利尿剂以及受寒等因素可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本病发病年龄有年轻化倾向,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患者86例,根据患者肝硬化发作次数进行分组,以反复发作次数〉3次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以反复发作次数为1—3次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比例与年龄间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乙肝病毒DNA定量高、病程为5年及5年以上、有精神刺激、有饮酒史、过度劳累、应用损肝药物与甜食摄取量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乙肝病毒DNA定量高、病程长、精神刺激、劳累、损肝药物、饮酒、饮食不当均是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在治疗中应指导患者避免上述因素的影响,促使肝硬化发作频次有效降低,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流行病学及影响因素。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共纳入950例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950例研究对象中有7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患病率为8%,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男性血尿酸平均水平为(326.02±68.35)μmol/L,经方差分析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男=7.342,P=0.000),经SNK比较50~岁与其他年龄段不同(P0.05);女性平均(294.62±72.63)μmol/L,经方差分析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女=8.305,P=0.000),经SNK比较30~岁、50~岁与其他年龄段不同(P0.05)。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饮酒、性别、高血压、体重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男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明显高于女性,另外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饮酒、性别、高血压、体重增加发生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可能性,提示临床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抑郁发作患者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辽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复发抑郁发作患者进行调查,并纳入同期低复发抑郁发作患者为对照组,对抑郁发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差(OR=4.960,95%CI 1.539~15.987)、经济状况不好(OR=3.958,95%CI1.232~12.715)、家族史(OR=3.061,95%CI1.129~8.299)、负性事件(OR=5.409,95%CI1.755~16.667)均是影响抑郁发作复发的危险因素(P <0.05或P <0.01)。结论导致抑郁发作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存在多样性,社会支持差、经济状况不好、家族史、负性事件均可增加抑郁发作复发的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原发性痛风的临床特点及其肾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原发性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有肾损害。对痛风患者肾损害组与无肾损害组的血尿酸、临床特点进行秩和检验,对两组中的血胆固醇、血三酰甘油、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等进行χ2检验,并对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结果①痛风患者血尿酸与三酰甘油以及胆固醇血症呈正相关。②痛风患者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第一跖趾关节。③在差异分析中血尿酸、高血压病史以及糖尿病史等疾病中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原发性肾损害的相关因素进行探究后发现,多数患者出现肾损害的最主要因素是与长期饮酒以及泌尿系结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将6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患者据预后情况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各30例。分析病程、乏力、饮食不当、精神紧张、腹腔感染、经济等因素对2组病情的影响。结果好转组病程长、乏力、饮食不当、精神紧张、腹腔感染、经济乏力者比例均低于恶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针对相关因素,积极预防和治疗,以降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和总结2009年01月至2011年0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各个指标进行对比,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病程越长、乏力越明显、饮食不当、精神紧张、腹腔感染和或内压增高、经济乏力等是造成病情反复发作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消除或减少影响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预防反复发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6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按"ABCD2"方法给予评分,观察患者短期内(30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19例患者在30d内发生了脑梗死,发生率为31.67%。结论 "ABCD2"评分多的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概率较大,但积极地抗血栓治疗能降低发生脑梗死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鼻窦炎反复发作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确诊的鼻窦炎患儿261例,按照发作频数和持续时间分为观察组162例和对照组99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分析12项相关信息,经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儿童鼻窦炎反复发作的影响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短暂性脑出血发作(T IA)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参照英国ABCD评分标准,结合本组68例T IA住院患者,应用相关危险因素资料改良ABCD评分进行危险分层,分为高、中、低危组,观察30 d内相关危险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68例T IA患者,颈内动脉系统27例,7例进展为脑梗死,占颈内动脉系统T IA的25.92%;椎-基底动脉系统41例,2例进展为脑梗死,占椎-基底动脉系统T IA的4.88%。9例进展为脑梗死的患者,7例为高危组,2例为中危组。结论:T IA的预后与其危险分层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5岁,体质指数(BMI)28.4 kg/m^2。主因“左足部肿痛1 d”入院。患者10 d前因上呼吸道感染,于家中自服左氧氟沙星胶囊,每天0.5 g,服用8 d,上呼吸道感染好转,遂停药。无其他明显诱因,1 d前突然出现左足部内踝和第一跖趾关节处红肿,伴剧烈疼痛,不敢触碰,不伴有发热、恶心、胸闷及头晕等症状。既往高尿酸血症2年(血尿酸430~450μmol/L),无症状表现,未治疗,无痛风发作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口服缬沙坦胶囊,血压控制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平均分为3组,A组口服秋水仙碱0.5 mg/次,3次/d;B组口服秋水仙碱1 mg/次,3次/d;C组口服秋水仙碱1 mg/次,1次/2 h。结果 C组与B组比较,缓解率及缓解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比A组缓解时间缩短(P<0.05)。C组与B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好于A组(P<0.05),C组与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少,明显少于C组(P<0.05),但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秋水仙碱1 mg/次,3次/d,能使80%以上痛风急性发作期病人的疼痛缓解、炎症消退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消化道出血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为了减少或避免痛风的复发,更好地护理该类患者,笔者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原有痛风病史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了整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