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析心脏介入治疗致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行心脏介入治疗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预见性护理,对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和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心脏介入治疗致迷走神经反射患者预见性护理,一方面可以降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另一方面还能增强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心脏介入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8例患者均为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行心脏介入手术的病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么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2个月,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由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打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可行舒适护理,提高患者舒适度和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成华  彭先芬  付俊 《西部医学》2012,24(1):190-191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350例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9例的原因及护理。结果本组9例均抢救成功,顺利完成心脏介入术。结论在心脏介入手术中,严密观察,护理有效及时,可降低手术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介入术后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实施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对照组仅采取心内科常规护理。结果:两组迷走神经发生率分别为5%、27.78%,观察组的迷走神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介入治疗后,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可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作用于心脏介入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抽签分组的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在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在并发症率及患者满意度两项指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并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预防冠脉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2月行冠脉介入术患者16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131例)和对照组(131例)实验组进行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冠脉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冠脉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用于冠脉介入术患者,可降低迷走神经反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护理对冠心病支架介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术后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SAS和SDS量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心律失常、桡动脉痉挛及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可缓解冠心病支架介入术后患者的负性情绪,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12例,收集患者所有临床资料,对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有效地临床护理,及时地对患者进行止痛、补充血容量、升压、解痉及诱导排尿等处理后,所有患者病情都得到好转,未发生较为严重的后果。结论对心脏介入手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采取有效地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能有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675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344例以及观察组(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3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包含心理干预在内的强化护理。结果:观察组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使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86例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脏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包括社会职能、生理机能、合理饮食及合理用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运用SAS和SAD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结果通过心脏康复护理后,观察组社会职能、生理机能、合理饮食、合理用药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程度减轻、心理状态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30%,明显低于对照组25.58%(P0.05),而护理满意度95.34%,显著高于对照组65.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的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治疗后的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机体能力和增加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消除患者负面情绪,从而促进康复速度,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7):138-140+144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UI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治疗的62例行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精细化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68%)明显低于对照组(29.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行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血管外科行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介入血管外科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介入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相应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血管外科行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能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有效减少,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675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344例以及观察组(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3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包含心理干预在内的强化护理。结果:观察组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使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手术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进行心血管介入术的360例患者,了解本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结果 对360例患者中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5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止痛、补充血容量、升压、解痉及诱导排尿,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结论 心脏介入手术时针对病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作,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7):181-183
目的 探讨改良侧卧位标准化作业清单在儿童肱骨中下段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肱骨中下段骨折患儿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仰卧位,观察组按照标准化作业清单行改良后侧卧体位,两组均行后入路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术中护理时间、术者满意度、麻醉医师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护理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者满意度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师满意度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士满意度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侧卧位标准化作业清单在幼儿肱骨中下段骨折手术中操作简便、利于手术医师、麻醉师和护士的操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护理配合中实施规范化管理对手术效果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需行PCI手术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配合规范化管理。记录两组患者入院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成功率、手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规范化管理的护理对PCI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可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症状,从而提高患者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干预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接受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安全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心内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护理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护理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10.0%比37.5%、0.0%比10.0%、2.5%比15.0%),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0%比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安全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能降低并发症、护理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发生风险,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潘丽萍 《当代医学》2016,(25):89-90
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术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以518例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其中共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13例,分析其发生原因,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3例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患者中,疼痛刺激5例、血容量不足3例、心理因素3例、空腔脏器刺激2例,通过针对患者的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结论心脏介入术后要积极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针对患者的发病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积水的临床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将36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分两组,18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18例实验组行一般护理加针对性护理,对比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GC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GCS评分均有所上升,而实验组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满意度(66.67%),实验组(94.44%)有明显提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积水的临床针对性护理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3):177-180
目的 探讨一体化链式急救护理模式在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1~12月接收的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护理模式;2019年1~12月的3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接受一体化链式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时间、院前意外事件、手术效果、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急救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2,P0.05);手术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3,P0.05);焦虑情绪低于对照组(t=3.632,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1,P0.05)。结论 对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患者实施一体化链式急救护理模式,可显著缩短患者救治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