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乳腺癌全数字化X线摄影直接征象及肿物特征与免疫组化不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验证术前根据X线摄影检查预测分子分型的可行性。方法 对某院139例乳腺癌病例的X线摄影影像特征及其分子分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所有乳腺癌X线影像中,肿块所占比例最高,而在免疫组化分子分型中,Luminal B型所占比例最高;乳腺癌影像特征和不同分子分型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的肿块边缘特征以及肿块有无伴有钙化与分子分型呈现明显的相关性(P<0.01);三阴性型和Luminal A型乳腺癌大多数显示为肿块型,钙化罕见于三阴性型,边缘毛刺较多见于Luminal A型;Her-2过表达型的影像表现不尽相同。结论 通过全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乳腺癌有助于鉴别其分子分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并进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癌超声及热层析成像的影像学特征及与其分子分型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相关检查资料完整、且有明确病理结果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404例,根据各免疫标志物的表达将乳腺癌病理分子分型分为Luminal A like型、Luminal B like型、人表皮因子生长受体-2(HER-2)过表达型和Basal like型,分析肿块超声BI-RADS征象、热层析曲线特征与病理分子分型结果的相关性。  结果  形态规则、边缘清晰、后方回声增强的乳腺癌病灶更多见于Basal like型;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病灶较其他亚型更容易出现微钙化;Luminal A like型乳腺癌热层析曲线走行多贴近30°,HER-2过表达型及Basal like型乳腺癌热层析曲线走行多见于30°~45°间;肿块纵横比≥1以及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征象并不能作为区分各个亚型的诊断指标。  结论  乳腺癌分子亚型具有一定的超声、热层析成像等相关影像学特征,但仍缺乏足够清晰的辨别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与预后的差异,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分子依据。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角蛋白5/6(CK5/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ki67的表达,运用组织芯片回顾性分析310例于2001年1月至2014年7月就诊于上海某医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其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Basal-like型、Normal breast-like型5种类型,分析各分子分型乳腺癌的预后,并筛选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310例乳腺癌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Luminal A型43.87%、Luminal B型24.19%、Her-2过表达型11.61%、Basal-like型17.10%、Normal breast-like型11.94%。随访过程时间为2-162个月,中位时间为103个月,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91例。卡方检验示不同分子分型间患者年龄分布、肿瘤大小及位置、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没有差异(P>0.05),而乳腺癌病理分级、是否有CK5/6、EGFR以及肿瘤抑制基因53(TP53)则存在组间差异(P<0.05)。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Luminal A型乳腺癌的生存率最高,其余依次是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与Basal-like型、Normal breast-like型。结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预后存在差异性,Luminal A型乳腺癌预后最好,Basal-like型和normal breast like型和HER-2阳型乳腺癌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4.
廖雪芮  许国辉  任静  周鹏  徐忠孜  梁旭  曹英 《西部医学》2022,34(7):1083-1088
目的 探讨乳腺癌X线征象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及分子亚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226例乳腺癌患者的影像及病理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分析乳腺癌X线征象与ER、PR、HER-2、Ki-67表达及分子亚型的关系。结果 肿块征、分叶征HER-2多为阴性(P=0.01、P=0.04);钙化征HER-2多为阴性、Ki-67多>14%(均P<0.01);毛刺征ER和PR多为阳性、Ki-67多>14%(P<0.01、P=0.02、P<0.01);凹陷征、病灶≥2cm的Ki-67多>14%(P=0.03、P=0.02)。肿块伴或不伴钙化、结构扭曲HER-2阴性多见,单纯钙化HER-2过表达相对多见,肿块伴或不伴钙化、单纯钙化、结构扭曲均是Ki-67>14%多见(均P<0.01)。钙化征Luminal B1型、HER-2过表达型多见,毛刺征Luminal B1型、Luminal A型多见(均P<0.01)。单纯肿块Luminal A型、Luminal B1型多见,肿块伴钙化Luminal B1型多见,单纯钙化HER-2过表达型、Luminal B1型多见,而TNBC型最少,结构扭曲Luminal A型、TNBC型相对多见(P<0.01)。结论 乳腺癌X线征象可以为乳腺癌的免疫组化指标和分子亚型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4种分子分型乳腺癌的超声特征。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20年4月芜湖市中医医院 接受乳腺彩超检查并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乳腺癌女性患者66例,依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 型(13例)、Luminal B型(29例)、HER-2过表达型(11例)、三阴性(13例)4种分子分型,分析总结4种分子分型 乳腺癌的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病理分级情况及超声征象,包括形态、边缘毛刺、纵横比、微钙化、后方回声 衰减、血供情况。结果 4种分子分型乳腺癌的肿瘤大小和病理分级构成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淋巴结转移构成比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种分子分型乳腺癌超声征象构成比的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三阴性乳腺癌与Luminal A型在形态方面比较,与Luminal B型在形 态、纵横比、后方回声衰减方面比较,与HER-2 过表达型在微钙化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8);Luminal B型与HER-2过表达型在微钙化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8)。结论 4种分子分 型的乳腺癌具有一定的超声征象,且有一定的差异性,临床医师可借助超声征象来对乳腺癌的分子分型进行预 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肝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3月我院72例乳腺癌肝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多层螺旋CT诊断。统计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TNBC型乳腺癌肝转移瘤的影像学特征,包含分布、数目、病灶大小、边界、形态、密度、强化特征情况,分析影像学特征和分子分型的关系、典型案例。结果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肝转移瘤分布主要以全肝为主、数目主要以单发为主,但不同分型乳腺癌肝转移瘤分布、数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肝转移瘤病灶主要以≤2cm为主,但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肝转移瘤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肝转移瘤边界主要以模糊为主,且Luminal B型模糊者82.14%(184/224)均高于Luminal A型55.56%(20/36)、HER-2过表达型50.23%(107/213)、TNBC型13.10%(19/145)(P<0.05);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病灶主要以低密度为主,且Luminal A型97.22%(35/36)、TNBC型96.55%(140/145)均高于Luminal B型58.48%(131/224)、HER-2过表达型54.46%(116/213)(P<0.05);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肝转移瘤主要以结节样强化为主,且HER-2过表达型86.85%(185/213)均高于Luminal A型75.00%(27/36)、Luminal B型78.57%(176/224)、TNBC型76.55%(111/145)(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肝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促进乳腺癌肝转移瘤的检出率,为疾病确诊提供多方面信息,辅助临床对疾病进行诊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X线特征与不同Luminal型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71例Luminal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乳腺X线特征,根据Luminal型乳腺癌的分型标准,将患者分成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两组。分析两组患者中的临床病理、乳腺X线特征的差异,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Luminal B型乳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371例乳腺癌患者中73例(19.7%)Luminal A型,298例(80.3%)Luminal B型;病理SBR分级高、合并脉管侵犯者多出现在Luminal B型乳腺癌中(P<0.05)。征象类别、腋窝淋巴结肿大在不同Luminal型乳腺癌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块、钙化及肿块合并钙化的病灶多出现在Luminal B型乳腺中(P=0.028、0.034、0.007),结构扭曲的病灶多出现在Luminal A型乳腺癌中(P=0.005)。logistic回归表明病理SBR 2级、SBR 3级、伴钙化及腋窝淋巴结肿大是Luminal B型乳腺癌的独立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浸润性乳腺癌的多模态影像学特征与分子分型之间的关系,以提高不同分型浸润性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在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7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资料数据。患者术前均行乳腺X线摄影、超声、磁共振检查。收集患者完整的临床及病理相关资料,探究浸润性乳腺癌的多模态影像学特征与分子分型之间的关系,并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浸润性乳腺癌的乳腺X线摄影特征:Luminal A型(LA型)、Luminal B型(LB型)型多为圆形、卵圆形,以无钙化者居多,LA型、LB型均边缘模糊,LA型还可见毛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型)也常呈圆形、卵圆形,边缘以小分叶状占多数,Triple negative型(TN型)多不规则,边缘以模糊多见。HER2型及TN型常见钙化。(2)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特征:Luminal型多数后方回声衰减,且其血流Alder分级、弹性模量Emax、Emin和Eratio均较低。HER2型、TN型倾向后方回声增强,血流Alder分级、Emax、Emin和Eratio均较高。(3)浸润性乳腺癌的磁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与多西他赛密集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行4周期多西他赛(75 mg/m2,每2周为1周期)方案化疗,随后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再行4周期EC〔表阿霉素(EPI)75 mg/m2,环磷酰胺(CTX)600 mg/m2,每2周为1周期〕方案化疗;依据免疫组化方法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肿瘤病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及Ki67的表达水平,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亚型、Luminal B亚型、Her-2+亚型及三阴性亚型4型,分析4型乳腺癌在多西他赛密集新辅助化疗后的疗效及预后的差别。结果 8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17例,部分缓解(PR)56例,稳定(SD)9例,无进展(PD)患者,有效率(RR)为89.0%(73/82)。11例免疫组化示Her-2染色(++)的患者行FISH测定,5例Her-2为过表达,根据免疫组化法及FISH法检测ER、PR、Her-2和Ki67的表达进行乳腺癌分子分型,Luminal A亚型39例(47.6%),Luminal B亚型19例(23.2%),Her-2+亚型11例(13.4%)及三阴性亚型13例(15.9%);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及外科手术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A亚型、Lumin-al B亚型、Her-2+亚型及三阴性亚型的RR分别为84.6%(33/39)、84.2%(16/19)、100.0%(11/11)、100.0%(13/13),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患者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85,P=0.242)。截至2012年6月82例乳腺癌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DFS)、总生存率(OS)分别为85%、88%。Luminal A亚型、Luminal B亚型、Her-2+亚型、三阴性亚型的3年DFS及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584和9.414,P<0.05);其中Luminal A亚型与Her-2+亚型、Luminal A亚型与三阴性亚型的3年DFS及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药75 mg/m2多西他赛密集新辅助化疗对Luminal A亚型、Luminal B亚型、Her-2+亚型及三阴性亚型疗效相似,但Luminal A亚型比Her-2+亚型、三阴性亚型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的诊断情况,分析不同亚型乳腺癌超声特征。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闽南分院(泉港区总医院)2020年1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且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90例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多模态超声检查,包括二维超声、超声造影、弹性超声,并根据术后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多模态超声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检出情况,探讨超声特征。结果 多模态超声对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型检出率均高于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肿瘤最大径、纵横比>1、高回声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缘成角征/毛刺征、内部回声不均,均明显高于三阴型,后方回声增强低于三阴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三阴型微钙化、粗钙化、血流分级2~3级均低于HER-2过表达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A型造影增强模式以快进慢退为主,呈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基因突变和梅州地区女性乳腺癌亚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初治乳腺癌患者300例,结合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染色(IHC)以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开展准确分型,包含Luminal A型90例、Luminal B型72例、Her-2过表达型70例和Basal-like型68例,对BRCA1/2基因全编码区和编码区上下游20bp内含子区域开展高通量测序获得两基因突变情况,比较不同乳腺癌亚型患者的BRCA1/2基因突变率。结果:不同乳腺癌亚型组BRCA1、BRCA2基因突变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Basal-like型组的BRCA1、BRCA2基因突变率高于其他分型组(P<0.05),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组的BRCA1、BRCA2基因突变率高于Luminal A型组(P<0.05),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梅州地区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以及Basal-like型乳腺癌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自动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ystem,ABVS)冠状面特征在诊断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91例(93个病灶)经病理证实的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的ABVS冠状面特征。结果 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在ABVS冠状面上显示的边界、汇聚征、钙化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在ABVS冠状面上显示的大小、虫蚀征、高回声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汇聚征(OR=3.353,P=0.036)是Luminal A型的独立相关因素;微钙化(OR=4.43,P=0.030)是Her-2型的独立相关因素。边界(OR=5.744,P=0.005)是三阴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在ABVS冠状面的特征表现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根据内在基因表达分为管腔上皮A(Luminal A)型、管腔上皮B(Luminal B)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型及三阴性4种分子分型。本文通过对近10年关于乳腺癌分子分型与中医证候、体质相关性的研究和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临床特点研究进行归纳分析发现,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中医证候特点存在差异,其中,Luminal型乳腺癌侧重肝郁气滞、冲任失调,HER-2阳性型乳腺癌侧重风挟痰瘀流窜经络,三阴性乳腺癌侧重痰瘀毒胶结经络。因此,在乳腺癌的中医辨治中,应在疏肝健脾这一核心治则基础上,根据不同分子分型的病机特点进行针对性调整,重视平衡气血阴阳,形成乳腺癌辨病-辨型-辨证一体化的中医精准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4.
背景 乳腺癌的高度异质性决定了其生物学行为、预后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不同。针对不同乳腺癌分子亚型采用个体化治疗的方式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乳腺癌的超声特征与其分子亚型有相关性,而如何在众多超声征象中甄选出预测乳腺癌分子亚型的敏感指标是目前研究的难点。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特征与乳腺癌分子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多模态超声特征,包括二维超声、超声造影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IQ)检查,术后依据免疫组化结果分为两组:管腔上皮型组,包括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患者;非管腔上皮型组,包括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患者。分析管腔上皮型组和非管腔上皮型组多模态超声特征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多模态超声特征与乳腺癌分子亚型的关系。结果 管腔上皮型组含Luminal A型11例、Luminal B型49例,非管腔上皮型组含HER2过表达型18例、三阴型13例。管腔上皮型组和非管腔上皮型组二维超声指标中肿块边界、边缘特征,超声造影指标中增强边界、增强范围、周围放射状增强特征及VTIQ中边缘弹性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二维超声指标中肿块边界、边缘特征(肿块毛刺、肿块分叶),超声造影指标中肿块周围呈放射状,肿块边缘区VTIQ值是乳腺癌分子亚型为管腔上皮型的独立超声特征(P<0.05)。结论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形态、血供特点及弹性特征不同,二维超声边缘毛刺、分叶征象,超声造影中周围放射状增强及VTIQ中边缘区硬度优势的超声特征与乳腺癌分子亚型关系密切,可用来初步预测管腔上皮型乳腺癌,为乳腺癌预后评估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X线表现与组织级别、分子分型及Ki-67增殖指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136侧DCIS的X线表现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结果:136侧DCIS,X线表现多为单纯钙化(32.4%)、钙化伴局灶性不对称/肿块(29.4%),钙化形态多为细小多形性49侧(58.3%)、其次为线样分支状30侧(35.7%);分布以段样多见,46侧(54.8%)、其次为成簇30侧(35.7%);形态分布组合以细小多形性钙化成簇分布多见23侧(27.4%),其次为细小多形性钙化段样分布22侧(26.2%)。肿块的形态多为不规则形20侧(64.5%)及椭圆形7侧(22.6%),边缘多为模糊14侧(45.2%)、毛刺状8侧(25.8%),密度为高密度24侧(77.4%)及等密度7侧(22.6%)。ER/PR(+)多表现为单纯钙化(35.7%),钙化形态分布组合以细小多形性钙化成簇分布多见(29.4%),单纯肿块次之(22.8%);ER/PR(-)为钙化伴局灶性不对称/肿块多见(35.2%),单纯钙化(31.5%)次之;钙化形态分布组合以线样分支状钙化段样分布多见(45.2%)。钙化形态、分布与ER/PR、Her-2表达有关,Ki-67增殖指数≤10%时,83.8%ER(+)、81.1%Her-2(-);增殖指数30%时,56.4%ER(+)、48.7%Her-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IS分子分型以Luminal A型多见。X线以钙化为主要表现,形态多为细小多形性、线样分支状;分布以段样及成簇多见。钙化的形态、分布及形态分布组合与组织级别、ER、PR、Her-2及Ki-67增殖指数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肿瘤大小(T)分期乳腺癌患者病理分子分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指导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应用,以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带来的术后并发症。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首次治疗为手术治疗、T在0~5 cm的2 10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分析不同T分期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比较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并对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不同T分期(1 cm< T≤ 2 cm,2 cm< T≤ 3 cm,3 cm< T≤ 4 cm)间各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分期为0 cm≤ T≤ 1 cm、1 cm< T≤ 2 cm、2 cm< T≤ 3 cm和3 cm< T≤ 4 cm时,Luminal B型乳腺癌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转移率分别为40.00%、29.41%、50.00%和65.22%;T分期为4 cm< T≤ 5 cm时,Her-2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最高,为75.00%。在所有的乳腺癌T分期中,Triple-negative型均具有较低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Her-2过表达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特点不同。Luminal B型和Her-2型乳腺癌患者在前哨淋巴结应用时需要更加谨慎。Her-2过表达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子分型是对传统的乳腺癌病理分型及分期的重要补充,可以进一步提示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助于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肝转移瘤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64例确诊的乳腺癌肝转移患者据免疫组化结果分为4种分子类型,即LuminalA型8例、Luminal B型28例、HER-2过表达型16例及TNBC型12例,分析各分型患者肝转移瘤的MSCT影像表现。结果4种分型患者肝转移瘤病灶部位、数目、大小、形状、强化特征与分子分型无关联(P>0.05),但肝转移病灶边界、密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Luminal B型患者病灶边界模糊占比最高,显著高于Luminal A型、HER-2过表达型、TNBC型患者(P<0.05);Luminal A型、HER-2过表达型患者病灶边界模糊者占比明显高于TNBC型(P<0.05)。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患者病灶低密度占比明显低于Luminal A型、TNBC型(P<0.05),等密度占比明显高于Luminal A型、TNBC型(P<0.05)。乳腺癌肝转移病灶边界、密度与分子分型密切相关(P<0.05)。结论MSCT诊断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肝转移瘤的应用价值高,可显示肝转移瘤的多方面信息,尤其是不同分子分型患者转移灶边界、密度等存在一定特征,可作为诊断依据,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的特征与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门诊或者住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76例。于手术或病理活检前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LR9、Her-2和ER的阳性表达。分析超声征象与TLR9、Her-2和E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肿瘤大小、形状、微小钙化、血供、淋巴转移、弹性评分与TLR9相关(P<0.05);肿瘤形状、边缘、微小钙化、血供、淋巴转移与Her-2相关(P<0.05);肿瘤形状、边缘、淋巴转移与ER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特征与TLR9、Her-2、ER阳性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干细胞MDR1表达与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根据ER、PR、Her-2及CK5/14的水平划分为5
个分子亚型,分为5组,通过PCR法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组织中癌干细胞MDR1表达,分析乳癌干细胞中MDR1表达量与
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Luminal A型组癌干细胞MDR1量(0.26±0.04)和Luminal B型组(0.31±0.03)最少,两组
MDR1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HER-2+型组乳腺癌干细胞MDR1量(0.56±0.05)明显多于A组和B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Basal-like型癌干细胞的MDR1量(0.98±0.01)和Normal-like型的MDR1量(0.90±0.15)最多,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明显多于Luminal A型/B组、HER-2(+)型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干细胞MDR1表达与其分子分
型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临床特点、预后情况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手术治疗的老年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乳腺癌分为4种分子亚型,即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型和三阴型,分析各亚型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全组Luminal A型63例(36.6%),Luminal B型61例(35.5%),HER-2型14例(8.1%),三阴型34例(19.8%)。Luminal A型患者的原发肿瘤较小,病理分期较早,较好的组织学分化程度的比例均高于其他亚型(P<0.05)。全组有完整随访资料者157例,中位随访时间52个月,四种分子亚型的5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94.7%、93%、84.0%、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Luminal型所占比例较高,Luminal A型患者有最高的生存率,三阴型患者的生存情况最差,分子分型对患者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以为老年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