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淑巧  吴燕 《甘肃医药》2022,(9):817-818+833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和血清胆红素检测的差异,评估其在新生儿黄疸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皮肤黄染)160例,由经皮测疸仪所得检测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作比较;应用经皮测疸仪分别检测160个新生儿额部、胸部和肩胛部胆红素数值,并同时与血清的总胆红素值做比较;将血清的胆红素值按照被测的水平高低分成四组,不同浓度血清胆红素值分组与经皮测疸仪检测值的可比性。结果:(1)由经皮测疸仪所得检测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作比较,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由经皮测疸仪所测患儿胸部、患儿肩胛部和患儿额部的检测值比较,患儿胸部所测值更接近于血清胆红素值,但测量值与血清胆红素检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浓度血清胆红素值分组与经皮测疸仪检测值的可比性,四组数据分别与经皮测疸仪检测值比较,1组~3组经皮测疸仪检测值与不同浓度的血清胆红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组组经皮测疸仪检测值与不同浓度的血清胆红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测疸仪检测值能够反映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胸部测定的经...  相似文献   

2.
经皮测黄疸与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东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156-157
目的评价经皮胆红素测定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价值。方法对60例新生儿测血清胆红素值同时经皮测胆红素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皮黄疸值与血清胆红素值存在高度正相关(r=0.989,P〈0.01)。结论经皮胆红素测定是一种无创、操作简便、结果可靠,能较好地推测血清胆红素水平,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患儿经皮测胆红素与血清检测胆红素含量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0例黄疸患儿,其中生理性黄疸52例(n=52),病理性黄疸48例(n=48),于不同时期分别用经皮测胆仪和静脉采血法测胆红素含量进行比较,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经皮测胆红素值(TCB)与血清胆红素(SB)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结论经皮测胆红素方法简便易行,但受一定因素影响,血清检测胆红素结果准确,但不便反复动态观察。经皮检测在新生儿黄疸中作为筛矗及动态观察是一可靠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皮黄疸仪对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价值。方法对240例新生儿,依据经皮胆红素测定值和血清胆红素值,分别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结果经皮胆红素测定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灵敏度为89.29%,特异度为89.84%,准确度为89.58%,阴性预告值为90.55%,阳性预告值为88.50%,漏诊率为10.71%,误诊率为10.42%。结论经皮胆红素测定(经皮黄疸仪)对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金海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0):30-30,32
目的探讨经皮黄疸仪对早期新生儿黄疸动态观测的意义。方法延吉市医院儿科于2009年3~10月对产科出生的不同喂养方式的新生儿515例采用JH20-IB型经皮黄疸仪连续监测5d。结果母乳喂养新生儿胆红素值(TCB)均高于配方奶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结论经皮肤测定的TCB可及时动态地观察新生儿黄疸的变化,对早期识别和预防高胆红素血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测定不同方法的差异。方法:分别应用微量血测胆仪、经皮测胆仪、静脉血测疸三种方法对30例新生儿进行胆红素测定,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微量血测胆仪与静脉血测黄疸数值无统计学差别;在黄疸程度中等时,经皮测胆仪与静脉血数值无明显差异,黄疸程度较轻或较重时二者之间出现差异。结论:微量血测胆仪所测胆红素数值较准确,快捷方便,对新生儿损伤小,适于对黄疸的监测,具有较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同时采用Milotal102及101型黄疸仪对195例新生儿皮肤进行监测,并与相对应的血清胆红素作相关分析。结果两种类型黄疸仪与血清胆红素良好正相关(r分别为0.84,0.89),但102型皮测值明显高于101型皮测值(P<0.01)。说明两种黄疸仪均能较好地监测新生儿黄疸,但必须具备两条不同的相关曲线,列出105例母乳喂养儿血清正常胆红素,发现各日龄组均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早期诊断新生儿黄疸对防治核黄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测定了166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脐静脉血清胆红素浓度,并用日本产无创伤经皮胆红素测量仪,动态检测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水平。结果表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34.94%,当脐血胆红素浓度<20μmol/L时,黄疸率为12.50%,而≥45μmol/L时,黄疸率高达81.82%,即随着脐血胆红素浓度的增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相应增高,提示:脐血胆红素测定能够更早地预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经皮测黄疸仪作为胆红素浓度的动态监测和筛查工具,有研究已经证实经皮测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呈较高的正相关,但对测定部位尚无统一的标准.我们对新生儿的额部及胸部经皮测胆红素值与血清胆红素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提高经皮测黄疸的可信度和准确度.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1~12月在我科住院且目测有黄疸表现的新生儿148例,男98例、女50例,出生日龄0~28天、平均14.5天,其中足月儿82例、早产儿56例、过期产儿10例.  相似文献   

10.
黄疽是指未结合胆红素为主的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对个体的危害性受机体状态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不同的胎龄、不同的日龄、以及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其临床表现、治疗手段不尽相同。2008年1~10月我科收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8例,观察其临床特点,给予蓝光治疗,对光疗前后经皮测黄疸值、血清胆红素值的变化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00例新生儿胆红素动态监测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监测新生儿经皮胆红素,适时治疗生理性黄疸,减少病理性黄疸。方法:将1200例新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用JH20-IB型经皮黄疸仪测新生儿前额部胆红素,并与血清胆红素进行比较,治疗组当生理性黄疸超过一定范围时适给予治疗,对照组则无特殊治疗。结果:(1)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胆红素值比较,前者略低于后者,但差异无显著性:(2)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生后第5-10d,胆红素值差异有显著性,即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结论:(1)JH20-IB型经皮黄疸仪是动态监测新生儿胆红素的较好方法,(2)生理性黄疸较和理时也影响新生儿精神状况及喂养情况,应适时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中经皮胆红素仪的实用价值.方法:选择足月产后出院的产妇及出生情况良好的新生儿600对母子,分成A组(研究组)300对、B组(对照组)300对,进行产后访视,比较两组产妇对黄疸异常儿的访视指导的依从性;对A组经皮胆红素值≥12.9mg/dl的11例新生儿与其血清胆红素值比较;产后42天,两组经皮胆红素值≥5mg/dl的新生儿进行胆红素值比较.结果:产妇访视指导依从性A组96%,B组72%;11例经皮胆红素值≥12.9mg/dl的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胆红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42天两组黄疸儿胆红素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胆红素仪方便、安全、无创,可提高产后新生儿黄疸访视质量.  相似文献   

13.
徐席 《中外医疗》2011,30(9):77-77
目的比较经皮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测定法测定新生儿黄疸检测的价值。方法对耒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病区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出生的新生儿150例黄疸患者分别用经皮胆红素检测仪检测法、血清胆红素测定法,再对结果进行对比,探讨经皮胆红素仪检测法的准确性。结果经皮胆红素测定与血清胆红素测定数据相关性较好(P〈0.05)。结论经皮胆红素测定较血清胆红素测定,无创伤,操作简便。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39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黄疸仪对早期新生儿黄疸动态观测的意义。方法:本院产科2005年1月~2007年3月出生的新生儿,采用JH-lA型经皮黄疸仪连续监测5 d。结果:早产、顺产儿及母乳喂养新生儿TCB值均高于足月儿、剖宫产及配方奶喂养的新生儿。结论:经皮肤测得的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呈高度相关,为及时动态地观察新生儿黄疸的变化,早期预防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出生1周内正常足月新生儿1168例经皮胆红素的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监测出生1周内正常足月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出生1周内1168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其父母均为本地区居民,利用经皮胆红素测试仪测定各研究对象同一部位的皮肤生后1周内不同时间点的胆红素值.结果 本组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值在生后迅速上升,并于生后114 h达最高峰,均值为(265.6±91.1)μmol/L,第95百分位数值为320.7 μmol/L,随后缓慢下降.1168例新生儿中,共有511例患儿经皮测胆红素值超过220.6 μmol/L,占43.8%,入院进行光疗等干预措施者389例,其余122例患儿,经皮测胆红素值220.6~327.8 μmol/L,家属拒绝进行光疗等干预措施,但经监测无胆红素脑病发生.结论 本地区足月新生儿总胆红素峰值明显高于生理性黄疸高限.对早期新生儿黄疸进行监测和早期干预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韩艳宾  王岩 《包头医学》2007,31(4):198-199
目的:探讨经皮胆红素测量仪在早期新生儿黄疸动态监测干预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院产科2006年3月~2007年3月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182例,采用国产JH20—1B经皮胆红素测量仪连续监测7天,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对照组90例。观察组给予早期补充喂养、药物、抚触等,对照组不给予干预。结果:经皮测值与血清测值存在高度直线正相关系。测量值最高读数为22,最低读数为5,以额部读数12为界定值判断黄疸发生率为66%。额部、胸部平均值从出生第1天起逐渐上升,第5天达高峰,而后缓慢下降。观察组、对照组黄疸持续时间(3.5±1.6)d、(6.8±1.8)d,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皮胆红素测量仪对早期新生儿黄疸动态监测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筛查病理性黄疸,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并且早期干预能减轻黄疸程度,减少核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监测出生1周内正常足月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出生1周内1168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其父母均为本地区居民,利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测定各研究对象同一部位的皮肤生后1周内不同时间点的胆红素值。结果 本组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值在生后迅速上升,并于生后114 h达最高峰,均值为(265.6±91.1)?mol/L,第95百分位数值为320.7?mol/L,随后缓慢下降。1168例新生儿中,共有511例患儿经皮测胆红素值超过220.6?mol/L,占43.8%,入院进行光疗等干预措施者389例,其余122例患儿,经皮测胆红素值在220.6~327.8?mol/L之间,家属拒绝进行光疗等干预措施,但经监测无胆红素脑病发生。结论 本地区足月新生儿总胆红素峰值明显高于生理性黄疸高限,对早期新生儿黄疸进行监测和早期干预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早产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0例不同程度的早产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新生儿均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个体化护理,直至出院。观察2组早产儿的临床症状,记录胎粪排空时间,监测经皮测胆红素值。结果采用个体化护理,试验组的胎粪排空时间比常规组要早,经皮测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的护理可以有效缩短胎粪排空时间,降低经皮测胆红素值,缓解早产儿黄疸的症状,降低了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申卫红 《中外医疗》2013,32(5):159-160
目的利用经皮黄疸测定仪与蓝光照射配合治疗新生儿黄疸。方法选取该院的50例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结果黄疸消退明显,无一例发生核黄疸。结论应用经皮黄疸测定仪与蓝光照射作为诊断与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其可靠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经皮动态检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原因引起的黄疸胆红素上升的时间和峰值 ,提出早期干预高胆红素血症的指征。方法  采用经皮测疸仪动态观察。结果  健康足月儿峰值最高时间为生后第 5天 ,经皮胆红素 (TCB)值为 ( 17.0± 2 .2 )单位 ;早产低体重儿峰值最高时间为生后第 4天TCB值 ( 18.8± 2 .2 )单位 ;缺氧窒息儿生后第 4天峰值最高 ,TCB读数为 ( 17.0± 2 .2 )单位 ;母乳性黄疸峰值时间不一 ,TCB读数为 ( 16.76± 2 .2 )单位。结论  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高 ( 4 8.51% ) ;早产低体重儿黄疸出现早 ,峰值高 ,消失慢 ;缺氧窒息儿黄疸出现早 ,峰值低 ;母乳性黄疸早发型峰值高于生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