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瞻记忆主要是指对未来某一情境或时刻完成某项或者某些计划好的活动的记忆。本文主要从学前儿童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的关系、学前儿童前瞻记忆的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对将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学龄前儿童事件性前瞻记忆和执行功能三成分(工作记忆、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的发展水平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验法对4~6岁儿童的事件性前瞻记忆和执行功能的三成分进行测量。结果 三个年龄组被试事件性前瞻记忆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岁组优于5岁组,且两组均好于4岁组;三个年龄组被试执行功能三成分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6岁组均优于4岁组。分层回归分析发现,工作记忆对事件性前瞻记忆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学龄前儿童事件性前瞻记忆和执行功能均呈逐渐提高的发展趋势;工作记忆显著影响学龄前儿童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深圳特区学前儿童适应行为的发育水平及特区文化背景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在园的330例学前儿童进行社会适应能力评定;采用定式问卷对儿童生长及家庭环境因素共62项因素进行调查。结果:适应能力商极强和强的儿童占总样本的51.7%;父母养育技能和方式对学前儿童适应能力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母亲的工作状况及父母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儿童适应行为的重要因素。结论:学前儿童适应行为发展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父母养育儿童的观念和技能是影响学前儿童适应行为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平顶山市3~6岁儿童铅中毒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该市学前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铅防门诊和部分幼儿园的市区3~6岁学前儿童抽样检测血铅,并进行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1018例儿童,其中门诊病例220例,幼儿园798例。血铅均值81.3±30.1μg/L,铅中毒率31.0%,门诊铅中毒(47.3%)流行率高于幼儿园(26.6%),P<0.05。影响因素中,儿童挑食、家中使用燃煤灶具和学校及家庭周围高铅环境污染对铅中毒流行率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该市学前儿童铅中毒的流行率处中等水平,低于河南省的郑州、新乡、洛阳等地。环境污染是引起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因素,偏食对铅中毒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台湾林宝贵教授编制的《学前儿童语言障碍评量表》对大陆学前儿童语言障碍评量的适用情况,找出该量表存在的问题,为使用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对95名大陆3~5岁学前儿童进行《学前儿童语言障碍评量表》施测,分析各个年龄组的平均数、标准差及试题难易度、鉴别力、信度与效度。结果 《学前儿童语言障碍评定量表》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但我国大陆各年龄组的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台湾标准常模,且对于4岁组、5岁组的儿童来说,试题的难易度与鉴别力严重不足。结论 《学前儿童语言障碍评定量表》是一套很好的学前儿童语言障碍评量工具,但是因两地文化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还不能直接将该量表用来作为大陆临床筛查儿童语言障碍的诊断评量工具,其试题与常模都需要进一步修订。  相似文献   

6.
某市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姚彬 《中国学校卫生》2002,23(4):304-305
目的 探讨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构成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调查某市5所幼儿园4-6岁儿童594名,同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以行为各因子超出相应因子98百分位数判为有行为问题,结果 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31%,男女差异无显性,单因素分析发现,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有影响的因素有孕初期父亲饮酒,父亲职业,儿童躯体疾病,母亲怀孕年龄,父母婚姻状况,教育方式不良,新生儿状况,母亲孕期服药以及父亲化程度,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母孕初期父亲饮酒,教育方式不良以及儿童躯体疾病是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危害因素。父亲化程度及其年龄则是保护因素。结论 学前儿童行为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7.
珠海市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攻击行为问题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的攻击性行为分量表和自制的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调查表 ,对 84 1名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总检出率 11 .9% ,男女学前儿童攻击行为检出率分别为 14 . 2 %和 9 .2 % ,不同性别间攻击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而不同年龄、班级之间学前儿童攻击行为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儿童健康状况、停止尿床时间、父母教育一致、母子感情、周末相处时间、看电视时间、喜欢看动画片、喜欢玩仿制枪玩具等。结论 学龄前儿童攻击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较多 ,主要与个体生物学因素、家庭教育环境有关 ,需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学前儿童血脂水平、血脂异常率及影响因素,为从儿童期开始心脑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深圳特区284名2~6岁学前儿童进行血脂谱水平测定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并进行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2~6岁儿童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采用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分别为(4.37±0.86)、(0.73±0.27)、(1.99±0.39)、(2.13±0.65)mmol/L,ApoAI、ApoB的水平分别为(1.67±0.18)、(0.84±0.16)g/L,儿童血脂异常总检出率14.08%,以TC异常为主,各年龄组儿童和不同性别儿童血脂异常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心血管病家族史、被动吸烟、空腹血糖、身长别体重Z值、出生体重等因素是儿童血脂的影响因素。【结论】控制儿童血脂异常、消除不良因素,将有助于消除儿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降低儿童期危险因素对成人期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文字特性对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特性的文字对学前儿童阅读的影响 ,对智力正常已具备入学能力的学前儿童进行 3个月的汉字或拼音的教学 ,然后进行汉字卷或拼音卷的阅读理解测试。结果显示 :2个汉字班试卷中各项成绩优于 2个拼音班 ,而且汉字班完成试卷时间也短于拼音班。提示 :不同特征的文字对学前儿童的阅读产生不同的影响 ,学前儿童学习拼音较学习汉字有较大困难 ,从而提出拼音作为初学儿童学习汉字的入门是否合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前瞻记忆是指对将来要完成的活动和事件的记忆。文章对现有的有关情绪和前瞻记忆关系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个旧地区学龄前儿童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个旧地区学前儿童高血压检出率、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为儿童保健、儿科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市区和工业区幼儿园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对3~7岁儿童血压、身高、体重进行测量。高血压判断以当地同龄儿童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95%上限值为高血压诊断标准,同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地区学前儿童收缩期和舒张期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4.41%和1.26%。影响儿童高血压检出率的主要因素是肥胖、高血压家族史。【结论】儿童血压测量应列为儿童体检常规内容,对肥胖儿和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列为重点防治对象,定期测量血压,制定特殊的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马宏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5):3940-3941
目的:探讨学前儿童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方法:采用问卷法对792名学前儿童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学前儿童绝大多数喜欢体育活动且不存在性别差异,学前儿童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难以保证。结论:正确引导学前儿童参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了解影响芦山地震灾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为提高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选取芦山地震灾区3~6岁儿童568名,另外选取非灾区3~6岁儿童205名(正常对照组),采用《学前儿童健康心理测评量表》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轻灾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总分、情绪障碍、交往缺陷及其他障碍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83,7.009,26.081,P值均<0.05),重灾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总分、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不良、交往缺陷、其他障碍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333,54.496,4.148,3.418,23.748,55.406,P值均<0.05);男童在性格缺陷和品行障碍得分方面显著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219,7.884,P值均<0.05);小班儿童心理健康总分、情绪障碍、交往缺陷得分高于中班和大班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3.061,29.735,4.012,0.130,P值均<0.05);重灾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总分、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交往缺陷、其他障碍高于轻灾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859,-47.407,-7.419,-50.489,-46.211,P值均<0.05);有亲人罹难或受伤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总分、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不良习惯、其他障碍高于无亲人罹难或受伤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留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总分、情绪障碍、性格缺陷、品行障碍、交往缺陷、其他障碍得分高于非留守学前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家庭房屋受损严重或倒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总分、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不良习惯、其他障碍高于轻微受损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受灾程度、亲人情况、房屋受损和是否留守因素能正向预测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其联合预测心理健康69.7%的变异量.结论 芦山地震灾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灾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研究旨在考察DRM范式下,不同方式呈现词表对儿童错误记忆和正确记忆发展的影响。方法 设置整体呈现和逐个呈现两种不同的呈现方式,划分三组年龄儿童:8、10、12岁,共90名儿童参与实验。结果 儿童错误记忆和正确记忆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呈现方式对各年龄组儿童错误记忆和正确记忆均有影响;整体呈现方式提高了儿童的错误记忆,同时也引发了较高的正确记忆;整体呈现方式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影响不同,对8岁儿童影响显著,对10岁、12岁儿童错误记忆不产生显著影响。 结论 整体呈现方式显著增加了儿童的正确和错误记忆。  相似文献   

15.
儿童智力因素和家庭因素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智力因素和家庭因素对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对不同学习成绩的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并对其家庭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智力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优秀组与中等组、不良组儿童学业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对于学习成绩不良和中等组的儿童,反映流体智力的量表分差异无显著性。多元回归结果表明:韦氏知识、记忆因子、母亲文化程度是影响语文成绩的因素,言语总分、记忆因子、数字广度是影响数学成绩的因素。【结论】影响儿童学习成绩的智力因素主要是其中的晶体智力部分,也就是与儿童的教育环境有关,儿童的知识积累程度、记忆水平以及语言的理解水平也分别对儿童的语文、数学成绩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翟凤英  金水高 《卫生研究》1998,27(4):269-272
利用1989~1998年开展的中美合作课题“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1和1993年的调查资料,分别在中国八省选取2~6岁的儿童及其母亲1180、916对,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探讨母亲的收入水平对学前儿童营养素摄入的影响。发现母亲的收入水平越高,儿童各营养素的摄入越高。消除了家庭经济因素的干扰以后,在低收入家庭中母亲对家庭经济的贡献与儿童的营养素摄入明显相关,母亲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越大,儿童各营养素的摄入越高。但是在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家庭中规律不明显。说明在低收入家庭,母亲的收入水平对学前儿童的膳食状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有什么提高前瞻记忆训练的好方法?您好,您的回信中提到了老年人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前瞻记忆。除了上次说的几种方法以外,还有什么有针对性的、有趣的好方法吗?安徽郑女士郑女士您好!日常生活中,的确有很多可以提高前瞻记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体质状况的相关因素,为学前儿童的进一步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北京市44 所幼儿园,对5 813名3~6岁儿童进行体质指标监测及儿童监护人的问卷调查。调查儿童体质综合评级的影响因素。采用ordinal 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北京市3~6 岁儿童体质达标率为98.1%。儿童出生体重、是否参加体育/文艺特长班、儿童是否肥胖及父亲是否参加锻炼对儿童体质综合评级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应该多参加体育锻炼,适当的参加一些特长班,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技巧,以期达到提高儿童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 影响青少年智力发展的因素很多,如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职业等。为了解生活环境中哪些因素对入学新生的智力产生影响,我们于1987年9月对285名入学新生(男146人、女139人)进行了智力测试,并对影响智力发展的多种因素作了统计分析,为儿童的学前智力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自拟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问卷,对1961名城乡7-12岁学龄儿童进行行为评价。结果 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1.37%和19.26%,两组间有显差异(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婴幼儿期疾病、学前是否寄养、母孕期不良因素、父母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结论 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