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流行病学综合研究成果,运用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和损失寿命评估方法,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大重点区域内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达到PM2.5减排目标可实现的健康效益进行了评估,并对不同健康效应终点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健康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大重点区域严格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可极大改善人群健康水平,实现寿命延长;女性及年轻人可避免的寿命损失年数超过男性与老年人;京津冀地区获得的健康效益大于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环境治理工作力度的加大,大气污染防治投资也实现大幅增长,已从2001年的275.1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3 067.5亿元,年均增长17.4%,但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仍处于千万吨级高位,现有投资与实现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的资金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且还存在政府和市场边界不清晰、事权划分不清、回报机制缺失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完善监管机制、建立配套措施来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具体包括: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增大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规模、扩大北方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范围,将资金安排与地方环境改善联动,带动地方投入;加强监管执法,推动企业落实治理责任;健全资源环境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进治理模式创新,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3.
<正>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张全,已完成一份关于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议案。近日,张全向记者介绍了他建议的治污关键词:多用市场手段、提高违法成本、关注船舶排放。关键词一:市场化建议:对化工、石化等严重污染企业推行强制保险制度2014年修订实施的《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规定,没有污染治理能力的排污单位应当强制实行第三方治理,并明确了第三方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张全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时增设相关规定。张全还建议对严重污染企业建立强制保险制度,"早在  相似文献   

4.
识别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各自所带来的影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以工业二氧化硫削减变化量表征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通过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MDI)法,探讨了投资规模、地区分布结构和污染治理的技术效率等3个因素对中国大气污染投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投资规模增加是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提升的主要因素,而投资的地区分布结构和污染治理的技术效率对投资效果的提升作用均逐渐增强,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投资的地区分布结构逐渐趋于合理,污染治理的技术效率有所提高;从区域层面来看,投资规模的增加是引起东部、中部、西部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提升的主要因素,但东部地区投资规模增加对投资效果的提升作用在逐渐变小,中部地区的污染治理技术效率对投资效果存在负效应,而西部地区的污染治理技术效率带来的效应由负转正.  相似文献   

5.
消烟除尘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随着创建烟尘控制区这项工作的深入,设计部门的专业人员、环保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改炉单位的操作人员对防治大气污染的知识需求日益迫切。为适应需要,浙江大学出版社不久前出版了张天立编写的《消烟除尘与环境保护》一书。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贯彻落实"大气十条"的一项重要举措,《宁夏回族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近日出台。近年来,宁夏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细颗粒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显著增长,冬季雾霾现象也开始显现,大气污染形势比较严峻。《行动计划》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目标:到2017年,全区地级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优良天数比例逐年提高;可吸人颗粒物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10%。首府银川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20%,年均浓度控制在83μg/m~3以内,细颗粒物年均浓度逐年下降。《行动计划》列出了全区大气污染防治的10项重  相似文献   

7.
为了处理已过期的三吨敌元粉混合剂农药,奉化市城建环保局邀集环保监测站、卫生防疫站和农资公司等部门进行座谈,讨论处理方案。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以及1986年5月奉化茶场擅自处理过期农药造成地下水质污染的教训,具体分析了深埋、焚烧可能对环境带来污染。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将已过期农药实行“封存”写上标签,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措施,并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日本大气污染现状及其趋势,对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概述了日本几十年来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究的进展。对改善燃烧、电子束法、NO_x处理触媒研究、NO_x吸附剂的研究、活性炭法干式脱硫、利用煤炭的干式脱硫、半干式简易脱硫、静电的应用、微生物的应用、电除尘、过滤除尘等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做了详细介绍。对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含氟气体排放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还简要介绍了日本大阪府等地,准备偿试的汽车排气总量控制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雾霾天气的增多,PM_(2.5)污染正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臭氧污染在一些地区开始呈季节性加剧趋势,臭氧污染防治不得不提上日程。国务院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强灰霾、臭氧的形成机制、来源解析、迁移规律和监测预警等研究,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支撑。据监测,国庆长假前后,北京及珠三角地区的臭氧污染严重,并一定程度上加剧了PM_(2.5)污染。环境保护部公布的数据表明,2013年上半年,全国74个城市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45.2%,主要污染物就是PM_(2.5)和臭氧。目前,臭氧已经成为夏秋季节影响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地面的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组成成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我国多地曾出现过光化  相似文献   

10.
恶臭是大气污染公害之一。许多国家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法律的多种手段来防止恶臭。日本早在1968年就制定颁布了《大气污染控制法》,1971年制定颁布了《恶臭防止法》,紧接着1972年又制定了《恶臭防止法实施令》。在我国,恶臭在生活中所造成的污染也是严重的。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大气,防止恶臭污染,已经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1987年9月5日全国六届人大第22次常委会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这是我国控制大气污染,防止恶臭的第一部完整的、重要的环境法律。该法第26条规定“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措施防  相似文献   

11.
正由沪苏浙皖长三角三省一市和国家八部委组成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12月1日下午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主持会议。会议在总结2014年工作的基础上,形成《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2015年重点工作建议》。韩正在会议总结时指出,2014年协作机制在联动治污上已迈出了坚实一步。2015年的工作,要坚持围绕一个总纲,即《长三角区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聚焦三项重点,即重点污染物治理、污染源头治理、共性问题研究。2014年是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的开局年,三省一市和国家八部委深入贯彻中央要求,以共识、共治、共赢  相似文献   

12.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3):190-190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意大利环境与国土部签署的《中国意大利环境保护合作计划》(2000年7月),中意环境保护合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提出具体的能源与大气环境保护合作计划方案;第二阶段选定具体合作项目,引进意大利在能源和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技术并进行示范。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是京津冀地区重要饮用水源和战略资源,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京津冀局部地区出现了地下水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现象,严重威胁当地居民饮水安全。结合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污染源特征,构建了以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为框架的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为目标层;以区域地下水环境状况、污染源及其周边地下水环境状况、地下水型水源情况、重点污染源状况以及地下水监测情况为准则层;以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关系为依据,采用PSIR模型构建指标层,共设计了32个指标,其中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层指标分别有12、9、2、9个。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已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工作需要优先保障饮水安全和控制工业园区、加油站、垃圾填埋场等重点污染源。  相似文献   

14.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3):237-237
中国计划2007年安排20亿元左右资金专项用于污染减排建设。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强调,力争用1年到1年半时间,建成科学完善的污染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切实改变污染源监测、环境执法、统计能力薄弱的局面。2007年污染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建设主要有四项任务:组织实施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项目,其中在线监测设备资金由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省、市两级监控中心建设;组织实施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加强省、市两级污染源监测现场采样和测试能力,提高污染源现场采样监测专用仪器设备装备水平;组织实施强…  相似文献   

15.
评价了中国31个省(区、市)PM_(2.5)污染造成的人群健康损失经济价值,研究了第二产业发展、煤炭消费和公路货运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其的综合影响。结果显示,由于PM_(2.5)污染较重,人口数量较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长江中游地区(包括安徽、江西、湖北、湖南)PM_(2.5)暴露人群健康损失经济价值较高,分别为28 787.38亿、15 032.57亿、13 763.20亿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33.48%、17.48%、16.01%,其他地区PM_(2.5)暴露人群健康损失经济价值较低。第二产业发展、煤炭消费和公路货运对暴露人群健康损失经济价值/国内生产总值越高的地区驱动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6.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对环境污染及治理是当前国际环保热点之一,本文对VOC污染大气及其机制作了论述,并介绍了《VOC跨国大气污染议定书》的主要内容。VOC的防治对策主要为开发与采用代用品,加强生产管理和使用管理,回收再生,分解等,文中对其效率及经济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我国防治大气污染的第一部环境法。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大气污染防治的有法可依问题。在几个具体问题上着重讨论该法所追究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这对重视和强化民众的环境法制意识,将大气污染的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初步估算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根据1996年浙江省大气污染监测结果,应用有关环境经济学的价值计算方法,对浙江省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1996年浙江省大气污染经济损失约为34.85亿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全面扼要地叙述了株洲市清水塘地区大气污染控制研究的全过程。根据污染源调查以及模式的实际应用,将一些大气扩散研究的方法和大气污染防治的模式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综合治理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PM_(2.5)污染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从年、季、日变化及周末效应4个时间尺度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地区PM_(2.5)的时空效应,并构建空间回归模型量化分析相关社会经济因素对PM_(2.5)的影响。结果显示:(1)2013—2016年京津冀地区PM_(2.5)污染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污染程度依然很高,基本都没有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35μg/m~3)。四季的达标天数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中南部的石家庄、保定、衡水、邢台、邯郸为PM_(2.5)浓度高值区,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受工业企业生产排放的影响较大;北部的张家口、承德、秦皇岛为PM_(2.5)浓度低值区,中东部的天津、北京、沧州、唐山、廊坊为PM_(2.5)浓度中值区,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受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影响较大。石家庄、北京的周末效应表现为白天PM_(2.5)浓度工作日高于周末,晚上周末高于工作日。(2)京津冀地区PM_(2.5)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013—2016年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始终表现出高-高集聚特征,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始终保持低-低集聚特征。汽车尾气排放是京津冀地区PM_(2.5)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而能源消耗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