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对种植侧柏、欧李、柠条、苜蓿和油松5种植物后土壤水分含量、孔隙度、容重、比重,以及3个深度(表土、20和40 cm)处剪切力进行测试。[结果]5种植物措施中,土壤水分含量、孔隙度、容重和比重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水分含量为14.19~17.00 g/kg,孔隙度为42.07%~57.50%,容重为1.08~1.23 g/cm3,比重为2.09~2.77 g/cm3。不同植被间土壤剪切力表现为表土20 cm处40 cm处,其中表土为0.53~1.43 kg/cm2,20 cm处为0.83~1.52 kg/cm2,40 cm处为1.00~1.68 kg/cm2。同一深度不同植被间40 cm处无显著差异,表土和20 cm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5种植被对土壤物理性质具有一定的影响,且差异显著,但土壤物理性质对植物种类无特定的响应。在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目的和立地条件来选择植物种类和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2.
为草海及周围地区生态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环刀法和铝盒燃烧法研究草海北坡工程区不同灌丛植被土壤的持水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灌丛植被土壤的容重和孔隙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其持水能力均偏低,0~20cm土层土壤容重,女贞最小,为1.04g/cm~3,花叶青木最大,为1.38g/cm~3;受工程回填土的影响,土壤容重在垂直结构上呈无规律变化;土壤孔隙度,0~20cm土层42.87%~54.58%,茶最大,云南羊蹄甲最小;毛管孔隙度,0~20cm土层为38.08%~53.47%,茶最高,火棘最低;非毛管孔隙度偏小,为0.98%~6.77%,不利于植被的生长;0~20cm土层土壤的持水量为云南羊蹄甲火棘南天竹杜鹃红叶石楠花叶青木女贞小果蔷薇茶,云南羊蹄甲最小,为857.4g/kg,茶林最大,为1 091.6g/kg。植被选择上应优先考虑茶树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油松蒙古栎种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油松纯林与油松蒙古栎混交林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质随林型和土壤深度变化的差异极显著.在0~30 cm土层中,混交林的土壤容重比纯林低0.006~0.052 g/cm3,总孔隙度提高了-1.668%~1.838%,最大持水量提高了-2.672%~17.555%.表明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对改良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贮水保水能力均较油松纯林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太原市公园绿地土壤容重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太原市38个公园绿地67个样点0~100 cm土层土壤容重数据,分析了不同剖面层、行政区和植被群落的土壤容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太原市公园绿地土壤容重变幅为0.65~1.86 g/cm~3,平均值为1.33 g/cm~3,随着剖面层向下土壤容重增大,且表层土壤(0~40 cm)与深层土壤(40~100 cm)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6个行政区公园绿地土壤容重平均值为1.33 g/cm~3,其中,晋源区最大,为1.37 g/cm~3,小店区最小,为1.29 g/cm~3;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容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土壤容重平均值大小依次为灌(1.23 g/cm~3)乔(1.29 g/cm~3)乔+草(1.31 g/cm~3)灌+草(1.34 g/cm~3)乔+灌(1.35 g/cm~3)乔+灌+草(1.45 g/cm~3)草(1.47 g/cm~3)。整体上,太原市公园绿地土壤容重偏大,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疏松土壤,降低容重,使植物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5.
研究内蒙古清水河县退耕还林区不同造林类型地和农田的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等土壤物理性质。结果显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容重均比农田(1.31 g/cm3)低7%~14%,为1.13~1.25 g/cm3,差异较小;不同植被类型地各层土壤不同粒径的土壤团粒结构百分含量高于相应的农田,在所有的类型及土层中,中国沙棘不同粒径的水稳性团粒结构含量都是最高的;不同退耕还林饱和导水率均值比农田均值高2.73~11.55倍。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实施退耕还林后,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西藏尼洋河流域下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为该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尼洋河下游河谷地带,采集天然林地、人工林地、河滩林地、农耕地、草地5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选取每个样点0~15,15~30cm土层样品,测定土壤体积质量,孔隙度(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含水率(饱和含水率、毛管含水率),田间持水率,渗透性(初始渗透速率、稳定渗透速率、平均渗透速率),并对各指标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体积质量、孔隙度、持水性能有明显差异,土壤体积质量表现为0~15cm土层15~30cm土层,人工林地(1.51g/cm~3)农耕地(1.40g/cm~3)草地(1.16g/cm~3)河滩林地(1.12g/cm~3)天然林地(0.92g/cm~3)。天然林地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均明显大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且土壤体积质量与土壤总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天然林地饱和含水率、毛管含水率均极显著大于其余土地利用方式。除河滩林地外,其余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饱和含水率、毛管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土壤饱和含水率、毛管含水率、田间持水率与土壤体积质量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与总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渗透性存在一定差异,但大多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具体表现为:天然林地河滩林地农耕地人工林地草地。除草地外,其余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渗透性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强。【结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有差异,其中天然林地土壤物理性质最优,人工林地较差,在进行土地利用时应减少人为干扰强度,避免对自然植被产生破坏。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地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的元江和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的开远2个地区的旱地甘蔗土壤各耕层的水分特征常数,结果表明,开远地区土壤各土层的田间持水量平均为285 g/kg,元江地区平均为204 g/kg。在研究区域各土层中最大田间持水量出现在0~20 cm的耕作层,随土层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开远各土层平均容重为1.02~1.41 g/cm~3,元江各土层平均容重为1.35~1.66 g/cm~3,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重构土壤典型物理性质对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以中煤平朔安太堡露天矿南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剖面采样法、室内测试法、方差分析法、拟合分析法等,分析土壤不同深度典型物理性质(土壤容重、土壤质量含水量)对植被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均值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质量含水量总体上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容重介于0.87~2.00 g·cm-3之间,土壤质量含水量的范围为1.19%~20.97%。各个土层之间土壤容重、土壤质量含水量均有较明显差异,且土壤容重在30~60 cm土层差异最明显,土壤质量含水量在0~30 cm土层差异最明显。研究区植被生长状况较好的样地土壤容重均值为1.47 g·cm-3,土壤质量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趋于10%左右,并且0~10 cm土层土壤容重与0~30 cm土层土壤质量含水量是影响植被生长的关键因素。研究区内重构土壤的容重、质量含水量在不同剖面以及不同土层之间存在较显著差异,表层土壤物理性质是影响植被生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典型林分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及持水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林分类型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及持水性能的研究,以期为该区域合理水资源综合管理和林分种类选取配置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观测和室内浸水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得到3种林分类型(贺兰山油松天然林、子午岭油松次生林、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及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水文物理特征指标.【结果】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容重、孔隙度与持水性能存在差异.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子午岭油松次生林(1.24 g/cm~3)最大,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1.16 g/cm~3)与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1.16 g/cm~3)次之,贺兰山油松天然林(0.98 g/cm~3)最小;土壤孔隙度随土层加深而减小,总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为贺兰山油松天然林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子午岭油松次生林,非毛管孔隙度为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子午岭油松次生林贺兰山油松天然林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贺兰山油松天然林土壤饱和持水率、毛管持水率与非毛管持水率均值均与其它三种林分类型差异极显著(P0.01),土壤饱和持水率、毛管持水率与非毛管持水率大小依次为贺兰山油松天然林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子午岭油松次生林;土壤容重与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率、毛管持水率、非毛管持水率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与持水性能呈极显著正相关,非毛管孔隙度与土壤饱和持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以土壤容重、总孔隙度与饱和持水率的相关性最好.【结论】贺兰山油松天然林持水性最优,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与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次之,子午岭油松次生林最差.  相似文献   

10.
晋西黄土区退耕年限对土壤孔隙度等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退耕年限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探讨退耕还林工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作用。方法以晋西黄土区不同退耕年限的荒草地、纯林地、混交林地为研究对象、以农地为对照,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退耕年限对土壤密度、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退耕地土壤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加深显著增加,0 ~ 60 cm土层平均密度分别为:农地(1.38 g/cm3) > 荒草地(1.27 g/cm3) > 纯林地(1.20 g/cm3) > 混交林地(1.18 g/cm3),退耕还林后纯林地、混交林地与农地、草地的土壤密度差异显著(P < 0.05);土壤密度随退耕年限的增加逐渐减小,退耕23年后基本稳定在1.16 g/cm3,退耕还林对表层土壤密度的改良效果最好,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这种改良效果逐渐减弱。土壤总孔隙度随退耕年限的增加呈波动性增加,并逐渐趋于稳定。表层(0 ~ 20 cm)孔隙度最大(50.8% ~ 57.6%),且在退耕5 ~ 10年内孔隙度变化最大,退耕25年后孔隙度基本稳定在55.61%左右。0 ~ 60 cm土层的孔隙度为混交林地(53.67%) > 林地(52.87%) > 农地(47.82%) > 荒草地(45.97%)。退耕后形成的纯林地、混交林地与农地、草地的孔隙度差异显著(P < 0.05),纯林地与混交林地孔隙度差异不显著(P > 0.05)。土壤毛管孔隙度随退耕年限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混交林地、纯林地毛管孔隙度分别为51.21%和50.37%,与农地的毛管孔隙度(45.62%)显著差异。结论退耕还林工程能明显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且混交林对土壤改良效果好于纯林。   相似文献   

11.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4.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应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包溶性抗原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纯化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抗原的最适条件为:选用萄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系统;洗脱液为03MPBS(pH72),床体积为10cm×165cm,上样体积为500HL;流速为12mL/h。纯化抗原可使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体系比较黑豆不同部分馏油抗氧化性活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索氏提取黑豆馏油的最佳工艺,提取黑豆不同部分馏油;研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在样品浓度为1.0 mg/mL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83.9%、豆黄(黑豆去皮部分)馏油64.8%、豆皮馏油17.3%,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41.3%、豆黄馏油33.2%、豆皮馏油77.9%。[结论]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全豆馏油、豆黄馏油、豆皮馏油,对DPP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豆皮馏油、全豆馏油、豆黄馏油。  相似文献   

17.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8.
板栗属壳斗科栗属(Castanea mollisima Blume),其种子属于顽拗型种子,不耐贮藏。基于近年来板栗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成果,从合理采收、贮前处理、贮藏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为了预测厚胶合板弹性模量,通过简化层合板理论,该文建立了胶合板弹性模量预测模型,并以单板条、经过涂胶热压处理的单板条和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单板层积材的弹性模量,采用4种不同铺层方式的19层桉树胶合板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3种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趋势一致,相关系数R2顺纹在0.86以上,横纹在0.88以上,但是精度不同。采用单板条弹性模量预测的胶合板弹性模量比实测值偏低;采用经过涂胶热压处理后的单板条弹性模量预测的胶合板弹性模量比实测值偏高;采用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单板层积材弹性模量预测的胶合板弹性模量与实测值偏差较小,顺纹平均误差为4.64%,横纹平均误差10.94%。因此,采用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单板层积材的弹性模量来预测胶合板的弹性模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赵经华  张春姹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80-4481
分析了入世4年来,我国水果出口在量上实现了突破,但并没有实现质变的主要原因,指出我国水果业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引进外资对发展我国水果业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