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前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环境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虽然地大物博,各地都有着不同且丰富的地域文化,但是放眼国际这一广大舞台,中国的设计总是缺点别具一格的感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虚拟技术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结合环境设计和数字虚拟技术的关系,阐述了数字虚拟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创新方法,旨在让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在国际大舞台上崭露头角,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也开始注重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希望可以通过融合,促进环境艺术设计有效发展.数字技术不断能创新环境艺术设计思路,也能更新和完善环境艺术设计模式,并有效增加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在国际的影响力.数字技术其中包含编码技术、传输技术等一系列数字技术,这些技术都可以为环境艺术设计拓展发展空间,提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现代新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概念的解释以及对景观规划与生态规划之间关系的比较,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阐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随着社会进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现代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艺术设计越来越注重,探讨了现代城市中的人工生态系统,如何维持并促进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环境艺术设计是城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还能推动城市建设及改善环境景观质量,、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建设之间的可协调性与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共环境的设计包含了丰富的功能表达和深刻的艺术性。陶艺是当代环境艺术中表达情感和创造意境的有效媒介,废渣陶艺作为一种装饰形式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废渣陶艺介入城市公共环境的艺术表现入手进而分析它在国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中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着重探讨了废渣陶艺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意义,在一定意义上也为"利废艺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虚拟现实技术是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而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至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不仅能够使设计变得更为方便、精准,效果更为直观,还能够激发设计者的创作灵感,使其作品变得更为多样化。本文在概述虚拟现实技术的含义和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几点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数字媒体技术随之出现,并且在各行业中获得了应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在信息时代,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已经进入艺术设计领域,给艺术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数字媒体技术对艺术设计有较大影响,两者的有效融合能够提升艺术设计的生命力,推动艺术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成熟,让其在社会多行业普遍应用,而环境艺术设计也是如此。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现代胡环境艺术设计出现很大的改变,设计全过程是相当丰富的,进而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推动其不断进步。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虚拟现实技术,然后介绍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优势,最后提出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这对环境艺术设计行业来说,是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VR技术是21世纪的新兴技术,是一种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人们呈现模仿出来的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或虚拟世界,通过将VR技术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能够有效的改变环境艺术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使得环境艺术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为客户提供更多优良的方案,更加高效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促进环境艺术设计行业更加快速的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的收入越来越多,而且相对来说有了更大的经济支配权,这是我国发展所带来的好处。而在这一背景下,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生活需求更是提升明显,庭院环境设计因此也被人们重视起来。庭院环境艺术设计是对庭院进行一定的艺术化设计,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性,在当前,这种庭院艺术设计已经成为了艺术设计的一大课题,而在实践中,这种艺术设计的价值也得到了凸显。但是,由于我国的现代化环境设计起步较晚,经验较少,而且这种庭院设计花费高昂,因此其大都还是出现在一些大中型城市,难以得到广泛的普及。根据调查分析,这种情况主要是其优势和意义得不到认识而造成的。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做了大量的调查,并从各个角度出发,总结了庭院艺术设计的价值和意义,在之后,还对这一设计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简易,希望能以此引起人们的重视,推动庭院环境艺术设计的普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常用的施工技术是盾构法。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越来越广,随着对盾构管片的需求急剧升高,人们对盾构管片的质量越来越关注。盾构管片在地铁盾构技术中发挥中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要满足设计的要求,而且对于特殊环境要满足其特定的工况。本文主要对影响盾构管片的质量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同行专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现代陶艺与公共环境的互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公共环境的设计包含了丰富的功能表达和深刻的艺术性。现代陶艺是当代环境艺术中表达情感和创造意境的有效媒介,现代陶艺作为一种装饰形式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现代陶艺壁画,陶瓷雕塑介入城市公共环境来论述现代陶艺与公共环境的互溶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创新,橡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所产生的作用越来越大。丁基橡胶作为橡胶中的重要组成,对其进行研究至关重要。丁基橡胶聚合反应技术是其应用中非常重要的应用技术之一,尤其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基于此,本文对丁基橡胶聚合反应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侯梦伟 《陶瓷》2024,(3):56-59
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是文化的载体,担负着传播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重大责任[1]。随着陶瓷艺术的发展,传统陶瓷走出了室内,但并不单纯地走出,而是结合公共空间环境再次发展,设计制作出更好的作品,在公共艺术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陶瓷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在公共艺术设计中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公共陶艺作品的文化价值和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日化企业越来越注重品牌宣传和营销。在这个过程中,艺术设计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艺术设计可以通过视觉、色彩、形态等多种方式来表现企业的形象和特点,从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本文将探析艺术设计在日化企业宣传中的应用。首先,将介绍艺术设计在企业宣传中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其次分析日化企业宣传中艺术设计的具体应用,包括产品包装、广告宣传、展示陈列等方面,最后总结艺术设计在日化企业宣传中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通过本文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设计在日化企业宣传中的作用和价值,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品牌宣传和营销策略,同时也可以促进艺术设计与商业实践的融合,推动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在现阶段物质丰富的环境中,人们追求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享受,而且随之提高的还有人们的审美水平。所以,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要结合本土人民的审美条件,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进来,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发展问题实现。总而言之,在现代环境设计中运用到传统文化元素对于我国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就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进行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16.
张洪 《佛山陶瓷》2008,18(8):28-30
数字技术和快速成形技术在陶瓷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快速成形技术可用于设计方案验证、快速制模、快速制造等。本文阐述了数字技术和快速成形技术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特点,并以熔融沉积快速成形为例,阐述了数字技术和快速成形技术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过程,并运用一个典型的应用实例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B1M技术应用的领域和范围越来越广,研究如何将BIM技术应用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进而使得人们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建筑设计者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将环境艺术充分应用进去,做到建筑物跟环境的协调发展,使两者实现和谐之美。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进行了相应分析,进而对其在建设设计中的重要应用和表现做了深入研究,以便能够为我国建筑设计者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郑波 《佛山陶瓷》2022,(10):90-92
中国传统色彩的发展历史悠久,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象征,影响着我国艺术设计界的各项发展。本文通过概述中国传统色彩、现代环艺设计的发展特点,总结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环艺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探究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环艺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PLC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在矿山机电控制中,PLC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果。文章就此展开了讨论,先是结合实际分析了PLC技术的优缺点,然后详细分析了PLC技术在矿山机电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