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影响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PVTT-HCC)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列线图模型构建和验证预后评估模型。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08年1月—2017年11月在本院行肝切除术的PVTT-HC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截至2021年1月。主要预测结局为1、3、5年总生存率。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影响,并基于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同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采用C-index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结果 共231例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纳入分析,其中训练集162例,验证集69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AFP≥400 μg/L、AST≥40 U/L、ALP≥80 U/L、肿瘤个数>1个及肿瘤包膜不完整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在训练集中,列线图模型预测1、3、5年总生存率的C-index分别为0.826(95%CI: 0.791~0.861)、0.818(95%CI:0.782~0.854)、0.781(95%CI:0.742~0.820),在验证集中分别为0.814(95%CI:0.777~0.851)、0.798(95%CI:0.758~0.837)、0.769(95%CI:0.728~0.810)。校正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均有较好的校准度。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准确预测PVTT-HC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阴性淋巴结数目(NLNC)对胃印戒细胞癌(GSRC)患者预后的影响及构建G S R C 患者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 基于SEER数据库收集GSRC患者2101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检验临床病理特征与GSRC预后的关系。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后预测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净分类指数(NRI)、综合判别指数(IDI)和临床决策曲线(DCA)对列线图进行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按照7:3比例划分,建模组1473例,验证组628例。NLNC>10是GSRC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HR=0.578, 95%CI: 0.504~0.662),根据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的变量建立Nomogram图,建模组和验证组的C-index分别为0.737(95%CI: 0.720~0.753)和0.724(95%CI: 0.699~0.749),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的一致性较高。NRI=17.77%,连续NRI=36.34%,IDI=4.2%,表明该模型较传统模型是正向收益,DCA决策曲线远离基准线表明模型临床适用性好。结论 NLNC增加是GSRC患者预后的有利因素。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相对准确,可预测GSR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ygopus2(PYGO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Oncomine数据库中关于PYGO2的信息,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PYGO2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Oncomine数据库中共收集了45项研究(包括3 730个样本)涉及PYGO2在乳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表达的比较。与正常组织相比,PYGO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PYGO2高表达组乳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HR=0.69,95%CI:0.51~0.95,P=0.021)、无复发生存率(HR=0.60,95%CI:0.51~0.70,P<0.001)以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率(HR=0.61,95%CI:0.43~0.87,P=0.005)均优于低表达组。结论 PYGO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有关,可能是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卵巢癌免疫相关预后模型并初步筛选预后标志物。方法 将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卵巢癌样本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GSE26712作为外部验证集。通过limma软件包分析免疫相关的差异基因(IRDEGs),单因素Cox回归筛选预后相关的IRDEGs,通过LASSO回归和多因素Cox回归构建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C-index对模型进行评价。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价列线图的预测性能。 结果 本研究在训练集中成功构建了包含11个基因(C5AR1、CX3CR1、CXCL11、CXCL13、IGF1、IL27RA、NFKBIB、PENK、PI3、PSMC1和PSME3)的预后模型,C-index为0.69,1、3、5年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71和0.7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该风险模型是卵巢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HR=2.58, 95%CI=2.15~3.25)。基于风险得分成功构建了列线图模型,其校准曲线拟合良好,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在指导临床决策方面具有积极的净收益。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免疫相关预后模型在卵巢癌预后预测中具有良好的效能,其中的相关基因可能是卵巢癌患者免疫治疗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后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对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行胰腺切除术的PDAC患者的临床资料。新辅助化疗后检测SII,依据ROC曲线确定SII最佳临界值(885)分为SII>885组(n=37)和SII≤885组(n=58),采用Cox回归评估SII与PDAC患者术后生存的关系。结果 SII与肿瘤大小、胆道引流、术前CA19-9水平有关(P<0.05)。SII≤885组的3年生存率高于SII>885(43.1% vs 18.9%,P=0.015)。多因素Cox回归显示,肿瘤大小>3 cm(HR=1.367,95%CI:1.227~2.215,P=0.031)、CA19-9>37 IU/mL(HR=1.292,95%CI:1.132~1.931,P=0.011)及SII>885(HR=1.451,95%CI:1.327~2.431,P=0.021)是影响PDA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SII高的PDAC患者预后较差且SII>885提示PDAC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术后并发肺炎的相关因素及风险模型预测。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171例接受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ESD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并发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准确度及预测性进行验证。结果 高血脂(OR=0.216, 95%CI: 0.052~1.274)、抗菌药物使用情况(OR=12.591, 95%CI: 3.242~48.899)、是否入住CU(OR=12.591, 95%CI: 0.015~0.281)、是否吞咽障碍(OR=0.217, 95%CI: 0.048~0.972)、浸润深度(OR=0.12, 95%CI: 0.025~0.572)、口腔护理(OR=8.976, 95%CI: 2.291~35.16)及留置胃管(OR=3.906, 95%CI: 1.097~13.907)为ESD术后并发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筛选出的7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ESD术后并发肺炎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通过对该模型进行验证表明:预测值和观察值基本一致,说明本研究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同时使用Bootstrap部验证法对ESD术后并发肺炎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C-index指数高达0.937(95%CI: 0.929~0.945),说明列线图模型有良好的精准度和区分度。 结论 对行ESD术后的早期胃癌患者及时考虑高血脂、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是否入住ICU、是否吞咽障碍、浸润深度、口腔护理及留置胃管等因素综合评估ESD术后肺炎的发生率,能提高对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并发肺炎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周血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RP/Alb)对P-Gemox方案联合放疗治疗早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ENKT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12年至2017年收治的83例ENKT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X-Tile软件计算CRP/Alb的截断值,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CRP/Alb组(CRP/Alb<0.4,n=64)和高CRP/Alb组(CRP/Alb≥0.4,n=19),采用Cox回归分析CRP/Alb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低CRP/Alb组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高于高CRP/Alb组(77.1% vs 30.7%,χ2=20.954,P<0.001),3年总生存率亦高于高CRP/Alb组(87.4% vs 36.1%,χ2=22.559,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RP/Alb≥0.4是影响ENKTL患者无进展生存期(HR=4.163,95%CI:1.899~9.128,P<0.001)和总生存期(HR=4.424,95%CI:2.026~9.662,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危ENKTL患者和中高危ENKTL患者中,低CRP/Alb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均高于高CRP/Alb组(P<0.05)。结论 高CRP/Alb的早期ENKTL患者接受P-Gemox方案联合放疗治疗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完全性淋巴结清扫对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并联合参考文献追查,采用Meta分析分析患者生存状态。结果 纳入1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完全性淋巴结清扫组与淋巴结观察组的肿瘤特异性生存(HR: 0.99, 95%CI: 0.86~1.14, P=0.89)、无复发生存(HR: 0.89, 95%CI: 0.72~1.08, P=0.24)和无远处转移生存(HR: 1.03, 95%CI: 0.89~1.20, P=0.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完全性淋巴结清扫不能为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黑色素瘤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Gemox方案联合调强放疗治疗早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ENKTL)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12年3月至2017年10月初治的73例ENKT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P-Gemox方案夹心放疗组(n=38)和P-Gemox方案序贯放疗组(n=35),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结果 73例ENKTL患者总有效率(ORR)为95.9%,3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为73.5%,3年总生存率(OS)为81.9%。P-Gemox方案夹心放疗组ORR为97.4%,3年PFS和OS分别为74.2%和84.1%。P-Gemox方案序贯放疗组ORR为94.3%,3年PFS和OS分别为72.6%和79.2%。两组ORR、PFS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相关潜在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Gemox方案夹心放疗组与P-Gemox方案序贯放疗组的PFS相当(HR=0.617,95%CI:0.353~1.081,P=0.091),而P-Gemox方案夹心放疗组较P-Gemox方案序贯放疗组OS更好 (HR=0.556,95%CI:0.314~0.982,P=0.043)。两组化疗毒副反应以Ⅰ~Ⅱ级为主,其中P-Gemox方案夹心放疗组较P-Gemox方案序贯放疗组更容易发生Ⅰ~Ⅱ度转氨酶升高(P<0.05),血液学、胃肠道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emox方案夹心放疗与P-Gemox方案序贯放疗的近期疗效和PFS相当,但P-Gemox方案夹心放疗较P-Gemox方案序贯放疗可提高患者O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腋窝临床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超声特征,探索超声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入组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中心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分析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的临床病理指标和超声指标。利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超声指标。结果 共纳入1 055例乳腺癌患者,其中低淋巴结负荷(1~2枚淋巴结转移)398例(37.7%),高淋巴结负荷(≥3枚淋巴结转移)657例(62.3%)。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55岁(OR=1.56,95%CI:1.20~2.02,P=0.001),超声肿瘤大小<20.0 mm(OR=1.54,95%CI:1.14~2.09,P=0.005)、超声淋巴结长径<20.0 mm(OR=2.03,95%CI:1.48~2.79,P<0.001)、超声淋巴结短径<8.6 mm(OR=1.41,95%CI:1.06~1.89,P=0.019)和超声可疑淋巴枚数1~2枚(OR=2.74,95%CI:1.63~4.61,P<0.001)与低淋巴结负荷独立相关。孕激素受体和淋巴结长径是DFS(HR=2.06,95%CI:1.21~3.50,P=0.008;HR=1.66,95%CI:1.15~2.40,P=0.007)和OS(HR=4.53,95%CI:2.18~9.59,P<0.001;HR=3.49,95%CI:1.96~6.20,P<0.001)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超声特征有助于预测腋窝临床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负荷及预后,指导后续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ispCR)的预测模型, 以指导局部治疗。方法连续纳入2012年9月至2019年5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首诊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且新辅助化疗后行同侧锁骨上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211例, 分为训练集142例, 验证集6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ispCR的影响因素, 建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ispCR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绘制校准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评价。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Ki-67指数、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乳腺pCR、腋窝pCR、新辅助化疗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大小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ispCR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OR=5.035, 95%CI为1.722~14.721)、乳腺pCR (OR=4.662, 95%CI为1.456~14.922)和新辅助化疗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大小(OR=4.231, 95%CI为1.194~14.985)是乳腺癌新辅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早发型非转移性结直肠癌(early-onset non-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EONCRC)患者预后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EONCRC患者预后。方法:从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EER数据库中收集了9 097例EONCRC患者的数据,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配到训练集(6 369例)和验证集(2 728例)。通过单变量、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确定独立的预后因素,并构建列线图。 使用C指数、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的区分度、预测效能和校准度。使用新疆军区总医院收治的EONCRC患者临床资料(n=171)对列线图进行了外部验证并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确定了与总生存期有关的8个独立风险因素,分别是组织学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神经浸润、分期、T分期、手术、化疗和放疗,并将它们纳入列线图。SEER训练集、SEER验证集、外部验证集的C指数值分别为0.765(95%置信区间,0.749~0.781)、0.785(95%置信区间,0.763~0.807)、0.766(95%置信区间,0.713~0.819),校准曲线表明了列线图预测总生存率与实际总生存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ROC曲线显示,列线图可以准确预测EONCRC患者1年(AUC=0.834 9)、3年(AUC=0.794 7)和5年(AUC=0.771 2)的生存率。根据列线图的风险评分将患者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组,在SEER训练集、SEER验证集、外部验证集中,低风险组的5年生存率均最高,其次是中风险组和高危组。结论:本研究确定了EONCRC患者预后相关的8个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能准确预测中国及美国EONCRC患者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对EONCRC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分层及预后评估,为临床的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梭形细胞黑色素瘤(spindle cell melanoma,SCM)是一种罕见的黑色素瘤类型,有关SCM患者生存预后的研究较少。通过提取公共数据库中的SCM临床信息,构建并验证皮肤SCM患者5和10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生存预测模型。方法: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筛选出共1 445例患者,分成建模组(n=1 011)和验证组(n=434)。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利用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性,利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厚度、溃疡、N分期、M分期及手术共7个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纳入预测模型,CSS和OS预测模型在建模组中的C-index分别为0.778和0.753,在验证组中的C-index为0.749和0.712。建模组5和10年CSS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15和0.825,5和10年OS的AUC分别为0.803和0.825,验证组5和10年CSS的AUC分别为0.777和0.836,5和10年OS的AUC分别为0.754和0.799。校准曲线与45°线贴合良好,DCA显示,列线图模型在较广泛阈概率范围内有临床净收益,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列线图对于皮肤SCM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影响胆囊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建立竞争风险列线图从而量化生存差异,提供临床决策。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SEER数据库2010年至2015年共318例胆囊癌肝转移患者完整临床信息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到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采用Kaplan-Meier(Log-rank 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并基于独立预后因素绘制竞争风险列线图。结果:318例胆囊癌肝转移患者,采用总生存期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HR:1.397,95%CI:1.157~1.687,P<0.001)、手术方式(HR:0.790,95%CI:0.682~0.913,P=0.002)、化疗情况(HR:0.344,95%CI:0.265~0.446,P<0.001)和淋巴结检出数(HR:0.774,95%CI:0.642~0.933,P=0.007)是胆囊癌肝转移患者总生存期独立预后因素。通过将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到的显著临床病理参数建立列线图来评估影响总生存期的竞争性风险和量化生存差异。计算列线图C-index为7.46,并且0.5年、1年、3年的校正曲线显示列线图有着较好预测能力。结论:肿瘤病理分级、手术方式、淋巴结检出数和化疗情况是胆囊癌肝转移患者独立预后因素。基于列线图显示,化疗情况影响程度的权重值最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可预测炎性乳腺癌(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IBC)生存情况的风险模型.方法:利用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筛选2010年至2015年诊断为IBC的病例,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关临床预测模型来预测pCR率。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7年10月至2021年05月收治的464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作为建模集;收集西安市第三医院2018年01月至2021年05月收治的91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作为验证集。分析对比建模集与验证集的临床病理特征,在建模集中通过Lasso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确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pCR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在验证集中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通过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并通过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模型的临床获益和应用价值。结果:建模集和验证集中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其中手术术式、化疗方案、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状态和T分期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靶向治疗方案、HR状态及临床疗效评估是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pCR的影响因素(P<0.05),将这些因素纳入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建模集中模型的AUC=0.781(95%CI:0.734~0.827);验证集中模型AUC=0.713(95%CI:0.635~0.859)。bootstrap法内部验证C-index=0.744,显示模型无论在建模集还是验证集都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的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接近,建模集中Brier Score为0.019,验证集中,Brier Score为0.043,DCA显示模型的临床获益及应用价值较高。结论:列线图能准确预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pCR率,为临床的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影响肺肉瘤样癌(PSC)患者预后的因素,构建PSC患者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基于SEER数据库收集1988—2015年间诊断为PSC患者1671例,按照7:3的比例分为建模组和验模组。对建模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PS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和校准曲线分别在建模组和验模组进行验证。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直径>50 mm、手术、放疗和化疗都是影响PS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基于独立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建模组和验模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790(95%CI: 0.776~0.804)和0.781(95%CI: 0.759~0.803)。建模组和验模组的校准曲线提示预测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基本一致。结论 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预测PSC患者的预后,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FR)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205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AFR最佳临界值为12.127,并将患者分为高AFR组(n=136)和低AFR组(n=69)。并分析AFR水平与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的关系。构建患者术后无复发列线图,并利用Bootstrap法计算一致性指数(C指数)以及校准曲线对其预测精准度及一致性进行验证。结果:低AFR组患者具有更高的糖尿病患病率、更大的肿瘤体积、更多肿瘤数量以及更差的组织学分级(P<0.05)。低AFR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较高AFR组明显缩短。COX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分化程度(HR=0.530,95%CI:0.314~0.895,P=0.017)及AFR<12.127(HR=0.275,95%CI:0.161~0.471,P<0.001)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FR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对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