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PE逐渐认识,PE的发病率及诊断准确率越来越高。但由于PE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相当一部分患者仍然不能及时确诊,现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确诊的28例PE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肺栓塞患者心电图ST段压低与心肌损伤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44例肺栓塞(PE)患者心电图的sT段的变化,探讨PE患者心电图ST段压低与心肌损伤以及严重临床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本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心电图ST段变化,把已确诊为PE的44例患者分为两组:ST段压低组(A组)和非ST段压低组(B组)。同时均于24h内相隔8—21h两次采血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任一次或两次都出现阳性结果,即为肌钙蛋白I阳性。观察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对严重临床事件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结果:44例PE患者中,A组23例,B组21例,心电图sT段压低见于Ⅱ、Ⅲ、aVF、V1-V4导联;44例PE中共有12例TnI阳性。其中A组中有11例TnI阳性,B组中1例阳性,两组比较P=0.0014;共有15人次发生严重临床事件。其中A组12例,B组3例,两组相比P=0.0081;死亡病例6例,在A组中5例,在B组1例,P=0.0209。结论:PE患者心电图ST段压低提示心肌受损及严重临床事件的发生率较高。心电图ST段压低变化是用来评估PE危险分层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3.
21例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肺栓塞(PE)的病因、症状、体征、诊断及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例PE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误诊原因及药物治疗方法。结果:21例中溶栓及抗凝治疗16例,单纯抗凝治疗5例。溶栓治疗有较好的症状及血气改善。死亡1例,20例治愈或改善。结论:PE常因症状无特异性,临床易出现误诊。PE易误诊为冠心病,不明原因的晕厥或精神障碍应注意排除PE,肿瘤是PE的病因之一。无禁忌症的患者尽量给予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清合肽素、锁链素和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栓塞(P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Ⅱ级以上COPD患者141例,其中单纯COPD患者76例(COPD组)和COPD合并PE患者65例(COPD合并PE组),选择单纯PE患者30例(PE组)和在我院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反应检测各组血清合肽素、锁链素和IMA水平,COPD合并PE患者血清合肽素、锁链素和IMA水平与COPD分级,肺梗死面积和预后关系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OPD合并PE组血清合肽素、锁链素和IMA水平明显高于COPD组、PE组和对照组(P均<0.05),COPD组和PE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COPD组上述指标和P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OPD合并PE组血清合肽素、锁链素和IMA水平随着COPD分级、PE面积增加而升高(P均<0.05)。COPD合并PE组的血清合肽素、锁链素和IMA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均<0.05)。COPD合并PE患者血清合肽素水平与锁链素(r=0.764,P<0.05)和IMA(r=0.587,P<0.05)水平呈正相关,锁链素水平与IMA水平呈正相关(r=0.657,P<0.05)。结论合肽素、锁链素和IMA参与了COPD合并PE疾病的发生发展,对于早期诊断,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是临床常见病。其病程长,易发生肺栓寒(PE)等各种并发症。而PE是危及生命的内科急症,随着检查手段及防治意识的提高,其确诊率逐年增加,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 embolism,PTE)是PE的一种,占PE的绝大多数,通常所指的PE即指PET。COPD合并PE时又有其特点,常较难诊断,极易误诊和漏诊,故正确认识这些特点对于提高其诊断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2002年2月-2005年12月,本院收治COPD合并PTE患者12例,现将其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妇产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血栓形成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甚至致残,未被诊断和治疗的DVT引起的肺栓塞(PE)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了解DVT的有关知识,可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对DVT的警觉,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减少DVT和PE的发生。1999年5月-2006年5月本院妇产科住院患者中共有6例发生DVT,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lower extremity DVT)是骨科复杂创伤后常见并发症,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thrombosis PE)可导致猝死。我们自2005年5月至2007年为12例骨折合并DVT患者在围手术期置入临时型下腔静脉滤器,无1例患者出现PE。为总结经验,现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动脉栓塞(PE)是因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主要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部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和空气栓塞等。如其所支配区的肺组织因血流受阻或中断而发生坏死,称为肺梗死(PI)。PE常发生于近期大手术后、高凝血状态、妊娠、外伤、制动、静脉血栓、出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引起PE的栓子有70%~90%来源于腹腔、盆腔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本病发病率高,易漏诊及误诊。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对PE的诊断有了重大的推进,如何很好地选择检查方法、准确地认识不同检查的表现、迅速准确地诊断是PE治疗成功及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田雳  仇小华 《河北中医》2012,34(8):1270-127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下肢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血栓一旦脱落又可导致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的发生,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法国一项多中心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466例DVT患者中87%并发PE,DVT及PE总病死率为4.4%,单独PE病死率为6.6%,未经治疗的PE病死率高达25%~30%,即使DVT和PE经过成功的抗凝治疗,仍可能出现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下肢血栓及PE复发可能[2].  相似文献   

10.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症肝炎因肝细胞迅速大量坏死,肝脏功能严重受损衰竭,病死率高。血浆置换(PE)是指去除患者体内带病理性成分的血浆,同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可将重症肝炎患者体内有毒代谢产物及致病的免疫复合物清除到体外,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院2002年3月-2004年9月采用PE疗法治疗重症肝炎2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肺栓塞(PE)是指各种栓子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因PE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误治。临床上普遍认为D-二聚体对PE有较大的排除诊断价值,若其含量低于500μg/L纤维蛋白原当量(FEU),可基本排除PE。但是,近期笔者发现2例误诊为冠心病的D-二聚体阴性PE,现将病例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肺栓塞(PE)是指栓塞物嵌塞于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而导致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在我国,PE已成为一种常见病。但是,由于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故常发生误诊或漏诊,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猝死。心电图作为一种常规无创性检查,对于急性肺栓塞(APE)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效果判断都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5月-2006年8月本院收治并明确诊断为APE患者的心电图表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早泄(premature ejaculation,PE)是最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疾病,统计表明20%~40%男性受PE的困扰[1]。PE影响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常导致夫妻关系紧张和家庭不和谐和,严重者会导致心理疾病发生,反过来又加重早泄症状。以往治疗有心理、行为干预、药物、手术等方式,随着新型药物的出现以及检测技术的更新,治疗手段也变得多样化[2];不过还是难以达到令患者满意的效果。中医治疗PE方法众多,经验丰富,副作用少,患者乐于接受。中医认为肾主生殖,藏精,早泄的核心病机为肾失封藏,笔者临床拟方固精培肾汤治疗PE患者43例,统计临床疗效较西药治疗明显为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深静脉血栓住院患者肺栓塞危险因素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住院患者发生肺栓塞(PE)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53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空腹抽血,进行凝血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血沉、D-二聚体、抗心磷脂抗体等检测,同时进行顺行静脉造影或静脉血管超声检查确诊,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深静脉血栓形成住院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 153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32例发生PE,发生率为20.9%。PE组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非PE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凝血时间、血沉、抗心磷脂抗体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经Logistic回归分析示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是造成DVT住院患者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可能是造成DVT住院患者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肺栓塞(PE)是临床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因漏诊率、误诊率、死亡率高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PE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E)的诊断治疗。方法:结合90例PE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E的临床表现较多,但缺乏特异性,诊断依赖多种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螺旋CT是确诊肺栓塞的重要手段。结论:对PE应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静脉内发生的血栓形成,包括肺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PE是一具有较高病死率的常见疾病.近十余年来围绕着PE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很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这些临床试验使PE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并澄清了一些过去存在的争论.现将近年来PE诊断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史 由于PE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详细询问病史以发现PE危险因素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既往VTE史、并存疾病、旅行史和最近服用的药物.近期制动、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外科手术和创伤均是PE的主要危险因素[1].其他主要危险因素还包括高龄、恶性肿瘤、血栓形成倾向和留置的静脉导管.中危危险因素包括使用雌激素或激素替代治疗、肥胖.临床预测评估系统例如Wells和日内瓦评分系统需要使用这些危险因素指标用以评估患者行确诊检查前PE的可能性[2].  相似文献   

18.
肺栓塞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75%~90%的栓子来源于下肢静脉血栓,PE在住院患者中存在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笔者现将8例肺血栓栓塞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肺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75%~90%的栓子来源于下肢静脉血栓,PE在住院患者中存在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笔者现将8例肺血栓栓塞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对肺动脉栓塞(PE)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就诊的PE的患者31例,采用16层螺旋CT行肺动脉造影检查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结果:PE诊断的直接征象显示,偏心型充盈缺损21例,中心型充盈缺损10例;共累及血管49支;平扫的间接征象为局部肺纹理稀疏15例,胸腔少量积液12例.结论:多层螺旋cT技术为临床及早发现并明确诊断PE的可靠检查手段之一,对PE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