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线加速器机房建设要点。方法结合实际,对直线加速器安装过程中的选址、机房、防护与屏蔽、通风等进行分析。结果总结了直线加速器场地要求和机房建设要求。结论对直线加速器安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防止因设计失误给机房运行带来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按国家标准对广东省11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屏蔽防护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加速器机房控制室操作处和机房外30 cm处环境X-γ辐射剂量率进行监测,并与机房辐射剂量率设计值进行比较。结果 各加速器机房监测符合国家辐射防护要求。结论 定期对加速器机房进行屏蔽防护监测,是确保辐射安全的简单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1998年已建成的直线加速器机房进行改建,使机房达到国家15MV直线加速器的防护要求,保障放疗人员和公众人员的辐射安全。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对机房的屏蔽、通风进行分析设计。结果:机房屏蔽设计厚度:墙体和室顶采用混凝土材料,东主墙2700mm,东副墙2700mm,西主墙2700mm,西副墙1600mm,西副墙靠后装机房1750mm,北副墙1600mm,南副墙2000mm+400mm防护涂料,南副墙靠迷路外口700mm+100mm铅板,南副墙靠Co-60机房迷路外口700mm+400mm防护涂料,顶棚2900mm,顶棚副墙2440mm,防护门16mmpb+12cm含硼聚乙烯。机房每小时换气次数4次以上。结论:原屏蔽墙体达不到15MV高能光子线的防护,因此墙体需要加厚;原机房只有出风口,没有进风口,需要增设进风口;门需要做中子防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某MM50加速器机房的屏蔽防护设计进行研究。方法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的剂量限值和防护与安全最优化原则,提出本项目年有效剂量管理值,并对加速器机房屏蔽防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验证加速器机房屏蔽防护设计达到年有效剂量管理值要求。结论 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年有效剂量限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螺旋断层放疗自适应治疗系统的机房进行放射防护设计,并对其防护效果进行验证。方法 根据螺旋断层放疗自适应治疗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综合考虑机房的几何参数、周边关系等因素,通过理论计算的方法,得出螺旋断层放疗自适应治疗系统机房的墙体、地板和顶棚所需的辐射屏蔽厚度数据。通过对建设后加速器治疗机房四周的周围当量剂量率的监测,来验证机房的屏蔽防护设计方案。结果 螺旋断层放疗自适应治疗系统由于具有自屏蔽结构,其机房所需的屏蔽厚度明显小于同能量的常规加速器机房,机房外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各测量点的周围剂量当量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结论 螺旋断层放疗自适应治疗系统机房的放射防护设计,以较小的经济代价满足了屏蔽防护效果,实现了放射防护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3款带有自屏蔽结构的加速器机房布局和屏蔽防护进行分析,为优化自屏蔽加速器机房屏蔽防护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MC模拟和经验公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3款自屏蔽加速器机房主屏蔽区透射剂量率和次屏蔽区散射剂量率等辐射防护水平。结果 MC模拟和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均显示Unity MR Linac次屏蔽区散射线剂量率明显高于主屏蔽区主射束透射剂量率,最高可达后者的5倍;Unity MR Linac和TOMO横断面散射剂量率明显高于矢状面。结论 自屏蔽结构的外形、材料及厚度差异,增加了机房屏蔽计算及防护设计的复杂性,应改进屏蔽计算方法,实现新型放疗机房辐射防护最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依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第47号报告要求,验证一台6 MV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放射防护设计的可靠性,并按最优化原则提出具体的防护建议和改进措施,给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屏蔽设计的计算方法。方法:按照IAEA第47号报告中给出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对加速器机房屏蔽厚度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原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现场检测结果对人员可能接受的辐射剂量进行评价,给出对比结果。结果:经现场检测,其防护效果符合国家标准。结论:通过理论计算与现场检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我院购置一台MEVATRONNE67—7745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为了节省投资,节约地皮,把原”CO机房改建成加速器机房。建成后,经防护部门监测,防护性能等符合国家卫生防护标准。一、改建中采取的防护措施1.屏蔽防护机房屏蔽防护的厚度计算:参照江苏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年3月)出版的、由张文启主编的《实用放射防护指南》第四章第二节第2.5段“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屏蔽防护”所给的公式和图表计算的。机房为一层,机房结构、加速器布置等(见下图)计算取X线能量为15MEV,没有考虑对中子的防护。加速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建设项目提供优化的屏蔽设计方案,使之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ALARA原则),避免过度防护。方法选取2017年广东省某医院电子加速器建设项目作为评价对象,利用十分之一值层厚度法(TVL)分别估算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屏蔽墙屏蔽防护和距离防护与剂量率的关系及防护门屏蔽设计,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建设项目提供屏蔽设计方案。结果屏蔽设计方案确定为:机房屏蔽墙的主、副和次屏蔽墙外30 cm处与等中心点距离分别为8.0、7.5和5.5 m,屏蔽厚度分别为3 100、1 500和1 600 mm混凝土,防护门为18 mm铅板+100 mm含硼聚乙烯板。结论在考虑到社会代价和经济利益等因素的条件下,采用屏蔽设计优化方案,使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建设项目满足辐射防护要求,又满足资源利用最大化,防止屏蔽过度,对辐射防护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对上海市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的屏蔽进行辐射防护效果评估。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结果 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符合我国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的使用标准。结论 上海市现用的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的屏蔽防护可以满足国家标准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的要求,符合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原则,兼顾了辐射防护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加速器机房进行改建,使改建后的机房放射防护效果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方法:根据最优化原则和国家放射防护有关文件要求,计算出补充屏蔽厚度的相关数据,并根据计算结果采用合理的方案对加速器机房进行防护改建。结果:改建工程设计合理,改建后加速器控制室和周围环境的各项放射防护指标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结论:改建后加速器机房各项放射防护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改建设计方案合理,且造价低,符合最优化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寻求简易可靠的方法优化核算医用加速器机房防护门口处辐射屏蔽的厚度。方法 采用简易法和IAEA 47号报告对某15 MV医用加速器机房门的屏蔽厚度进行核算。结果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剂量限值,采用IAEA 47报告核算机房门屏蔽厚度,对于标称能量 ≥ 10 MV的加速器,γ射线与散漏射线的总屏蔽厚度值都要大于简易法的核算值,中子屏蔽厚度值不一定要大;对于标称能量< 10 MV的加速器(不需屏蔽中子),IAEA 47报告核算的屏蔽厚度值不一定要大。结论 IAEA 47报告计算繁琐复杂,所需利用的参数和需利用难以准确的数据较多,计算繁冗容易出现纰漏。因此,我们选取两种方法核算,选取较大值进行设计,在随后加速器工作场所防护验收检测中,辐射屏蔽都可行,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现场测量和防护估算,对采用医用加速器性能检测模体时,医用加速器治疗室防护效果进行分析,为职业照射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积累放射防护屏蔽实验数据。方法 分别在加装与未加装检测模体条件下,采用X-γ剂量率仪测量加速器机房内关注点的辐射水平,并利用NCRP 151号出版物提出的方法对剂量水平进行符合估算,分析6MV医用加速器治疗室的防护效果。结果 结果表明,医用加速器性能检测模体的采用,增加了治疗室出入口和迷路内的杂散X射线剂量水平。同时,治疗室出入口处杂散X射线剂量水平与加速器机房迷路的辐射防护设计、射线投照方向密切相关。结论 进行医用加速器治疗室的职业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时,应关注模体对治疗室防护效果的影响,选择适宜的评价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俊生  罗晋甘  林涌钦  赵坤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596-2598
目的了解深圳市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屏蔽防护状况,为该市的医疗诊断放射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ATOMTEX AT1123型X-γ辐射检测仪对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进行检测,依据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的屏蔽防护总合格率为97.45%,其中砖墙结构X射线机房合格率为99.24%,车载X射线机房合格率为79.49%。结论砖墙结构X射线机房的屏蔽防护比较满意,车载X射线机房的屏蔽防护合格率较低,必须加强车载X射线机的防护管理,采取综合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现有普通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用于开展调强适形放疗(IMRT),其屏蔽效果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NCRP No.151报告《MV级X和γ射线放疗设备的屏蔽设计和评价》给出的MV级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周围环境辐射水平的估算模式,并结合实例的方式。结果 普通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用于开展调强适形放疗后,其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以及周围公众的年受照剂量场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 需对拟开展强调适形放疗的普通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论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质子治疗室屏蔽防护材料和屏蔽厚度的选择,积累质子治疗室屏蔽防护经验,为质子治疗室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FLUKA程序建立质子治疗室的屏蔽计算模型,模拟质子治疗室的辐射场分布,对质子治疗室的屏蔽进行优化。结果 厚度为250 cm混凝土控制室墙外30 cm处周围剂量当量最大为3.12 μSv/h,改变屏蔽方案为5 cm钢板(机房侧)+237 cm混凝土+8 cm聚乙烯(控制室侧)后,周围剂量当量最大值为1.43 μSv/h,调整材料位置后,治疗室控制室墙外30 cm周围剂量当量率最大为3.95 μSv/h。结论 质子治疗室辐射场中,主要是中子和γ射线,中子对剂量当量的贡献占绝大部分比重。且质子治疗室辐射场中主要以高能中子和快中子为主。因此其屏蔽防护主要考虑中子防护,在屏蔽材料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辐射场的中子能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6种不同混凝土为主墙时,230 MeV质子治疗室主屏蔽体外的剂量水平,获取6种不同混凝土的屏蔽性能.方法 采用FLUKA程序构建计算模型,将不同混凝土组成引入FLUKA程序,模拟230 MeV质子束流照射情况下关注点周围剂量当量率随混凝土厚度的变化,拟合6种混凝土透射曲线,得到6种不同混凝土的屏蔽性能参数.结...  相似文献   

18.
移动式加速器术中放射治疗的辐射防护与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移动式加速器术中放射治疗(IORT)的辐射防护与安全状况,为IORT临床应用中的辐射安全提供指导.方法 以某医院拟用的1台MOBETRON移动式加速器及其场所为研究目标,确定IORT的工作负荷及场所外围人员的年剂量管理目标值,估算极端情况下IORT室外围的辐射水平和人员所受的剂量,核算IORT治疗场所的辐射屏蔽.结果 该IORT治疗室在仅采用相当于普通X射线诊断装置的屏蔽条件下,治疗室外与靶不同距离关注位置的剂量率为:东墙外35~78 μSv/h;南墙外89 μSv/h,西墙外70 ~ 84 μSv/h,北墙外75~106 μSv/h; IORT室楼下普通治疗室64 μSv/h,室顶外围空间为45μSv/h.估算出年累积出束5h时场所外围职业人员的年剂量最高为0.53 mSv,公众所受年剂量低于0.1 mSv,均满足剂量管理目标值的要求.加速器IORT设备及场所设置有相应的安全联锁、防护设施与管理措施,可有效制约设备运行照射时人员误入和误留IORT室的风险.结论 在普通手术室中施行移动式加速器IORT时,在工作负荷极小的条件下采取针对低能辐射的屏蔽防护可达到剂量管理目标要求,但应相对固定IORT场所,并根据工作负荷和剂量率控制要求对治疗室增设相应的屏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医用直线加速器电子线模式和X射线模式下对机房屏蔽材料厚度进行快速估算,减少手工计算所引起的繁重工作并减少计算过程中的错误。方法:参照国内外已有的辐射防护屏蔽计算经验,分析医用直线加速器不同工作模式下对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危害因素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编制完成后与实际屏蔽参数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与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室实际屏蔽效果验证进行比较,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治疗室辐射屏蔽计算软件的计算结果与参考经验公式进行计算的结果相吻合。结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总治疗室辐射屏蔽计算软件可用于对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治疗室屏蔽材料的厚度进行估算,能够大幅简化繁琐的计算过程,并使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