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管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本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社区公共卫生工作规范》给予传统的健康宣教、随访指导等。研究组患者进行社区综合管理。管理前、管理1年后,随访检测患者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情况。结果社区综合管理1年后,研究组患者FPG、2 h PG、Hb A1c、TG和TC均较管理前降低(P<0.05),HDL-C较管理前升高(P<0.05),管理前后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管理1年后,FPG、2 h PG和Hb A1c较管理前降低(P<0.05),但管理前后TG、TC、HDL-C和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管理前后FPG、2 h PG、Hb A1c、TG和TC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管理前后HDL-C、LDL-C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重要作用。此外,患者在降低血脂(尤其是TG)方面也能获得良好收益,值得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燕麦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胰岛素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燕麦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胰岛素和血脂的影响. 方法:测定80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开始食用燕麦治疗前的空腹血糖(FBG)和早餐后2 h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和早餐后2 h胰岛素(P-INS)、血脂(TG,TC)和食用燕麦50~100 g后第2、4、6和8周的FBG、PBG,第8周后的F-INS、P-INS、TG和TC.结果:食用燕麦治疗后,FBG、PBG、P-INS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而F-INS、TG、TC无明显变化. 结论:食用燕麦治疗可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和餐后胰岛素水平.  相似文献   

3.
运用食物模型进行糖尿病饮食教育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运用食物模型对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Diabetes healtheducation,DHE)的效果。方法:将92例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常规方法加食物模型进行饮食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相同内容的教育。结果:两组教育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早餐后2小时血糖(Postprandial two-hour blood glucose,P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lc)、日血糖波动幅度、日平均血糖值、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CH)、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同期医疗费用均有下降,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糖尿病饮食知识积分(Diabetic diet knowledge integration,DKN)均有上升,试验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食物模型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教育有利于饮食疗法的贯彻实施,是一种较好的饮食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济南市某社区65岁以上女性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与BMI、受教育程度、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0例65岁以上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观察组(骨质疏松40例)和对照组(非骨质疏松40例),收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MI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受教育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FB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观察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BMI指数是社区65岁以上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论济南市某社区65岁以上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者均受到BMI、受教育程度、血脂紊乱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社区慢病管理对糖尿病防治的效果。方法抽取南京市10个社区2 9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管理组,管理组给予膳食指导、运动指导、健康监测,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餐后血糖(PBG)、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体质指数(BMI)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FBG、PBG、TC、TG、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过1年的干预,管理组患者FBG为(7.14±1.41)mmol/L,低于对照组的(8.31±1.82)mmol/L;管理组PBG为(9.02±2.85)mmol/L,低于对照组的(10.51±3.11)mmol/L;干预前后FBG、PBG差值管理组均大于对照组(P值均0.05),其他指标两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除了血糖值,TC、TG、BMI等反映血糖转归的指标在干预中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控制总能量和血糖负荷为主要手段,探讨营养治疗在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1名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控制总能量和食物交换份的前提下,除主食外,两组选择的其他食物相同。对照组的36人只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自由选择主食;低血糖负荷组35人,用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指导选择主食,实验为期16周。实验前后测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HC),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测量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收缩压(SBP),检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c)等各项指标。[结果]低血糖负荷组经饮食干预后,BMI、WC、WHR、TSF、SBP比干预前及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除HDL-C外,血中TG、TC、FBG、HbAc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基于血糖负荷的营养治疗有助于合理选择食物,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脂和体脂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社区医师随访对社区开展2型糖尿病管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99例,按照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管理组(49例)和对照组(50例).由社区医师对管理组患者在社区进行2型糖尿病随访管理,对照组患者自觉到内分泌专科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进行差异化管理10个月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管理组管理后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相关行为遵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多因素分析中,高BMI、高FBG、高TG、高TC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而高的血压达标率、高的糖尿病饮食依从率、高的遵医嘱用药率则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促进作用.结论 社区开展社区医师2型糖尿病随访管理有助于提高糖尿病管理效果及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C反应蛋白(CRP)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42例及正常对照组42例,检测CRP、空腹血浆血糖(FBG)、血脂各项指标(TC、TG、HDL-C、LDL -C),分析两组的CRP、血脂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组CBP明显升高,且与FBG、TC、TG呈正相关。结论 CRP升高与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有关。对2型糖尿病除控制血糖外,降低CRP 与调脂治疗应成为2型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病联合门诊管理模式对控制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在3个乡镇卫生院成立由县级医院专科医师与卫生院全科医师组成的慢性病联合门诊,对辖区735例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1年,观察糖尿病患者在慢性病联合门诊工作开展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压、血脂和BMI等指标。结果在设立慢性病联合门诊干预1年后,735例患者糖尿病控制指标值除LDL、BMI外,FBG、2 h BG、SBP、DBP、TG和Hb A1c均值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患者FBG、2 h BG、SBP、DBP、TG和Hb A1c的达标率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病联合门诊管理模式是提高农村2型糖尿病控制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9年1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3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罹患周围神经病变分为病例组(198例)与对照组(122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年龄、病程、神经科症状检出率、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于对照组,其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病程、HbA1c、空腹C肽、FBG、TG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可能与糖尿病病情、年龄、胰岛功能和血脂水平等因素有关,对合并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51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进行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微量白蛋白尿测定,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体重指数(BMI)。114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无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BMI,FBG,FINS,HbA1c,TG,CHO,LDL和微量白蛋白尿水平比对照组高,ISI和HDL均比对照组低。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改善脂代谢,减少胰岛素抵抗,对预防和减少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和管理效果,以及影响老年人空腹血糖(FBG)达标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包括主要病史、饮食、体育锻炼、饮酒、吸烟情况,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以及实验室检测包括空腹静脉血糖、肝肾功能、血脂等来调查和评估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在4 219名65岁以上老年人中,有807名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9.1%。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为59.4%。在无明确糖尿病病史的人群中FBG异常的有603人,异常率为14.3%。FBG未达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FBG异常者收缩压、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值都不同程度地高于FBG达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型肥胖、高收缩压是影响FBG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经常体育锻炼、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是促进FBG达标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市塘桥社区老年居民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FBG异常发生率较高。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FBG达标的因素是高血压、腹型肥胖和缺乏锻炼。在老年2型糖尿病干预过程中要同时加强对血脂和血压的管理。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是有效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社区自我管理的效果,为社区慢病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的上海市周家渡社区32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个人资料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按参与(满一年)或未参与社区组织的自我管理小组进行分组,检测患者腰围(W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2小时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并比较其结果。结果:进入自我管理小组的患者WC、FBG、2hBG、TG、TC、mALB和HbA1c低于未进入自我管理小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均有P0.05),两组冠心病、高尿酸血症和血脂异常血症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有P0.05)。结论:社区自我管理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社区门诊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随访观察1年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治疗6个月后FBG、TG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变(P<0.05);治疗12个月后FBG、HbA1c、TC、TG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变(P<0.0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本组78例患者出现2例低血糖反应,经调整用药后消失,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可显著改善血糖、血脂水平,且对肝功能、肾功能影响不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潘国新  郭宁晓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843-2845
目的监测分析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水平。方法选择419例社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血糖监测,并与同期528名健康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老年2型糖尿病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0岁以下组TG、TC水平均显著高于60岁以上组;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项指标同时异常率达15.51%;空腹血糖水平与TC、TG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LDL-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并伴随血脂代谢紊乱,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除控制血糖外,更应重视对血脂异常的治疗,以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方法及效果。方法将医院2011年6-12月收治的100例二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控制,比较两组的干预前后营养素、血糖、血脂和并发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能量、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控制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控制有利于加强对营养素的控制,改善血糖、血脂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60例。A组患者以预混胰岛素(诺和锐30)作为治疗药物;B组患者以艾塞那肽作为治疗药物,比较两组干预前后BMI、FBG、2 h PBG、Hb A1c、空腹C肽、餐后2 h C肽、TG及TC。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BMI、FBG、2 h PBG、Hb A1c、餐后2 h C肽、空腹C肽、TG及T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C肽水平均有所改善,但B组改善幅度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改善β细胞功能,有效降低体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2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受试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给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和阿司匹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蛋白质(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C反应蛋白(CRP)及颈动脉中膜内膜厚度(IMT)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Hb A1c、TC、TG、LDL-C和HDL-C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炎症因子CRP也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也明显降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并且对患者血糖也有改善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的关系。方法本文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的受试者,对其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并且对其检测结果进行了直线相关性的分析。结果检验组的FBG与HbA1c呈正相关,与TG、TC呈平行升高趋势。结论患者的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各项检测显示其与DM存在相关性,因而联合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饮食与运动行为的干预策略,旨在使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与运动行为习惯.方法 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一般门诊饮食和运动的指导;实验组患者参加糖尿病知识讲座,给予实践指导.用能量代谢当量控制运动量,指导患者记生活日记.两组患者教育前后均进行饮食与运动知识的评分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检查.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饮食与运动知识掌握较好,其FBG,PBG,HhAIC,TG, TC,HDL-C,LDL-C的控制也比对照组理想.结论 行为干预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的原则和方法,达到更好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