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1):1036-1039
目的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CD13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核心蛋白聚糖(DCN)的表达,分析CD133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HIF-1α、DCN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保存的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各34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133、HIF-1α及DCN的表达,分析CD133与HIF-1α及DCN表达的相关性,以及CD133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CD133、HIF-1α、DCN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123±0. 023、0. 117±0. 036、0. 049±0. 018,癌旁组织中CD133、HIF-1α、DCN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26±0. 048、0. 018±0. 035、0. 211±0. 014;结直肠癌组织中CD133、HIF-1α的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 <0. 05),结直肠癌组织中DCN的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P <0. 05)。CD13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 <0. 05),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 0. 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CD133表达与HIF-1 a表达呈正相关(P <0. 05),与DCN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 0. 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CD133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 CD133可以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度的指标,也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腺瘤及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7例结直肠正常黏膜、13例腺瘤和61例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并探讨HIF-1α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浸润等的关系.结果: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HIF-1α无表达;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5.4%(2/13),且均为弱阳性表达,2组HIF-1α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65.6%(40/61),其中弱阳性、阳性及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9%、19.7%、18.0%,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粘膜和腺瘤组织(P<0.01).HIF-1α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0.05)和Dukes 分期密切相关(rs=0.554,P<0.01),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HIF-1α过表达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晚期事件,与结直肠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林萍  邓涛  叶彦  汪维波  刘苗  罗和生 《疑难病杂志》2015,(4):380-383,441
目的观察人体结直肠癌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酪氨酸激酶M2(PKM2)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外科手术及纤维结肠镜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标本87例为结直肠癌组,正常结直肠组织30例为正常结直肠组,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mTOR、HIF-1α、PKM2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mTOR、HIF-1α及PKM2的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组(分别为5 165.6±391.8vs.1 215.8±153.4,4 474.4±255.9 vs.1 633.0±115.6,9 736.0±128.7 vs.4 031.8±477.1,P<0.05)。结直肠癌患者不同性别、年龄、分化程度下mTOR、HIF-1α及PKM2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Dukes分期和淋巴转移下mTOR、HIF-1α及PKM2的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浸润深度下mTOR和PKM2的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HIF-1α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TOR与HIF-1α、PKM2蛋白间呈正相关(r=0.247、0.512,P<0.05),且HIF-1α与PKM2亦呈正相关(r=0.568,P<0.05)。结论人体结直肠癌组织中mTOR、HIF-1α及PKM2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非肿瘤人群,且其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增殖转移相关,可作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整合素α3(integrin a3)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估其在结直肠癌诊断、预后及治疗的价值.方法 收集笔者医院结直肠癌病人标本30例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通过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整合素α3和COX-2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并分别将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整合素α3蛋白和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较癌旁正常组织表达明显降低(P =0.007和P<0.001),COX-2蛋白和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较癌旁正常组织表达均明显升高(P=0.005和P<0.001);且整合素α3和COX-2两者mRNA表达与TNM分期、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部位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整合素α3蛋白表达水平与TNM分期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4),整合素α3和COX-2蛋白及mRNA水平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OX-2及整合素α3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与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呈相关性(P<0.01);同时整合素α3和COX-2的mRNA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29,r=-0.398).结论 结直肠癌中的整合素α3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而COX-2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两者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COX-2和整合素α3与结直肠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诊断结直肠癌的一种标志物并有可能估计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和2型谷氨酰胺酶(glutaminase 2,GLS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本院结直肠癌术后108例组织标本(其中23例含癌旁黏膜组织)中HIF-1α和GLS2的表达,分析二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检测HIF-1α和GLS2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 法分析结直肠癌中HIF-1α和GLS2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HIF-1 α和GLS2的表达均高于癌旁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 α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GLS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浸润深度、术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HIF-1 α和GLS2的表达显著正相关(r=0.464,P<0.01),且均与结直肠癌的预后有关,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术后远处转移及HIF-1α、GLS2的表达均是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中HIF-1α、GLS2高表达预后均较低表达差,提示二者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加帽蛋白(CapG)在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法检测30例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apG mRNA的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CapG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CapG mRNA的表达量(0.240±0.029)高于对应癌旁正常组织(0.130±0.0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6,P=0.241)。CapG m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联性(t=0.591,0.841,-1.420,0.425,-1.366;P=0.559,0.408,0.167,0.674,0.183);而与肿瘤部位、分化、分期相关(F=3.642,t=2.412,t=-2.479;P=0.040,0.023,0.019),其中CapG mRNA在左半结肠癌(0.560±0.002)、右半结肠癌(0.250±0.009)及直肠癌(0.150±0.004)中表达水平存在依次减少差异,而以左半结肠中表达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642,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CapG差异表达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杨晓军  高鹏  车团结  黄海云 《医学争鸣》2006,27(23):2183-2186
目的:检测大肠癌中VHL mRNA,FIH-1 mRNA以及HIF-1α蛋白的表达,探讨VHL,FIH-1对HIF-1α蛋白水平的影响. 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42例大肠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中VHL mRNA,FIH-1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IF-1α蛋白在大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Spearman相关关系检验分析其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大肠癌组织VHL mRNA和FIH-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t=-10.14,P=0.00;t=-15.26,P=0.00);二者的表达水平随Dukes分期而降低,DukesA B期显著高于DukesC D期(t=2.84,P=0.01;t=-5.13,P=0.00);它们的表达水平与与肿瘤部位、性别无关. 大肠癌组织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9.1%(29/42),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均为阴性;DukesC D期(80.0%,24/30)显著高于Dukes A B期(41.7%,5/12),(t=5.89, P=0.02);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IF-1α表达水平与VHL mRNA,FIH-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负相关(rs=-0.97,P=0.01,rs=-0.66,P=0.01). 结论:HIF-1α的过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大肠癌组织中VHL以及FIH-1的水平下降与HIF-1α蛋白水平的升高之间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与miRNA-200b在结直肠癌及缺氧的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HIF-1α与miRNA-200b的表达.利用CoCl2构建结肠癌细胞系的缺氧诱导模型,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缺氧的Caco-2细胞中HIF-1α和miRNA-200b基因表达并确立两者相关性.结果 HIF-1α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O1),miRNA-200b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且HIF-1α和miRNA-200b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24,P <0.05).缺氧处理2h后,HIF-1α表达升高,miRNA-200b表达降低;随着缺氧时间延长(4~12 h)HIF-1α表达逐渐降低,miRNA-200b的表达缓慢上升;缺氧16 h,HIF-1α的表达回升且达到另一个高峰,miRNA-200b的表达降至最低.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联合检测发现,HIF-1α和miRNA-200b表达呈相反的趋势.结论 HIF-1α可能通过抑制miRNA-200b的表达从而参与结直肠癌上皮细胞EMT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21活化激酶-1(PAK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结直肠癌侵袭与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正常结直肠黏膜与结直肠癌组织中PAK1和HIF-1α的表达,分析两者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意义及其相关性.结果 PAK1 mRNA、HIF-1α m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0.0%(42/60)和71.7%(43/60),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Dukes不同分期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中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P<0.05);PAK1 mRNA与结直肠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HIF-1α mRNA与结直肠癌细胞分化程度相关(P<0.05);PAK1和HIF-1α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3,P<0.05).结论 PAK1和HIF-1α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PAK1和HIF-1α在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可能存在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组织中小窝蛋白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1(Caveolin-1)在正常结直肠粘膜、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结直肠癌组织、40例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Caveolin-1的表达水平。结果在结直肠正常粘膜和癌组织中Caveolin-1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01),癌组织中Caveolin-1表达阳性率(42.68%)明显低于正常粘膜组织(75.0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Caveolin-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呈负相关(P=0.028),且伴发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比未发生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Caveolin-1表达阳性率明显减弱(31.11%vs.5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Caveolin-1的低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HIF-1 α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抑癌基因PTEN、P53与HIF-1 α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42例大肠癌组织标本和相应的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HIF-1αmRNA,PTENmRNA,P53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HIF-1α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t=12.47,P=0.00);HIF-1αmRN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部位(t=0.05,P=0.96)性别无关(t=-0.37,P=0.72);而与Dukes分期呈正相关(t=6.43,P=0.00);PTENmRNA,P53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HIF-1α和抑癌基因PTEN、P53之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负相关.结论 HIF-1α的过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大肠癌中抑癌基因PTEN、P53的缺失突变可致HIF-1 α表达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Dnmt1和Caveolin-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8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Dnmt1、Caveolin-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Dnmt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72.62%)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5.00%)(P<0.05);Caveolin-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32.14%)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表达率(75.00%)(P<0.05);二者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化程度、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组间差异性有显著性意义(P<0.05);Dnmt1和Caveolin-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304,P=0.000)。结论 Dnmt1和Caveolin-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两者与结直肠癌病理分级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55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对照的20例癌旁组织中的水通道蛋白1(AQP-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情况,并与淋巴转移和病理分期进行分析。结果 AQP-1与蛋白HIF-1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5)。AQP-1蛋白与HIF-1α蛋白的表达均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呈正相关。行相关性分析提示,在结直肠癌中,AQP-1蛋白与HIF-1α蛋白阳性表达呈明显正相关。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AQP-1和HIF-1α表达存在相关性,提示二者在结直肠肿瘤的迁徙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管生长因子-C(VEGF-C)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其在直肠癌的发生和淋巴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sion plus法检测72例直肠癌组织中HIF-1α、VEGF-C的表达及VEGFR-3染色的微淋巴管密度。结果:HIF-1α、VEGF-C在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77.8%、83.0%和44.4%、4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者中HIF-1α阳性率为90.0%,无转移者为63.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P<0.01);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者中VEGF-C阳性率为95.0%,无转移者为68.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2,P<0.01)。在直肠癌高、中分化组和低、未分化组HIF-1α阳性率分别为12%和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阳性率分别为14%和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与VEGF-C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相关关系(r=0.105,P<0.01)。结论:HIF-1α、VEGF-C在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在癌旁组织中低表达,且其阳性表达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与年龄、性别无关。HIF-1α、VEGF-C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具有相关性,两者在直肠癌浸润转移过程中可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HIF-1α、P53蛋白的表达及与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结直肠腺癌中HIF-1α、P53、MDM2蛋白的表达,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I法)检测凋亡。【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HIF-1α、P53、MDM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6.77%(29/62),61.3%(41/62)和25.8%(16/62)。MDM2阳性率随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增高的趋势,并在B和C D期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癌组织HIF-α阳性表达组的AI显著高于HIF-1α。阴性组(P<0.01);P53阴性组A1显著高于P53阳性组(P<0.05)。HIF-1α阳性P53阴性表达组AI显著高于HIF-1α阴性P53阳性组(P<0.01),HIF-1α与p53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1,P<0.01);HIF-1α与呈显著正相关(r=0.43,P<0.05)。MDM2阳性表达组AI显著低于其阴性组(P<0.01)。MDM2阳性HIF-1α阴性组AI显著低于MDM2阴性HIF-1α阳性组(P<0.05),MDM2与HIF-1α负相关(r=-0.24,P<0.05)。【结论】HIF-1α可诱导结直肠癌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53和MDM2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TRIM59在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变化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探讨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8份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TRIM59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16例癌旁组织中TRIM59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两种组织中TRIM59蛋白的表达差异。收集NCBI的基因表达汇编(GEO)中的编码基因表达谱数据集,对结直肠癌肿瘤样本表达谱资料及其对应的生物学信息进行相关性和预后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TRIM59 mRNA相对表达量为0.095 6±0.011 1,高于癌旁组织的0.023 9±0.016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1,P=0.011)。免疫印迹结果表明TRIM59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免疫组化结果表明,TRIM59在结直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86.7%(26/3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25%(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7,P<0.001)。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TRIM59的样本与Dukes分期相关(H=13.067,...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鳞痛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技术检测46例食管鳞癌组织和46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HIF-1α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2者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癌细胞胞质/核内,阳性率为41.3%(19/46),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 mRNA的表达水平(1.17±0.25)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0.35±0.12)(t=13.942,P<0.001).46例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mRNA高表达(高于癌组织中的平均水平)者为24例(52.2%).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 mRNA表达水平与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呈正关联(rp=0.474,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χ2=6.624,P=0.010)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7.404,P=0.007),HIF-1α mRNA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χ2=0.321,P=0.571)、淋巴结转移(χ2=0.708,P=0.400)、浸润深度(χ2=2.333,P=0.127)及临床分期(χ2=0.067,P=0.800)均无关.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对临床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生物学行为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而肿瘤细胞发生转移的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研究旨在检测富含半胱氨酸61(Cyr61)蛋白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 α)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将标本分成3组,分别为49例胃癌组、49例配对的癌旁组(距癌2 cm)和49例配对的正常组(距癌5 cm以上),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1ot)方法检测Cyr61和HIF-1 α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Cyr61在胃癌细胞的胞浆中表达,HIF-1 d在胃癌细胞的胞浆/胞核中表达.进一步用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胃癌中Cyr61蛋白的表达水平(0.2767±0.02200)高于癌旁组织(0.2145±0.02209)和正常组织(o.1055±0.02082),癌旁组织高于正常组织(均P<0.01);胃癌中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0.2663±0.02682)高于癌旁组织(0.2120±0.04087)和正常组织(0.1008±0.03867)(均P<0.01),癌旁组织高于正常组织(P<0.01).Cyr61和HIF-1α蛋白表达的增强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及TNM分期相关(均P<0.05).SPERMAN等级相关分析证明了Cyr61蛋白和HIF-1α蛋白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411,P<0.05).结论 Cyr61蛋白和HIF-1α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的侵袭转移有关.联合检测Cyr61蛋白和HIF-1 α蛋白对指导胃癌临床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与micro RNA-138(mi R138)的表达变化及与其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科室收治的结直肠患者70例,设为观察组,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取结直肠癌病灶组织;以癌旁组织设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完成两组HIF-1α与mi R138蛋白表达测定,记录结直肠癌组织患者病理资料,包括: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情况,对上述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HIF-1α与mi R138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结肠癌组织中HIF-1α与mi R138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及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结直肠癌组织中HIF-1α与mi R138阳性率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HIF-1α与mi R138阳性率与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浸润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HIF-1α与mi R138均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加强患者HIF-1α与mi R138水平测定能评估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组织Fascin-1蛋白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莉  丁彦青 《医学争鸣》2007,28(2):108-110
目的:探讨Fascin-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80例、正常黏膜40例以及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癌37例Fascin-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结直肠正常黏膜、癌及淋巴结转移癌中Fascin-1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χ2=30.917, P=0.000).两两比较发现,癌组织Fascin-1表达比正常黏膜强(Z=-3.912, P=0.000),淋巴结转移癌组织表达比原发结直肠癌组织强(Z=-2.419, P=0.01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伴发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比未发生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Fascin-1表达明显增强,差异具有显著性(Z=-2.432, P=0.015);并且,Fascin-1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呈正相关(Z=-2.074, P=0.038),而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无关(χ2=0.333, P=0.847).结论:Fascin-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