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一种奶牛慢性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亚于某些慢性传染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牛奶等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的逐步建成增多,对牛奶品质要求越来越严。企业收购鲜牛奶时严格把关,测定有絮状凝结沉淀的牛奶一概不收,因此而造成大华镇养牛户经济损失数万元,2010年,为掌握大华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笔者跟随一鲜奶收购人员进行了调查,对奶牛场30头奶牛,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奶牛乳房炎是养牛业常见的疾病之一,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奶牛生产实践中常见的是隐性乳房炎,据报道,临床型乳房炎与隐性乳房炎发病比例为1:15~40,即使在美国、日本等饲养水平较高的国家,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也在50%以上~([1])。由于隐性乳房炎乳汁和乳房无明显肉眼可见变化,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常被人们所忽视。然而隐性乳房炎不仅会降低产奶量、牛奶营养成分及乳品质,同时也可使产后发  相似文献   

3.
奶牛隐性乳房炎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叙述了笔者于1984—1987年采用青海乳房炎诊断液Ⅰ、Ⅱ和兰州乳房炎诊断液,对西宁、互助、尖扎、贵南等地的各类泌乳母牛1064头进行了隐性乳房炎调查。结果查明,泌乳母牛的头患病率和乳区患病率分别为38.64%和19.02%;各类泌乳母牛中以黑白花奶牛的隐性乳房炎患病率最高,牦牛最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MT)对贵阳市清镇、乌当区、花溪区和开阳县的4个规模化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共检测了284头泌乳奶牛的1 136个乳区.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头发病率和乳区发病率分别为53.8%、26.1%.数据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与胎次、年龄有很大关系.不同胎次和年龄的泌乳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进行常态化的乳房炎检查和实验室检验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随时监控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为促进奶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弄清遂平县奶牛隐形乳房炎发病情况,应用LMT法对遂平县4个奶牛场共283头奶牛乳液进行检测。结果显示:4个奶牛场奶牛隐形乳房炎发病率分别为60.46%、65.38%、51.61%和45.22%,平均发病率为56.54%;奶牛隐形乳房炎发病率随着胎次和年龄增加而升高,具有正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乌兰县加大良种奶牛引进力度,奶牛养殖数量已达1 321头,奶牛养殖业已初具规模,成为当地群众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是,奶牛乳房炎一直困扰着奶牛业,成为影响奶牛养殖业经济效益及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为掌握乌兰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与年龄、胎次、乳区、产奶量等条件的关系和规律,给今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于2012年6-7月份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在2004年3月-5月间,我们对内蒙古西部地区两个奶牛养殖场和一个奶牛养殖专业村共200头泌乳期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调查诊断,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细胞计数(SCC)法对杨凌某奶牛场中60头不同胎次和泌乳时间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检测,对引起乳房炎的可能诱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为本病的防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受检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为43.3%。1胎~2胎奶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为40.0%,3胎~4胎为46.7%,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有随胎次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泌乳时间少于200 d的泌乳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为27.6%,200 d~300 d的为36.4%,300 d~400 d的为41.7%,超过400 d的为50.0%,提示奶牛隐性乳房炎有随泌乳期升高的趋势。本调查显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与胎次和泌乳时间有显著的相关性,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是乳房炎发生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长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及发病规律,试验于2017年对长春地区多个大型奶牛场共1 900头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液(LMT)检查方法对不同地区、乳区、胎次、月份、挤奶方式及泌乳阶段的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平均发病率为56.32%,其中九台市发病率最高,为76.69%;农安县发病率最低,为24.52%。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受不同月份的影响较大,其中7—9月份发病率最高,为77.86%;6胎次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达到42.07%;该病也与不同泌乳阶段、挤奶方式及乳区等因素有关,泌乳高峰阶段及机械挤奶发病率较高,各乳区发病率变化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奶牛乳房炎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合理饲养、制订科学免疫计划、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严格消毒、减少外界应激等因素,综合防控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多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乳腺组织炎症,临床不表现症状,导致奶牛生产性能降低,牛奶品质下降,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1]。河南省新蔡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奶牛养殖业发展较快,规模养殖和散养方式并存。长期以来,奶牛业一直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困扰,为调查河南省新蔡县奶牛隐形乳房炎发病  相似文献   

11.
张智 《中国乳业》2019,(3):53-55
为了解河南省新乡市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本研究采用CMT方法对1 862头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诊断,调查不同地区、胎次、季节、年龄和泌乳量与隐性乳房炎发病的规律。结果表明,新乡市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平均为45.2%,新乡县发病率最高,为52.6%,获嘉县发病率最低,为34.4%;5胎次以上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最高,为72.7%;每天泌乳量在20 kg/d以下的奶牛发病率最高,为69.4%;散养户发病率为62.4%。结果显示,新乡市奶牛隐性乳房炎广泛存在,需要高度重视,应加强防控,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某镇的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用LMT法和乳汁pH值检验法相结合诊断隐性型乳房炎。通过调查得出,随着年龄的增加,乳房炎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随着胎次的增加,发病率也有所上升,而以初产牛发病率最低,以3胎以上的奶牛的发病率最高;泌乳阶段与乳房炎发病率有密切的关系;各乳区均可发生乳房炎;统计得出小店区某镇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约为47.3%。  相似文献   

13.
乳房炎的病牛外观上不显任何临床症状,但乳汁已发生一系列的理化性质变化。患牛不仅产奶量降低,乳的营养价值也受到影响,而且因各种微生物而不利于卫生。广大消费者食用这种牛乳,会引起结核病、急性肠炎、食物中毒、婴儿消化障碍、猩红热等,严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旨在初步了解甘肃省临泽县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及特点,为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防治提供依据。利用LMT法对该地区6家奶牛场共240头奶牛乳汁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被检测的240份奶牛乳汁样品中118份为隐性奶牛乳房炎,平均检出率49.17%,其中1~2胎、3~4胎和5胎及以上奶牛检出率分别为27.08%、42.31%和69.32%,奶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与其胎次明显呈正相关;此外,其检出率与奶牛日均产奶量呈负相关,其中日均产奶量低于21、21~23和23 kg以上的奶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分别为70.52%、40.82%和23.40%。说明临泽县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较为严重,养殖场(户)需要提高对该病的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15.
采用CMT诊断法对贵阳市所属清镇市、乌当区、花溪区和开阳县的4个规模化奶牛场进行了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调查,共检测284头,1136个乳区。结果表明:头发病率为53.8%,乳区发病率为26.1%;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与胎次、年龄有很大关系,不同胎次和年龄的泌乳期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隐性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不仅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质量,还易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影响奶牛的利用年限,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有关资料报道,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极高,随着气候条件、饲养管理措施、泌乳月份的改变而改变.据资料介绍,黑龙江省安达市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52.3%,苏州市牛奶公司一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54.06%,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等地的调查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10%~40%,西欧发达国家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也高达25%.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弄清遂平县奶牛隐形乳房炎发病情况,应用LMT法对遂平县4个奶牛场共283头奶牛乳液进行检测。结果显示:4个奶牛场奶牛隐形乳房炎发病率分别为60.46%、65.38%、51.61%和45.22%,平均发病率为56.54%;奶牛隐形乳房炎发病率随着胎次和年龄增加而升高,具有正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19.
金华市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浙江省金华市3种奶牛养殖模式(规模化养殖场、企业+农户型、散养农户型)的牛群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共检测正常泌乳牛1500头次5883个乳区。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的头阳性率为48.1%(721/1500),乳区阳性率为22.4%(1315/5883),并且发现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与饲养管理、挤奶操作程序、环境卫生及月份、泌乳期、胎次、产奶量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北疆某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情况及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方法]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通过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MT)对该牧场在群泌乳牛进行隐性乳房炎调查,并初步分析该场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结果]该牧场2020—2022年各年奶牛隐性乳房炎平均阳性率分别为3.69%(110/2 980)、5.01%(150/2 993)和3.87%(86/2 220);乳区阳性率分别为0.93%(110/11 856)、1.35%(160/11 880)和0.97%(86/8 860);瞎乳头率分别为0.13%(16/11 920)、0.19%(23/11 972)和0.23%(20/8 880);夏季隐性乳房炎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奶牛各乳区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胎次间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平均阳性率差异性显著(P<0.05),5胎和6胎及以上牛的隐性乳房炎平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胎次。[结论]该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较低但仍需改善,夏季炎热潮湿的饲养环境和高龄奶牛更易发生热应激,奶牛身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可能是该牧场奶牛患乳房炎的主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