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低碳钢线材应变时效的特点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硼和铌比铝更能有铲地抑制动应应时效。  相似文献   

4.
张志宏  薛向欣  杨合  段培宁 《钢铁》2012,47(11):59-62
 研究了不同铜含量的含硼低碳钢的时效行为,对时效后的试验钢进行显微硬度测试,并用光学显微镜及电镜观察组织及析出物,分析时效工艺和硼含量对硬度及析出粒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铜钢的时效是析出硬化与组织软化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随时效温度升高,析出峰值由双峰变为单峰及无峰值。添加微量硼可替代部分铜而硬度变化不明显,在稳定马氏体结构、推迟基体软化方面,复合添加硼和铜比单纯加铜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6.
用于拉拔和冷镦的低碳钢线材应具有强度低、塑性高和应变时效速度低等特点。固溶体中的碳和氮能改变这些性能,直接影响强度、塑性和时效性。 添加微量合金元素可使其不致引起沉淀硬化。Belgo Mineha钢厂通过添加氮化物控制固溶体中的氮含量,在连铸低碳钢(LCS)钢中加入钛和硼并对LCS、LCS B、LCS  相似文献   

7.
对两种不同铜含量的超低碳钢在400~600℃温度区间等温时效1h,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分析时效温度对铜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处理温度升高,两种含铜试验钢铜析出物数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含铜量高的钢(2.04%Cu)在500℃时效处理后析出物数量达到峰值,含铜量低的钢(1.04%Cu)达到值的时效处理温度为550℃;在相同温度时效处理后,含铜量高的(2.04%Cu)钢的析出物量比含铜量低的钢(1.04%Cu)多,但在600℃时效处理时,两者的差别变小。  相似文献   

8.
鄢建明  崔建忠 《铝加工》1994,17(5):21-30
本文主要研究了2091合金薄板在预变形8%和12%,150℃和170℃不同时效时间下的组织和性能.随时效时间延长,时效温度升高,预应变增加,强度增加而塑性下降;时效初期合金主要断裂形式为穿晶断裂,随时效时间延长,沿晶断裂比例增大,这也是塑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时效时间延长,温度升高和预应变增加,δ’相析出增多长大,时效后期的s’相也析出增多,成为合金强化的主要原因;时效后期的S’相、共面滑移带和无析出区(PFZ)共同作用使塑性曲线下降平缓.  相似文献   

9.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超低碳钢在650 ℃经100 s、1000s、100 h、300 h等温时效过程的组织变化及铜的析出颗粒,探讨了时效时间与铜原子扩散对富铜析出颗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等温时效后的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晶粒,富铜析出颗粒优先在铁素体晶界处析出,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在铁素体晶粒内部也出现了富铜析出颗粒.计算表明在晶粒内部的铜原子完全可以借助位错和晶界的高扩散率通道,逐渐富集、长大并粗化.  相似文献   

10.
系统研究了存在纳米尺寸碳化钒析出的铁素体和贝氏体相低碳钢的应力-应变行为。通过奥氏体/铁素体转变并结合相间析出制取组织为铁素体相的试样,通过奥氏体/贝氏体转变,随后进行时效制取贝氏体相试样。两种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几个共同特征:高屈服应力、相对低的加工硬化特性以及足够高的伸长率。根据组织参数计算了溶质原子、晶界、位错和析出物对强度的贡献,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测定的应力结果进行对比。溶质原子和晶界强化贡献可以简单地相加,而位错和析出物对强度的贡献大小应表示为两者平方和的平方根。纳米尺寸碳化物在拉伸变形早期阶段可能充当位错增生源的作用,而在变形后期则加速位错湮灭。这种增加型动态回复可能造成铁素体相和贝氏体相这两种钢都具有相当高的伸长率。  相似文献   

11.
王克杰 《天津冶金》2012,(5):1-4,56
低碳钢盘条表面氧化铁皮的质量是影响冷拉丝前除磷效果影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对低碳钢盘条在不同加热温度和冷却工艺下形成氧化铁皮的厚度、显微组织、相结构及其组成成分、相对含量和分布特征,分析出了生成氧化铁皮控制方向和理想的吐丝温度和冷却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过高,生成氧化铁皮疏松易脱落,温度过低,生成氧化铁皮太薄起不到保护作用;冷却速度越快,生成氧化铁皮越致密,表面质量越好,Fe3O4层的厚度较厚,冷却速度过快则氧化皮就过薄。终轧温度950℃、吐丝温度930℃、冷却速度0.5~1℃/s的冷却工艺能得到厚度适中,致密度较高的氧化铁皮,且容易机械除鳞。  相似文献   

12.
叶飞  陈伟庆  周新龙 《钢铁》2007,42(10):76-79
研究结果表明:硅锰脱氧的含硼低碳钢中的夹杂物以长条状的MnO-SiO2夹杂物为主,其长宽比为8.7~16.6,变形程度高;随着钢中硼含量的增加,长条状变形夹杂物的比例呈上升的趋势;铝脱氧的低铝含硼低碳钢中的夹杂物以MnO-Al2O3-TiO2与MnS的长条状复合夹杂物为主,其长宽比为9.3~16.3.对比分析认为,这两类长条状夹杂物均为含B2O3的低熔点氧化物塑性夹杂.高铝的含硼低碳钢中的氧化物夹杂主要是Al2O3,未发现变形的长条状氧化物夹杂.  相似文献   

13.
对大规格高碳钢盘条取样部位及自然时效后力学性能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盘条进行力学性能和拉伸断口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盘条中的残余应力下降,抗拉强度、面缩率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低碳硼钢连铸坯表面和角部凹坑和裂纹的形成原因。对样品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THERMO-CALC软件计算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连铸坯表面凹坑缺陷与结晶器保护渣性能有关,表面和角部裂纹是由于二冷矫直区铸坯温度位于该钢种的脆性温度区间以及钢水中BN的析出所致。通过降低钢水含氮量、适当提高热矫温度和调整结晶器保护渣性能等工艺措施,明显减少了低碳硼钢表面缺陷。  相似文献   

15.
高碳钢SWRH72A线材轧制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模拟技术研究高碳钢SWRH72A在热加工过程的金属现象和变化规律,建立了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并着重研究了高碳钢SWRH72A轧制中终轧温度、吐丝温度和冷却速度对钢的综合性能的影响,旨在建立合适的热轧工艺。  相似文献   

16.
变形速率对普碳钢中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普通碳素钢(Q235类型),研究在Ae3~Ar3温度区间内采用形变诱导铁素体机制获得超细晶铁素体的数量与变形速率的相互关系。实验在Gleeble 1500热模拟实验机上进行。实验方案为:1000℃保温2min,以10℃/s的速度冷却到变形温度[Ae3(840℃)至Ar3(780℃)],变形量为30%~50%,变形后立即水淬。结果表明,在840℃变形时,随着变形速率的增大,形变诱导铁素体量增多;在780℃变形时,随着变形速率的增大,形变诱导铁素体量减少;而在840-780℃之间变形时,变形速率存在最佳值,在该值下诱导生成的铁素体量最大。  相似文献   

17.
18.
70钢盘条拉拔断裂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钢盘条在拉拔时发生断裂,经对盘条拉拔工艺和盘条材质进行分析,认为盘条心部存在网状渗碳体是造成拉拔断裂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