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娩方式与HBV的母婴传播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兰  胡文婷  王茜  戚红 《中原医刊》2004,31(9):10-11
目的 :HBV(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被视为乙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不同的分娩方式对降低新生儿乙型肝炎传播有明显的意义。方法 :选择 2 44例HBV DNA为阳性的母亲分娩的新生儿进行脐血、静脉血 ,应用PCR方法检测其HBV DNA水平。并于出生后一个月重复检测 1次。采取不同的分娩方式进行对照。结果 :61例剖宫产组新生儿分别有 9、11例HBV DNA阳性 ;183例阴道分娩组分别为 5 4、61例HBV DNA阳性。单纯乙肝疫苗接种二个月检测 ,剖宫产HBV阳性率 2 4% ,阴道分娩HBV阳性率 2 9 41% ,(P <0 .0 5 ) ;乙肝疫苗加HBIG(乙肝免疫球蛋白 )联合应用 ,剖宫产组HBV阳性率为 13 88% ,阴道分娩组HBV阳性率为 16 77% ,(P <0 .0 5 )。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与阻断HBV母婴传播可明显降低新生儿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袁惠燕 《吉林医学》2013,34(5):874-875
目的:通过调查乙型肝炎孕妇对于母婴传播知识的了解,帮助乙型肝炎病毒孕妇更好适应孕期疾病发生过程以及预防乙型肝炎发生母婴传播。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孕妇对于乙型肝炎的了解,对于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方面知识的了解以及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问卷的每个调查项目用0~10分来表示了解程度,0表示完全不知道,10表示知晓。调查问卷分为疾病知识、传播途径知识和预防知识三大部分。结果:乙型肝炎孕妇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其次是疾病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的了解最少,三大知识部分之间患者的了解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文化程度的孕妇对于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预防知识有着不同了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型肝炎孕妇对于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知识了解程度仍不是很高,并且出现有文化程度之间的差异,应该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孕妇进行针对性的母婴传播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王小亚  靳爱华 《当代医学》2013,(18):111-112
目的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于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并对其安全性做出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1年12月渭南市第一医院门诊收治的392例在进行孕检过程中发现的"大三阳"和"小三阳"患者,分别为102例和290例。分娩时发现患"大三阳"和"小三阳"的分别为40例和20例,共60例。将在孕检中发现的患者做为实验组,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免疫治疗;分娩时发现患有乙肝的作为对照组,检测新生儿出生后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母亲为"大三阳"的新生儿中,实验组有40例新生儿为HBV感染者,对照组有32例新生儿为HBV携带者;在母亲为"小三阳"的新生儿中,实验组有10例新生儿为HBV为携带者,对照组中有16例新生儿为HBV携带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组,新生儿感染HBV的几率明显降低。结论对患有乙肝的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感染HBV的几率,为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安全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被动免疫对HBV携带孕妇母婴传播及乳汁中HBVM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被动免疫对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及HBV携带孕妇初乳中HBV感染性标志物(HBVM)的影响。方法将326例HBV携带而肝功能正常的孕妇按知情自愿原则分成2组,其中实验组210例,于孕晚期注射HBIG共3次;对照组116例,孕妇不接受HBIG注射。前瞻性追踪所有孕妇的新生儿外周血HBVM情况及产妇初乳中HBVM及HBV-DNA情况。结果试验组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为10.48%(22/210),对照组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为27.59%(32/11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HBsAg单阳性的220例孕妇中,试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分别为7.64%和26.3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HBsAg和HBeAg均阳性的106例孕妇中,试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分别为22.73%和32.5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初乳中HBsAg阳性率、HBeAg阳性率和HBV.DNA滴度比对照组均低,但二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HBIG被动免疫仅可降低HBsAg单阳孕妇HBV宫内传播率,而对HBsAg和HBeAg阳性孕妇并无明显阻断作用;HBIG被动免疫对HBV携带产妇初乳中HBVM及HBV-DNA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血清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分别于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20μg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随访2a。随机抽取母婴乙肝病毒(HBV)传播阻断成功的64例、失败的29例,用斑点杂交测定孕妇临产时血清HBV-DNA水平。结果表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成功组孕妇血清HBV-DNA水平明显低于失败组,提示孕妇血清HBV-DNA水平高可能是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失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及小儿乙型肝炎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仍然是困扰我国卫生界的重大课题,全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一亿三千万人,每年用于治疗乙肝的经费高达500亿人民币。据2001年5~8月份资料统计仅仅用于宣传抗肝炎药物的广告费用广州市736万元、北京82万元、海口市也有57万元,用于治疗乙肝的费用可见一斑。乙肝迁延变成慢性肝炎引发肝硬化、肝癌的治疗代价就更高,后果也极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乙型肝炎发病地区,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占有很高比例。我们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及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母婴传播是指乙盱或携带HBsAg的母亲于产前(官内)、产程中(产道内)、我产后不久蒋HBV(乙肝病毒)传绐婴儿,并引起婴儿HBV感染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165例母乳喂养与HBV母婴传播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采用不同喂养方式的新生儿HBV感染状况,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选择喂养的方式。方法将在产科做定期检查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妇(HBeAg阴性)所分娩的新生婴儿165例分为两组,母乳喂养(组)64例,人工喂养(组)101例。对所有新生儿均在生后4-6小时内注射HBIG200IU,第2日注射乙肝疫苗1支(5μg),生后1、6个月各分别注射1支乙肝疫苗。结果两组婴儿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3.13%、5.94%(χ^2=0.029,P=0.865),HBeAg阳性率经χ^2Fisher精确检验,P=1.000,提示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采用不同的喂养方式对联合免疫阻断母婴HBV传播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母亲可以采用母乳喂养,但要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约有1亿多人感染乙肝病毒(HBV),而母婴传播是我国HBV感染的主要途径。利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在孕期对母体进行免疫阻断,正在被国内外普遍应用,研究和探讨HBIG预防宫内感染乙肝的效果以及应用HBIG的方式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检测乙肝孕妇血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新生儿血清中HBsAg,揭示LHBs在母婴传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LHBs和HBsAg进行检测.结果 312例乙肝孕妇患者LHBs及其新生儿HBsAg的检测结果显示:乙肝孕妇患者不同LHBs,新生儿受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HBs可以反映孕妇传染性的强弱,进而估计HBsAg阳性妊妇的胎儿发生宫内感染危险性的高低.  相似文献   

12.
钱燕华 《医学动物防制》2006,22(12):861-86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的影响因素和免疫效果。方法:51例HBV感染但无临床症状的孕妇分成三组,试验组Ⅰ:孕妇为HBAg单阳性,产期及新生儿均注射过HBIG;试验组Ⅱ:孕妇为HBsAg、HBeAg双阳性,产前及新生儿均注射过HBIG;对照组;孕妇为HBsAg单阳性或HBsAg、HBeAg双阳性,产前及新生儿均未注射过HBIG;上述所有新生儿均注射过乙肝疫苗。随访三年,每年检测新生儿HBeAg和抗---HBs。结果:实验组(Ⅰ+Ⅱ)总的HBsAg携带率从5.00%降为2.50%,对照组的HBsAg携带率为0%。对照组抗-HBs阳性率、滴度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联合免疫以及单纯乙肝疫苗免疫对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都是确定的,联合免疫对维持乙肝疫苗持久效果更佳,应重视对乙肝高危新生儿的监测和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于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病例选自我科室门诊2010年1月~2011年3月接受孕期检查的HBV携带的132例孕妇,大三阳和小三阳的孕妇于孕24周开始接受HBIG注射治疗,携带者孕妇于孕28周开始接受HBIG注射。结果:孕24周与分娩前的乙肝标志物与HBV-DNA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疗效,总有效率为75.71%。而HBIG阻断HBV疗效大三阳孕妇较携带者和小三阳孕妇疗效不佳,存在明显差异。新生儿接受疫苗接种和HBIG注射后12个月,HBsAb(+)率为86.43%,与新生儿出生时HBsAb(+)率75.71%相比,有较大改善。结论:对HBV感染的孕妇在孕24周后注射HBIG,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明显,新生儿出生后采用HBIG和HBV疫苗联合阻断HBV母婴传播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妇乙肝两对半各项定值与母婴传播的相关性。方法:用时间分辨检测149例乙肝孕妇临产前及其所生婴儿(24h内,肌注乙肝疫苗前)两对半各项定值。结果:149例乙肝产妇所生婴儿有54例HBsAg阳性,母婴传播率36.24%(54/149)。其中模式1母婴传播率65.12%;模式2母婴传播率57.14%;模式3母婴传播率24.00%;模式4母婴传播率18.00%。结论:模式1母婴传播风险最高,模式2次之,模式3第3,模式4最小;当孕妇HBeAg值≥5PEIU/mL时,母婴传播风险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探索最佳免疫方案.方法:选择HBsAg检测阳性孕妇共99例为研究对象,按检测时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同时依据乙肝疫苗接种方式不同将试验组分为A组(皮内注射)和B组(肌肉注射).试验组孕妇于怀孕第28W、32W、36w分别肌注HBIG200IU;新生儿出生后分别于4 h、15 d、30 d肌注HBIG200IU,出生当日、1个月和第6个月各接种5μg基因乙肝疫苗.对照组常规接种乙肝疫苗.随访儿童至5岁,监测血液中HBsAg和抗-HBs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率分别为98.36%和83.33%(P<0.05),试验A组和试验B组阻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BsAg和HBeAg双阳性孕妇组和HBsAg单阳性孕妇组HBV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率分别为77.78%和97.26%(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抗-HBs阳性率在一年时无统计学差异,但在5年时有统计学差异.结论:HBIG联合乙肝疫苗注射可明显提高HBV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率.对HBsAg单阳性孕妇的阻断率高于HBsAg和HBeAg双阳性孕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两种用法与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更好的治疗方法降低乙肝母婴传播的几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用于乙肝病毒感染孕妇孕期(治疗组A)和婴儿期(治疗组B)注射,监测婴儿的0岁、1岁乙肝感染率,比较两种用法的预防效果,对乙肝免疫球蛋白两种注射方法用以预防乙型肝炎母婴传播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A中1岁时的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为9.5%、85.7%,治疗组B中1岁时的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为6.1%、91.9%,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A比治疗组B的HBsAg阳性率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方法比对孕妇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方法预防乙肝母婴传播较为经济有效,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减少新生儿乙肝感染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面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韩意  韩朝  韩夏  韩冰洁 《河北医学》2012,18(7):976-978
目的: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于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病例选至我科室门诊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接受孕期检查的HBV携带的132例孕妇,大三阳和小三阳的孕妇于孕24周开始接受HBIG注射治疗,携带者孕妇于孕28周开始接受HBIG注射.结果:孕24周与分娩前的乙肝标志物与HBV-DNA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疗效,总有效率为75.71%.而HBIG阻断HBV疗效大三阳孕妇较携带者和小三阳孕妇疗效不佳,存在明显差异.新生儿接受疫苗接种和HBIG注射后12个月,HBsAb(+)率为86.43%,与新生儿出生时HBsAb(+)率75.71%相比,有较大改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对HBV感染的孕妇在孕24周后注射HBIG,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明显,新生儿出生后采用HBIG和HBV疫苗联合阻断HBV母婴传播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阻断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母婴间传播的方法。方法通过对4种不同阻断HBV母婴间垂直传播方法的比较,寻找出一种阻断效果较好的方法。结果孕妇在孕28、32、36周时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IU,新生儿出生后0、30d注射HBIG 200 IU的同时接种乙肝疫苗30μg,这种方法的效果较其他3种方法好。结论该方案是目前宫内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文亮  高丽 《中国医学创新》2013,(21):135-136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新生儿于出生后24 h内注射乙肝疫苗,治疗组新生儿母亲于孕28、32、36周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于出生后24 h内和出生后1个月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率分别为7.14%和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新生儿出生后1、6、12个月的HBsAg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可有效地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对乙肝母婴传播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宋淑慧 《中原医刊》2006,33(17):52-52,17
目的探讨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 IG)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做围产期保健的862例孕妇筛查HBV标志物HBVM,对98名HBsAg( )孕妇检测HBV DNA,并于妊娠28周每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 IG)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分娩,而因各种原因未做正规围产期保健、亦未曾检测HBVM的374名孕妇,入院时常规筛查HBVM,对46名HBsAg( )者检测HBV DNA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即检测HBVM,观察两组新生儿的HBsAg( )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HBsAg( )者8例,占8.16%,阻断成功率达91.84%;对照组新生儿HBsAg( )者38例,占8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正规的围产期保健,早检测HBVM、HBV DNA、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应用HB IG,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