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岳双冰  田欢  甘洁文  林洪  李琴  金宇  张子理 《新中医》2021,53(22):130-134
目的:观察扶正消瘤颗粒对乳腺癌SKBR-3 细胞HER-2 mRNA 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 只SD 大鼠随机分成扶正消瘤颗粒L 组、M 组、H 组,3 组大鼠分别予1 倍、2 倍、3 倍量的扶正消瘤颗粒灌胃3 d 后,制备扶正消瘤颗粒的大鼠含药血清。体外培养HER-2 阳性的人乳腺癌SKBR-3 细胞, 对数生长期细胞随机取5 组, 分别是空白对照组、赫赛汀(Herceptin) 组及扶正消瘤颗粒的大鼠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L 组、M 组、H 组),进行相应干预。采用实时PCR 检测HER-2 mRNA 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HER-2 蛋白表达。结果:扶正消瘤颗粒3 个剂量组及Herceptin 组的HER-2 mRNA 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24 h、48 h、72 h 3 个时间点均有下降(P<0.01),提示3 种剂量的大鼠含药血清和Herceptin 均能抑制SKBR-3 细胞的HER-2 mRNA 表达。L 组24 h 和48 h 的HER-2 mRNA 含量及M 组48 h 的HER-2 mRNA 含量与Herceptin 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 组72 h,M 组24 h 及72 h,H 组24 h、48 h、72 h 的HER-2 mRNA 表达量与Herceptin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扶正消瘤颗粒3 个剂量组及Herceptin 组24 h 的HER-2 mRNA 含量均最低,48 h 的HER-2 mRNA 含量较24 h 升高,72 h 的mRNA 含量又降低。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Herceptin 组和L 组的SKBR-3 细胞HER-2 蛋白量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Herceptin 组比较,M 组及H 组的HER-2 蛋白量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 组的HER-2 蛋白量与Herceptin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瘤颗粒的大鼠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乳腺癌SKBR-3 细胞HER-2 mRNA 表达和HER-2 蛋白表达,其抑制作用较Herceptin 要差一些,扶正消瘤颗粒低剂量的含药血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扶正消瘤颗粒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对SKBR-3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接种至6孔培养板中,随机分为5组。1、2、3倍剂量组分别以含有1、2、3倍扶正消瘤颗粒药物成分的血清处理细胞株,空白对照组以不含药血清处理细胞株,赫赛汀组以赫赛汀处理细胞株。处理72h后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及噻唑蓝(MTT)比色法对SKBR-3细胞凋亡、增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用药后,赫赛汀组及2倍剂量组SKBR-3细胞增殖率均低于对照组;1、3倍剂量组SKBR-3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对照组和赫赛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2、3倍剂量组和赫赛汀组SKBR-3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总凋亡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且2、3倍剂量组均高于赫赛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SKBR-3细胞,扶正消瘤颗粒可明显促其凋亡,同时2倍扶正消瘤颗粒剂量可对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发挥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扶正消瘤颗粒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分析疗效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系SKBr3细胞株,划分为5组;扶正消瘤颗粒灌胃制备大鼠1倍、2倍、3倍剂量含药血清。分别以不同剂量含药血清、D-PBS(空白对照组)、赫赛汀处理细胞株。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检测大鼠血清s-VEGF、MVD、VEGF-A和VEGF-C水平;RT-PCR检测HER-2mRNA表达;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ER-2蛋白的表达。结果:2倍剂量含药血清、赫赛汀处理后,MTT实验OD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上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其它各组HER-2mRNA及HER-2蛋白的表达均明显更低,经统计学分析,上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2倍剂量扶正消瘤颗粒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株有一定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ER-2mRNA的转录及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观察曲妥珠单抗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 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收治的 90 例 HER2 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 曲妥珠单抗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 例:未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与观察组(45 例: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 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 CD3+、CD4+、CD4+ /CD8+ 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上述外周 T 淋巴细胞检测 结果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 %)略高于对照组(6.67 %),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ER2 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可显著改善个体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单药诺拉替尼(neratinib)和诺拉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难治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7例HER-2过表达难治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其中10例为既往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患者,4例为无症状脑转移患者。9例接受单药诺拉替尼治疗,8例接受诺拉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诺拉替尼为口服240 mg·d-1;曲妥珠单抗为首剂4 mg·kg-1 静滴,维持剂量为2 mg·kg-1·周-1 静滴。每4周为1周期,每2周期评价疗效同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17例患者可评价疗效,1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8例,有效率52.9%(9/17)。单药诺拉替尼组有效率77.7%(7/9),诺拉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组有效率25%(2/8)。2例脑转移患者颅内病灶明显好转,2例脑转移颅内病灶稳定。共17例患者261周期可评价毒性反应,其中腹泻是主要不良反应,Ⅱ~Ⅲ度占47.1%(8/17),预防性应用止泻药物后可以得到控制。结论 单药诺拉替尼和诺拉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是治疗HER-2过表达难治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案,部分脑转移患者中显示出一定疗效。其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经过对症处理后总体不良反应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扶正消瘤汤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10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曲妥珠单抗) 52例、观察组(扶正消瘤汤+曲妥珠单抗) 55例;对照组给予妥珠单抗静脉注射(每周1次,前9周4mg/kg,后9周2mg/kg维持);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扶正消瘤汤。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PFS、O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VEGF及肿瘤标志物CEA、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高血压发生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出血或血栓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情绪、认知分数高于对照组,疼痛、呼吸困难、疲脑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扶正消瘤汤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TNF-α、VEGF水平,抑制癌症进展,获得较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阳和化岩汤联合曲妥珠体外对乳腺癌细胞株SK-BR-3(HER-2高表达型) PTEN-PI3K/Akt通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影响。方法:制备阳和化岩汤肠吸收液,将乳腺癌细胞株SK-BR-3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曲妥珠组、中药+曲妥珠组,分别予相应药物干预72h后,应用westernblot法及RT-PCR法检测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磷脂酞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曲妥珠组、曲妥珠+中药组乳腺癌细胞株PTEN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升高,PI3K、p-Akt、VEGFC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中药组p-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VEGFC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曲妥珠组比较,中药+曲妥珠组PTEN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I3K、p-Akt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VEGF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各药物组效果曲妥珠+中药组最佳,曲妥珠组次之,中药组作用稍弱。结论:阳和化岩汤肠吸收液联合曲妥珠能有效干预PTEN-PI3K/Akt通路,增强PTEN表达,降低PI3K、p-Akt、VEGFC表达,效果优于单用曲妥珠,提示温阳散结中药对曲妥珠在HER-2高表达型乳腺癌的治疗中可能存在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黄帝内经》中“卫气留之”病理状态,探究仙苓莲夏方增强NK细胞活性改善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耐药的机制。方法:构建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耐药荷瘤裸鼠模型,分为模型对照组、曲妥珠单抗组、仙苓莲夏方组、仙苓莲夏方+曲妥珠单抗组,观察药物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及颗粒酶B的表达;转录组测序筛选药物的作用靶点及通路;并通过Western Blot、免疫组化等方法对相关靶点进行验证。结果:仙苓莲夏方联合曲妥珠单抗可抑制肿瘤生长(P<0.05),其与NK细胞活性及颗粒酶B表达增加有关(P<0.01)。转录组测序发现,联合用药可通过调控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通路增加肿瘤组织中XCL1、XCR1的基因表达(|log2 Fold Change|>1且P<0.05)。生物信息分析发现,XCL1、XCR1的高表达与HER2阳性乳腺癌的预后呈正相关。Western Blot、免疫组化等实验证实,联合用药可增加XCL1、XCR1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仙苓莲夏方通过增强NK细胞活性改善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耐药,该过程与XCL1/...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扶正消瘤方含药血清对人乳腺癌MCF-7干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悬浮培养乳腺癌MCF-7干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中药灌胃方法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实验设计为空白对照组,无药血清模型组、中药等效量组、中药1倍量组、中药2倍量组共5组;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中药含药血清等效剂量组、中药1倍剂量组和中药2倍剂量组对人乳腺癌MCF-7干细胞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无药血清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及无药血清组比较,扶正消瘤方含药血清组人乳腺癌MCF-7干细胞凋亡明显增多。结论:扶正消瘤方能明显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诱导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益气扶正解毒汤对A549细胞自噬水平和生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制备益气扶正解毒汤含药血清干预A549肺癌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中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1(Beclin1),p62,p53蛋白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AMPK(p-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磷酸化mTOR(p-mTOR)蛋白的水平,免疫荧光(IF)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B(MAP1LC3B)蛋白水平,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侵袭实验(Transwell)和β-半乳糖苷酶染色分别检测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侵袭、衰老情况的影响;设置自噬抑制剂甲基腺嘌呤(3-MA,5 mmol·L-1)干预组,即分为10%胎牛血清组(空白组),10%正常血清组(正常组),10%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10%高剂量含药血清加3-MA(高剂量+3-MA)组,检测各组细胞增殖、侵袭、衰老水平;并设置p53抑制剂(PFT-α, 10 μmol·L-1)组,即分为正常组,PFT-α组,高剂量组,高剂量+PFT-α组,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表达水平和MAP1LC3B免疫荧光强度及各组细胞增殖、侵袭、衰老的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正常组比较,干预A549细胞48 h,益气扶正解毒汤中、高剂量组LC3-Ⅱ和Beclin1蛋白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1);益气扶正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p62,p-mTOR/mTOR蛋白下降(P<0.05,P<0.01),p53,p-AMPK/AMPK蛋白表达升高(P<0.01);益气扶正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A549细胞增殖、侵袭数量明显降低,细胞衰老数量显著增多(P<0.01),同时MAP1LC3B免疫荧光强度增强,且益气扶正解毒汤高剂量组效果最佳;与益气扶正解毒汤高剂量组比较,益气扶正解毒汤高剂量+3-MA组、益气扶正解毒汤高剂量+PFT-α组发生增殖、侵袭的细胞数量均增加,而发生衰老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P<0.01),同时,高剂量+PFT-α组的MAP1LC3B免疫荧光强度减弱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结论 益气扶正解毒汤可经p53/AMPK信号通路上调A549细胞自噬水平,进而抑制A549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促进细胞衰老,在抑制肺癌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健脾消癌方对Hox转录本反义基因间RNA(lncRNA HOTAIR)/ 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健脾消癌方抑制结肠癌转移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分析不同细胞株lncRNA HOTAIR的表达情况,采用10%,15%,20%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作用于HCT116细胞,transwell实验检测健脾消癌方对HCT116细胞的侵袭能力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lncRNA HOTAIR,JAK2,STAT3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JAK2,磷酸化STAT3(p-STAT3),STAT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中lncRNA HOTAIR的表达水平最高,采用此细胞作为观察对象。与空白组比较,健脾消癌方各组的侵袭细胞数均降低(P<0.05,P<0.01);健脾消癌方中剂量组JAK2 m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健脾消癌方中、高剂量组的lncRNA HOTAIR,健脾消癌方高剂量组的JAK2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健脾消癌方中剂量组的p-STAT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健脾消癌方中、高剂量组的JAK2蛋白,健脾消癌方高剂量组的p-STAT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健脾消癌方可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lncRNA HOTAIR/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灵巴菌质油对人肺癌细胞A549成瘤能力及伪足形成的效应。方法:灵巴菌质油25,50,100 mg·L-1分别作用A549细胞20 d和24 h,通过软琼脂克隆形成法和PI单染法观察灵巴菌质油对A549细胞的成瘤能力和生长周期的影响;灵巴菌质油100 mg·L-1作用A549细胞24 h,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骨架的影响。结果:灵巴菌质油能够抑制细胞克隆的形成,低、中、高剂量组作用A549细胞20 d后的平均细胞克隆形成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并将细胞的生长阻滞在G2期,中、高剂量组G2期细胞比例分别为21.92%和29.94%,与空白对照组12.44%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灵巴菌质油能改变A549细胞中微丝结构的分布,使其产生伪足。结论:灵巴菌质油具有降低A549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及损伤其细胞骨架的作用,但它亦可能导致瘤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13.
焦园园  张艳华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22):1712-1715
 目的 考察乳腺癌细胞系BICR H1中乳腺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CD24-的表达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 流式细胞及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考察BICR H1中CD44+CD24-表达情况,MTT法考察BICR H1对不同类型抗肿瘤药物敏感性。结果 乳腺癌细胞系BICR H1表面CD44+CD24-表达比率在95%以上。MTT 结果显示,5-氟尿嘧啶及顺铂在48 h时对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在72 h时对细胞生长的IC50值均在50 μmol·L-1以上;多柔比星在48 h与72 h时IC50值分别为3.4及1.3 μmol·L-1;米托蒽醌在48 h与72 h时IC50值分别为4.7及2.6 μmol·L-1;硼替佐米在48 h与72 h时IC50值均小于10 nmol·L-1;曲妥珠单抗在48 h与72 h时对细胞生长均无抑制效应。结论 BICR H1 是一株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CD44+CD24-高表达的细胞系,该细胞对抗代谢剂5-氟尿嘧啶、DNA交联剂顺铂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均耐药,对蒽环类药物多柔比星及米托蒽醌中度敏感,对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高度敏感,这些结果提示蒽环类可以用于乳腺癌干细胞的治疗,硼替佐米是乳腺癌干细胞靶向治疗中一个非常有潜力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消瘤保肺丸对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消瘤保肺丸中药灌胃、采集兔含药血清。消瘤保肺丸含药血清与PG细胞培养48 h后,观察用药后细胞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PG细胞空白组与用药组比较:经药物干预后,用药组有30多个基因表达上调大于1.5倍,其中包括DCC,GPNMB,MCAM,ETV4,FN1等,无表达下调基因。结论: 消瘤保肺丸对肺癌转移的调控是多层次、多靶点的;同时也反映出该药对于转移潜能不同的细胞类型其作用靶点可能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2018,(6)
目的:研究阳和化岩汤与与曲妥珠单抗对乳腺癌细胞株SK-BR-3(HER-2高表达型)裸鼠荷瘤模型血管生成情况的影响及对干预脉管生成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荷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和化岩汤组、曲妥珠单抗组、阳和化岩汤+曲妥珠单抗组4组,药物干预1 w后处死裸鼠,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组织血管生成,Western blot法检测分析PI3K/Akt交互调控通路中关键靶蛋白PI3K、p-Akt、HER-2、VEGFC的表达。结果:各给药组肿瘤血管生成及PI3K、p-AKT、HER-2、VEGFC蛋白表达均受到抑制,且阳和化岩汤+曲妥珠单抗作用优于单用曲妥珠单抗(P0.05)。结论:阳和化岩汤能有效抑制血管生成,其干预PI3K/Akt信号通路的能力不如曲妥珠单抗,但能进一步增强曲妥珠单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β-榄香烯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β-榄香烯低、中、高剂量组(10 μg·mL-1、25 μg·mL-1、50 μg·mL-1)、顺铂(Cisplatin,CDDP,20 μmol/L)组。根据分组,分别用对应的药物处理细胞。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E-钙粘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rylated 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PI3K)与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β-榄香烯高剂量组A549细胞出现凋亡现象,各β-榄香烯组的A549细胞迁移数量均显著减少(P < 0.05),β-榄香烯中、高剂量组A549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5),Vimentin、p-PI3K与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5)。结论 β-榄香烯能诱导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凋亡,抑制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进而减弱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扰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探究广陈皮中的主要成分川陈皮素及橙皮苷在白血病 KG1a 细胞株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CCK–8 法 检测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 Bcl–2、Bax、Caspase–3 蛋白表达。结果:川陈皮 素及橙皮苷浓度不同对于 KG1a 细胞增殖抑制率影响不同,时间增加,增殖抑制越明显,剂量浓度越高增值越依赖,川陈 皮素和橙皮苷对细胞阻滞周期有所不同且两者能够降低细胞的抗凋亡蛋白 Bcl–2 蛋白表达、增加 Bax 及 Caspase–3 蛋白表达。 结论:川陈皮素与橙皮苷可以有效抑制 KG1a 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这可能与 Bcl–2 蛋白表达下调、Bax、Caspase–3 蛋 白表达上调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阳和化岩汤与与曲妥珠单抗对乳腺癌细胞株SK-BR-3(HER-2高表达型)裸鼠荷瘤模型血管生成情况的影响及对干预脉管生成机制研究。方法:建立裸鼠荷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和化岩汤组、曲妥珠单抗组、阳和化岩汤+曲妥珠单抗组4组,药物干预1 w后处死裸鼠,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组织血管生成,westernblot法检测分析PI3K/Akt交互调控通路中关键靶蛋白PI3K、p-Akt、HER-2、VEGFC的表达。结果:各给药组肿瘤血管生成及PI3K、p-AKT、HER-2、VEGFC蛋白表达均受到抑制,且阳和化岩汤+曲妥珠单抗作用优于单用曲妥珠单抗(P0.05)。结论:阳和化岩汤能有效抑制血管生成,干预PI3K/Akt通路活化其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能力不如曲妥珠单抗,但能进一步增强曲妥珠单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抗拒株及其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以及对STAT3、p-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筛选生脉注射液的最佳浓度,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用药前后放射敏感性;建立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荷瘤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脉注射液低、高剂量组,生脉注射液低、高剂量联合照射组,照射组和姜黄素联合照射对照组。计算肿瘤体积抑制率和抑瘤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基因表达。结果 生脉注射液给药后,CNE-2R细胞放射敏感性增加;与单纯照射组比较,高剂量联合照射组肿瘤体积抑制率及抑瘤率明显升高,其STAT3、p-STAT3表达亦显著下调。结论 生脉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抗拒株CNE-2R及其裸鼠移植瘤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作用可能与抑制STAT3表达与活化相关。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究和厚朴酚(HNK)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 RBMI8226 细胞株的凋亡作用机制。 方法:不同浓度的 HNK、As2O3 单药作用于细胞 24 h、48 h、72 h 后,采用 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应用 Annexin V–FITC/PI 双染及 PI 单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各处理组细胞凋亡和周期分布情况;采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细胞中 Bcl–2、 Bax、Caspase–3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NK 与 As2O3 单药对 RBMI8226 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HNK 与 As2O3 单药能有效诱导细胞凋亡,两药联合后对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较单药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HNK 和 As2O3 单药可使骨髓瘤细胞阻滞在 S 期,两药联合可增强诱导细胞分化作用,使细胞由 G1、G2 期进入 S 期,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联合用药时能够降低细胞的 Bcl–2 水平、增加 Caspase–3 以及 BAX 水平表达。结论:HNK 及 As2O3 联合对人多发性骨髓瘤 RBMI8226 细胞株具有协同杀伤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激活凋亡相关信号通路来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