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淌塘铜矿为四川会理—会东铜多金属矿集区内的层控型矿床之一,发育典型的"东川(淌塘)式"铜矿。为进一步指导淌塘铜矿床深、边部接替资源找矿工作,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并依据淌塘铜矿床的最新地质勘查结果,深入分析了矿体产出特征、矿物组构特征、蚀变特征等,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讨论,对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1)矿区出露的地层以前震旦系会理群淌塘组(Pt_2t)变质岩系为主,岩性主要为千枚岩及白云质大理岩;(2)矿体均赋存于淌塘组中亚组第二段中层(Pt_2t_2~(2-2))内,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产出,矿体厚度及品位变化较均匀;(3)矿床内的金属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为主,发育浸染状、条带状、网脉状矿石构造,显示沉积及热液成矿特征;(4)赋矿围岩作为初始矿源层,在后期热液作用下进一步活化迁移,沿断裂及破碎带充填叠加,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改造型铜矿床;(5)矿区地层、构造、蚀变及地球化学异常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滇中黄草岭铜矿地处云南东川铜矿集区之落因成矿带。以黄草岭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其矿体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分及生成顺序、围岩蚀变等,并通过综合类比研究,对矿床成因进行初步讨论。研究表明,黄草岭铜矿床赋存于落雪组厚层状白云岩中,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落雪组围岩的铜含量为0.06%~0.19%,而矿(化)体中铜品位为0.22%~1.69%,可见成矿元素存在从围岩至矿(化)体逐步富集的特征。该矿床成矿作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落雪组白云岩沉积成岩过程中成矿元素初步富集形成矿源层;第二阶段为后期在热液流体的萃取、淋滤作用下,成矿物质沿着东西向裂隙进一步富集成矿,其成因可以归属于"东川式"沉积变质叠加热液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扩大沙比图吧矿区铜资源/储量,通过详细的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并结合刚果(金)—赞比亚铜钴矿带铜带的区域成矿规律和勘查经验,进一步讨论了矿床成因、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研究表明:(1)沙比图吧铜矿床在产出位置、矿床特征、矿床成因等方面与整个铜带上的众多同成岩期的层状沉积铜钴矿床非常类似;(2)沙比图吧铜矿区深部和外围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赛什塘铜矿体的赋存空间、产出形态、矿物组构等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矿床Pb、S、C、O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等数据讨论了矿床成因,认为赛什塘铜矿床形成作用与岩浆热液密切相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矿床成因属矽卡岩型,对于区内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鲍温布拉克铜矿床位于东天山库鲁克塔格地区,区内褶皱、断裂构造较发育,鲍温布拉克铜矿位于其中。通过对区内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和控矿因素、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等综合分析,初步建立了"鲍温布拉克铜矿床"找矿模式,并确定其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铜矿床,该铜矿床的发现对在该区寻找同类型的矿床提供了依据与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柳树沟铜矿床位于塔里古板块之南天山古生代裂陷槽内,区内褶皱、断裂构造较发育,柳树铜矿位于其中。通过对区内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和控矿因素、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等综合分析,初步建立了"柳树沟铜矿床"找矿模式,并确定其成因类型为火山岩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铜矿床,该铜矿床的发现对在该区寻找同类型的矿床提供了依据与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四川会理大铜矿铜矿床矿物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包裹体测温及硫、铅同位素的研究,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该矿床为沉积砂砾岩型层控铜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含矿地层。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铜矿床的成矿模式。为矿床成因的认识与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四川会理大铜矿铜矿床矿物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包裹体测温及硫、铅同位素的研究,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该矿床为沉积砂砾岩型层控铜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含矿地层。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铜矿床的成矿模式,为矿床成因的认识与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阐述了矽卡岩铜矿矿床成因和矿床特征、难选矽卡岩铜矿的工艺矿物学特点和难选矽卡岩铜矿的浮选技术。指出应加强研究矿床学理论与选矿学理论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将矿床物理化学特征与浮选理论相结合,对于浮选工艺流程制定具有重要的宏观指导意义。矽卡岩铜矿床相比其他铜矿床类型而言,矿体连续性差,矿物组成成分复杂,杂质元素较多,脉石矿物对于浮选的影响较大,且有中细粒嵌布结构,总体上相对难选一些。针对难选矽卡岩铜矿,浮选研究中应重点考虑磨矿流程的制定、铜硫分离、铜与易浮脉石分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安徽宣城狮子山铜(钼)矿床位于扬子陆块北缘江南过渡带内,狸桥—敬亭山复背斜北部,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结合该区地质工作成果,详细讨论了狮子山铜矿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矿作用过程及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根据矿床物质组合及其围岩蚀变特征,成矿过程主要分为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碳酸盐阶段、氧化作用阶段等4个成矿阶段,矿床成因属接触交代—热液矽卡岩型黄铜矿、辉钼矿矿床。  相似文献   

11.
里伍铜锌矿田是扬子地台西缘众多铜矿中典型而又独特的一个大型铜多金属矿田。里伍铜矿床自1958年勘探开发以来已历经50余年,逐渐步入危机矿山阶段。以里伍铜锌矿田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现代成矿理论与矿田构造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矿田控矿构造解析研究,深度探讨了构造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将里伍铜锌矿田控矿构造划分为三级:背形构造、环状剥离断裂构造、片理构造。在总结分析里伍铜锌矿田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地质条件、矿田成因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了矿田成矿模式,并进行了隐伏矿体预测。  相似文献   

12.
为开发利用付金川金红石矿,综合分析了矿区以往地质资料,并在实地勘探、样品测试和重点地段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金红石赋存状态、矿床成因等方面对付金川金红石矿床进行了综合研究,总结了找矿标志,并从成矿潜力、矿石加工技术、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产经济效益等方面评价了矿床综合利用远景。研究表明:①付金川金红石矿为位于留山-羊册金红石矿带上的具有大型规模的层状变质火山岩型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左老庄岩组地层中,矿体受地层控制,展布稳定;②含矿岩石主要为斜长角闪片岩和黑(二)云斜长片岩,矿石多为粗粒级易选型金红石;③矿床成矿潜力大,矿石加工性能良好,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简单,矿产经济效益较好,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远景。  相似文献   

13.
东川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铜矿带之一,滥泥坪铜矿位于昆阳裂谷以北,矿床成因复杂,矿(化)形态多样。依据现代成矿预测理论,结合已有的地形地质图、中段平面图、勘探线剖面图、钻孔及坑探等资料,基于DIMINE软件建立了滥泥坪铜矿白锡蜡矿段地表模型、地层模型、断裂模型、矿体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应用水平断面法和距离幂反比法进行了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并将2种估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块体模型计算结果更接近矿体实际规模大小,比传统计算方法适用范围更广。在此过程中,利用DIMINE软件的模型约束功能,可以实现任何空间范围、任意品位区间资源量的自动化快速估算,清晰表达矿体品位变化特征,为资源评价提供更为全面的资料数据库。此外,利用多元数据信息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可视化效果好,可靠性高,有助于从三维角度剖析矿区地质构造特征与矿床成因,是矿山部署下一步地质勘查工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那更康切尔沟矿床是昆中断裂带北侧发现的一个银多金属矿床,具有大型矿床的成矿潜力。矿区内发现了3条银矿化带,共包含7条银矿体,矿体主要受断裂构造的控制,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毒砂、辉银矿、自然银等。具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等蚀变。矿床成因属中低温构造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石窑沟金矿是近年来在熊耳山—外方山金成矿带上发现的一个中型金矿。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等方面对该矿床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指出马超营大断裂的多期活动和多次热液作用特别是燕山期强烈的火山热液活动是成矿的主要因素,矿体严格受马超营大断裂的控制,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总结找矿标志,指出找矿方向,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樊炳良  冯德新  白涛 《现代矿业》2018,34(11):35-40
母拉同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班公湖-怒江蛇绿混杂岩带北东侧边界处,属三江成矿带中北段,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分别从地层、构造、岩浆岩、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等方面总结了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分析了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及岩石地球化学剖面特征,总结了矿床控矿因素。研究表明:①母拉同铅锌矿床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区内NW向2组次级断裂破碎带的交汇部位为主要的容矿空间;②成矿有利地段具有明显的Ag、As、Cu、Pb、Sb、Sn等元素异常组合,且异常浓集中心较为突出;③成矿物质来源与超基性岩块无明显的成因联系,而与中酸性闪长玢岩脉存在成因关系;④硅化、褐铁矿化为矿区重要的间接找矿标志,地表铅锌矿(化)体露头、褐铁矿带为矿区的直接找矿标志;⑤矿石以侵染状、脉状为主,团块状、角砾状矿石主要分布于破碎带中。上述分析对于进一步在班公湖-怒江蛇绿混杂岩带东段寻找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大明槽铜矿是位于元江铜矿带的“东川式”中型铜矿床之一。基于DIMINE软件平台,在建立矿床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矿体实体模型、变异函数模型及品位模型揭示矿床矿化规律,并进行矿床经济评价研究,确定矿床Cu平均品位为0.68%。利用动态分析评价法,得出矿山未来生产能力为1 010t/d,在对大明槽铜矿开发利用的经济分析中,市场价格对矿山企业收益影响最大,其次为产品产量。通过最优配矿方案的配合,大明槽铜矿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大明槽铜矿是位于元江铜矿带的“东川式”中型铜矿床之一。基于DIMINE软件平台,在建立矿床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矿体实体模型、变异函数模型及品位模型揭示矿床矿化规律,并进行矿床经济评价研究,确定矿床Cu平均品位为0.68%。利用动态分析评价法,得出矿山未来生产能力为1 010 t/d,在对大明槽铜矿开发利用的经济分析中,市场价格对矿山企业收益影响最大,其次为产品产量。通过最优配矿方案的配合,大明槽铜矿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云南南坡铜矿床控矿因素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坡铜矿产于中生界白垩系曼宽河组浅色砂岩中,是一种典型的砂岩型铜矿床。本区铜矿成矿受地层、岩性、构造及围岩蚀变等多重因素控制。本文在分析控矿因素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为下一步在矿区开展成矿预测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赞比亚ICHIMPE铜钴矿是赞比亚—刚果(金)铜矿带上的一个典型铜钴矿床,矿体赋存于下罗安组含矿建造中。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矿床的地质背景、含矿建造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并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以期对本区的进一步探矿及评价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