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GaAs/GaAlAs量子阱红外探测器实用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长波GaAs/GaAlAs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线列在红外像机上的应用演示及其成像效果与传统HgCdTe探测器的比较,直接地显示了GaAs/GaAlAs量子阱红外探测器在红外焦平面应用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程雨  陈彦冠  邢艳蕾  喻松林 《红外》2024,45(5):23-27
分析了红外偏振探测器对于探测识别红外伪装目标以及红外暗弱目标的重要应用意义。详细介绍了物体的红外偏振特性及其表示方法,并阐述了红外偏振特性的影响因素。最后重点介绍了偏振成像融合算法。步骤分为数据预处理、红外偏振融合和融合图像再处理。本文对研究红外偏振探测器融合成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红外探测器用高温超导体的性能与制备,高温超导红外探测器的种类、特性、优越性及其制作,并且展望了高温超导红外探测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星用红外探测器的一些封装形式,重点阐述了红外探测器杜瓦组件封装的一些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对提高红外探测器杜瓦组件封装技术水平和推进红外探测器尤其是红外焦平面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国外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红外探测器种类之一,并已广泛渗透到军事和民事应用中.本文重点阐述几种国外具有代表性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短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简要介绍短波红外焦平面阵列(SWIRFPA)的相关概念,从探测器材料、探测器制备工艺方面讲述国内外在短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列举HgCdTe和InGaAs材料短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产品,描述当前短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研究动向,最后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短波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全面深入了解红外探测器组件制冷需求对促进红外探测器组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了红外探测器组件应用中和斯特林制冷机相关的技术参数,主要有红外探测器组件外形尺寸、重量、红外探测器工作温度、制冷时间、输入功率、控温精度、机械噪声、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等,并结合工程实际应用,指出了红外探测器组件应用中斯特林制冷机选型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红外探测器组件制冷参数设计方法,为更好地应用红外探测器组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法国红外公司(Sofradir)把碲镉汞工艺技术同硅读出电路技术混合起来以制作红外探测器。由于碲镉汞材料的截止波长可调,这种探测器可覆盖0.8μm~14μm的带宽.红外探测器多半被用于0.8μm和15μm之间的波段.不断涌现的一些新应用表明需要一些能覆盖一个更宽波段的探测器,尤其是那种能同时敏感可见和红外光谱的探测器.例如高光谱应用,其中的全色通道一般都连带着一个红外通道.对于这样的应用来说,如果能够获得一种覆盖这两个通道的探测器,就可大大简化仪器的结构.其它潜在的应用可能是可见光范围内的分光学研究,这种研究需要把传感器的灵敏度扩展到近红外光谱.用第一流的高性能硅传感器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为这种传感器缺失0.8μm至1μm波段的灵敏度.在物理上,碲镉汞材料可工作于可见光,如果是混成结构,则有可能提供高量子效率和大的占空因数.除此之外,法国红外公司的Non P离子注入工艺和混成工艺具有独特的优点,利用这些工艺可研制出能同时敏感可见和红外光谱的高性能探测器.对于需要宽波段探测器的应用来说,这种探测器是令人感兴趣的选择对象.本文介绍法国红外公司用以研制这种新式探测器的方法,并讨论了这种新式探测器的潜在应用及其意义,最后给出了关于这种探测器的最新结果及其性能.  相似文献   

9.
李静  宋广  董珊  陈文礼  王宏臣 《红外》2020,41(10):1-14
描述了国外高光谱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的发展状况和工程应用情况,并介绍了国内高光谱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高光谱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性能特点,提出了高光谱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方面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红外探测器发展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未来作战环境复杂,红外探测技术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而作为红外型武器的核心——红外探测器,正朝着高灵敏、宽谱段、高分辨率、低功耗、小型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回顾相关产业军民两用融合情况和红外探测技术发展历程,总结军事发展对探测器新的要求,以确立新一代探测器发展方向。在详细分析国外红外探测器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国外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最新研制情况和成果,包括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红外双色探测器等,并总结强调第三代红外探测器需要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不断提高和改进红外焦平面探测系统的性能。最后概述了智能化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航天红外探测器的发展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气象、资源、对地观测及军用遥感等重要卫星系列中,红外探测器涉及的材料、器件等方面的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情况,并简要提出了红外探测器在航天遥感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气象卫星类航天红外探测器,仍以单元和多元(包括小规模焦平面)为主,波长覆盖近红外到甚长波红外。遥感卫星包括军用系列卫星,以红外焦平面技术为主,着重于短波、中波和长波(10.5~12.5 μm)的长线列扫描型红外焦平面,以及甚长波(~15 μm)的面阵红外焦平面。  相似文献   

12.
航天先进红外探测器组件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航天遥感应用对探测目标的波段特性、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以及可靠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作为航天遥感仪器核心部件的光电探测器,需要向扩展波长范围、提高光电性能、改善光谱形状、减小光敏元尺寸、增加器件规模、提高寿命和可靠性等方向发展。文中从空间多光谱红外探测器、光谱定量化、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可靠性封装、新型短波红外探测器等4个方面,介绍了中国近年来研制的一系列航天先进红外探测器组件所涉及的基础研究工作及其在气象卫星等航天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孙闻  俞君  张磊 《红外》2017,38(4):1-5
针对微型红外探测器组件的应用特点,介 绍了国内外微型红外探测器组件集成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红 外探测器组件集成中的几种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研究和 发展对于推进微型红外探测器组件的应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智能化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出现,依赖于先进的红外材料、器件技术和工艺水平以及集成电路技术和工艺的飞速发展;其能够针对不同的场景对探测器的工作状态进行自适应调整,而且在探测器上能够实现部分信号处理功能。智能化红外探测器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红外系统的灵活性,同时为日益复杂的探测场景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探测能力。本文从智能化红外探测器应用的背景需求作为切入点,阐明发展智能化探测器的必要性;最后介绍了智能化红外探测器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PtSi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tSi探测器是近10年发展最快的红外探测器,本文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国内外发展动态及其应用,并对它的将来的发展作了预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高温(高于77K)超导红外探测器的进展情况,叙述了各种类型高温超导红外探测器的机理和结构形式,评述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红外探测器是空间红外遥感器的核心部件,随着空间红外遥感器的发展,对红外探测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向双色或多色、均匀大面阵、低热耗、低暗电流、高量子效率、以及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本文从空间红外遥感器对红外探测器的需求分析、II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及优点、II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国内外研制现状、II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在空间红外遥感器中的应用展望等四个方面,重点介绍了II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针对空间红外遥感应用中的优势,分析了II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在空间红外遥感应用中需要攻克的难点,最后,介绍了II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在空间红外遥感器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余利泉  莫德锋  王镇  龚海梅 《红外》2019,40(4):1-11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在航空、航天、军事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我国亟需发展大面阵、轻量化和高可靠性的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及其杜瓦组件。介绍了国内外红外探测器组件的冷平台材料选用情况,包括Fe-Ni膨胀合金、低膨胀高导热合金和新型陶瓷等。总结了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热失配应力的来源以及减小热失配应力的解决方案。最后给出了红外探测器研制过程中的冷平台材料选取建议以及在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发展趋势下需要重点研究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9.
红外焦平面阵列二元非线性的非均匀性理论模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屈惠明  陈钱 《电子学报》2008,36(11):2150-2153
 非均匀性校正是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质量提高的关键,在现有一元线性理论模型局限下,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非均匀性校正难以获得校正精度的提高.本文通过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成像机理及其成像过程理论分析,推导了影响探测器响应及其非均匀性的主要因素,首次建立了红外焦平面阵列二元非线性的非均匀性理论模型,通过实验测试及其统计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该模型能在较宽红外辐射和环境温度范围内准确预测红外焦平面阵列响应曲线及其非均匀性,比原一元线性理论模型更全面准确地描述了红外成像非均匀性影响因素及探测器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红外成像寻的用红外探测器的现状, 根据导弹的应用领域、红外成像导引头和焦平面探测器技术的发展, 讨论了成像寻的用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