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已有文献阐述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极度升高超过正常值15倍,几乎均提示肝细胞坏死(病毒性或中毒性),近期我国一组调查表明血清AST极度升高的病因首要是急性低血压致肝损伤所致;为了解我院血清AST极度升高的发生率、病因及死亡关系,现将我院1999年1~12月成年病例作一调查,并将≥60岁(下称老年组)与<60岁(下称青壮年组)作一比较,旨在提高我们对老年人血清AST极度升高的病因认识,以利于临床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一、资料和方法将我院1999年度检查肝功能的8561例住院成年患者分为≥60岁老年组(3027例)、<60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疾病是发达国家的第一死因[1].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其起病急骤,早期诊断对AMI患者的救治及预后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心肌钙蛋白、心肌酶对判断心肌损伤都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蛋白(CK-MB mass)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冠脉再通的价值。方法118例AMI患者分为常规治疗70例和溶栓治疗48例,不同治疗时间采血检测其CK-MB mass、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酸激酶(CK)活性,直至酶学指标降至正常。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CK-MB mass,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活性,速率法测定CK活性。观察AMI冠脉再通和冠脉未通患者心肌标志物出现异常的最早时间、上升至峰值的时间、峰期持续时间、下降至正常的时间。结果AMI冠脉未通组或再通组CK-MB mass与CK-MB活性、CK活性比较出现异常值时间、上升至峰值时间、峰值期持续时间、下降至正常时间明显缩短(P<0.01)。CK-MB mass峰值距AMI发病时间若以<11 h为标准,CK-MB mass诊断冠脉再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CK-MB mass可早期诊断AMI及AMI冠脉再通。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17例AMI、1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血清中的cTnI及CK-MB。结果:17例AMI患cTnI浓度均大于1.5ng/ml,11例UA及9例OMI患cTnI浓度小于1.5ng/ml,3例UA患大于1.5mg/ml。13例AMI、5例UA和1例OMI患CK-MB浓度大于5.0ng/ml,其余患CK-MB浓度均小于5.0ng/ml。CTnI诊断AMI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6.96%,阳性预测价值为85%,阴性预测价值为100%,正确率为92.5%;CK-MB诊断AMI的敏感性为76.47%,特异性为73.91%,阳性预测价值为68.42%,阴性预测价值为80.95%,正确率为75%。结论: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优于CK-MB。  相似文献   

5.
血清谷草转氨酶极度升高的病因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存在于肝脏、心肌、骨骼肌、肾、脑等组织。血清AST水平升高对肝脏疾病是较特异的。已有文献阐述血清AST极度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15倍,几乎均提示肝细胞病毒性或中毒性坏死[1],而且其发生率极低。但近期有关文献报道:英国临床血清A...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清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MM-CK)亚型即MM1-CK、MM3-CK对相关冠状动脉早期开通的意义。方法: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溶栓治疗前及给予溶栓剂后30、90、150和210分钟分别采血,用等电聚焦法分离血清MM-CK亚型。经光密度计扫描得出各亚型活性百分率,计算血清MM3-CK/MM1-CK值、每小时血清MM3-CK%的变化差值(ΔMM3-CK%)。并于溶栓治疗开始90分钟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开通组在给予溶栓剂后30分钟,血清MM3-CK%即明显上升,至90分钟达均值高峰。此时若以血清ΔMM3-CK%≥10.0%作为判别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开通的临界值,其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100.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只需在给予溶栓剂后30、90分钟取两次血测定血清MM-CK亚型,计算血清ΔMM3-CK%≥10.0%,即可为临床提供梗死相关冠状动脉早期开通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CK-MB值将病人分为低、中、高组,测定、统计每组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CK-MB值,并分析确定各组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与血清CK-MB值的相关关系。结果各组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CK-MB值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升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特点。方法 根据 CK活性正常但 CK-MB活性升高或正常将病人分为 CK- MB异常组 (n=42 )和正常组 (n=42 ) ,比较两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T(c Tn T)阳性发生率、左心室收缩功能、住院期间和一年内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及一年内心绞痛复发率。结果  CK- MB异常组中 CK - MB于症状出现 3~ 4h开始升高 ,12~ 17h达峰值 ,2 0~ 34 h回到正常 ;CK- MB异常组与 CK - MB正常组比较 ,c Tn T阳性率增加 (P<0 .0 1) ,左心室收缩功能差 ,住院期间和一年内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及一年内心绞痛复发率均增高 (P<0 .0 5 )。结论  CK- MB活性升高提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存在心肌损伤和具有较差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研究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17例AMI、1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血清中的cTnI及CK-MB.结果17例AMI患者cTnI浓度均大于1.5ng/ml,11例UA及9例OMI患者cTnI浓度小于1..5ng/ml,3例UA患者大于1.5mg/ml.13例AMI、5例UA和1例OMI患者CK-MB浓度大于5.0 ng/ml,其余患者CK-MB浓度均小于5.0 ng/ml.cTnI诊断AMI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6..96%,阳性预测价值为85%,阴性预测价值为100%,正确率为92.5%;CK-MB诊断AMI的敏感性为76.47%,特异性为73.91%,阳性预测价值为68.42%,阴性预测价值为80.95%,正确率为75%.结论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优于CK-MB.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体不同浓度的血尿酸对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影响。方法检测入选者血液尿酸(UA)、ALT、AST、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身高、体质量等指标,对计数资料采用2χ检验,计量资料行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尿酸与ALT及AST的关系。结果高尿酸血症组ALT、AST、TG、TC、HDL、LDL等检测指标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或〈0.01);随血尿酸水平升高,AST与ALT水平均明显升高,尿酸与AST、ALT间存在线性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与AST、ALT水平升高有关,血尿酸水平升高是肝脏转氨酶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K.MB、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2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40例,随访平均(12.3±3.4)(6~18)个月,观察CK-MB、H-FABP在心血管事件发生组与未发生组间的差异。结果血清CK—MB、H—FABP对照组分别为(14.1±5.6)u/L、(3.8±2.1)μg/L,AMI组为(85.2±12.3)、(16.1±6.3)μg/L(均P〈0.001)。心血管事件发生组为(126.3±23.4)、(21.58±6.2)μg/L,未发生组为(65.7±10.8)、(13.6±4.8)μg/L(均P〈0.001)。结论CK-MB、H—FABP可预测AMI患者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2.
1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病,具有高死亡率的急危重病。为了能够了解心肌标志物对AMI的快速诊断价值,我们对心肌肌钙蛋白(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了同时检测,回顾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血清诊断指标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建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MB(CK- MB)与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测定的方法 ,并通过与CK、谷草转氨酶 (AST)、乳酸脱氢酶 (L DH)比较阐述其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 6 5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2 8例 ,稳定性心绞痛 17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9例。建立 CK- MB单克隆抗体吸附测定与 c Tn I EL ISA双夹心测定的方法。同时观察血清 CK- MB、c Tn I、CK、AST、L DH在 AMI等疾患中的变化。结果 :血清 CK- MB单克隆抗体吸附法与 c Tn I EL ISA双夹心法回收率分别为 97%~ 113%、94.6 %~ 10 5 .6 % ,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3与 0 .990 ,分别与琼脂糖电泳法及国外实验室检测法对比结果基本一致。 AMI胸痛发生后 12 h内血清 CK- MB的敏感性最高 ,12~ 2 4h的敏感性与 CK、c Tn I相当 ,高于 AST和L DH,而 2 4h后血清 c Tn I的敏感性最高 ;血清 CK- MB与 c Tn I对 AMI诊断的特异性和诊断有效性明显高于CK、AST、L DH。结论 :血清 CK- MB单克隆抗体吸附法与 c Tn I EL ISA双夹心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 ,CK- MB与c Tn I两个指标相互补充 ,对诊断 AMI有重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肌红蛋白 (Mb)、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效的早期判定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 3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的Mb、cTnT、CK MB浓度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再通组 ( 1 8例 )和溶栓未通组 ( 1 4例 )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组Mb、cTnT和CK MB达到峰值浓度的时间明显较未通组提前 ( P <0 .0 5) ,其中Mb较cTnT和CK MB峰值出现更早 ,分别为( 7.4± 2 .5)h、( 1 3.7± 4.1 )h和 ( 1 4.4± 2 .7)h (P <0 .0 1 ) ;Mb的诊断敏感性 ( 79% )与诊断效率( 87% )明显高于cTnT( 6 0 %、75% )和CK MB( 47%、6 7% ) (P <0 .0 1 )。结论 血清Mb、cTnT和CK MB水平及其变化可以较好地早期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再通 ,其中Mb较cTnT及CK MB具有更好的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和26例老年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同时测定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SAA、cTnT及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AA、cTnT及CK-MB间均呈正相关(r=0.39、0.33、0.62,P均〈0.05)。提示SAA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多发病.及时诊治,对挽救濒危心肌,改善愈后,降低急性期的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多发病。及时诊治,对挽救濒危心肌,改善愈后,降低急性期的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AMI的诊断主要有赖于临床胸痛症状,心电图(ECG)改变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增高等,但临床实践表明约30%的AMI患者可以临床症状不明显;约25%的AMI患者可无明显ECG异常,因此心肌标志物在AMI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对我院住院的25例AMI患者以及25例正常健康人的CK-MB和cTnI定量的检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cTnI和KMB的定量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下称心梗)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心血管急重症,心梗后梗死面积大小与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的发生有关。血液生物学标志物(尤其生物学心肌标志物)一直以来在急性心梗的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估中备受关注。本文对血液生物学标志物预测心梗面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CK)及脑型同工酶(CKBB)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36例HIE患儿,1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在生后24小时内、第3天、第7天分别取血,用磷酸肌酶激酶法和电泳法测定血清中总CK及其CKBB。结果中、重度HIE血清CK、CKBB与对照组和轻度HIE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轻度HIE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CK、CKBB水平及动态变化与HIE脑损伤密切相关,脑损伤程度越重,其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