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WPA2下的CCMP加密算法是目前Wi-Fi通信应用最广泛的加密方式,因其出色的加密特性使其能够检测并抵御绝大部分攻击,有效防止数据截获和篡改。但由于WPA四次握手协议本身具有缺陷,让中间人攻击成为可能。中间人可利用协议上的漏洞破解出数据明文而不需要深入破解CCMP加密算法。本文在介绍WEP、WPA、WPA2的安全特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WPA2下密钥重装攻击的原理,包括WPA2的四次握手及CCMP加密算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WPA2依然容易受到密钥重装攻击。在深入剖析攻击的同时本文也站在用户的角度提出了可行的防御思路。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与网络》2012,(2):31-31
使用无线加密协议无线加密协议(WEP)是无线网络上信息加密的一种标准方法。现在出产的无线路由器几乎都向用户提供加密数据的选择,妥善使用此功能就可以避免自己的银行账户的细节信息(包括口令等)不会被居心叵测的人截获。不过,需要注意的是,WPA和WPA2加密协议要比WEP协议更加安全可靠,因此在保障无线通信安全方面作用更大。设置安全口令为无线的互联网访问设置一个口令至关重要。选择一个强口令有助于无线网络的安全,不要使用无线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和Internet中流媒体视频的巨大成功,无线网络中的视频服务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大规模部署,无线网络上的实时流媒体传输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而其中视频安全组播协议是一个关键问题。但是,由于无线网络中有限的带宽和有限的存储空间,外部的攻击与自适应机制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在无线流媒体视频中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精心设计的密钥管理算法不仅可以明显地提高流媒体视频的性能,还能够保证可靠的数据嵌入以及实时视频应用提供安全支持。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密钥管理算法,是当前流媒体视频应用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针对无线视频应用,针对一个处于开放和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的自适应视频应用的密钥管理算法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算法评价。  相似文献   

4.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间认证及密钥协商协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性使它面临着比传统无线网络更大的安全挑战,其安全解决方案必须兼顾安全性和系统性能等因素。节点间认证及密钥协商是构建安全网络最基本的协议,是密钥管理协议和安全路由协议等的实现基础。很明显,包括传统Adhoc在内的各种无线网络领域中的安全认证及密钥协商机制都无法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为此,在充分考虑无线网络攻击方法和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基于ID的公钥密码技术,提出了椭圆曲线双线性对上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安全认证及密钥协商协议。分析发现,该协议不仅满足安全性要求,同时,能够适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论文在BB84协议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无线网络量子密钥协议,该协议利用一条具有回路的量子信道传送信息并设计一种新的编码方式,使光子利用效率达到100%,密钥分配效率是BB84量子密钥分配协议的两倍或更高,并且该协议不需要容易被攻击的经典信道,更适用于无线网络.该协议通过预共享密钥方法进行身份认证,避免了攻击者跳过身份认证直接发送密钥的弊端,采用消息摘要的方法验证消息是否被篡改或窃听,由于消息摘要使用了预共享密钥进行一次一密加密,攻击者无法篡改,从而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了克服WEP本身的弱点给无线网络安全带来的影响,Wi-Fi联盟提出了WPA/WPA2安全方案。但在实际应用中,WPA/WPA2依然存在一些缺陷可被攻击者利用。特别是在预共享密钥(WPA/WPA2-PSK)模式下,攻击者只要截获几个特定的无线数据包,就可以通过字典破解获取用户密码,严重威胁无线网络的安全性。通过分析字典破解的原理,提出一种基于对称密钥加密技术的WPA/WPA2-PSK动态密钥协商过程改进方法,改进后的密钥协商过程能够避免用户密码遭受字典破解,增强了WPA/WPA2-PSK模式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极大的商务应用潜力对无线网络中Web服务的安全与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密钥协商问题。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基于口令的密钥协商改进方案。近期,张学英与杨晋吉提出的一种无线环境下的Web服务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协议(Z-Y协议)经证明存在严重的安全缺陷。改进方案不仅继承原协议较高的效率和基本安全属性,而且能够有效地抵抗中间人攻击和重放攻击,弥补了原协议安全性能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刘年生  陈鑫龙  王震 《计算机应用》2021,41(z1):137-141
针对Wi-Fi个人通信中安全脆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WAP3规范的安全性增强方案,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Wi-Fi安全性研究.首先,对Wi-Fi通信中主流如的安全协议有线等效私密性(WEP)协议和计数器模式下密文分组链接消息验证码认证协议(CCMP)进行了安全性理论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在安全算法和协议时序中都存在较严重的脆弱性问题,其中密码算法莱维斯特加密(ARC4)算法提供的安全保护等级低于高级加密标准(AES)算法.其次,在实际的Wi-Fi个人通信环境下进行安全性实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了ARC4和AES算法都随着密钥长度的增加破译难度提高,相应恢复密钥所需的时间呈现出非二进制指数的增长趋势,可在有限的计算资源条件下快速恢复出密钥.在相同的密钥长度和计算资源下,恢复AES密钥所需的时间比ARC4的要多一倍以上.最后,WPA3规范支持对等实体同时验证(SAE)双向认证和高强度的加密算法,弥补了WEP协议和CCMP的主要不足,在与WPA2同样的实验环境下,连续破译一个月还未能恢复出WPA3中的AES密钥,WPA3可显著提高无线个人通信的安全性;但WPA3需持续改进,增强抵抗拒绝服务攻击的能力,逼近至一种理想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需求, 结合TePA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TePA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方案。该方案简化了TePA技术的身份认证分组和分组字段, 解决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传感器节点接入和密钥协商的问题。采用改进的BSW逻辑验证了协议, 并从协议安全性和网络性能方面分析了方案, 结果表明方案能抵抗中间人攻击和重放攻击, 并适合无线传感器网络。  相似文献   

10.
马钧  冷华 《计算机工程》2013,(11):143-146,157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通信过程中,存在假冒攻击和数据篡改等安全隐患。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双线性对的配电自动化GPRS通信两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以建立配电主站加密服务器和配电无线终端之间的会话密钥。分析配电自动化GPRS通信网络的结构特点、安全威胁和需求,采用基于密钥的哈希认证码算法,同时考虑配电无线终端的有限计算能力,给出协议的实现过程。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能抵御外部攻击、重放攻击和假冒攻击,且不存在密钥托管问题。与同类协议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效率,能够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1.
IEEE P802.11 s?/D1.01中EMSA认证协议是无线网状网络(WMNs)安全的重要保证。论文基于协议组合逻辑形式化分析了EMSA协议的安全性,发现EMSA协议存在密钥泄露伪装攻击,针对该安全威胁,运用协议演绎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WMNs安全认证密钥协商方案,并使用协议组合逻辑对新方案进行了形式化的安全性证明分析,最终表明新协议相对于EMSA协议更加安全,具有前向安全性,可抵御密钥泄露伪装攻击,更适合WMNs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12.
刘立群 《计算机应用》2011,31(8):2159-2161
针对临时密钥完整性协议(TKIP)潜在的安全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可有效提高无线网络安全性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计数器模式和密码分组链接消息认证模式协议(CCMP)的设计方案。研究了CCMP的机密性原理,分析表明CCMP比TKIP提供了更为安全的保障。在已有的集中式无线局域网(WLAN)分离介质访问控制(MAC)架构下,给出了CCMP模块的实现方法和电路结构。分析比较了现有的4种高级加密标准(AES)实现方案的运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实现方案能提供更高的加密性能,提高了无线网络的机密性。  相似文献   

13.
向农 《微电脑世界》2003,(23):22-22
近日,一位权威的安全专家Robert Moskowitz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新的无线安全标准WPA(Wi-Fi Protected Access)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其要取代的WEP还不安全。WPA的这些问题包括黑客从无线传输中截取关键信息、破解无线网络的安全密钥等。  相似文献   

14.
IEEE802.16m标准在MAC安全子层定义了密钥管理PKMv3协议,用于认证和授权信息的传输以及密钥的交换。由于宽带无线网络具有易遭受攻击的特性,引入入侵者模型分析密钥管理协议的安全机制。利用一种基于重写逻辑的形式化建模语言Maude,实现对PKMv3网络环境中的通信主体以及系统状态的建模,并利用其自带的模型检测工具验证协议的安全特性。验证结果表明,PKMv3协议能保证密钥的机密性以及认证的可靠性,但仍有可能遭遇到中间人攻击破坏消息传输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可证明安全认证三方密钥建立协议。协议的安全性基于求解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和双线性配对Diffie Hellman问题的计算不可行性。节点之间的身份验证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最具挑战性的一个安全要求,它需要在WSN中三个相邻节点之间建立正确的会话密钥轮来实现这种安全目标。通过理论证明,该协议对数据完整性攻击和会话密钥中已知密钥安全性攻击是安全的,并提供了完美的前向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障群组通信过程中的内容安全与成员的身份认证,需要一次性会话密钥对通信内容进行加密,密钥建立协议的主要任务是在群组通信开始前完成会话密钥的产生与分发,分为密钥协商协议与密钥传输协议。详细分析了Harn组密钥分发协议与Nam组密钥分发协议的安全漏洞,在Harn协议与Nam协议中,群组通信的成员可以获取其他成员的长期秘密数据,即协议无法抵抗内部人攻击。基于秘密共享理论,设计了安全的组密钥分发协议,能够有效抵抗内部人攻击与外部人攻击。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RFID系统的认证协议都是在事先设置好的共享密钥值基础上的,敌手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获取密钥而对后续的认证造成安全威胁,提出了一种基于EPC编码标签的RFID系统密钥无线生成协议。将部分EPC加密进行通信,防止秘密信息泄露;引入标签与阅读器的安全模型,提高通信的安全性;阅读器随机数保持通信过程的新鲜性;仅采用异或运算降低标签成本与计算量。通过GNY逻辑对协议进行形式化证明,安全分析和性能分析表明,该协议符合安全模型并能够抵抗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具有安全性高、低成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先对一个基于验证元的三方密钥交换协议进行安全性分析,指出其容易受到服务器泄露攻击等安全威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个改进的密钥交换协议。通过安全性分析,证明该协议能够抵御服务器密钥泄露攻击﹑离线字典攻击等各种已知的攻击,且与其他同类协议相比,新协议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基于802.11i的无线局域网安全加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解决传统安全机制WEP协议中所存在的缺陷,给出了一种基于IEEE802.11i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模型.在分析了IEEE802.11i协议的体系结构和安全机制的基础上,对IEEE802.11i的数据加密技术进行了剖析,详细分析了TKIP和CCMP协议的加解密过程和安全性能,结果表明,TKIP的安全性能仍有局限性,只是一种过渡方案,而CCMP才是健壮的数据保密协议.  相似文献   

20.
对现有的一个典型的基于验证元的三方密钥交换协议——ZZJ协议进行分析,指出它的不安全性。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的大多数基于验证元的3PAKE协议均难以抵御服务器密钥泄露攻击的现状,提出一个新的基于验证元的三方密钥交换协议——NZZJ协议。通过安全性分析,证明该协议能够抵御服务器密钥泄露攻击、未知密钥共享和内部人攻击等常见的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