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全面调查鼠、蚊、蝇和蟑螂等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季节消长等基本状况,为有效控制病媒生物疾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病媒生物的种类及其季节消长,为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粘捕法监测蟑螂密度,夹夜法监测鼠密度。结果顺德区蚊虫以致乏库蚊为优势蚊种,占96.56%;季节消长呈双峰型,以农户蚊密度为最高;蝇类以麻蝇为优势种,占60.14%,6月为全年密度高峰期,以绿化带蝇密度为最高;蟑螂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95.6%,蟑螂全年均有活动,有2个高峰期,以农贸市场蟑螂密度最高;鼠类褐家鼠和小家鼠各占50%,在7-11月均有活动,无明显高峰期。结论基本掌握了顺德区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为控制病媒生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防治方法,政府组织,全民参与,预防控制蚊、蝇、鼠、蟑螂等病媒生物。随着社会经济、旅游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病媒生物赖以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为病媒生物繁衍提供了温床,在新环境、新形势下如何评估病媒生物给人类健康带来的风险,以及依法防控和降低病媒生物危害是各级爱卫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庆市重点旅游区病媒生物密度状况,为有效进行病媒生物应急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规定方法,监测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密度。同时,参照全国爱卫会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及有关行业标准分析评价重点旅游区病媒生物的侵害程度。结果鼠密度为0.62%,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但农贸市场鼠密度超标(4.99%)。不同月份和不同场所的鼠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成蚊密度为2.71只/人工小时,不同场所以旅游景区和医院最为突出,分别为5.42只/人工小时和4.42只/人工小时。蚊幼虫容器指数为9.15,是标准的3.05倍。蝇密度为1.32只/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蟑螂密度为1.06只/张,但蟑螂的侵害率仍然较高,达11.46%,是标准的3.82倍。不同月份和不同场所蟑螂的侵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重庆市重点旅游区目前的病媒生物密度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鼠密度(农贸市场)、蚊密度与容器指数、蟑螂侵害率等均严重超标,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加强病媒生物防治,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范围内,保障游客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厦门港船舶主要病媒生物侵害状况,为今后开展相关的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或建议,为预防与控制通过病媒生物传播的病媒生物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夜法监测鼠密度,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盒夜法监测蟑螂密度。结果 89艘船舶4类媒介生物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鼠7.9%、蟑螂33.7%、蚊25.8%、苍蝇19.1%。结论船舶公司建立健全安全卫生制度,完备防护病媒生物的设施,合理使用杀虫防鼠药械,有效地防止媒介生物的侵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开展大范围的舰艇环境病媒生物本底调查研究,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性建议。方法在北海、东海及南海2个区域设调查点,监测当地气温在20~25℃之间时舰艇上的病媒生物侵害情况。结果水面舰艇主要病媒生物种类为蟑螂与鼠类,侵害率分别高达74.45%与66.15%;其次为蚊、蝇,侵害率分别为27.54%和57.73%;鼠类体表寄生蚤与寄生革螨侵害率分别为43.1%和27.06%;舱室尘螨孳生较为普遍,达到83.2%。潜艇环境只捕获到蟑螂与尘螨,侵害率分别为11.11%和50.39%。舰艇病媒生物侵害有显著的地域性,呈从北到南增强的趋势,而且随服役年限增加,鼠类与蟑螂侵害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水面舰艇病媒生物侵害严重,特别是鼠类体表寄生虫及其传播的疾病应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主要病媒生物(蚊、蝇、蟑螂、鼠)的种类、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要求,开展重要病媒生物(蚊、蝇、蟑螂、鼠)监测,分别采用诱蚊灯法、笼诱法、粘捕法、夹夜法。结果 2013年南京市蚊密度为0.57只/(h·灯),主要蚊种为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蝇密度为2.022只/笼,主要蝇种为家蝇、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和棕尾别麻蝇;蟑螂密度为1.647只/张,主要蟑螂种类为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鼠密度为0.140%,主要鼠种为褐家鼠和黄胸鼠;季节消长情况为鼠、蝇密度呈单峰型,蚊、蟑螂密度呈双峰型。结论 2013年南京市病媒生物控制在较低水平,需建立病媒生物防治体系,重视病媒生物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烟台市主要病媒生物蚊、蝇、鼠及蟑螂的密度、种类、季节消长和在不同生境类型中的分布,为制定主要病媒生物防治方法和策略提供科学参考,为预防病媒生物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诱蚊灯法、笼诱法、夹夜法和粘捕法对蚊、蝇、鼠和蟑螂进行密度监测。结果平均蚊密度为4.62只/(灯·夜),8月蚊密度最高,优势种为淡色库蚊,占蚊总数的76.11%,不同生境中,养殖场蚊密度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蝇密度为2.83只/笼, 9月蝇密度最高,优势种为家蝇,占蝇总数的53.32%,不同生境蝇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平均鼠密度值为0.90%,3月鼠密度最高,优势种为褐家鼠,占鼠总数的62.39%,不同生境中鼠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110,P=0.089);平均蟑螂密度为0.51只/张,11月蟑螂密度最高,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占99.91%,在不同生境中,超市蟑螂密度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2018年烟台市蚊、鼠、蟑螂密度相比2017年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应该继续加强病媒生物的监测和防治。养殖场、猪圈和牛棚中蚊密度较高,超市和市场中蟑螂密度较高,应该重点加强这几类生境中相应病媒生物的治理。  相似文献   

9.
国外病媒生物控制标准体系特点及我国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媒生物(如鼠、蚊、蝇、蟑螂、蚂蚁、跳蚤、虱子、蜱和螨等)是一类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环境和人们生活的有害生物。据调查,我国现有鼠类180种,蚊类约350种,蝇类1386种,室内蟑螂19种,蚤类520多种,螨类534种,蜱类110种,这其中有很多为媒介生物,由它们所致的鼠源性疾病和虫媒病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预防媒介生物性疾病暴发流行的最有效手段是控制病媒生物,而控制病媒生物则需要相应的技术标准予以指导和规范。但是,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我国病媒生物控制技术标准的研制工作异常缺乏,基础薄弱,与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病媒生物控制标准方面的差距巨大。为此,本文力图从分析国外病媒生物控制标准体系的特点入手,找出我国病媒生物控制标准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我国病媒生物控制标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镇江市病媒生物密度、季节消长及种群构成,为病媒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和《江苏省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要求,开展鼠、蝇、蚊和蟑螂的密度监测,监测分别采用夹夜法、诱蚊灯法、笼诱法和粘捕法。结果 2009-2013年,镇江市鼠密度平均为0.43%,捕获褐家鼠、黄胸鼠等6种鼠类,黄胸鼠为优势种,占40.79%;蚊密度平均为6.35只/(灯·h),捕获淡色库蚊、中华按蚊等5种蚊虫,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占66.62%;蝇密度平均为5.04只/笼,捕获家蝇、丝光绿蝇等15种蝇,家蝇为优势种群,占51.14%;蟑螂平均密度为2.87只/张,蟑螂侵害率为17.43%,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99.45%。结论从5年监测资料来看,镇江市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以环境综合整治为基础,综合各种防治措施可有效防治病媒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