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辩证施治脂肪肝14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医辩证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根据病人临床表现,辩证分为肝郁脾虚型、痰浊内阻型、湿热蕴结型、气血瘀阻型,分别以逍遥散、导痰汤、茵陈蒿汤、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症状、酶学、血脂及影像学变化情况。结果 辩证施治脂肪肝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降酶降脂及影像学改变明显。结论 中医辩证施治脂肪肝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诊断:辩证逐步客观化。国家卫生部曾3次修订中医病诊断、疗效标准,将“心痹”分为心血瘀阻、寒凝血脉、痰浊内阻、气血虚弱、心肾阴虚、心肾阳虚6型。目前,科研人员进行的高锰钢临床证型调查和实验室检查为辩证客观化提供了数据,建立了冠心病心绞痛不同证型的客观辩证标准。  相似文献   

3.
眩晕症的各证型之间与血液流变即血液粘滞度有一定关系。辩证为实证的肝阳上亢型和痰浊中阻型,血液呈高粘滞状态;辩证为虚证的气血亏虚型,血液呈低粘滞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辩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按中医辩证分为湿热型、寒凝气滞型、血瘀痰阻型3型治疗。结粜:治愈22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1例。结论: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叙述脑活素结合中医辩证论治AD的疗效。方法:脑活素2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次,连用二周,结合中医治疗,则根据临床表现予以辩证论治,临床上老年性痴呆主要从心、肝、肾三脏入手,加以辩证论治,分为四型:1.肾阴亏虚,阴虚火旺型;2.肾阳亏虚型;3.心血亏虚,脉络瘀阻型;4.肝血亏虚,虚风内动型,结果:本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在临床上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低角型青少年下颌骨生长旋转的纵向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颌平面角大小与青少年下颌骨生长旋转的关系。方法:根据Bjork前颅基底稳定结构和下颌骨稳定结构重迭法,头影测量48名青少年在6、9、12、15和18周岁拍摄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统计分析一种颅面型(REFcrh/REFml角、REFcrh/ML角和REFml/ML)的关系。结果:(1)高低角型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期间,下颌骨整全旋转及其质呈向前旋转变化,基质内旋转呈负后旋转变化。(2)低角型的下颌骨整体旋转和基质旋转向前旋转幅度明显大于高角型,下颌骨基质内旋转向后旋转幅度高低角型之间没有明显区别。(3)下颌同整体旋转、基质旋转及基质内旋转,男女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高低角型青少年之间下颌骨生长旋转方式和幅度不同,正畸医生应该在正畸设计、矫治预后及稳定保持中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7.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发,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等症状。一年来我们配合临床,对眩晕病人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辩证施护,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11例,女17例。年龄只大者64岁,最小者24岁。其中,突然发病者12例,逐渐发病者16例。结果,治愈13例,显效8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100%。2临床症状及体征头痛呕吐,急躁易怒,高血压,眩晕耳鸣伴肢体麻木者18例;眩晕动则加剧,面色苍白,心悸失眠,神疲懒言10例。3辩证…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与中医辩证分型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在干扰素治疗的同时,运用中医辩证分型,进行观察,发现干扰素对肝郁脾虚型疗效较好,湿热未清型为次,总有效率分别为72%和42.86%。而对肝肾阴虚型,瘀阻络型疗效较差,总有效率分别为28.57%和14.29%。经统计学处理,肝郁脾虚型与肝肾阴虚、瘀血阻络型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按辩证分型治疗,可大大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分期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的辩证用药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门诊44例乳腺小叶增生病人,分为肝气郁结型、气滞血淤型、痰湿阻络型及虚实夹杂型,观察各期各型治疗效果。结果治愈28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45%。不同证型治愈率有显著差异。结论运用中医辩证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疗效可靠。病程较短的单纯肝气郁结型、气滞血淤型较病程较长的痰湿阻络型及虚实夹杂型治疗疗程短、效果好,两者治愈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宋波兰 《中华医护杂志》2005,2(6):552-552,554
目的 观察眩晕患者46例中医治疗与辩证施护的疗效。方法 根据中医辩证分为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肾虚型和痰浊雍阻型,分型治疗和护理。结果 全组住院治疗12.20d(平均14d)。痊愈29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结论 中医眩晕从“风、火、痰、虚”病因分型诊断对治疗和施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消化道肿瘤化疗的中医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0例消化道肿瘤化疗后的中医辩证施护观察,大致可将其分为虚实两大类,实证型重于疏导,虚证型则重于补益,虚实两证均可在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针对化疗后的反应,给与相应的治疗及辩证护理,效果满意。实为肿瘤病人的又一新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400例Ⅱ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前糖尿病的证型研究,国内尚缺乏统一方案,原因是中医强调辨证,中西医结合强调辩证与辨病相结合,西区则强调阶段性对症治疗。加之糖尿病在疾病谱中属于综合征性质,本身症状复杂,急慢性并发症多,给辩证分型带来困难。我们选择符合WHO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的分类与诊断标准的400例NIDDM患者进行证型分析.证型依据1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征诊断疗效标准所列证候分类为主要依据。参考WHO分类及诊断标准。选择NIDDM病例,结合临床体征及特殊检查,将并发症作为次要症状。对急性或严重的共发症则按各自病种辩证分型…  相似文献   

13.
心悸的辨证施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证施膳,是根据病人临床证型结合中药或药用食物的不同性味,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品种进行配方,经过相应的炮制,加工制成汤、饮、粥、糕、饼等膳食,使药物、食物相辅相成,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现将心悸的4种证型的辩证施膳的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辩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精华,临床辩证论治得心应手,应认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尤其是对病机的剖析最为重要,笔者临床多年,在诊疗过程中,对血虚型颈椎病发病机理的点滴认知,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炎的中医辩证分型及治疗效果。方法以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和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该病的诊断依据,然后将62例十二指肠炎按中医辩证分为四型进行治疗:肝胃不和型治以理气和胃,方投柴胡舒肝汤加减;脾胃虚弱型治以健脾和胃,方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脾胃湿热型治以清热化湿,方选藿朴夏苓汤加左金丸;气滞血瘀型治以理气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失笑散加减。结果治疗45天后做疗效统计,本组病例治疗获痊愈者14例,占22.58%:显效者28例,占45.16%;有效者17例,占27.42%;无效者3例,占4.84%。结论十二指肠炎的病理改变是中医辩证分型的物质基础。其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了。临床表现无特征性症状,其各种临床表现符合祖国医学对“胃脘痛”的认识,故以中医辩证分型治疗,由于药证相符,故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中医辩证论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上前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若干文献,讨论了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分型论治情况,艾滋病“病”、“证”、“症”概念的关系,辩证应遵循的三个原则,以及以病为纲,先分期再分型,病证结合的中医辩证思路。  相似文献   

17.
活血化瘀法在月经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在月经病各个证型的广泛应用、方法:以活血化瘀法为治疗月经病的基本之法。临证或在相应的治法中配合活血化瘀法,再根据对患的辩证,而随症加减。结果:在临床上只要辩证准确,恰当运用活血化瘀法,有效的调整月经周期,控制月经期出现的各种症状;结论:通过辩证施治.活血化瘀法对月经病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IgA肾病免疫病理和中医辩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本文就IgA肾病免疫病理与中医辩证关系,以本院IgA肾病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IgA+C3沉积的IgA肾病患者,中医辩证常表现为阴虚型;以IgA+IgM+C3沉积者多为气虚型;以IgA+IgG+IgM+C3和IgA+IgG+C3沉积者,与中医辩证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参苓白术治疗小儿泄泻2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志成 《海南医学》1998,(3):208-208
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泄泻21例,按中医辩证属脾虚型,结果16例痊愈,4例好转,1例无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分析临床失眠症肝气虚机理,并探讨针对本病采用大补肝汤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上半年度入我院接受中医辩证治疗的失眠症患者48例,患者的辩证分型主要为心胆气虚型、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痰热内扰型及肝郁化火型。给予患者大补肝汤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后,4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46例,有效率达到95%以上。结论:针对临床失眠症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是一种有效手段,针对肝气虚失眠症患者采用大补肝汤治疗效果显著,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