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行为护理应用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行为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护理应用在冠心病患者中可以减轻冠心病发作次数,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冠心病的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划分,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加以对比。结果经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康复情况、自我测评和饮食规范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率频次和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少,住院时间明显较短。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5%,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治疗的同时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恢复,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李月 《医学信息》2019,(24):180-181186
目的 观察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4.11%,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3%,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施行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且获得较高的满意度,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甘雪梅 《医学信息》2018,(8):172-173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系统性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陶春艳 《医学信息》2018,(24):154-156
目的 研究柔性护理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126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柔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3%,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41%,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护理中应用柔性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用于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1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37例与对照组94例。两组均给予相关对症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生活能力评分均增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周弘丽 《医学信息》2019,(7):180-182
目的 探究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给予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给予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为脑出血临床护理提供良好借鉴。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脑出血治疗的患者16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8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情况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37%(57/81),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感,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的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通过观察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的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痴呆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老年痴呆的治疗有效率,使患者更加满意,并且提升了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选取36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8%,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两组相比,后者明显要优于前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改善冠心病和心绞痛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宫丽萍 《医学信息》2018,(12):145-147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抽取70例展开研究,依照双色球随机模式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硝苯地平、普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血流动力学及血脂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1%,高于对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方面,观察组患者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水平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HDL-C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改善,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岳卫东 《医学信息》2018,(21):141-143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24例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观察组在此基础加用曲美他嗪,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TC、TG、LDL-C、HDL-C变化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70% vs 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2.10±1.12)次/周、持续时间(2.27±1.18)min,低于对照组的发作次数(2.82±1.30)次/周、持续时间(2.84±1.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3.22% vs 4.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疗效显著,可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且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杜敏 《医学信息》2019,(12):172-173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水平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8月~12月收治的30例冠心病患者视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30例健康者视为对照组,检测两组sd-LDL水平并比较,分析sd-LDL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sd-LD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sd-LD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最高,不稳定性心绞痛次之,稳定性心绞痛最低。三支病变sd-LDL水平高于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LDL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45,P=0.00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d-LDL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d-LDL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变化密切相关,sd-LDL水平较高意味着冠心病严重程度较高,临床需采取积极地预防性措施,保持sd-LDL水平的稳定,为疾病治疗及预后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知己健康管理模式下门诊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就诊并确诊为冠心病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7例,对照组患者47例。对照组患者行门诊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知己健康管理护理,从运动、饮食、用药、健康教育方面加以专门护理,护理疗程为3个月。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机体恢复情况(即SAQ得分),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患者SAQ得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限制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病频率、患者满意度与患者疾病认知度五项测试分数的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70,2.246,2.441,2.662,2.113;P0.05)。在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13,2.315,2.346,2.470;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14,P0.05)。结论:对于门诊冠心病患者行知己健康管理护理方案能够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张文魁 《医学信息》2018,(2):119-120,123
目的 分析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应用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每日心绞痛频率、每日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缺血时间、心电图缺血次数,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明显改善率(48.84%)明显高于对照组(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心绞痛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缺血时间、心电图缺血次数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绞痛患者采用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赵晓睿  蔡宏权 《医学信息》2019,(17):159-160,163
目的 研究保心汤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心率(HRV)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9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保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EGF、24h动态心电图HRV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浆VEGF(95.41±11.22)pg/ml与治疗前(93.56±13.01)pg/m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VEGF(112.11±13.98)pg/ml较治疗前(94.36±12.03)pg/m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变异性(SDNN、SDANN、SDNN Index、rMSSD、pNN50)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心汤可以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提高血浆VEGF水平,进而可促进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诊断为心绞痛的患者共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同时给予曲美他嗪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缺血情况改善总有效率为85.90%,高于对照组的6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9%,低于对照组的24.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赵濛 《医学信息》2019,(21):174-175
目的 观察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ICU治疗的患者1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早期预警评分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ICU留住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6.94%,低于对照组的18.05%,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3.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留住时间为(7.13±2.16)d,短于对照组的(11.01±2.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61%,高于对照组的8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降低意外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ICU入住时间,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