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5年汝阳县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特征。方法按照全国肿瘤登记质量控制指标和评价标准,对汝阳县2015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评估。计算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粗率、性别和年龄别发病(死亡)率以及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死亡)顺位和构成等。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来计算。结果 2015年共报告新发恶性肿瘤病例1 091例,仅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DCO%)是0.73%,肿瘤死亡发病比MI是0.68,病理学诊断比例(MV%)是77.82%。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11.34/10万,标化率为184.23/10万。发病前5位的为肺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肝癌,前十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82.58%。恶性肿瘤死亡739人,死亡粗率143.1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0.32/10万,死因顺位前5位分别为: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脑瘤,前十位死亡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8.09%。结论汝阳县居民主要恶性肿瘤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需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癌症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0年江苏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根据2010年江苏省27个肿瘤登记地区的发病和死亡资料,按城乡和性别分层统计和分析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情况。结果 2010年江苏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标率、世标率和累积发病率(0~74岁)分别为264.22/10万、137.27/10万、181.15/10万、21.32%;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和累积死亡率(0~74岁)分别为183.08/10万、88.58/10万、120.92/10万、13.62%。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女性乳腺癌等是江苏省居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导致死亡最主要的肿瘤死因。结论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等仍是严重危害江苏省居民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肺癌、结直肠癌和女性乳腺癌等癌种的疾病负担持续加重,应继续加强综合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黄石港区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情况,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黄石港区恶性肿瘤登记的恶性肿瘤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3年黄石港区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305.72/10万、195.17/10万,40岁后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发病前3位是支气管或肺癌、胃癌、乳房(腺)癌,肿瘤死亡率前3位的是支气管或肺癌、肝癌、胃癌。结论黄石港区恶性肿瘤死亡率略高于全国恶性肿瘤死亡水平,男性、中老年人是发病高危人群。支气管或肺癌及消化道肿瘤应进行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9年四川省肿瘤登记覆盖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对四川省5个肿瘤登记点上报2009年肿瘤登记资料进行审核与评价,选取肿瘤登记数据质量达标的3个登记点,收集肿瘤登记数据,计算肿瘤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等指标。结果纳人分析的3个肿瘤登记点2009年报告肿瘤新发病例4667例,死亡3192例。恶性肿瘤发病率310.6/10万(男性377.9/10万,女性239.3/10万),城市地区发病率263.4/10万,农村地区379.8/10万。发病率35岁“年龄组开始快速升高,80岁~时处于最高水平。恶性肿瘤死亡率212.5/10万(男性270.2/10万,女性151.2/10万),城市地区死亡率150.4/10万,农村地区303.2/10万。死亡率35岁~年龄组开始较为快速升高,70岁一开始迅速升高并无下降趋势。全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前几位的是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直肠癌、乳腺癌,发病前10位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9.12%。死亡率居前几位的是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直肠癌,死亡居前10位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5.09%。结论胃癌、肺癌、食管癌、直肠癌、肝癌、乳腺癌是威胁我省肿瘤登记地区居民健康的主恶性肿瘤,应作为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苏州市吴江区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收集苏州市吴江区户籍居民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计算性别、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及标化率,并进行恶性肿瘤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减寿率(PYLLR)分析,寿命表法计算去死因期望寿命(CELE)和期望寿命损失年数(YLEL)。结果吴江区2015年恶性肿瘤粗发病率336.33/10万,中标率163.05/10万;粗死亡率211.11/10万,中标率90.90/10万。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396.75/10万)和死亡率(282.65/10万)均高于女性(277.61/10万、141.58/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先上升后下降,在80~8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发病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死亡前5位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恶性肿瘤死亡PYLLR为10.87‰,AYLL为10.54年,肺癌居PYLLR首位,除胆囊癌、白血病、乳腺癌外,其余前10位死亡肿瘤PYLLR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AYLL低于女性。结论肺癌和消化道恶性肿瘤是危害吴江区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癌种,中老年人群为重点人群,应加强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滨湖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11-2015年滨湖区登记报告的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结果滨湖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27.90/10万,标化发病率为183.90/10万,死亡率为212.98/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5.80/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且男性均高于女性。主要恶性肿瘤发病前5位的是胃癌、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死亡率位列前5位的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恶性肿瘤前5位YPLL顺位与死因顺位不同。结论胃癌、肺癌、结直肠癌、肝癌是滨湖区主要流行癌种,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7.
王秦  许滋宁 《职业与健康》2014,(17):2445-2448
目的探讨南通市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并对该地区肿瘤登记工作质量作以简要评估。方法收集南通市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数据,采用Canreg4软件录人,通过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整理,分析该地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对死亡/发病比(M/I)、病理组织学诊断所占比例(MV%)、只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DCO%)、未指明部位和原发部位不明的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所占的百分比(O&U%)进行评估。结果2012年南通市恶性肿瘤发病为23736人,死亡为17464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12.84/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34.00/10万,经年龄构成调整后,发病的中标率为167.03/10万,死亡的中标率为113.38/10万。前6位高发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在男性和女性中均居发病率的首位,全人口发病率为60.66/10万。前6位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肿瘤登记工作质量指标,M/I为0.74、MV%为54.86%、DCO%为0.41%、0&u%为3.70%。结论恶性肿瘤是南通市居民的第1位死因,肺癌居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消化系统肿瘤占比例最高。南通市肿瘤登记数据基本反映了全市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但仍需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1年江西省农村肿瘤登记县女性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为当地恶性肿瘤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西省4个农村肿瘤登记县2011年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报告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主要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顺位、累积率和截缩率等指标。结果:2011年江西省农村肿瘤登记县女性恶性肿瘤报告粗发病率88.66/10万,中标率60.94/10万,世标率79.26/10万;女性恶性肿瘤报告粗死亡率56.45/10万,中标率37.04/10万,世标率50.16/10万;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和子宫颈是4县女性发病率前5位的恶性肿瘤;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是4县女性死亡率前5位的恶性肿瘤。结论: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农村女性居民恶性肿瘤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淮安市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情况,为淮安市恶性肿瘤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1年淮安市8个县区恶性肿瘤登记报告资料进行整理汇总,按性别、年龄、恶性肿瘤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淮安市恶性肿瘤年均粗发病率205.56/10万、标化发病率为166.40/10万,年均粗死亡率为153.87/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3.29/10万,标化率与全国高发地区数据相近。发病率较高的前4位恶性肿瘤分别为食管癌、胃癌、肺癌和肝癌。死亡居前的为食管癌、肺癌、肝癌和胃癌。男女性恶性肿瘤年均粗发病率分别为246.53/10万、162.20/10万,粗死亡率分别为189.64/10万、116.04/10万,不同性别肿瘤发病(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1=36.90,P1<0.001;u2=37.22,P2<0.001)。各年龄组粗发病(死亡)率不同,35岁以上发病(死亡)数占总病例数的97.68%和98.15%。结论淮安市恶性肿瘤呈高发状态,食管癌、胃癌、肺癌和肝癌在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中占很大比重,应作为淮安市肿...  相似文献   

10.
中国2008年肿瘤发病和死亡隋况估计及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估计2008年中国肿瘤发病和死亡的情况,并预测今后20年发病数和死亡数.方法 根据中国36个肿瘤登记点的数据以及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2004-2005年)的结果,估计2008年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预测2010、2015、2020、2025和2030年的发病数和死亡数.结果 中国按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排前10位的癌症是肺癌(33.5/10万)、胃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子宫体癌、子宫颈癌、白血病和脑瘤/神经肿瘤(4.4/10万);按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排前10位的癌症依次为肺癌(28.7/10万)、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子宫颈癌、白血病、脑瘤/神经肿瘤和子宫体癌(2.4/10万).癌症高发人群为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男性,40岁以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超过女性.在今后20年,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均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越来越严重,以肺癌、乳腺癌和消化道肿瘤为主,重点防控对象为40岁以上男性中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比较2010年和2015年江西省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方法 从2015年中国分省份疾病负担研究中选取江西省恶性肿瘤的发病数、死亡数、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ost,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等数据资料,使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标准人口,计算标化发病率、死亡率、YLL率、YLD率和DALY率,以此评价该省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5年江西省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数、死亡数、YLL、YLD和DALY高于2010年,且男性>女性,但标化发病率下降了3.25%、标化死亡率下降了8.42%、标化DALY率下降了8.64%。2010年和2015年,YLL/DALY为97.78%和97.58%;2010年和2015年,≥ 50岁人群标化DALY率分别占总体的88.19%和88.14%;2010年和2015年标化DALY率前五位的恶性肿瘤均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白血病。结论 江西省2015年的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相比2010年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应重点做好男性和≥ 50岁人群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白血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江苏省2015年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06-2015年子宫颈癌流行趋势,为开展子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8年江苏省疾控中心收集并质控后的35个肿瘤登记处的2015年子宫颈癌登记资料,按城市和农村地区分层,分别计算粗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累计发病率(0~74岁)、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累计死亡率(0~74岁)、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等指标;采用Joinpoint软件分析江苏省2006-2015年子宫颈癌发病(死亡)中标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江苏省2015年子宫颈癌估算新发病例数为6610例,粗发病率为17.53/10万,中标率为12.13/10万,世标率为11.22/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1.19%,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顺位中居第6位。估计子宫颈癌死亡1905例,粗死亡率为5.05/10万,中标率为3.01/10万,世标率为2.87/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0.31%,在女性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居第8位。2006至2015年间江苏省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水平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和死亡中标率的AAPC分别为6.6%(95%CI:4.7~8.4)和5.5%(95%CI:2.9~8.2)。结论 子宫颈癌是江苏省女性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与死亡率逐年明显上升,且农村地区发病和死亡水平高于城市地区,应有针对性加强子宫颈癌综合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江苏省2015年肾及泌尿系统不明恶性肿瘤(以下简称"肾癌")发病和死亡的流行现状及2006—2015年的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江苏省2015年肿瘤登记资料,分析城乡、不同性别、年龄别的肾癌发病/死亡率和(0~74)岁累积率,结合2015年江苏省户籍人口资料,估计全省肾癌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4.
2015年中国胃癌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估算2015年我国胃癌的发病死亡情况和分布特征,为肿瘤防控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8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501个登记处的2015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评估,其中368个肿瘤登记处的数据符合入选标准,按城乡、性别以及年龄分层,结合2015年全国人口数据,估计全国胃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采用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计算。结果 2015年368个登记地区覆盖人口309 553 499人,男性156 934 140人,女性152 619 359人。估计全国胃癌新发病例40.3万例,发病率为29.31/10万,中标率为18.68/10万,世标率为18.57/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29%,居发病癌谱第二位。胃癌死亡病例29.09万例,死亡率为21.16/10万,中标率为13.08/10万,世标率为12.92/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5%,居癌症死亡顺位第三位。总体上,胃癌发病率(男性中标率为26.54/10万,女性中标率为11.09/10万)和死亡率(男性中标率为18.75/10万,女性中标率为7.72/10万)男性均高于女性,农村地区均高于城市地区(农村中标发病率为21.82/10万,城市中标发病率为16.37/10万;农村中标死亡率为15.84/10万,城市中标死亡率为11.05/10万)。胃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在40岁之前较低,40岁后开始上升,在80~岁达到高峰。胃癌病例数自50~岁开始显著增多,高峰出现在60~70岁组,大量病例累积在55~80岁。不同性别、城乡地区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与全人群总体趋势相似,但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结论 我国胃癌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和城乡分布差异,可根据高发年龄和高危人群特征优化筛查项目和防控方案,以期降低我国胃癌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5.
Despite having achieved nationwide registry coverage in addition to substantial improvements in data on the epidemiology of cancer in Germany, the Centre for Cancer Registry Data continues to estimate national statistics on incidence, survival, and prevalence instead of calculating these directly from available data. The methods used for evaluations are based initially on estimates of registration completeness or, for survival analyses, an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follow-up data. The completeness of incident case registration is estim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mortality/incidence procedure, which assumes a largely const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rtality and incidence of a cancer type among people of the same age and sex across federal states. Inclusion criteria for consideration of registry data in national survival analyses are less than 15?% of death certificate only (DCO) cases and plausible survival for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or metastatic lung cancer. Of the 477,300 incident cancer cases estimated for 2010, 429,900 were reported by the cancer registries (90%), and ten federal states contributed data to national survival estimates.  相似文献   

16.
徐刚  杨静  陈英  刘杰  刘世炜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1):1307-1312
目的 分析2010年和2015年江西省老年人群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为该省肿瘤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从2015年中国分省份疾病负担研究中选取2010年和2015年江西省老年人群恶性肿瘤的发病数、死亡数、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ost, 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 DALY)等数据,使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标准人口,计算标化的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以此评价江西省老年人群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 结果 江西省老年人群恶性肿瘤总体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均为男性>女性。 2015年相比2010年,恶性肿瘤总体标化发病率在50~<70岁组和70~岁组中分别上升1.66%和下降5.24%,标化发病率前五位为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和结肠癌;总体标化死亡率在两个年龄组分别下降4.18%和9.12%,而总体标化DALY率分别下降5.24%和11.63%,标化死亡率和DALY率前五位均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此外,2010年和2015年,YLL/DALY达95%以上;前三位癌种肺癌、肝癌和胃癌的DALY占总体的60.56%和60.00%。 结论 2015年疾病负担相对2010年有所下降。江西省老年人群需要重点防治的恶性肿瘤是肺癌、肝癌和胃癌,男性是重点防控对象。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分析2000年与2010年延吉市恶性肿瘤死亡分布特点,为制定恶性肿瘤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00年与2010年延吉市死亡资料,按性别和年龄分别计算恶性肿瘤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恶性肿瘤死因构成、恶性肿瘤死因顺位。结果 2010年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45.53/10万,标化死亡率为167.28/10万,是2000年的2.09倍,男性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女性,并且呈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两年恶性肿瘤前4位均是肝癌、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2010年食管癌死亡率由2000年的第5位下降到第6位,而第6位的胰腺癌上升到第5位。青壮年时期主要恶性肿瘤死因肝癌为主,而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主要以肝癌和肺癌为主。2000年恶性肿瘤平均减寿15.94年,而2010年恶性肿瘤平均减寿12.89年,两年前3位恶性肿瘤减寿顺位为肝癌、肺癌和胃癌。结论 延吉市恶性肿瘤总死亡率低于全国水平,但肝癌的死亡率高于全国水平,其余均低于全国水平,肝癌和肺癌是严重危害延吉市居民最主要的肿瘤死因。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estimates for 19 cancers (among solid tumors) are presented for France between 1980 and 2012.MethodsIncidenc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21 local registries and correspond to invasive cancers diagnosed between 1975 and 2009. Mortality data for the same period were provided by the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anté et de la recherche médicale. The national incidence estimates were based on the use of mortality as a correlate of incidence. The observed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data were modeled using an age-period-cohort model. The numbers of incident cases and deaths for 2010–2012 are the result of short-term projections.ResultsIn 2012, the study estimated that 355,000 new cases of cancer (excluding non-melanoma skin cancer) and 148,000 deaths from cancer occurred in France. The incidence trend was not linear over the study period. After a constant increase from 1980 onwards, the incidence of cancer in men declined between 2005 and 2012. This recent decrease is largely related to the reduction in the incidence of prostate cancer. In women, the rates stabilized, mainly due to a change in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Mortality from most cancer types declined over the study period. A combined analysi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by cancer site distinguished cancers with declining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e.g., stomach) and cancers with increasing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e.g., lung cancer in women). Some other cancers had rising incidence but declining mortality (e.g., thyroid).ConclusionThis study reveals recent changes in cancer incidence trends, particularly regarding breast and prostate cancer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描述和分析浙江省嘉善县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性别差异。方法 1990-2014年嘉善县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源自当地肿瘤登记报告系统。以2010年全国人口为标准人口,计算标准化发病率和标准化死亡率,并计算相应性别发病率比值、死亡率比值及其95% CI结果 1990-2014年嘉善县所有恶性肿瘤的标准化发病率为226.13/10万,其中男性为266.04/10万,女性为187.22/10万,男、女性发病率比值为1.42(95% CI:1.39~1.46),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恶性肿瘤的标准化死亡率为155.39/10万,其中男性为206.55/10万,女性为104.98/10万,性别死亡率比值为1.97(95% CI:1.91~2.03),男、女性死亡差异同源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恶性肿瘤类型发现,除胆囊癌及甲状腺癌以外,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浙江省嘉善县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均为男性高于女性,且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0.
Aim : Cancer burden measured in 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 captures survival and disability impacts of incident cancers. In this paper, we estimate the prospective burden of disease arising from 27 cancer sites diagnosed in 2006, by sex and ethnicity; and determine how its distribution differs from that for incidence rates alone. Methods : Using a prospective approach, Markov and cancer disease models were used to estimate DALYs with inputs of population counts, incidence and excess mortality rates, disability weights, and background mortality. DALYs were discounted at 3.5% per year. Results : The age standardised Māori:non‐Māori incidence rate ratios were 1.00 for males and 1.19 for females, whereas for DALYs they were greater at 1.42 for males and 1.68 for females. The total burden of cancer for 2006 incident cases (i.e. not age standardised) was estimated to be approximately 127,000 DALYs. Breast (27%), lung (14%) and colorectal (13%) cancers for females and lung (16%), colorectal (14%), and prostate (16%) cancers for males were the top contributors. By ethnicity, Māori experienced a substantially higher burden from lung cancer (around 25% for both sexes). Conclusions: Due to Māori both having higher rates of cancers with a worse survival (e.g. lung cancer), and tending to have worse survival for each cancer site, ethnic disparities in the age‐standardised DALY burden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for incidence (rate ratios of 1.52 and 1.07 respectively, sexes pool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