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铜、铁、锌、铝金属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氧化应激及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影响,为预防老年性痴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铜、铁、锌、铝分别作用于SH-SY5Y细胞,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法测定细胞内Aβ1-42蛋白含量。结果铜、铁、锌、铝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胞活性,50、200、400μmol/L Cu SO4组SH-SY5Y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0.47%、74.81%、64.97%,1、2、4 mmol/L Fe SO4、Al Cl3组SH-SY5Y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3.08%、78.28%、56.10%和92.21%、85.30%、62.72%,50、100、200μmol/L Zn SO4组SH-SY5Y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1.76%、76.51%、61.27%;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金属组SH-SY5Y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铜、铁、锌、铝组SH-SY5Y细胞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明显下降,ROS水平和丙二醛、Aβ1-42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铁、锌、铝可致神经细胞毒性作用和Aβ蛋白沉积,其机制可能与金属诱导细胞内ROS产生并导致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鱼藤酮诱导SH-SY5Y细胞损伤建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样病变细胞模型,基于铁死亡探讨牛磺酸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鱼藤酮组、鱼藤酮+牛磺酸组、牛磺酸组;对照组、鱼藤酮组、鱼藤酮+铁死亡抑制剂组、铁死亡抑制剂组。通过Western blot、MTT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乳酸脱氢酶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SH-SY5Y细胞损伤状况;运用Westernblot和铁含量检测试剂盒检测铁死亡水平;运用总谷胱甘肽检测试剂盒、脂质氧化(MDA)检测试剂盒、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总SOD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水平;运用Westernblot检测Nrf2/Keap1/SLC7A11信号通路活化水平。结果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鱼藤酮组酪氨酸羟化酶表达量降低、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死亡率升高、铁死亡和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以及Nrf2/Keap1/SLC7A11通路活化水平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鱼藤酮组比较,鱼藤酮+牛磺酸组酪氨酸羟化酶表达量增加、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死亡率降低、铁死亡和氧化应激水平降低以及Nrf2/Keap1...  相似文献   

3.
目的 阐明铁死亡是否参与煤尘诱导的巨噬细胞损伤作用,揭示铁死亡是否参与煤工尘肺的形成。方法 本研究分为生理盐水组、煤尘组、煤尘+Fer - 1组,测定细胞死亡率、铁离子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细胞脂质过氧化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和RT - qPCR评价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蛋白(Ferritin)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煤尘组小鼠巨噬细胞死亡、铁离子含量、MDA增加,GSH/GSSG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巨噬细胞ROS(绿色荧光)表达明显增强,未发生脂质过氧化细胞(红色荧光)明显减少,而发生脂质过氧化细胞(绿色荧光)明显增多。 GPX4 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Ferritin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巨噬细胞的GPX4 和Ferritin荧光表达强度明显减弱。加入Fer - 1干预后,与煤尘组相比,煤尘+Fer - 1组小鼠巨噬细胞死亡数量、MDA降低,GSH/GSSG显著恢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巨噬细胞ROS(绿色荧光)表达明显降低,未发生脂质过氧化细胞(红色荧光)明显增多,而发生脂质过氧化细胞(绿色荧光)明显减少。结论 铁死亡参与了煤尘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损伤作用,铁死亡抑制剂Fer - 1能挽救煤尘所致的小鼠巨噬细胞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1铁死亡简介 1.1铁死亡生物生理特点 2012年Dixon等[1]发现小分子化合物Erastin影响原癌ras基因突变的人纤维肉瘤细胞系HT-1080细胞内亚铁离子(Fe2+)过载会导致质膜特征性脂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聚集,导致细胞死亡,该团队将这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命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诱导铁死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别用MTT、平板克隆和细胞形态观察探讨NaB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总活性氧(ROS)荧光探针DCFH-DA、脂质ROS荧光探针C11-BODIPY581/591、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MTT探讨NaB是否诱导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通过分析公共数据库TCGA、HCCDB探讨肝癌和正常组织SLC7A11表达水平以及肝癌人群的生存曲线。Westernblot检测探讨NaB对HepG2细胞SLC7A11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和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2mmol/LNaB显著抑制HepG2细胞增殖活性(P<0.05)和克隆球形成(P<0.05)且NaB可使细胞皱缩变圆和细胞数量显著减少。ROS和GSH检测结果显示,NaB可明显增加HepG2细胞总ROS和脂质ROS含量并下调GSH,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可逆转NaB诱导的HepG2细胞ROS积累、GSH减少和增殖活性抑制。TCGA和HCCDB数据库分析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α-亚麻酸植物甾醇酯(PS-ALA)对油酸与铁死亡诱导剂(OA/erastin)联合诱导的HepG2细胞铁死亡的改善作用,并基于Nrf2/GPX4信号通路进一步探索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1mmol的OA和10μmol的erastin联合诱导HepG2细胞发生铁死亡,同时给予ALA、PS和PS-ALA干预。油红O染色观察HepG2细胞脂肪变性程度;Hoechst/PI双染评价铁死亡发生;蛋白免疫印迹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Nrf2、GPX4、HO-1、NQO1及ptgs2的表达水平;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OA/erastin组细胞内有大量脂质沉积,ROS和脂质过氧化物显著增多,发生明显铁死亡。PS-ALA干预显著减轻OA/erastin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沉积、减少细胞ROS与脂质过氧化物产生,抑制铁死亡。进一步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PS-ALA显著上调HepG2细胞Nrf2及其靶基因GPX4、HO-1与NQ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PS-ALA能有效抑制OA/erastin诱导的HepG2细胞铁死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Nrf...  相似文献   

7.
多溴联苯醚对SH-SY5Y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2,2’,4,4’-四溴联苯醚(PBDE-47)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株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及活性氧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共分4组,PDDE-47终浓度为0、2、4、8μg/ml,分别作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用2、4、8μg/ml PBDE-47对培养的SH-SY5Y细胞染毒,24 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及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细胞存活率略有上升,中、高剂量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铁死亡在铅暴露致小鼠小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C57小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浓度铅染毒组,每组10只。铅染毒组小鼠分别饮用0.25、0.50和1.00 g/L乙酸铅溶液共12周,对照组自由饮水。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检测小脑中铅含量;应用平衡木和旷场实验检验小鼠的运动平衡能力,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小脑病理变化。应用试剂盒检测小鼠小脑组织中铁、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小脑组织中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1, TFR-1)、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 FPN-1)、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A11 (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A11, 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glutathione peroxidase 4, GPX4)、核因子-E2相关因子(NF-E2-related factor 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处理SH-SY5Y细胞或原代海马神经元建立AD细胞模型,探讨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PCA)对Aβ损伤后的神经细胞的保护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筛选Aβ25-35损伤SH-SY5Y细胞的浓度,并筛选PCA作用于Aβ25-35损伤的SH-SY5Y细胞的适宜浓度。通过DCFH-DA染色和JC-1染色探究PCA对Aβ25-35损伤的细胞内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 Aβ25-35损伤SH-SY5Y细胞适宜的造模条件为10μmol/L处理24 h;800μmol/L的PCA对Aβ25-35损伤的SH-SY5Y细胞保护效果最佳(P<0.001)。Aβ25-35处理导致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内ROS水平升高(P<0.001)而线粒体膜电位有降低趋势(P=0.287);PCA干预后,原代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内ROS水平显著降低(P<0.01),线...  相似文献   

10.
镉致HEK293细胞凋亡中氧化应激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镉在诱导人胚胎肾细胞(HEK293)凋亡中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检测胞浆内的活性氧(ROS)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蛋白印迹法检测Bcl-2蛋白、Caspase-3酶原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镉浓度的升高,凋亡率升高。在60μmol/L氯化镉诱导细胞6h,凋亡率达到最高;细胞内ROS生成显著增多;MND含量明显增多(P〈0.01),GSH含量大幅下降(P〈0.01);Bcl-2表达量较镉处理3h时表达量有所下降;Cas-pase-3酶原蛋白表达下降。结论镉诱导HEK293细胞凋亡的机制与ROS上升及其导致的氧化损伤、Bcl-2蛋白表达下调和Caspase-3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三氧化二砷是否会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并比较Alamar blue 法和MTT法在肝癌细胞铁死亡中检测细胞活力的差异。方法 以人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三氧化二砷处理组、公认的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处理组以及联合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处理组,分别采用倒置生物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及存活情况,采用MTT法和Alamar blue 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探索三氧化二砷是否可以诱导铁死亡。结果 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或Erastin处理后,HepG2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可以抑制Erastin诱导的细胞铁死亡,但不能抑制三氧化二砷诱导的细胞死亡;与MTT法相比,Alamar blue 法在检测细胞铁死亡时与显微镜观察结果一致,且各浓度组内检测值标准差较小。结论 三氧化二砷可能不会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Alamar blue 法较MTT法在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后活力检测中有更高的灵敏性,是细胞铁死亡研究中活力检测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三邻甲苯基磷酸酯(Tri-ortho-cresyl phosphate,TOCP)对人成神经瘤SH-SY5Y细胞形态分化的影响,为更全面的了解TOCP的毒性提供依据。方法选用人成神经瘤细胞SH-SY5Y为细胞模型,以全反式维甲酸(ATRA)为诱导分化工具药物,在诱导中以及诱导后以不同浓度TOCP作用,动态观察SH-SY5Y细胞形态学变化,台盼蓝拒染法检测死亡细胞百分比。结果 ATRA对SH-SY5Y细胞作用7 d可导致细胞出现长出较长突起的分化特征,在诱导分化过程中及诱导分化后以不同剂量TOCP作用于细胞,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无论是突起长度还是分化细胞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0.6 mmol/L组抑制效果最强。结论 TOCP可抑制SH-SY5Y细胞的分化,并呈现一定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 PAC)对N-甲基-4-苯基吡啶鎓碘化物(MPP+)诱导的SH-SY5Y细胞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的影响。方法 用MPP+处理SH-SY5Y细胞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将SH-SY5Y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PP+)、PAC低剂量组(MPP++1.0μg/mlPAC)、PAC中剂量组(MPP++5.0μg/mlPAC)和PAC高剂量组(MPP++10.0μg/mlPAC)。以MTT法检测细胞活力、ROS检测试剂盒检测ROS生成量、Westernblot法检测线粒体分裂、融合、生物发生、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PP+处理后SH-SY5Y细胞活力显著降低,活性氧(ROS)的积累显著增加。此外,与对照组相比,MPP+处理使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FIS1和DRP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MFN1、MFN2、O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CB153和PBDE-47单独及联合染毒对SH-SY5Y细胞氧化应激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的影响。方法设DMSO溶剂对照组,1、5、10μmol/LPBDE-47(低、中、高)单独染毒组和与5μmol/LPCB153联合染毒组及相应的抗氧化剂组(N-乙酰-L-半胱氨酸NAC100μmol/L),分别对SH-SY5Y细胞染毒24h。用荧光染料DCFH-DA标记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技术(HPLC-ECD)分别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和8-OHdG的含量。结果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PBDE-47单独染毒组ROS水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但与对照组及其相应的PCB153联合组相比,ROS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中、高联合染毒组ROS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并显著高于相应的单独剂量染毒组(P<0.05),加入抗氧化剂后细胞内ROS水平明显下降(P<0.05),细胞内ROS水平与PBDE-47染毒剂量呈现剂量-效应关系;高剂量PBDE-47单独染毒组和中、高剂量联合染毒组8-OHdG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增加(P<0.05),高剂量联合染毒组8-OHdG含量明显高于相应的单独染毒组(P<0.05),加入抗氧化剂后其细胞内8-OHdG含量明显下降(P<0.05)。细胞内ROS水平与8-OHdG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895)。结论一定剂量的PBDE-47可致DNA氧化损伤,PCB153可增加PBDE-47对SH-SY5Y细胞DNA的氧化损伤作用,提示活性氧在PBDE-47致DNA损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亚砷酸钠(NaAsO_2)对人膀胱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的氧化应激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NaAsO_2(0、0.1、0.2、0.5、1、2、4、6、8、10、20 μmol/L)对SV-HUC-1细胞进行染毒,采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利用2',7'-二乙酰二氯荧光素(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分别应用DTNB比色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和黄嘌呤氧化法检测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全部染毒组细胞活力均下降(P<0.05);染毒24 h后,全部染毒组RO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2、4 μmol/LNaAsO_2组细胞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全部染毒组细胞MDA含量均无变化(P>0.05);全部染毒组细胞SOD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氧化应激可能是NaAsO_2致SV-HUC-1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CNTs)对人源支气管上皮细胞株(BEAS-2B)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生长状态良好的BEAS.2B,分别以含0、10、50、100、200μg/mLSWCNTs的培养液处理24、48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SWCNTs对BEAS-2B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荧光探针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DCFH-DA)进行活性氧(ROS)检测;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可见光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DTNB)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采用阳离子荧光染料罗丹明123测定线粒体膜电位;采用pNA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的蛋白活性;Real-timePCR测定细胞内bax和bcl-2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当处理浓度大于10p#mL时,SWCNTs可诱导BEAS-2B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内ROS含量增加,线粒体膜电位减低,MDA升高,抗氧化酶系(SOD、CAT、GSH-Px)酶活性降低,caspase-3蛋白活性增加,bax在转录水平上表达量增加,bcl-2表达量降低,各实验结果均呈效应随浓度变化的趋势(P〈0.05)。[结论]SWCNTs能够诱导BEAS-2B细胞的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亚砷酸钠对HaCaT细胞的氧化应激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亚砷酸钠(NaAsO2)对人皮肤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的氧化应激作用。方法用AlamarBlue还原法检测NaAsO2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用PI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率,利用2′7′二乙酰二氯荧光素(DCFHDA)检测细胞内ROS水平,同时用荧光法测定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含量。结果0001μmolL至1μmolL组的AlamarBlue还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10μmolL以上组的AlamarBlue还原率下降,20μmolL组的凋亡和坏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实验组的DCF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1μmolL以上组细胞内GSH水平增高,5μmolL组GSSG水平增高。结论各浓度砷引起HaCaT细胞内ROS增多,低浓度时促进细胞增殖,高浓度则抑制细胞活力,砷诱导HaCaT细胞内的GSH增多,发挥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秋实    孙岳    刘太阳    宝瑞    郝玮    刘耀阳    李媛媛    畅思容    王梦   《现代预防医学》2022,(12):2241-2246
目的 探讨铁死亡是否参与CCl4致肝纤维化发病过程。方法 小鼠分为对照组和CCl4组。采用腹腔注射法造模,每隔2 d给药1次,共8次,造模完成后隔2 d处死。通过HE、MASSON和天狼星红染色评价CCl4致小鼠肝损伤及纤维化情况;铁离子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肝组织铁离子含量;MDA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肝组织MDA含量;免疫荧光法观察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评价小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和RT - qPCR评价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蛋白(Ferritin)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发现,CCl4引起小鼠肝细胞排列紊乱,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化隔片形成。而对照组没有显著的病理变化;CCl4组小鼠肝组织铁离子含量(2.83±0.81) μmol/g较对照组小鼠肝组织铁离子含量(1.54±0.19) μmol/g增加(t = 5.415,P<0.001);CCl4组MDA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CCl4组MDA含量(0.74±0.13) nmol/mg较对照组MDA含量(0.21±0.06) nmol/mg增加(t = 15.650,P<0.001);GSH/GSSG在CCl4组(1.29±0.19)较对照组(1.90±0.16)降低(t = 10.580,P<0.001);在CCl4组GPX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27±0.07)较对照组(0.42±0.10)降低(t = 3.000,P = 0.013)。CCl4组Ferrit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18±0.06)较对照组(0.30±0.06)降低(t = 3.571,P = 0.005);CCl4组Ferritin mRNA相对表达水平(1.83±0.60)较对照组(0.84±0.30)降低(t = 4.420,P<0.001)。CCl4组GPX4 mRNA相对表达水平(1.10±0.45)较对照组(3.54±0.87)降低(t = 7.385,P<0.001)。结论 铁死亡参与了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砷致人角质形成细胞(human keratinocytes,Ha Ca T)恶性转化不同阶段的动态变化。方法以含1.0μmol/L Na As O2的DMEM高糖完全培养基连续培养Ha Ca T细胞35代后,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变化、细胞生长动力学改变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鉴定其是否发生恶性转化。分别收集0、1、7、14、21、28和35代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代数细胞内ROS活性,生化法检测细胞内MDA含量及SOD活性变化。结果 1.0μmol/L Na As O2处理Ha Ca T细胞28代开始MMP-9相对蛋白水平明显上升,35代后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增快,倍增时间明显缩短;软琼脂集落形成数为(107±11)个,较对照组(24±7)明显增多(P<0.01)。ROS水平在染毒0到14代间呈先上升后下降随后再上升趋势,14代以后ROS水平逐渐降低。MDA含量在染毒1代时达到峰值,随后呈缓慢下降趋势。SOD活性在染毒0到21代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趋势,21代以后其活性再次升高,呈持续上升趋势,且较0代明显升高(P<0.05)。结论低剂量亚砷酸钠长期诱导Ha Ca T细胞发生恶性转化过程中伴随细胞内氧化-抗氧化平衡失调,染毒后期SOD活性持续增加而ROS水平持续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西红花酸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油酸和棕榈酸的脂肪酸混合液诱导L02肝细胞株,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加入一定浓度的西红花酸进行干预。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检测细胞内三酰甘油(TG)含量,以及细胞内氧化还原指标包括谷胱甘肽(GSH)、还原型辅酶Ⅱ(NADP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水平,以反映西红花酸对脂肪肝细胞模型的干预作用。结果使用西红花酸后脂肪肝细胞中TG含量降低,细胞中脂质沉积有效缓解,ROS、MDA水平呈明显下降,且NADPH,GSH,SOD等抗氧化系统指标明显改善。结论西红花酸通过降低脂肪肝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可能对脂肪肝防治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