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露露  张雪静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2):3956-3961
背景 睡眠问题已成为危重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低质量的睡眠不仅会增加危重患者的焦虑,还可能导致谵妄等认知功能障碍。药物治疗虽能促进患者睡眠,但也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因此,采用非药物干预刺激感官知觉和产生放松效果缓解疾病越来越重要。耳塞和眼罩能否改善危重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谵妄尚无充足证据支持。目的 评价耳塞和眼罩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谵妄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ICU患者睡眠相关的文献,试验组给予耳塞和/或眼罩,对照组为空白对照或仅给予常规护理,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3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包括1 36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RR)=0.52,95%CI(0.41,0.66),P<0.000 01〕。试验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均数差(MD)=-4.63,95%CI(-6.82,-2.43),P<0.000 1〕。试验组睡眠有效性评分高于对照组〔标准化均数差(SMD)=1.54,95%CI(0.48,2.61),P=0.005〕;试验组睡眠障碍评分高于对照组〔SMD=1.36,95%CI(0.55,2.17),P=0.001〕;两组睡眠补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25,95%CI(-0.34,2.83),P=0.12〕;两组睡眠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11,95%CI(-0.43,2.65),P=0.16〕;两组睡眠时长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0,95%CI(0.76,1.31),P=1.00〕。结论 耳塞和眼罩可减少ICU患者谵妄发生,并改善其睡眠质量,但对睡眠时长的效果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2.
背景 近年陆续出现了多项运动针法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痛(ANSLB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但尚缺乏新的关于运动针法治疗ANSLBP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运动针法治疗ANSLB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PubMed、the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筛选运动针法治疗ANSLBP有效性和安全性的RCTs、交叉研究、队列研究,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21-03-25。采用Revman 5.3软件完成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的17篇文献研究类型均为RCTs,共涉及1 226例患者,其中观察组610例,采用运动针法治疗;对照组616例,采用阳性对照或空白对照/安慰针/假针。Meta分析结果:(1)运动针法对照西药,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MD=-1.54,95%CI(-2.43,-0.65),P=0.000 7〕、Roland-Morris腰椎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分〔MD=-3.08,95%CI(-4.92,-1.24),P=0.001〕低于对照组,腰椎关节活动度(ROM)大于对照组〔MD=-1.42,95%CI(-1.62,-1.22),P<0.000 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27,95%CI(1.19,1.35),P<0.000 01〕,但两组患者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5.11,95%CI(-19.12,8.91),P=0.48〕;(2)运动针法对照假针,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MD=-1.70,95%CI(-2.05,-1.35),P<0.000 01〕、RMDQ评分〔MD=-3.06,95%CI(-4.50,-2.70),P<0.000 01〕低于对照组;(3)运动针法对照物理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MD=-1.60,95%CI(-2.06,-1.14),P<0.000 01〕、RMDQ评分〔MD=-3.00,95%CI(-4.31,-1.69),P<0.000 01〕低于对照组;(4)运动针法对照推拿,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MD=-1.50,95%CI(-1.65,-1.35),P<0.000 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19,95%CI(1.09,1.30),P=0.000 1〕。1篇文献报道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3%(4/30)。 结论 现有文献证据表明运动针法能有效减轻ANSLBP患者疼痛、腰椎功能障碍,提高患者腰椎ROM及总有效率,且安全性较高,但仍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RCTs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美金刚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两位研究者分别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PsycINFO、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07-09,纳入关于美金刚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手工检索已发表的相关文献。两位研究者同时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筛检、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临床疗效、认知功能、脱落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RCT,51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259例,对照组2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总分〔标准化均数差(SMD)=-0.56,95%CI(-1.01,-0.11),P=0.02〕、阴性症状得分〔SMD=-0.80,95%CI(-1.24,-0.36),P=0.000 4〕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阳性症状得分〔SMD=-0.20,95%CI(-0.48,0.08),P=0.16〕及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得分〔SMD=-0.27,95%CI(-0.64,0.10),P=0.1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认知功能优于对照组〔加权均数差(WMD)=3.09,95%CI(1.77,4.42),P<0.000 01〕;两组脱落率〔优势比(RR)=1.34,95%CI(0.76,2.37),P=0.3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金刚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总分、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且安全性好,但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背景 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为代表的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已被广泛认可,但骨水泥渗漏在临床上仍是一个难题。虽已有相关的系统回顾文献报道,高黏度骨水泥安全性高、临床疗效好,但仍缺乏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提供有力的循证依据。目的 采用Meta分析进一步评价椎体成形术中使用高、低黏度骨水泥治疗OVCF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系统评价循证数据进行更新,并分析更为详细的术中、术后评价指标。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等数据库,搜集试验组采用高黏度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对照组采用普通或低黏度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7月。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纳入病例3 216例,其中试验组1 624例,对照组1 592例。纳入文献的总体质量中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2 d、3 d、1周、1个月、3个月、12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MD=-0.43,95%CI(-0.64,-0.22),P=0.042;SMD=-0.53,95%CI(-0.80,-0.26),P<0.05;SMD=-0.26,95%CI(-0.49,-0.03),P=0.042;SMD=-0.66,95%CI(-0.86,-0.47),P<0.05;SMD=-1.27,95%CI(-2.02, -0.51),P=0.001;SMD=-0.73,95%CI(-1.20,-0.27),P=0.002〕。试验组术后2 d、3个月、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低于对照组〔SMD=-0.28,95%CI(-0.51,-0.05),P=0.018;SMD=-1.18,95%CI(-1.98,-0.38),P=0.004;SMD=-0.47,95%CI(-0.86,-0.08),P=0.017〕;两组术后1周、1个月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23,95%CI(-0.77,0.32),P>0.05;SMD=-0.44,95%CI(-1.14,0.25),P=0.214〕。两组术后1个月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01,95%CI(-2.41,0.40),P=0.16〕;试验组术后3个月、12个月Cobb角小于对照组〔SMD=-1.78,95%CI(-2.90,-0.65),P=0.002;SMD=-0.70,95%CI(-1.15,-0.25),P=0.002〕。试验组术后1个月、3个月JOA评分高于对照组〔SMD=1.15,95%CI(0.81,1.49),P<0.001;SMD=0.39,95%CI(0.08,0.71),P=0.015〕。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13,95%CI(-0.19,2.82),P=0.088〕。试验组伤椎前缘压缩率、伤椎中线压缩率均低于对照组〔SMD=-2.31,95%CI(-3.71,-0.92),P=0.001;SMD=-1.27,95%CI(-2.33,-0.20),P=0.02〕;两组伤椎后缘压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 =-0.01,95%CI(-0.38,-0.36),P=0.956〕。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36,95%CI(-3.01,0.29),P=0.106〕。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SMD=-0.92,95%CI(-1.58,-0.26),P=0.006〕。两组骨水泥注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44,95%CI(-0.93,0.06),P=0.082〕。试验组术中X光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SMD=-0.86,95%CI(-1.32,0.39),P<0.001〕。试验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对照组〔RR=0.39,95%CI(0.33,0.47),P<0.001〕。绘制骨水泥渗漏文献发表偏倚漏斗图,结果表明文献基本处于可信区间,且左右基本对称,可能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本次Meta分析认为使用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护人员进行X光透视的次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于改善OVCF患者的伤椎形态、提高功能具有较好疗效,同时有充分证据证明高黏度骨水泥渗漏率低于低黏度骨水泥。  相似文献   

5.
背景 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表明,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减轻脑卒中患者功能上的残疾,加速康复进程,降低医疗成本。自我管理项目作为一种新型的健康管理方法,具有“低投入、广覆盖”的优势,为脑卒中幸存患者提供了促进康复的途径,脑卒中康复的基础有赖于患者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目的 系统评价自我管理项目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CENTRAL(Cochrane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EMBase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5月。纳入试验组给予有组织的、系统的自我管理项目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照护和/或空白对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包括生活质量、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RCT,694例患者,文献质量等级均为“B”,总体质量中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标准化均数差(SMD)=0.32,95%CI(0.15,0.49),P=0.000 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卒中专门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分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MD=0.35,95%CI(0.13,0.57),P=0.002;SMD=0.29,95%CI(0.02,0.56),P=0.04〕。试验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低于对照组〔MD=-1.01,95%CI(-2.00,-0.02),P=0.05〕。试验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SMD=0.45,95%CI(0.21,0.69),P=0.000 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31,95%CI(-0.11,0.73),P=0.15〕,试验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SMD=0.52,95%CI(0.22,0.81),P=0.000 6〕。试验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SMD=0.84,95%CI(0.07,1.61),P=0.0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短期干预和长期干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MD=0.70,95%CI(-0.15,1.54),P=0.11;SMD=1.00,95%CI(-0.52,2.52),P=0.20〕。结论 自我管理项目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也可以提高其一般自我效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对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和其他健康行为的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大蒜素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Science Direct、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时间截至2017年10月,收集关于使用大蒜素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Stata 11.0软件对心绞痛缓解情况、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血浆一氧化氮(NO)、血压(BP)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5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心绞痛缓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3,95%CI(0.94,1.13),P=0.559〕;大蒜素组TC水平低于对照组〔SMD=-1.16,95%CI(-2.23,-0.09),P=0.033〕;两组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70,95%CI(-0.74,2.15),P=0.34〕;大蒜素组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SMD=-0.84,95%CI(-1.66,-0.02),P=0.04〕;大蒜素组Apo-B水平低于对照组〔SMD=-0.80,95%CI(-1.06,-0.54),P<0.001〕;大蒜素组血浆NO水平高于对照组〔SMD=0.71,95%CI(0,1.43),P=0.049〕;两组收缩压(S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04,95%CI(-2.64,0.55),P=0.20〕;两组舒张压(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32,95%CI(-2.81,0.16),P=0.08〕。结论 大蒜素能改善老年CHD患者血脂代谢紊乱情况及提高血浆NO浓度。  相似文献   

7.
背景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威胁中老年男性健康的主要问题,目前西医多以手术及口服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而临床应用毫针针刺治疗BPH疗效显著,但缺乏循证依据。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疗法治疗BPH的临床疗效。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关于针刺疗法治疗BPH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为针刺疗法,配合或不配合对照组所用药物;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10-01。由2名研究者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1 5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有效率、最大尿流率(Qmax)高于对照组〔OR=3.21,95%CI(2.25,4.57),P<0.000 01;MD=2.48,95%CI(1.26,3.70),P<0.000 01〕;试验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PVR)、前列腺体积(PV)、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低于对照组〔MD=-2.39,95%CI(-3.84,-0.94),P=0.001;MD=-10.59,95%CI(-15.20,-5.98),P<0.000 01;MD=-3.50,95%CI(-5.07,-1.93),P<0.000 1;MD=-0.68,95%CI(-0.99,-0.37),P<0.000 1〕。单纯针刺疗法治疗BPH的临床有效率、Qmax高于常规西药治疗〔OR=3.53,95%CI(2.20,5.68),P<0.000 01;MD=2.75,95%CI(1.62,3.88),P<0.000 01〕;单纯针刺疗法治疗BPH的PVR、PV、QOL低于常规西药治疗〔MD=-9.41,95%CI(-15.87,-2.94),P=0.004;MD=-2.99,95%CI(-4.86,-1.12),P=0.002;MD=-0.74,95%CI(-1.33,-0.15),P=0.01〕。针刺疗法+常规西药治疗BPH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常规西药治疗〔OR=2.84,95%CI(1.67,4.82),P=0.000 1〕;针刺疗法+常规西药治疗BPH的IPSS、PVR、PV、QOL低于常规西药治疗〔MD=-2.88,95%CI(-3.43,-2.32),P<0.000 01;MD=-12.25,95%CI(-16.92,-7.57),P<0.000 01;MD=-4.41,95%CI(-8.03,-0.79),P=0.02;MD=-0.59,95%CI(-1.03,-0.15),P=0.008〕。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对IPSS、Qmax、PVR、PV、QOL 5个结局指标分别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改变效应模型对合并结果影响不明显。对临床有效率、IPSS、Qmax、PVR、QOL的RCT进行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有效率的漏斗图双侧基本对称;IPSS、Qmax、PVR、QOL的漏斗图较为分散,存在发表偏倚。 结论 基于当前临床证据,针刺疗法治疗BPH的临床有效率和Qmax高于对照组,IPSS、PVR、PV、QOL低于对照组。因IPSS、Qmax、PVR、QOL的漏斗图提示存在发表偏倚,本研究的结果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背景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发展快,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音乐治疗干预AD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缺乏有效的系统评估与分析。目的 对音乐治疗AD患者认知、情绪、生活能力、睡眠障碍等方面的干预效果进行Meta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Medline、Elsevier Science Direct、PubMed、Embase中关于音乐治疗方法对AD患者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研究纳入15篇RCT文献,共1 0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音乐干预组对AD患者认知功能(MD=4.35,95%CI=1.64~7.05,Z=3.15,P=0.002)、负性情绪(SMD=-0.71,95%CI=-1.26~-0.15,Z=2.51,P=0.01)、生活能力(SMD=-0.91,95%CI=-1.55~-0.27,Z=2.77,P=0.006)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在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布地奈德(BUD)与全身性激素(SCS)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关于BUD(试验组)与SCS(对照组)治疗AECOPD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4年7月。提取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困难评分、COPD 评估测试(CAT)问卷评分、不良反应资料。结果 纳入19篇符合标准的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差值比较,治疗疗程非7天亚组与7天亚组均无统计学意义〔MD=-0.03,95%CI(-0.11,0.05),P=0.45;MD=-0.01,95%CI(-0.06,0.03),P=0.61〕。两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差值比较,治疗疗程非7天亚组与7天亚组均无统计学意义〔MD=-0.80,95%CI(-2.62,1.02),P=0.39;MD=-0.21,95%CI(-1.44,1.03),P=0.74〕。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差值比较,治疗疗程非7天亚组与7天亚组均有统计学意义〔MD=-2.12,95%CI(-4.14,-0.10),P=0.04;MD=-1.06,95%CI(-1.85,-0.26),P=0.01〕。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差值比较,治疗疗程非7天亚组与7天亚组均无统计学意义〔MD=-0.44,95%CI(-1.13,0.26),P=0.22;MD=0.00,95%CI(-0.58,0.57),P=0.99〕。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2,95%CI(-0.18,0.13),P=0.76〕。两组治疗前后CAT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34,95%CI(-0.23,0.92),P=0.24〕。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胃部不适和口干;试验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口腔、咽部及胃部不适。结论 BUD和SCS均可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减轻呼吸困难和降低CAT评分,两者疗效差异不明显,BUD不良反应较SCS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对比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PD)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OVID、Elsevie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4年2月|手工检索相关杂志、会议论文及未发表的灰色文献等。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关于阿卡波糖(试验组)对比二甲双胍(对照组)治疗PD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纳入文献的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糖尿病发生率、PD控制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共纳入18个符合标准的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糖尿病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危险度(RR)=0.60,95%CI(0.36,1.00),P=0.05〕|试验组PD控制率优于对照组〔RR=1.18,95%CI(1.07,1.30),P=0.001〕|对照组FPG水平低于试验组 〔均数差(MD)=-0.05,95%CI(-0.10,0.00),P=0.03〕|试验组2 hPG水平低于对照组 〔MD=0.51,95%CI(0.23,0.78),P=0.000 3〕|两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32,95%CI(-1.04,0.40),P=0.39〕|两组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4,95%CI(-0.16,0.07),P=0.45〕|对照组TG水平低于试验组 〔MD=-0.25,95%CI(-0.48,-0.02),P=0.04〕|对照组SBP和DBP低于试验组 〔SBP:MD=-0.95,95%CI(-1.81,-0.09),P=0.03|DBP:MD=-0.97,95%CI(-1.30,-0.64),P<0.000 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8,95%CI(0.41,1.12),P=0.13〕。结论 虽然二甲双胍降低FPG、TG及血压的效果优于阿卡波糖,但阿卡波糖在有效控制PD患者2 hPG的同时,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的发生率,阻止PD向糖尿病发展。  相似文献   

11.
背景 坦索罗辛与他达拉非(TAD)已广泛用于治疗下尿路症状(LUTS)和勃起功能障碍(ED),但联合方案治疗男性LUTS合并ED的疗效与安全性仍存在争议。目的 系统评价TAD联合坦索罗辛与TAD单药治疗男性LUTS合并E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维普网,查找关于TAD联合坦索罗辛与TAD单药治疗男性LUTS合并ED疗效比较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02-29。提取第一作者姓名、发表年份、国家、研究类型、样本量、研究对象的年龄及体质指数、干预措施、药物剂量、随访时间、结局指标〔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总评分、IPSS储尿期症状评分、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以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头痛、肌痛、背痛、眩晕、鼻咽炎、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因发生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率〕等信息,并采用RevMan 5.3.0软件对数据进行评估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6篇文献(均为高质量文献),共包括776例患者,其中联合治疗组394例,TAD组3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降低IPSS总评分〔MD=-2.67,95%CI(-3.82,-1.50),P<0.001〕、IPSS储尿期症状评分〔MD=-0.55,95%CI(-0.85,-0.26),P=0.000 2〕、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MD=-0.97,95%CI(-1.43,-0.51),P<0.001〕、生活质量评分〔MD=-0.37,95%CI(-0.51,-0.23),P<0.001〕,改善最大尿流率方面〔MD=1.45,95%CI(0.90,1.99),P<0.000 01〕优于TAD组。两组残余尿量〔MD=-4.22,95%CI(-12.82,4.39),P=0.34〕、IIEF-5评分〔MD=0.44,95%CI(-0.23,1.11),P=0.19〕、总不良反应发生率〔OR=1.43,95%CI(0.98,2.08),P=0.06〕、头痛发生率〔OR=1.34,95%CI(0.66,2.72),P=0.42〕、肌痛发生率〔OR=1.56,95%CI(0.64,3.82),P=0.33〕、背痛发生率〔OR=1.45,95%CI(0.40,5.22),P=0.57〕、眩晕发生率〔OR=1.14,95%CI(0.27,4.76),P=0.86〕、鼻咽炎发生率〔OR=0.47,95%CI(0.10,2.21),P=0.34〕、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OR=3.81,95%CI(0.44,32.97),P=0.22〕、因发生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率〔OR=1.44,95%CI(0.88,2.35),P=0.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TAD单药相比,TAD联合坦索罗辛在改善患者LUTS方面的疗效更明显,但两者在改善ED和安全性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对于同时存在LUTS合并ED的男性患者,可推荐使用TAD联合坦索罗辛方案。受纳入研究数量的限制,需要进一步的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这些发现。  相似文献   

12.
背景 近几年来全球维生素D营养状况备受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可能存在差异,我国关于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多中心大样本量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分析中国大陆地区儿童维生素D水平的营养状况。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等数据库,收集第一作者、发表时间、地区(南/北)、样本量、性别、年龄、结局指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血清25(OH)D水平缺乏(<20 μg/L)率}等信息,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04-08。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2以及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9篇文献,133 441例健康儿童青少年,平均血清25(OH)D水平为(29.62±12.45)μg/L。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陆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为21.4%〔95%CI(17.5%,25.4%)〕,南方地区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为17.5%〔95%CI(13.1%,22.0%)〕,北方地区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为29.0%〔95%CI(19.4%,38.6%)〕。不同性别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OR=0.99,95%CI(0.95,1.03),P=0.71〕、血清25(OH)D水平〔SMD=0.01,95%CI(-0.24,0.26),P=0.9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婴儿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幼儿组〔SMD=0.16,95%CI(0.06,0.27),P=0.002〕、学龄前组〔SMD=0.77,95%CI(0.55,1.00),P<0.000 01〕、学龄儿童青少年组〔SMD=0.65,95%CI(0.27,1.04),P=0.000 1〕,南方地区婴儿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幼儿组〔SMD=1.51,95%CI(0.31,2.72),P=0.01〕、学龄前组〔SMD=6.22,95%CI(3.97,8.47),P<0.000 01〕、学龄儿童青少年组〔SMD=6.80,95%CI(2.95,10.65),P<0.000 5〕,北方地区婴儿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幼儿组〔SMD=1.23,95%CI(0.33,2.12),P=0.007〕、学龄前组〔SMD=8.41,95%CI(2.04,14.79),P=0.01〕。幼儿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学龄前组〔SMD=0.61,95%CI(0.43,0.80),P<0.000 01〕、学龄儿童青少年组〔SMD=0.65,95%CI(0.27,1.04),P=0.001〕,南方地区幼儿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学龄前组〔SMD=5.53,95%CI(3.57,7.49),P<0.000 01〕、学龄儿童青少年组〔SMD=6.07,95%CI(3.04,9.10),P<0.000 1〕,北方地区幼儿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学龄前组〔SMD=6.56,95%CI(1.19,11.92),P=0.02〕。学龄前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学龄儿童青少年组〔SMD=0.33,95%CI(0.15,0.51),P=0.000 4〕,南方地区学龄前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学龄儿童青少年组〔SMD=1.89,95%CI(0.58,3.21),P<0.005〕,北方地区学龄前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学龄儿童青少年组〔SMD=4.94,95%CI(1.51,8.38),P=0.005〕。结论 中国大陆儿童维生素D缺乏仍较严峻,不同性别儿童维生素D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儿童维生素D水平和年龄密切相关,但是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3.
背景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抗冠状动脉硬化、抗心力衰竭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关键,目前关于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综合评价分析较少。目的系统评价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等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06-07。筛选出应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分组,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疗法为试验组,常规、西医疗法为对照组。主要结局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舒张末期内径(LA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清一氧化碳(CO)、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次要结局指标:内皮素(ET-1)、血清一氧化氮(NO)、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质量,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8篇,1 07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改善心功能指标LVEF〔MD=-8.63,95%CI(-12.33,-4.93),P<0.05〕、LVEDD〔MD=5.71,95%CI(4.82,6.61),P<0.05〕、LAEDD〔MD=6.62,95%CI(5.36,7.88),P<0.05〕、LVESD〔MD=3.15,95%CI(1.84,4.46),P<0.05〕、CO〔MD=-0.44,95%CI(-0.62,-0.25),P<0.05〕效果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改善NT-proBNP效果优于对照组〔SMD=2.87,95%CI(1.77,3.97),P<0.05〕。试验组改善内皮功能指标ET-1〔MD=28.32,95%CI(23.95,32.68),P<0.05〕、NO〔MD=-16.74,95%CI(-20.13,-13.35),P<0.05〕效果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25,95%CI(1.18,1.32),P<0.05〕。结论试验组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能改善心功能、心力衰竭标志物、内皮功能指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现有临床研究数量较少,质量偏低,仍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可损害心功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到其生命。现有常规治疗有可能引起低血压、内皮功能损害、肝脏损害和肌病等不良反应,红景天及其相关制剂已逐步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但目前对该药的系统评价还不够全面。目的 系统评价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数据库建库至2021-01-13。收集关于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试验组(大株红景天联合常规治疗组)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的第一作者姓名、发表时间、样本量、年龄、干预措施、疗程、结局指标等信息,其中结局指标包括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氧化应激标志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8篇文献,2 475例患者,文献总体质量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心绞痛疗效〔RR=1.22,95%CI(1.13,1.31),P<0.000 01〕、心电图改善率〔RR=1.22,95%CI(1.16,1.29),P<0.000 01〕、改善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效果〔MD=-1.06,95%CI(-1.20,-0.91),P<0.05〕、改善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效果〔MD=-1.61,95%CI(-1.90,-1.31),P<0.000 01〕、改善纤维蛋白原效果〔MD=-0.36,95%CI(-0.48,-0.24),P<0.000 01〕、改善D-二聚体效果〔MD=-19.84,95%CI(-45.58,-5.91),P=0.13〕、改善SOD效果〔SMD=2.52,95%CI(2.14,2.89),P<0.000 01〕、改善MDA效果〔SMD=2.56,95%CI(-3.57,-1.56),P<0.000 01〕、改善CRP效果〔MD=-2.15,95%CI(-2.62,-1.68),P<0.000 01〕、临床有效率〔RR=1.24,95%CI(1.17,1.30),P<0.000 01〕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68,95%CI(0.35,1.35),P=0.27〕。结论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血液流变学、CRP和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善情况可能优于常规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低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5.
背景 抑郁、焦虑等症状是帕金森患者常见的精神症状,在患者所有症状中排名前5名。不仅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但传统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多、易成瘾,心理疗法不良反应少且节省经济成本。认知行为疗法(CBT)是被众多心理疗法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大量研究证实其应用于帕金森患者效果显著。目的 系统评价CBT减轻帕金森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5月,收集有关CBT治疗帕金森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总样本量40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抑郁评分〔标准化均数差(SMD)=-1.15,95%CI(-2.18,-0.13),P=0.03〕、焦虑评分〔SMD=-0.80,95%CI(-1.40,-0.21),P=0.008〕、心理一般健康状况评分〔SMD=-1.27,95%CI(-1.96,-0.59),P=0.000 3〕较对照组降低;试验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CBT对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后即刻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效果不佳(P>0.05),但可明显改善随访时评价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P<0.05)。结论 CBT有助于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恢复,尤其是治疗结束长期随访的效果,但短期治疗后的效果以及在提升生活质量方面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其干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背景 糖尿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因素。尽管研究证实很多药物可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延缓肾病进展,但是其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内皮素拮抗剂作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种新的尝试,逐渐受到关注。目的 评估内皮素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会议记录和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获得内皮素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0月。根据Cochrane手册提供的方法,由两人独立提取数据、进行数据评估,出现分歧时由第三人评估决定。应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对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尿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不良反应发生率、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最终纳入6篇RCT,共2 08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内皮素拮抗剂能够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水平〔标准均数差(SMD)=-0.66,95%CI(-0.76,-0.56),P<0.000 01〕,但是不能降低患者全因死亡率〔风险比(RR)=1.49,95%CI(0.81,2.76),P=0.20〕。尽管内皮素拮抗剂和安慰剂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RR=1.06,95%CI(0.99,1.13),P=0.08〕,但是内皮素拮抗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RR=1.34,95%CI(1.12,1.61),P=0.001〕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RR=1.45,95%CI(1.07,1.97),P=0.02〕高于安慰剂。内皮素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收缩压〔均数差(MD)=-3.88,95%CI(-5.36,-2.40),P=0.000 1〕、舒张压〔MD=-2.65,95%CI(-4.30,-1.01),P=0.002〕、血红蛋白水平〔MD=-0.69,95%CI(-0.87,-0.51),P=0.000 1〕低于安慰剂。结论 内皮素拮抗剂能够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但是需要大样本RCT证实内皮素拮抗剂的长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程度认知损害者[健康对照、轻度认知损害者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嗅觉识别能力,探究AD与嗅觉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系统检索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取2010年1月—2021年11月期间发表的病例对照研究或横断面研究文献。由2名研究员分别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使用Newcastle-Ottawa Scale)及数据提取。使用Cohen’s d法计算单个研究组间嗅觉分数的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并根据研究间异质性大小选用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均为高质量。文献涉及9个国家地区,总计1 717名轻度认知损害者以及1 322名AD患者。Meta分析显示,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组的嗅觉识别能力评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SMD=-0.80,95%CI:-0.94~-0.67);AD患者组的嗅觉识别能力评分显著低于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组(SMD=-0.74,95%CI:-0.94~-0.54)。将纳入研究按照东亚地区与欧美地区分层后,Meta分析结果并无显著差异。结论 嗅觉识别能力随认知损害程度的加深而减退,这表明嗅觉减退可能与AD患者的认知功能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王继婷  李俊  田塬  李亚玲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0):2594-2600
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爆发已经构成一次全球性的“大流行”,其病情严重程度影响患者预后。目的 探索COVID-19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指标的相关性,从而确定预后指标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和预测价值,为临床COVID-19的病情转归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收集分为重症组和非重症组或死亡组和存活组的COVID-19随机对照试验,并且包含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淋巴细胞计数(LYM)、白介素-6(IL-6)、D-二聚体(D-dimer)预后相关指标,文献检索时间是建库至2020-09-03。采用改良Jaded评分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1 476例患者,Jadad评分均在4~5分,均为高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重症组患者的PCT〔SMD=-2.28,95%CI(-3.60,-0.98),P<0.001〕、CRP〔SMD=-2.23,95%CI(-3.38,-1.07),P<0.001〕、IL-6〔SMD=-2.97,95%CI(-4.94,-1.00),P<0.001〕、D-dimer〔SMD=-1.22,95%CI(-2.66,0.21),P=0.008〕高于非重症组。死亡组患者的PCT〔SMD=-4.11,95%CI(-9.98,1.76),P=0.007〕、CRP〔SMD=-2.73,95%CI(-4.21,-1.25),P<0.001〕、IL-6〔SMD=-3.79,95%CI(-4.90,-2.67),P<0.001〕、D-dimer〔SMD=-0.68,95%CI(-1.46,0.09),P=0.009〕高于存活组。重症组患者的LYM低于非重症组〔SMD=1.41,95%CI(0.34,2.48),P<0.001〕,死亡组患者的LYM低于存活组〔SMD=2.08,95%CI(0.93,3.22),P<0.001〕。结论 重型COVID-19患者的PCT、CRP、IL-6、D-dimer高于非重型COVID-19患者,LYM低于非重型COVID-19患者;死亡组COVID-19患者的PCT、CRP、IL-6、D-dimer高于存活组,LYM低于存活组,提示PCT、CRP、IL-6、D-dimer可能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LYM可能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CT、CRP、IL-6、D-dimer过高以及LYM过低将不利于病情转归,可作为预后指标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背景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目前临床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一线药物,但作用有限;炎性反应在DN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药免疫抑制剂可能会成为DN的辅助治疗药物。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全面评估中药免疫抑制剂联合ACEI/ARB治疗早中期D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筛选关于中药免疫抑制剂联合ACEI/ARB(试验组)与ACEI/ARB(对照组)治疗早中期DN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05-05。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包括治疗前后血肌酐下降水平、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水平、治疗前后血白蛋白改善水平、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变化水平、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下降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23篇,包含1 8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下降水平〔均数差(MD)=-6.06,95%CI(-10.89,-1.22)〕、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水平〔MD=-0.70,95%CI(-0.87,-0.53)〕、治疗前后血白蛋白改善水平〔MD=2.83,95%CI(1.66,4.01)〕、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下降水平〔MD=-0.42,95%CI(-0.76,-0.08)〕、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值比(OR)=1.87,95%CI(1.26,2.77)〕、总有效率〔OR=3.05,95%CI(1.87,4.97)〕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变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51,95%CI(-0.65,1.66),P=0.39〕。结论 中药免疫抑制剂联合ACEI/ARB可有效改善早中期DN患者肾功能及血白蛋白水平,提高总有效率,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白细胞计数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临床需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20.
陈圆圆  戴敏  朱慧  沈勤 《浙江医学》2019,41(13):1383-1386
目的评价游戏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Webofscience、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JBI)、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library)、荷兰医学文摘(EMbase)、EBSCO、OVI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4月,并追溯其参考文献。最终纳入6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游戏疗法能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MD=2.72,95%CI:1.19~4.25)及情绪状态(MD=-1.78,95%CI:-2.55~-1.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生活质量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戏疗法能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情绪状态,对生活质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