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干扰素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时间对尖锐湿疣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惠红  周冬生 《医学文选》2002,21(2):147-148
目的 对比观察干扰素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间隔时间对尖锐湿疣 (CA)的疗效。方法 应用干扰素 1 0 0万 u隔天 1次 (A组 )、3 0 0万 u隔天 1次 (B组 )、1 0 0万 u每周 1次 (C组 )、3 0 0万 u每周 1次 (D组 ) ,共 6次治疗 1 1 0例 (CA)患者 ,同时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测定 (C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 - 2(IL- 2 )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 IL- 2水平均低于正常 ,A组、B组治疗后血清 IL- 2水平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A组与 B组、C组与 D组之间的复发率无差别 (P >0 .0 5 ) ;C组、D组的 IL- 2水平上升显著 (P <0 .0 1 ) ,A组与 C组、B组与 D组之间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干扰素小剂量长时间作用能有效降低 CA的复发率 ,其预防 CA复发的关键在于增加其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2.
尖锐湿疣 (CA)的传统治疗方法多有一定的复发率 ,为提高其治愈率 ,降低复发率 ,不少学者都在使用干扰素(INF) ,但疗效不一。为了评价IFN对CA的治疗和预防复发的效用 ,我们将单独使用冷冻法与冷冻联用不同剂量干扰素的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99年 1 0月至 2 0 0 0年 1 0月间在我院皮肤科诊治的尖锐湿疣 90例 ,患者男 55例、女 3 5例 ,年龄1 7~ 63岁 ,平均 2 9.58岁。 90例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 ,醋酸白试验阳性 ,病程 1周~ 1年 ,在治疗前 1月内未作任何治疗 ,也未使用IFN。患者均无严重的心…  相似文献   

3.
尖锐湿疣(CA)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种,目前LZCQ激光作为首选,但治疗后复发率高。为提高疗效减少复发,近年来我科对58例CA病人在采用COZ缴光治疗同时加用大剂量干扰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104例CA病人均来自我科门诊。按年龄、皮损等将104例CA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冽,观察组58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39例。年龄19~58a,平均32a,其间20~35a83例,占sl%;病程15d~24nro,已婚98例,否认冶游史8例,未婚但有性生活史6例,夫妻共患8对,离婚4例。皮损形态:乳头状28例,菜花状55例,混合型引例;其中乳头…  相似文献   

4.
5.
高频电刀加干扰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比较施银河(附属医院皮肤科教研究341000)我们于1993年6月至1996年3月随机选择60例尖锐湿疣采用高频电刀加干扰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0例CA均...  相似文献   

6.
<正> 尖锐湿疣是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目前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均有一定疗效,但易复发。因此,寻找一种能有效控制复发、彻底根除HPV感染的方法是治疗的关键。我院采用光谱结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4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其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我们将1998年4月~1999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诊断为尖锐湿疣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单纯光谱治疗(对照组)42例,光谱结合干扰素治疗(治疗组)43例。年龄19~52岁,平均年龄31岁。在生活条件、职业、孕产史等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我院使用深圳新恒医疗器械有限公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a配合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随机按尖锐湿疣患者接诊序号,单数采用干扰素α-2a配合激光治疗为联合治疗组共87例;双数只用激光治疗为对照组87例,观察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干扰素α-2a配合激光是治疗尖锐湿疣的有效方法,也是减少复发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8.
α-2b干扰素不同途径给药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 α- 2 b干扰素皮损内注射给药和肌肉注射给药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 :用脉冲电离子治疗机去除疣体 ,并给予 α- 2 b干扰素皮损内注射 (皮损内注射组44例 )或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组 44例 ) ,比较 2 6周复发率。结果 :两组 2 6周复发率分别为 1 1 .9%和2 9.5 %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α- 2 b干扰素皮损内注射给药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率低于肌肉注射给药  相似文献   

9.
微波配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尖锐湿疣 (CondylomaAcuminatum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 ,病变主要发生在生殖器官 ,呈增殖性。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 ,成为皮肤性病科的常见病。其治疗方法很多 ,但复发率较高。我科 2 0 0 1年 2月—2 0 0 3年 2月采用微波配合干扰素治疗CA患者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 一般资料  96例均为皮肤性病科门诊患者 ,其中男 5 1例 ,女 4 5例 ,年龄 16~ 6 5岁 ,以 2 0~ 4 5岁青壮年为多 ,占发病人数的 79%。 96例中 ,已婚 6 8例 ,未婚 2 8例 ,病程 14d~ 6个月。多数是由性直接接触传染 ,有明…  相似文献   

10.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STD)很难一次性治愈,存在着很大的复发倾向,我院于1999年开始在本院性病专科门诊应用胸腺肽、(辽宁卫星制药厂)与干扰素、(辽宁卫星制药厂)局部注射,并联合应用LY-3型微波治疗仪除疣,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给予纳布啡对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苏醒期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9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神经内镜下垂体肿瘤切除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A组在手术开始前30 min给予纳布啡0.1 mg/kg iv,B组在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纳布啡0.1 mg/kg iv,C组给予生理盐水。麻醉诱导给予咪达唑仑0.02 mg/kg、丙泊酚靶控静脉输注(TCI) 2.0~3.0 μg/mL、舒芬太尼0.3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记录苏醒期咳嗽的发生率;记录停药时、呼之睁眼、拔管时和拔管后2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记录停药至拔管时间;记录苏醒期有无缺氧(SpO2<90%)、呼吸抑制和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中重度呛咳的发生率:A组为60%,B组为13.3%,C组为76.6%。与A组和C组相比,B组呛咳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和 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组内比较:与T0比较,A组T1、T2时的MAP和T3、T4时的HR有所升高(P<0.05),B组T2、T3时的HR有所升高(P<0.05),但苏醒期各时间点的MAP未见明显差异(P>0.05),C组T1、T2、T3时的MAP和HR有所升高(P<0.05)。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与A组和C组比较,B组T2、T3时的MAP和HR指标更趋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结束前30 min 静脉给予纳布啡 0.1 mg /kg 更利于减轻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苏醒期呛咳,且不会引起苏醒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2.
不同服药时间对非勺型高血压病人降压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辉  于瑞英  胡佳 《重庆医学》2002,31(1):11-12
目的 探讨不同服药时间对非勺型高血压病人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 用动态血压监测法选取非勺型高血压病人66例,早上7时服药,3周后改为下午4时服药或加早上7时服药,另选勺型高血压病人72例作对照。结果 非勺型高血压病人服药时间更改后降压疗效得到改善,降压幅度增加(P<0.05),40.3%病人的血压变为勺型(P<0.05),尿微白蛋白减少(P<0.01)。结论 非勺型高血压病人可将降压药延迟至下午服用,如服两种以上的药物,可将其中一种下午服用,以利非勺型血压转变为勺型,从而达到预防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对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剂量及时间的影响。方法:40例全麻患者随机分为4组,丙泊酚初始靶控输注剂量设为1.5 mg/L,每4 min增加0.5 mg/L,待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为1分时,Ⅰ组输注生理盐水,为对照组;Ⅱ、Ⅲ、Ⅳ组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1、0.2和0.4μg·kg-1·min-1;在MOAA/S为0分时给予阿曲库铵0.6 mg/kg,3 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瑞芬太尼输注时间及插管时丙泊酚的总量。同时观察诱导期间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Ⅰ组丙泊酚用量均高于Ⅱ组、Ⅲ组和Ⅳ组(P0.05~P0.01),Ⅱ组用量高于Ⅲ组和Ⅳ组(P0.01和P0.05),Ⅲ组和Ⅳ组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瑞芬太尼输注时间与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Ⅲ组和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与Ⅲ组、Ⅳ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组与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可以缩短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诱导的时间,减少丙泊酚用量;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0.2μg·kg-1·min-1持续静脉输注即可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14.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2):224-226
目的:观察日间或夜间服用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变化的影响。方法:将8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日间组(n=42)和夜间组(n=42)。两组患者均口服100 mg/d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日间组于上午8:00服用,夜间组于晚上20:00时服用;治疗7 d后,使用血栓弹力图检测两组患者24 h内5个不同时间点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两组患者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间)=26.425,P=0.001),两组血小板抑制率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F_(时间)=107.36,P=0.001),且两组血小板抑制率变化趋势不同(F_(交互)=48.392,P=0.001);夜间组10:00时,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日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内,日间组复发脑梗死2例,夜间组复发脑梗死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组1例患者出现全因性死亡,夜间组无全因性死亡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间和夜间服用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影响不同,夜间服用阿司匹林能消除晨起血小板聚集高峰,更契合心脑血管病发作时间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不同时间注射咪唑安定防止全麻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及对苏醒时间的影响。 方法:选择45例胸腹部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D1、D2 3组(每组15例)。用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铵静脉注射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对照组不辅加镇静剂,D1和D2两组分别在诱导时和诱导30 min后注射咪唑安定。在脑电双频谱(BIS)保持同等状态下比较术中全麻药的用量及手术结束至拔气管导管时间。术后检验术中感知和回忆情况。 结果:加用咪唑安定避免全麻患者术中知晓效果优于对照组,诱导时注射咪唑安定预防术中知晓的效果优于诱导30 min后注射,麻醉苏醒所需时间短。 结论:与诱导同时注射咪唑安定效果最佳,且能减少全麻药用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稳定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脉滴注和持续静脉微量泵入对重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生命体征、休克 持续时间、血糖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 者9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200 mg/d缓慢静脉 滴注2 h,观察组持续静脉微量泵入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8.33 mg/h,两组连续治疗5 d.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 标、血流动力学和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高血糖时间窗、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平均血糖水平、血糖波动系数 水平等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 h、治疗后24 h和治 疗后5 d的心率、中心静脉压和平均动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 者的休克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持续静脉微量泵入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可以稳定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但是血流动力 学指标和预后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s:To assess the mortality benefits of timely antibiotic treatment of adults present at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sepsis and compare one-hour administration and 3-hour administration starting from the time of triage.Methods:In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e used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utility of the 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 as a predictor of mortality in sepsis patients between July 2018 and June 2019, at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King Saud Medical City, Riyadh, Saudi Arabia. The patients were grouped into 2 based on the time interval from triage to the first antibiotic administration: the immediate group received antibiotics within the first hour, and the early group received antibiotics between one and 3 hours. The primary outcome of interest was in-hospital mortality.Results:Out of 495 septic patients, only 292 patients (mean age of 56.3 ± 23.6 year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Two hundred fifty (85.6%) patients received antibiotics within one hour of triage (immediate), while 42 (14.4%) patients received antibiotics between one and 3 hours (early). Overall, in-hospital mortality was 31.8%. The mortality rates among patients who received early antibiotic was 31.6% and who received immediate antibiotic was 33.3%, with a p-value of 0.823.Conclusion:Our findings did not support immediate antibiotic administration over early administration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However, further studies are recommend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ntibiotic timing on the outcome of severe sepsis patien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取不同时间给药的方法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的变化及左室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轻度心衰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白天组和夜间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1次/d口服左旋氨氯地平2.5~5mg,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参数的变化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自治疗第4周开始,白天组及夜间组均能较好的控制血压,至治疗12周,血压均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且呈现逐步降低趋势;组内比较发现,自第4周至第12周,两组患者的dSBP、dDBP差异均不明显(P>0.05)。而两组患者的nSBP、nDBP差异显著(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及舒张早期充盈时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杓型血压分别为10例及27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夜间组患者服用左旋氨氯地平片能够更好的控制夜间血压,且更多的患者恢复了血压的节律性,能够更好的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白细胞介素-10、人白细胞DR抗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并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38例,根据患者发生严重脓毒症到进行CRRT治疗的时间为0~2天的归为早期组17例,大于2天归为晚期组21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72小时的高通量血滤,在CRRT治疗前(0 h)及治疗后的6、24、72h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10、人白细胞DR抗原的测定和APACHEⅡ评分。结果与晚期组相比,早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均缩短(P<0.05),虽早期组死亡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经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0、人白细胞DR抗原和APACHEⅡ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相比,72 h两组的人白细胞DR抗原表达提高,APACHEⅡ评分下降(P<0.05),而仅有早期组72 h后IL-10下降(P<0.05);早期组72 h的人白细胞DR抗原表达较晚期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通量血滤治疗能更好地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抗炎及免疫抑制状态,但治疗的时机可能不影响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