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作者深入中南地区某市12个县市区、72个乡镇、136家规模猪场,全面了解了各规模猪场粪污处理的设施设备、粪污治理及综合利用模式等实际情况。并探讨了该地区所调查的规模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与根源,提出了解决建议,以期实现养猪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蔡海涛 《养猪》2012,(2):60-61
本文针对我国规模猪场粪污影响环境日益严重的现状,综合评价国内外规模猪场对清粪后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规模猪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新工艺,并对其工艺特点、工艺路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餐饮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以酒店、宾馆、食堂的下脚料为主要饲料的城郊规模猪场尤为凸现,为具体掌握我市城郊猪场的基本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共调查了城郊结合部的64个规模养猪场,共存栏生猪6942头。所调查的猪场中,有10个  相似文献   

4.
选择江西省境内能繁母猪存栏在300头以上的80家规模猪场,通过调查问卷及深入猪场实地查看相结合方式详细了解猪场粪污处理模式现状、工艺、技术等,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加快规模猪场粪污处理与利用、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的农业结构改革和调整,大大地促进了规模养猪业的发展壮大.我市2000年底规模养猪场(户)总数达281个,比1999年232个递增21.12%,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规模猪场却倒闭了23家,占总数的8.19%.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市不同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PR)的存在及分布,指导生产实践,随机对全市14个县(区、市)、27个不同规模猪场的非免疫猪采集血清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抗体检测,共检测血清样品1238头份,检出阳性111头份,阳性率为8.79%;大、中、小型规模猪场的阳性率分别为1.43%、6.29%、15.06%,经卡方检验,P<0.01,表明各类型猪场阳性率差异极显著:大型规模猪场<中型规模猪场<小型规模猪场.  相似文献   

7.
猪瘟、伪狂犬、蓝耳病是威胁猪场的三种主要疫病,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猪场这三种疫病的免疫效果以及疫病感染情况,本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对采集到的我市规模猪场猪只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进行了抗体监测,为以后更加科学制定免疫方案和疫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规模猪场的粪尿污水为研究对象,从规模猪场粪尿的无公害处理技术以及规模猪场粪尿的综合利用措施这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做好这一工作在兼顾规模猪场经营管理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的农业结构改革和调整,大大地促进了规模养猪业的发展壮大。种植业的相对集中,使农村多余劳力向畜牧业养殖转化。我市2000年规模猪场总数达281个场(户),比1999年232个递增21.12%,但足,由于各种原因,规模猪场却倒闭了23家,占总数的8.19%。由于这些场的倒闭,给国家、地方和饲养户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拟失,更重要的是给当地的社会,构成一个不安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的农业结构改革和调整 ,大大地促进了规模养猪业的发展壮大。种植业的相对集中 ,使农村多余劳力向畜牧业转化。我市 2 0 0 0年底规模猪场总数达 2 81个场 (户 ) ,比 1 999年 2 32个递增 2 1 .1 2 %。但是 ,由于各种原因 ,规模猪场却倒闭了 2 3家 ,占总数的8.1 9%。由于这些场的倒闭 ,给国家、地方和饲养户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更重要的是给当地的社会 ,构成一个不安定的因素。主要是由于社会民间借贷不还 ,造成信用危机 ,讨债逼债 ,促使人际关系紧张和纠纷增多等等。因此 ,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必须意识到此类问题的严重性 ,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养猪业呈现出越来越集中、规模越来越大的趋势,一大批千头、万头,甚至几万头的规模猪场和成片的养猪小区迅速崛起。随之而来的粪污处理等一系列环保问题已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一头存栏猪平均日排粪尿约6kg,年排出量达2000kg,一个年均存栏4000头(年出栏商品猪约万头)的猪场,年排粪尿即达800万kg。[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山东省规模猪场的猪瘟免疫效果及变化趋势,2011—2019年在16个地市717个规模猪场,采集血清样品22 465份,采用猪瘟抗体ELISA方法进行抗体检测,并比对不同年份和不同场点的免疫水平。结果显示:2011—2019年,全省16个地市种猪场的场群免疫合格率为73.84%,个体合格率为77.54%;商品代猪场的场群免疫合格率为63.96%,个体免疫合格率为71.79%。从不同年份看,规模猪场的猪瘟免疫抗体水平呈波浪状变化,2011—2012年免疫水平较高,2013—2014年较低,2015—2016年再次升高,2017—2019年免疫水平又出现下降;从不同场点看,无论是个体免疫效果,还是群体免疫效果,种猪场均优于商品代猪场。结果表明,山东省规模猪场的总体猪瘟免疫抗体水平不高且不稳定,因而规模猪场应持续加强猪瘟的免疫和监测,尤其是商品代猪群,以降低猪瘟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前言:随着养猪业发展,猪场规模不断扩大,场内养猪密度增加,引种和猪只流转频繁,猪场内外以及猪场周围都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并在适当条件下可能引起猪的发病、造成疫病流行,如口蹄疫(FMD)、猪瘟(HC)、猪蓝耳病(PRRS)、猪圆环病毒(PCV)等。猪场一旦发生疫病流行,将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我市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统计,规模猪场因传染性疫病的发生和流行造成的损失占整个猪病损失的70%以上。因此,搞好消毒工作,降低疫病发生和传播风险,对于保障规模养殖健康发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左晓红  吴买生 《中国猪业》2015,10(11):63-66
本文重点介绍了湖南省湘潭市生猪规模养殖场采用的五种主要粪污处理模式,分析了规模猪场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推进规模猪场粪污综合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与养殖场相关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布与执行,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必须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制定污染防治措施;现有畜禽场、养殖小区,必须配套污染防治设施,配套设施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为了预防养猪场粪污污染环境、猪场生产得以持续,从畜牧业发展规划应当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方面探讨了北京市猪场生产结构发展趋势。猪场经营方式将从单一养殖方式向种养结合转变,猪场必须配套足以消纳猪场粪污的土地面积,大规模土地面积将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猪场流转的土地面积不足以消纳现有规模的粪污,猪场规模将随之压缩。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的夏秋季节,我市规模猪场常发生母猪高热不退,怀孕母猪流产的疫病,经临床和血清学诊断为猪弓形虫病。为了摸清疫情,以便防制,我们对该病的流行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对病死猪进行病理解剖;血清学调查和康复猪的血清诊断。诊断液为弓形虫IHA抗原,由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按照该所制定的操作规程和判定标准进行。2调查结果2.1通过对11个发病猪场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这些猪场的兽医卫生条件均较差,消毒不严,大多数猪场猪舍中混养犬、猫和家禽,饲料、…  相似文献   

17.
我市某规模猪场发生以体温升高、喘气、拉干粪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为33.7%,致死率为55.4%。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瘟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殖业在不断地发展,规模猪场也在逐渐增多。但是,由于规模养猪场存在防疫意识淡薄,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不完善,安全用药意识弱可追溯体系建设执行难等诸多问题,严重威胁着生猪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规模养猪场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积极探索其发展改进的举措,以保证猪场疫情得以严控,推动中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0月下旬开始,我市一些规模猪场的中、大猪群,先后发生一种以咳嗽、气喘和发热为主,症状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现将有关情况和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太仓的畜禽规模养殖快速发展,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达68家,规模奶牛场19家,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91%和100%,规模养殖已经成为畜牧生产的主体,为保障我市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随着规模养殖的快速推进,畜禽粪便污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因此,推行生态健康养殖,减少畜禽污染物排放,成为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