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带鱼过敏原的分离、鉴定与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鉴定和纯化带鱼特异性过敏原。方法采用Coca’s提取液提取带鱼蛋白;十二烷基磺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其中的过敏原;阴离子交换层析对过敏原进行分离纯化。结果带鱼粗浸液蛋白分子量在8~130kDa之间;Western—blotting检测到分子量为12、18、25、27、29、34、38、54和60kDa的过敏原蛋白;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得到较纯的分子量为18、38kDa的过敏原蛋白,且具有免疫活性。结论发现了带鱼中多种过敏原,并对2种过敏原分离纯化,为带鱼过敏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家蚕过敏的儿童血清IgE与蚕蛹过敏原反应的图谱。方法提取蚕蛹的蛋白质成分,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粗提液的蛋白质组分进行分析;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对蚕蛹过敏原成分进行鉴定;用离子交换层析对其过敏原进行初步纯化并进行免疫印迹鉴定。结果蚕蛹有20余种不同的蛋白质条带,其中最多的蛋白质主带集中在30、28、14、12ku。免疫印迹结果显示,1条18ku的条带为反应频率最高的过敏原(5/11)。经过离子交换层析,发现反应的主要过敏原在离子交换层析的第3个洗脱峰。结论儿童家蚕过敏患者血清IgE的反应图谱与成人有所不同,可为家蚕过敏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长穗鱼尾葵和短穗鱼尾葵花粉变应原蛋白进行分析、鉴定与纯化。方法提取这两种花粉的粗提液,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粗提液蛋白质组分并测定其分子量。收集过敏病人血清,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法鉴定其变应原成分,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对花粉变应原进行初步纯化和免疫印迹鉴定。结果长穗鱼尾葵花粉有30余条蛋白带,其中主要条带有18条,12000和14000 Mr为长穗鱼尾葵花粉特异性变应原;短穗鱼尾葵花粉有30余条蛋白带,其中主要条带有9条,26000、12000和14000 Mr为短穗鱼尾葵花粉特异性变应原,其中14000 Mr为主要变应原;通过离子交换层析方法纯化出长穗鱼尾葵花粉相对分子质量为12000和14000的变应原主要分布在Ⅱ峰中,短穗鱼尾葵花粉相对分子质量为14000的主要变应原分布在Ⅴ峰和Ⅵ峰中。结论对长穗和短穗鱼尾葵花粉变应原进行了初步的分离、鉴定和纯化,为临床鱼尾葵花粉变态反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龙虾过敏原的分离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中国龙虾的主要过敏原。方法:利用传统的硫酸铵分级沉淀和等电点沉淀方法对过敏原粗提夜进行初分,在蛋白核酸检测仪检测控制下,用DEAE-52离子交换层析柱进行阶段洗脱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免疫斑点法(Dot-ELISA)确定其免疫活性部分。结果:中国龙虾过敏原蛋白的硫酸铵沉淀范围在35%~60%之间,pH=4.7、4.5时的等电点沉淀蛋白质有明显的过敏原活性;离子交换层析中的具过敏原活性蛋白峰的蛋白条带分子量为15 000、20 700、34 000、60 000和83 200;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后具过敏原活性蛋白峰SDS-PAGE显示只有34 000分子量的蛋白条带,纯度为91.5%。结论:分离、纯化鉴定出中国龙虾分子量为34 000的主要过敏原,对于过敏原的标准化、提高过敏性疾病诊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短穗鱼尾葵花粉粗浸液的主要变应原进行分析、鉴定.方法 通过SDS-PAGE分析短穗鱼尾葵花粉蛋白质组份.采用Westem blotting鉴定主要变应原,以短穗鱼尾葵花粉粗浸液包板,摸索出其包被浓度、血清稀释度和酶结合物浓度.采用BSA-ELISA法对短穗鱼尾葵花粉过敏患者血清进行初步检测,并与皮肤挑刺试验比较.结果 短穗鱼尾葵花粉粗浸液SDS-PAGE显示有30余条蛋白条带,其中主要蛋白条带有10条.Western blotting显示5例短穗鱼尾葵花粉过敏患者的混合血清能与其中3条蛋白条带起反应,分子量分别是26000、14000和12000Mr.BSA-ELISA检测短穗鱼尾葵花粉特异性IgE,最适粗浸液稀释度为1:100,血清稀释倍数为1:5,生物素化抗体为1:1000,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strepavidin-HRP)为1:1000.在此条件下BSA-ELISA与浸液皮试比较.检出结果与皮试阳性患者血清符合率为90%,与皮试阴性患者符合率为80%,与健康人对照检测符合率为100%.结论 本实验对短穗鱼尾葵花粉主要变应原进行了分离和鉴定,BSA-ELISA法测定结果与皮肤挑刺试验初步比较符合率较好.  相似文献   

6.
河虾中主要过敏原组分鉴定及分离纯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在军  向军俭 《广东医学》2006,27(5):650-651
目的鉴定并分离纯化河虾中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蛋白组分。方法河虾蛋白浸液皮下注射建立小鼠过敏模型,获得高效价特异性IgE血清用于免疫印迹分析。用饱和硫酸铵分段盐析和DEAE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目的蛋白。dot-ELISA及竞争ELISA检测纯化目的蛋白的过敏原活性。结果河虾蛋白浸液皮下注射成功建立了虾过敏小鼠模型。免疫印迹分析显示虾中有一分子量36kD的蛋白组分为主要过敏原。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DEAE离子交换层析的方法成功分离到目的蛋白。dot-ELISA证明目的蛋白能与特异性IgE反应。竞争ELISA检测纯化目的蛋白与河虾蛋白浸液竞争结合特异性IgE的活性,最大竞争抑制率可达60%。结论本实验成功鉴定并分离到河虾中一分子量为36kD的主要过敏原组分,为过敏原的分析研究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豚草花粉变应原蛋白进行分析、鉴定与纯化。 方法:提取豚草花粉粗提液,SDS-PAGE分离其蛋白组份并测定分子量,Western-blotting鉴定其变应原组份,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对花粉变应原进行初步纯化和免疫印迹鉴定。 结果:豚草花粉有30条蛋白带,其中主要条带有9条,70kDa、40kDa为其特异性变应原。经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出豚草花粉相对分子量为40 kDa的变应原主要分布在Ⅰ峰。 结论:豚草花粉粗提液中主要变应原为 70 kDa、40kDa蛋白组份。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取和分离纯化白花鬼针草花粉主要过敏原,并鉴定主要过敏原的致敏性。方法提取白花鬼针草花粉蛋白粗提液,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粗提液蛋白组分并测定其分子质量,经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纯化几类主要的蛋白,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其与花粉过敏患者血清IgE结合情况及10位正常人阴性混合血清结合情况,对比鉴定每种主要蛋白质致敏原的致敏性。结果 SDS-PAGE结果示:在12.5~120ku之间广泛分布了20余条蛋白条带,其中主带7条,分子质量在35~70ku和10~15ku的区带蛋白含量最为丰富,余下的范围内还有约10余条次带。Westen-blotting检测示:白花鬼针草花粉变应原的致敏性强,与花粉过敏患者血清特异性IgE结合大。离子交换层析出6类主要变应原蛋白,其分子质量分别为70、65、54、49、39及33ku;阴性对照组Westen-blotting在70ku处有弱显色。结论白花鬼针草花粉的主要过敏原为70、65、54、49、39及33ku;70ku变应原致敏性最强。  相似文献   

9.
家蚕蚕蛹变应原的鉴定、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鉴定、分离和纯化大造(Dazao)品系家蚕(Bombyxmori)的蚕蛹粗提液中的变应原蛋白质组分,为家蚕变应原的蛋白质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鉴定了家蚕蚕蛹粗浸液中变应原蛋白质分子,并通过阴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层析分别对家蚕蚕蛹变应原蛋白质进行初步纯化。结果在家蚕蚕蛹粗浸液中含有表观分子量分别为80000及30000的蚕蛹变应原;从家蚕蛹全虫粗提液中初步分离到分子量为30000的蛹变应原蛋白组分。结论分离得到的家蚕蚕蛹变应原蛋白组分可用于系统研究家蚕过敏原蛋白分子的蛋白质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C6/36细胞感染登革病毒前后相关表达蛋白的变化情况。方法 分别提取C6/36细胞和登革Ⅱ型病毒感染后的C6/36细胞的可溶性蛋白质,SDS-PAGE凝胶电泳对比分析C6/36细胞感染登革病毒前后电泳图谱的差异;分别以正常C6/36细胞总蛋白质、C6/36细胞感染登革病毒后的SDS-PAGE凝胶图谱中的差异条带蛋白免疫Balb/c小鼠的免疫血清、Santa-Cruz公司登革病毒单抗作一抗,Western-blot鉴定C6/36细胞感染登革病毒前后SDS-PAGE凝胶电泳图中的差异条带。结果 SDS-PAGE凝胶电泳图显示约40 000 Mr和70 000 Mr处,C6/36细胞感染登革病毒后的蛋白条带比正常C6/36细胞的蛋白条带明显粗亮;Western-blot鉴定确认差异条带不是登革病毒在细胞表达的蛋白质,而是C6/36细胞本身表达的蛋白质。感染前后的40 000 Mr和70 000 Mr蛋白条带同源。结论 C6/36细胞感染登革病毒前后分子量为40 000 Mr和70 000 Mr蛋白表达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离纯化苦瓜子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蛋白30(MAP30)并对其切割超螺旋DNA的活性作初步分析。方法: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及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从苦瓜子中分离纯化MAP30,并经SDS-PAGE、Western blots等鉴定,将质粒pUC18与不同浓度MAP30孵育,进行琼脂糖电泳分析其切割DNA的活性。结果: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0的目的蛋白MAP30,证实其具有使超螺旋DNA断裂为缺口环状及线状DNA的活性。结论:MAV30对DNA(RNA)的切割作用可能是其发挥生物学效应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从蝮蛇毒中分离纯化一种组分acoagulatin并进行鉴定。观察其抗凝作用。方法 经DEAE-Sepharose Fast Flow和CM-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层析,从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acoagulatin,分别采用Biosep-sec-S2000型HPLC分子筛柱层析、还原性SDS-PAGE(5%浓缩胶,12%分离胶)电泳进行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将不同浓度acoagulatin与抗凝兔血混合,测定凝血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Acoagulati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400,由两个亚基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4400和17000,能显著地延长PT和APTT,对TT没有影响。结论 采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和CM-sepharose Fast Flow两种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蛇毒,能分离出纯度高的组分acoagulatin,该组分具有抗凝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以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层析对梧桐花粉变应原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BSA-ELISA)测定其抗原活性,得到两个具高活性的单一变应原组分PT13和PT53。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它们的分子质量分别为20ku和18ku。  相似文献   

14.
一步离子交换层析法提纯牛视网膜可溶性抗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步离子交换层析法提纯牛视网膜可溶性抗原(S-Ag)。方法:利用DEAESepharoseFF凝胶及自动层析系统一步层析分离提纯牛视网膜S-Ag,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确定分子量,等电聚焦电泳确定等电点。结果:分析证实,S-Ag分子量52000,等电点6.20,利用提纯S-Ag成功地诱发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类(EAU)动物模型。结论:经一步层析法提纯的S-Ag,可用于EAU动物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低剂量辐射对免疫细胞早期蛋白质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光密度扫描及免疫沉淀方法观察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免疫细胞蛋白质表达变化及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结果:照射后小鼠胸腺细胞Mr=28000及Mr=43000蛋白质表达增强;脾细胞Mr=32000及Mr=43000蛋白质表达增强;三种蛋白质均发生酪氨酸磷酸化。结论:这些早期变化的蛋白质参与复杂的细胞功能调节,可能与辐射兴奋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离日本血吸虫成虫脲溶抗原中有免疫学活性的抗原分子 ,探讨其诊断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 :利用SDS PAGE及免疫印迹法分析日本血吸虫成虫脲溶抗原 ,采用电泳层析法分离有免疫活性的 4 2kD蛋白 ,ELISA分析 4 2kD蛋白诊断血吸虫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电泳层析获得了具有免疫学活性的 4 2kD蛋白 ;分离的 4 2kD蛋白诊断血吸虫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 88.0 9%和 97.0 6 %。结论 :日本血吸虫成虫脲溶 4 2kD蛋白是一种日本血吸虫的血清学抗原 ,可用于血吸虫病诊断  相似文献   

17.
日本血吸虫成虫和虫卵可溶性抗原及其组分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雄虫、雌虫、虫卵的可溶性抗原雄虫(AWA-m、雌虫AWA-f、虫卵SEA)及其组分抗原的特性.方法:用DE22纤维素层析柱对日本血吸虫AWA-m,AWA-f,SEA抗原进行纯化,得到相应组分抗原.分别以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组分抗原进行全面分析,并与相应未经纯化的可溶性抗原作比较.结果:经DE22纤维素层析处理的AWA-m,AWA-f,SEA,均能获得含多种蛋白的组分抗原.SDS-PAGE结果表明,AWA-m见10条主带和9条次带,其中Mr 37 000,28 000,25 000为特异性条带,出现8条免疫反应阳性带;而AWA-m组分抗原为9条蛋白带和6条免疫反应阳性带.AWA-f见15条蛋白带,其中Mr 26 500为特异性条带,组分抗原为8条蛋白带.AWA-f粗抗原及其组分抗原均见9条反应带.SEA见8条主带和10条次带,13条为免疫反应阳性条带;SEA组分抗原见11条带,其中9条为免疫反应阳性带.结论:AWA-m,AWA-f,SEA经DE22纤维素层析纯化获得组分抗原,方法简单、可靠.该组分抗原含有粗抗原的主要免疫反应成分,去除了多种与日本血吸虫病免疫反应无关的蛋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广西眼镜蛇毒中分离出Natrin蛋白.方法:广西眼镜蛇毒经SephadexG75凝胶、CM 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层析及FPLC mono-S柱层析分离纯化出Natrin蛋白.结果:从广西眼镜蛇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的Natrin蛋白,经SDS-PAGE电泳测定其分子量为25 ku,质谱测定其分子量...  相似文献   

19.
兔血清白蛋白和IgG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兔血清白蛋白和IgG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实验为例,阐述了血清蛋白制备与分析的过程。方法:使用了硫酸铵分级沉淀、凝胶过滤层析、DEAE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醋酸纤维薄膜电泳、SDS—PAGE、HPLC等分离纯化鉴定蛋白质的方法。结果:制备了兔血清白蛋白和γ-球蛋白(IgG),测定被分离物质的相对分子量,鉴定纯化产品的均一性。结论:该实验作为一门生物综合性大型实验,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蛋白质制备与分析的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