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HLA-Ⅰ类配型血小板输注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血液病患儿血小板减少时提高血小板输注的疗效。方法在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和3例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抑制期血小板输注无效时输注HLA-Ⅰ类半相合/相合血小板,以24h血小板校正计数指数(CCI)、判定输注效果。结果8例进行HLA-I类配型血小板输注的患儿中,HLA-I类半相合或1个位点不合血小板输注者7例,共提供HLA-Ⅰ类半相合血小板输注者43例次;HLA-Ⅰ类全相合血小板1例,共提供HLA-Ⅰ类全相合血小板2例次。4例为父母供者,共提供10例次血小板输注,24hCCI值为18.24±2.45;4例为非血缘关系供者,共提供35例次血小板输注,24hCCI值为8.78±1.47;父母供者血小板输注后24hCCI值明显高于非血缘关系供者。8例患儿血小板配型输注前后24hCCI自身对照,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血小板无效输注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血液病患儿,输注HLA-Ⅰ类半相合/相合血小板可明显增强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尤其以直系亲属供者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血液病患者HLAⅠ类抗体微珠反应的平均荧光强度(MFI)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68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小板输注前HLAⅠ类抗体MFI情况。依据血小板输注后24 h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判定血小板输注疗效,并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根据AUC计算约登指数和其最大值,采用ROC曲线分析HLAⅠ类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预测作用。结果 68例患者HLA抗体检测后输注血小板128次,其中有效输注98次,输注有效率76.56%,血小板无效输注30次,PTR发生率23.44%。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效组和无效组在性别构成、HLAⅠ类抗体阳性占比、HLAⅡ类抗体阳性占比输注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HLAⅠ类抗体阳性为PTR危险因素(OR=9.64,95%CI:2.73~34.08,P<0.001);Pear...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影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抗体和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抗体产生的因素,HLA和HPA抗体的分布特征、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王洁  敬媛媛  李冬妹  王东梅  贾延军 《北京医学》2021,43(12):1215-1218
目的 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患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抗体和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抗体的分布情况以及PTR患者的HPA基因频率.方法 选取2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HLA抗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以及HLA抗体特异性研究。 方法 选择广东地区19例具有生育史/输血史/移植史的患者,符合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诊断。使用HLA基因分型试剂盒检测HLA-I类抗原(HLA-A/B),使用Antigen Tray-LAT1240检测试剂盒对HLA抗体进行特异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的HLA—A、B抗原HLA-A*02(0.275),HLA-A*11(0.275);HLA-B*13(0.111),HLA-B*46(0.173),HLA-B*60(0.142),基因频率表达高。其中2例PRA检测结果〈20%,15例PRA检测结果在20%~80%之间,2例PRA检测结果>80%。分析HLA抗体的特异性,其中抗-A2(36.8%),抗-A11(26.3%),抗-A19(31.6%),抗-B13(26.3%),抗-B40(31.6%)的抗体表达较高。 结论 HLA抗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主要和HLA-I类抗原频率密切相关,针对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寻找相合HLA-I类抗原的血小板可以提高输注效果。  相似文献   

6.
组织相容性抗原与血液病患者反复输注血小板效果的相关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Chen S  Xiao L  Zou X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1):824-826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反复血小板输注的治疗效果与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LCT)和免疫磁珠HLAⅠ类分型,观察了126例反复接受血小板输注的住院患者,血小板增加修正值(CCI)与LCT的关系。结果血小板输注有效48例,LCT阳性率4%,无效78例LCT阳性率50%。血小板输注无效与LCT阳性率、LCT强度之间相关联(P<001)。患者HLAA2基因频率为091,与健康人群054相比显著增高。结论LCT阳性是造成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免疫因素。应将CCI和LCT测算列入反复输注血小板治疗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以期预测CCI和改善血小板输注效果  相似文献   

7.
8.
人类血小板同种特异性抗原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血小板同种抗原中,有些是其他细胞或组织共有的,如ABO血型抗原、HLA-Ⅰ类抗原;另外一些则仅表达或主要表达于血小板,由血小板特有的抗原决定簇组成,表现血小板独特的遗传多态性,被称为血小板同种特异性抗原(human plateletaloantigens,HPAs)。因其能够介导同种抗体的产生,引发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如: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neonatal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a,NATP)、输血后紫癜(post-transfusionpurpura,PTP)以及血小板输注无效(post-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因此,研究HPAs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表达和输血次数对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该院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的322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至少输血3次,统计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PTR)发生率,并比较不同血小板抗体表达情况及输血次数患者的PTR发生率。结果:322例血液病患者PTR发生率为41.61%(134/322),血小板抗体阴性156例,阳性166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PTR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计输注次数>6次患者PTR发生率、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累计输注次数3~6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阳性及输血次数会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在对血液病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时应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PTR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盛智伟  刘定文 《中外医疗》2011,30(35):178-178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对反复输血患者进行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分析抗体阳性率与输血次数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中,共出现血小板抗体阳性73例,抗体阳性率为60.83%。其抗体阳性率与输血次数成正比关系,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小板抗体阴性组的输液效果优于阳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反复输血可产生血小板抗体,其阳性率与输注次数密切相关,输注次数越多抗体阳性率越高,并且血小板抗体的产生直接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机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HLA抗体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动态监测患者HLA抗体情况 ,了解HLA抗体在解决血小板无效输注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各医院送检随机血小板无效输注患者在行交叉淋巴细胞毒实验配型血小板的同时 ,用ELISA法检测其HLA抗体及其强度。结果 在 90例随机血小板无效输注患者中 ,HLA抗体阳性率为 6 3% ;未成人组与成人组之间HLA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动态观察 4例长期输注血小板患者 ,其HLA抗体强度随输注交叉淋巴细胞毒实验配型血小板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结论 当患者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时 ,应首先检测其HLA抗体 ,如为幼儿应重点考虑使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加的非免疫因素 ;对长期输注血小板患者 ,应动态观察HLA抗体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白细胞滤过的血小板与标准血小板输注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PTR)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同种免疫反应的效果.方法 电子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CBM收录的白细胞滤过血小板与标准血小板输注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截至2009年12月31日),对预防PTR和HLA同种免疫反应的效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558篇文献,最终纳入7篇英文研究.Meta分析显示,白细胞滤过的血小板预防PTR的效果优于标准血小板[RR=0.59,95%CI(0.42,0.82),P=0.002],且发生HLA同种免疫反应的风险低于标准血小板输注[RR=0.49,95%CI(0.33,0.74),P=0.0006].HLA同种免疫反应的风险差异在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患者中有统计学意义[RR=0.42,95%CI(0.32,0.56),P<0.00001],而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由于样本量有限,尚未发现统计学意义[RR=0.50,95%CI (0.10,2.41),P=0.39].结论 现有研究证据显示输注白细胞滤过的血小板可减少PTR和HLA同种免疫反应的发生,预防效果优于标准血小板.但因纳入研究数量较少、样本量小、方法学质量不高,尚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该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广州地区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进行两种不同试验方法的交叉配型并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特异性。方法对62名临床不同疾病类型血小板输注>2次的患者分别做流式细胞血小板交叉配型(Flow-XM)试验和经典补体依赖微量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NIH-CDC)试验,并进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分析。结果 62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通过NIH-CDC试验,得出血小板配型阳性标本22例,阳性率为35.48%;Flow-XM试验比NIH-CDC试验阳性检出率高,为70.97%,两种配型结果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析配型阳性患者的HLA抗体特异性,除2例为阴性外,其余都证实存在针对供者的HLA抗体。结论 Flow-XM试验对于检测HLA抗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海南岛黎族人群血小板-1-6、15抗原系统进行基因分型,探讨血小板抗原分布与随机血小板输注的关系以及血小板抗原分布与疾病的相关性。为黎族人群临床血小板输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180名黎族人进行HPA-1—6、15抗原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本研究揭示了海南岛黎族人HPA-1~6、15抗原基因频率分布概况,证实黎族人HPA-2、-3、-5、-6、-15系统具有多态性。结论研究结果提示黎族人在随机血小板输注中,供受者HPA-3系统不配合的机会为37.49%,HPA-15系统不配合的机会为36.93%,是随机血小板输注的关注重点。HPA-5系统不配合的机会为6.23%,HPA-2、-6系统不配合的机会只有0.56%。而HPA-1、-4抗原未检出相应HPA—b基因。同种免疫发生的危险性会非常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与抗HLA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收治输注血小板患者20例,血小板均来自血站提供的机采血小板含量≥2.5×1011/L。测量患者的体重、身高,计算出其体表面积,患者输注血小板前1小时和输注血小板后24小时检查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若输注1小时CCI<7.5或者18~24小时CCI<4.5可判断为输注血小板无效。同时对患者进行抗HLA抗体检测。结果:20例患者抗HLA抗体阳性13例,阳性率为65.0%,阴性7例,阴性率为35.0%。20例共出现13例患者输注无效,无效率为65.0%。其中12例患者为抗HLA抗体阳性,占抗HLA抗体阳性的92.3%;另1例患者抗HLA抗体阴性,为DIC患者。结论:血小板输注无效目前在我国仍然是个问题,为存在免疫性因素的患者检测血小板抗体的最佳检测方法和为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选择最佳匹配血小板有着巨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王慧茹  刘会兰 《安徽医学》2023,44(8):883-886
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是多次输注血小板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不仅会导致危及生命的出血风险、住院时间延长和生存期降低等,还会因反复输血增加输血安全问题。本文就PTR发生的原因以及对策进行了回顾总结,重点探讨免疫因素导致的PTR和相应的血小板输注策略,以期对解决PTR困境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是血液凝固中重要的血液成分,其主要功能是生理性止血.一些疾病导致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时引起皮肤出血紫癜,严重时引起其他部位出血,危及生命.输注血小板可以改善出血和增加凝血功能,治疗某些出血性疾病及各种血液病,也可作为肿瘤患者放、化疗的支持疗法,是临床成分输血的重要措施.但反复血小板输注或既往大量输血(全血、红细胞和白细胞)会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或(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破坏血小板,使血小板存活期缩短,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出血症状无法得到改善,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本文对血小板输注无效与血小板抗体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注随机单一供者血小板(SD)与输注随机多供者血小板(MD)疗效的比较。方法:对接受血小板输注的住院病人,SD组78例和MD组35例,采用淋巴细胞毒试验(LCT),血小板校正增加值(CCI)计算,进行疗效比较。结果:MD组的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和抗体强度明显高于SD组(P<001),CCI值明显低于SD组(P<001)。结论:输注随机单一供者血小板比输注随机多供者的血小板,无论在同种免疫性抗体形成的比例,还是在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和预防同种免疫反应的产生,都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张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6,(33):4695-4696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相关性。方法以计算血小板计数校正增加指数(CCI)作为判别PTR的依据,选择在我院住院的65例患者,观察在多次输注血小板后PTR的发生率。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检测血小板抗体,计算出65例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根据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2组,比较1h、24hCCI值及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36.9%,PTR发生率为41.5%;1h及24hCCI值血小板抗体阳性组明显低于血小板抗体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抗体阳性组无效率为75.00%,明显高于阴性组的2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输注血小板前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选择与患者血小板相配合的供血者,可获得更好的效果,能有效预防PTR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有输注血小板适应证的患者,在输注血小板后,如有证据表明不能有效地提高血小板计数,则定义为血小板输注无效。本文就其病因、诊断和治疗于以综述。1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判定CCI可简单地判断疗效:患者输注后血小板增量(输注后血小板数×10~9/L-输注前血小板数×10~9/L=增量×10~9/ L)除以输注血小板的数量(成年人血小板的输注量通常在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