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传热学的角度分析了注射模具的散热情况,浅述了注射模冷却系统中有关自然冷却与强制冷却的问题,提出采用强制冷却时,应充分考虑模具自身散热问题,以计算法取代经验值法确定其冷却通道直径.  相似文献   

2.
为预测注射模具在给定的冷却管道分布下型腔表面的温度分析情况,使用边界元法进行注射模的温度分析。对于注射模温度场问题,边界单元法具有数据准备量小、计算量小、精度高等优点。但由于注射模内部型腔为一狭缝,冷却孔长度远大于其直径,普通的边界单元法无法进行计算。根据注射模的结构特点,推导出适用于注射模冷却分析的边界积分方程,并给出模具三维温度场的边界元计算方法。实践表明,该软件对注射模冷却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具  相似文献   

3.
为预测注射模具在给定的冷却管道分布下型腔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使用边界元法进行注射模的温度分析.对于注射模温度场问题,边界单元法具有数据准备量小、计算量小、精度高等优点.但由于注射模内部型腔为一狭缝,冷却孔长度远大于其直径,普通的边界单元法无法进行计算.根据注射模的结构特点,推导出适用于注射模冷却分析的边界积分方程,并给出模具三维温度场的边界元计算方法.实践表明,该软件对注射模冷却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塑料注射模具冷却系统的简易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冷却水道紊流界膜强制散热的简易算法;同时提出空气自然对流散热、辐射散热、注射机固定模板散热的计算公式,并以具体算例证实其所点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以仪表壳注射成型为例,分析水路形式及成型参数对产品成型质量的影响。应用Moldex 3D模流分析技术及田口正交试验法,进行传统水路与随形水路的注射成型差异性比较。结果表明:随形水路相较于传统水路产品温差下降了42.46%,平均冷却效率提高了15.87%,限制在15℃之内的模具壁面温差区域面积提高了40%,翘曲变形总位移量减小了44.75%;在随形水路模式下,冷却时间对产品翘曲变形影响最大,其次是塑料温度和模具温度。  相似文献   

6.
用两种方法来计算冷却时间,一种是从理论分析中经过合理的假设推导出冷却时间和浇口封闭时间的一种计算方法,另一种是作图法求解冷却时间的方法,前者可用于注射模具的CAD,CAE的数学建模和常规模具设计时的理论计算,后者是建立在试验基础上的一种简便计算方法,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模具设计中。  相似文献   

7.
采用半导体照明技术,选用大功率LED灯珠,优化灯珠布置,研制智能化的驱动电路,设计了散热板直接散热、风扇强制冷却散热的双散热装置,研制了可进行发热控制的脉冲间歇供电控制电路。试验结果表明:距离灯珠6 m处灯具照度≥20 Lux,环境温度40℃状态下灯珠散热板温度≤62℃。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深腔塑件注射成型时所可能采取的工艺方案,同时对各种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了采用斜导柱与顶杆联合抽芯注射模成型该类零件的模具结构,并对该种模具工作原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钨基重合金注射成形产品变形原因及其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MIM重合金产品在注射、脱脂和烧结3个阶段的变形及其解决方法,结果表明:注射时由于成形坯的冷却收缩和合模线的存在使成形坯的形状和大小与模具形腔有差异;粘结剂中聚丙烯质量分数高于30%时可保证溶以脱脂时样品不变形;先在1350℃进行低温固相烧结,然后在1530℃进行高温液相烧结,可较好地消除烧结过程中填料对产品内孔孔径收缩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0.
提出冷却水道紊流界膜强制散热的简易算法;同时提出空气自然对流散热、辐射散热、注射机固定模板散热的计算公式,并以具体算例证实其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SMA)材料的Brinson本构关系,研究了SMA驱动器在自由冷却和强制冷却等两种热交换形式下的动力响应问题,探讨了SMA丝在恒载及荷载变化时完成正逆相变所需用的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热交换方式对完成相变时间有较大影响,并且增加散热面积和提高热交换速率均可有效地加速相变的完成.最后,本文还简单讨论了影响SMA驱动器响应时间的几个因素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推导出脱硫挤出机中胶料与冷却介质的平均温差及系统的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准数关系式及实验对传热能力和胶料与机筒内壁的对流传质变热系数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传热理论,建立了描述DZJ—A型全自动快餐具纸浆模塑生产线的热压干燥模具传热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比较,二者基本吻合。通过对不同节点温度时间关系曲线分析,表明模具温度场的分布与节点距离加热板位置有关,而温度分布的不均将会影响纸浆模塑制品质量。该研究结果对模具结构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进行水管冷却的混凝土浇筑仓温度场仿真计算时,水管冷却等效热传导方程中的混凝土初温的计算存在不同的算法,采用水管冷却精细有限元法和水管冷却等效热传导法,对含冷却水管的混凝土棱柱体进行温度场对比分析,研究了水管冷却等效热传导法中混凝土初始温度的计算方法.分析认为水管冷却等效热传导方程中的混凝土初温应是含冷却水管的混凝土棱柱体在通水开始时刻的混凝土平均温度,该平均温度可由混凝土棱柱体单元高斯点温度与高斯点所占体积的乘积除于混凝土棱柱体单元体积获得.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国内外热轧板厂强制冷却装置的应用现状以及轧辊强制冷却效果的实验测试结果,探讨了采用数值仿真技术实现强制冷却装置优化设计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内外热轧板厂强制冷却装置的应用现状以及轧辊强制冷却效果的实验测试结果,探讨了采用数值仿真技术实现强制冷却装置优化设计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发动机尾气温差发电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发动机尾气中蕴含的高温能量进行回收利用,对基于温差发电的发动机尾气温差发电装置进行试验。首先基于现有发动机台架试验系统增加温度、电压和电流测量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测量不同内部结构集热器表面温度和排气噪声的变化得到集热器内部结构对温差发电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测量不同冷却方式下温差发电片两端温度以及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得到散热器冷却方式对温差发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集热器内部结构采用中空结构时,不同位置表面温度差在6 ℃以内,有利于保持其表面温度的均匀性,有利于电能输出,但是对于降低噪声没有帮助;采用强制风冷方式有助于提高温差发电装置两端温差,相对于自然冷却方式温差大约可提高14 ℃,从而提升输出电能,但是由于风速的提升可以同时增加冷端和热端的表面换热效率,使得较多的热量扩散到环境中,从而产生当风速达到某一数值后温差不变的现象;相比于侧面冷却,正面冷却方式更具有优势,大约将温差发电器两端的温差提升15 ℃,但是只能冷却一面。  相似文献   

18.
不同体系对流传热膜系数测定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牛顿冷却定律作为对流传热实验的测试原理,通过建立不同体系的传热系统,即水蒸汽—空气传热系统、乙醇水溶液蒸汽—空气传热系统,分别对普通管换热器和强化管换热器进行了强制对流传热实验研究。确定了在相应条件下冷流体对流传热膜系数的关联式。普通管换热器对流传热膜系数的关联式:Nu=0.01473Re0.61Pr0.4;强化管换热器对流传热膜系数的关联式:Nu=0.0251Re0.821Pr0.4;其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此实验方法可以测出蒸汽冷凝膜系数和管内对流传热系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较大的迪恩准数范围内用壁温法研究了螺旋回热器的传热性能,得到了其传热性能关系式,并分析了螺旋回热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经济性能.结果表明螺旋回热器的传热性能及其经济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0.
It is important to select suitable parameters of a submerged entry nozzle (SEN) for optimizing the flow and temperature patterns in a mold. The effect of SEN design on the mould level stability, meniscus steel flow velocity, and heat transfer of the mold of a medium thin slab caster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1:1 water modeling and industrial testing. The advantages of a 2-port SEN compared with a 3-port SEN are the following: more optimal flow patterns with a lower mold level fluctuation and a lower meniscus steel flow velocity; proper powder consumption without slag bears due to a reasonable liquid powder thickness. The argon flow rate can be reduced and the mold average heat flux and temperature near the edges of the copper plate are reduced. At a casting speed of 2.5 m·min^-1, the mold level fluctuation lies within +5 mm. In addition, soft cooling of the steel shell in the mold is realized, which is suitable for casting crack susceptible steel gra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