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凹凸棒石黏土(APT)作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双金属催化剂Pd-Cu/APT、单金属催化剂Pd/APT和Cu/APT,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上考察催化剂的CO催化氧化活性,采用N_2物理吸附/脱附、X射线粉末衍射和程序升温还原/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d-Cu/APT催化剂中Cu主要以CuCl形式存在,Pd高度分散与Cu之间产生了明显的相互作用,使Cu物种的还原温度大幅降低;经水蒸汽预处理增强了Pd-Cu/APT催化剂表面酸性,促进了催化活性的提高。在CO体积分数为0.5%、水蒸汽体积分数3.3%、空速6 000h^(-1)和常温反应条件下,CO转化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了2%Pd-Al2O3催化剂,在固定反应器中评价不同制备方法(共沉淀和浸渍)、助剂(1%K和1%Mg)、预处理方法(快速氧化和缓慢还原)、空速(726h-1、1638h-1和5274h-1)情况下2%Pd-Al2O3催化剂对CO氧化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2%Pd50%Zr-Al2O3催化剂有较高的反应活性,该催化剂经缓慢还原预处理活化,在温度为70℃时就可以使低浓度的CO完全氧化。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催化剂活性,用Ce对LaCoO3载体进行改性,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系列LaCo1-xCexO3(x=0~0.5)载体。其中,x=0.1和0.2时,载体为钙钛矿结构。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Au/LaCo1-xCexO3(x=0.1、0.2)催化剂,通过XRD、BET和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催化活性评价及稳定性表征测试。结果表明,Au/LaCo0.9Ce0.1O3和Au/LaCo0.8Ce0.2O3催化剂能够在90℃将CO完全转化,在此温度进行的连续20h和30h的寿命实验中,CO转化率保持100%,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均优于Au/LaCoO3催化剂。表明掺杂Ce改性载体,能够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纳米催化剂及其在CO催化氧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了纳米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与制备方法,详细介绍了用于CO催化氧化的纳米催化剂的研究概况,指出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大大优于常规催化剂,纳米复合稀土催化剂在汽车尾气控制方面前景诱人。  相似文献   

5.
催化氧化是消除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有效手段,而二氯甲烷是含氯有机废气的代表性化合物。采用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rOx含量的CrCeAlO催化剂,并用浸渍法制备了Pt/CrCeAlO催化剂,将其用于二氯甲烷催化氧化。结果表明,催化剂均表现出较好的活性,Cr0.03Ce0.05Al0.95O2催化剂在390 ℃时即可完全氧化二氯甲烷。而负载Pt后的催化剂活性明显提高,2.0Pt/Cr0.03Ce0.05Al0.95O2催化剂表现出最好的活性,在340 ℃条件下,转化率即达100%。采用XRD、SEM、TEM、H2-TPR和NH3-TP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表明催化剂的活性主要受其表面酸性和氧化还原性的影响,表面酸性位提供二氯甲烷化学吸附位,而催化剂表面氧化还原性则有利于反应中氧物种的活化。催化剂中添加Pt后,由于Pt、CeO2 和 CrOx物种间的相互作用而增强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反应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王亚琴  马腾 《工业催化》2018,26(8):31-35
利用紫外光电子能谱等表面科学方法,研究了Pt-Fe模型催化剂的次表层Fe结构[即Pt/Fe/Pt(111)结构]在不同条件下CO的吸附及其氧化反应。结果表明,Pt/Fe/Pt(111)结构在H_2气氛或者超高真空中是种稳定结构,最外层的原子与Pt(111)相同,是密排的铂原子面;但次表层的原子中有约0.5单层的铁原子,使费米边附近(0~2.0)e V的电子态密度明显低于Pt(111)表面,从而改变表面的CO和O_2吸附以及反应性能。程序升温的紫外光电子能谱结果显示,Pt/Fe/Pt(111)表面在(100~300)K,CO的吸附受温度的影响不明显,且O_2能够吸附、活化并使共吸附的CO发生氧化反应;当温度为300 K时,O_2无法在Pt/Fe/Pt(111)表面吸附、活化,所以CO氧化反应无法进行。Pt/Fe/Pt(111)结构虽然能有效地减弱CO的吸附从而避免CO毒化的问题,但O_2的吸附和活化也受到显著抑制并影响到一定条件下CO的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7.
Ullmann偶联反应是典型的碳碳键偶联反应,反应合成的联苯类化合物是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应用前景广阔。初期采用均相Pd催化剂,不能重复利用,工业化生产受到限制。改用多相Pd催化剂催化反应,需要添加剂导致产物分离困难。多相Au催化剂适用性受到限制,反应底物局限于碘代芳烃,双金属催化剂在催化活性与选择性方面均有较好的优势。综述Ullmann-type偶联反应中均相Pd催化体系、多相Pd催化体系、多相Au催化体系以及多相双金属催化体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阐述反应机理,并对Ullmann偶联反应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类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威胁的有毒有机化合物。催化氧化法因其高效、环保和去除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VOCs消除方法之一,负载双金属催化剂由于良好的催化性能被应用于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综述了近年来负载双贵金属、双非贵金属和混合金属催化剂对VOCs的催化性能,分析典型催化剂对VOCs氧化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展望VOCs催化氧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富氢气体中CO优先氧化贵金属与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Pt催化剂、Au催化剂和Cu催化剂等,综述了载体、助剂、预处理和制备方法等对优先氧化性能的影响,重点评述改善Pt催化剂低温活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催化CO氧化的铜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铜催化剂体系催化CO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条件及载体种类等对催化剂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加入添加剂、合适的制备方法和处理条件等手段是提高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CO氧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O氧化反应是控制汽车尾气污染和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贵金属催化剂活性好,寿命长,但由于资源缺乏,价格上涨,人们一直研究用非贵金属或少量贵金属来替代贵金属催化剂。稀土在CO氧化催化剂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介绍了贵金属、非贵金属和稀土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Pd-Cu/凹凸棒土(PC/APT)催化剂,以CO氧化为探针反应,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上考察其常温潮湿环境下CO催化氧化性能。作为对比,同时采用常规浸渍法制备催化剂。通过N2物理吸附-脱附、XRD、FT-IR和TPR等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不同,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的PC/APT催化剂上Cu物种分别以Cu_2Cl(OH)_3和CuO形式存在,其中,Cu_2Cl(OH)_3物种与Pd物种间相互作用较强,催化剂还原性能显著提高,表现出良好的CO催化氧化活性。在空速6 000 h~(-1)、CO体积分数0.5%和水蒸汽体积分数3.3%条件下,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的PC/APT催化剂上CO转化率大于84%的时间不低于160 min。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不同比例的Au/Ru双金属纳米微粒,应用UV-VIS、TEM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比较了它们对一氧化碳氧化反应的选择催化。  相似文献   

14.
以γ-Al2O3为催化剂载体,铜、锰为活性组分,稀土元素铈为助催化剂,采用浸渍法制备复合氧化物催化剂5%Cu/γ-Al2O3、5%Mn/γ-Al2O3、5%Cu-5%Mn/γ-Al2O3和5%Cu-5%Mn-1.6%Ce/γ-Al2O3,并考察其催化氧化甲苯性能。研究表明,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具有显著的效果,5%Cu-5%Mn/γ-Al2O3催化剂和5%Cu-5%Mn-1.6%Ce/γ-Al2O3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低温活性和催化性能,对甲苯的完全燃烧温度分别为340℃和285℃。采用SEM和BET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度和催化剂的孔结构相关。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复合型非贵金属催化剂在低温CO催化氧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ABO3钙钛矿型负载氧化物、非钙钛矿型负载氧化物和尖晶石型氧化物这两类复合型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催化性能,并对今后低温CO催化氧化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负载型铜铈催化剂选择性氧化富氢气体中CO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选择性氧化法是去除重整气中少量CO的有效方法。对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含铜和铈的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负载型铜铈催化剂的最佳催化温度明显低于非负载型铜铈催化剂。用浸渍法制得的Cu-Ce/ZSM-5催化剂在180℃能将CO含量降到5×10~(-6)。考察了CO_2和H_2O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Cu-Ce/ZSM-5在最佳催化温度下具有一定的耐CO_2和H_2O能力。对Cu-Ce/ZSM-5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7.
李翔  郭文勇 《湖北化工》1995,12(3):18-19
研究了活性碳负载的Pd、Pd-Fe、Pd-Sn、Pd-Ni、Pd-Cu、Pd-Pb催化剂对邻硝基苯胺催化加氢。活性大小依次为:Pd-Sn/C〉Pd-Fe/C〉Pd-Ni/C〉Pd/C〉Pd-Cu/C ̄Pd-Pb/C,先浸Pd后浸Fe与Pd、Fe共浸制备的Pd-Fe/C具有相同催化活性,XPS研究表明两种金属间存在的较强的相互作用。考察了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及无溶剂反应时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蒸汽诱导法合成铜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MOF),通过浸渍法将铈引入Cu-MOF骨架结构中得到复合前驱体,再通过高温热处理,制备出新型铜基复合氧化物。研究发现铈的掺杂可以调变铜基复合物的晶型结构,以此作为催化剂,考察铈负载量对铜铈复合氧化物催化效果的影响,并获得催化剂的最佳配伍。优化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在180℃和空速50000 h-1条件下,CO脱除效率超过99%,展现出高效的催化氧化CO活性。此外,在Cu-MOF合成中掺入TiO2,可以调变氧化铜形成,促进催化剂的催化氧化CO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制备了两种类型的双金属簇催化剂[Fe·CO_3·Cu·AL_2O_3]和[KCOFe_3.SiO_2],评价了其在CO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考察了混合的双金属簇催化剂对CO加氢反应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应用化工》2015,(8):1457-1460
通过简便的一步法制备了炭负载Pd/Sm双金属催化剂(C-Pd/Sm),利用Pd/Sm双金属催化剂的协同效应提高对Heck反应的催化效率。利用所制备的C-Pd/Sm催化碘苯与丙烯酸的Heck反应,结果显示,在温度为120℃、三丁胺为碱,DMF为溶剂,时间为5 h的反应条件下,催化剂对Heck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另外,CPd/Sm能够催化反应活性较低的溴苯和氯苯与丙烯酸的Heck芳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