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利用自适应阈值条纹调制度分析方法进行位相去包裹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一种基于条纹调制度分析的位相去包裹新算法。该算法用于三维测量中位相图的去包裹处理,取得了好的实验结果。它同样适用于激光干涉条纹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快速准确的对含有噪声和欠采样问题包裹位相图进行位相展开,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及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路径跟踪算法的枝切法(BC)、质量导向的路径跟踪算法(QG)和菱形算法(RA)三种位相解包裹算法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RA算法运行速度最快,BC算法次之,QG算法速度最慢;其中BC和RA算法对含有强噪声和欠采样的包裹位相图处理效果较差,QG算法效果相对较好,但这种算法运行的时间较长,不太适合处理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问题。所以要根据具体实际问题对噪声、欠采样和实时性的不同要求来选取合适的算法。  相似文献   

3.
王薇  谢宇  伍波 《量子电子学报》2006,23(6):798-801
实际干涉计量中各种干扰因素的存在,使得包裹相位图中可能存在噪声、低调制点或散斑等误差点.在用逐行逐列扫描法进行去包裹时,当碰到这些误差点时,误差就会沿着去包裹方向扩散,在去包裹相位图上形成"拉线"现象.针对去包裹误差扩散的原因,结合对相位图的预处理,提出了简单有效的相位去包裹误差校正算法,用这种方法去包裹时并不用避开误差点,而是在去包裹后进行误差校正,可以有效地解决去包裹误差扩散问题,消除"拉线"现象.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去包裹操作.  相似文献   

4.
基于跳变线估测的相位包裹去除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相移干涉术中噪声点产生的相位跳变,提出一种基于跳变线估测的相位包裹去除法。该方法简单实用、与去包裹路径无关,可以有效地消除干涉图噪声所产生的位相跳变,消除噪声包裹导致的相位图上的“拉线”现象,恢复真实相位。用于相移干涉测量表面微观形貌,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位相法三维形貌测量数值模拟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模拟相位测量的主要过程,根据模拟物体和系统参数对投影光栅进行有效调制,并利用行列法对调制光栅得到的包裹相位图正确解包裹.本系统为研究各种高效健壮的相位解包裹算法提供了模拟平台.  相似文献   

6.
全息相移技术用于物体的三维面形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将全息干涉条纹和相移技术用于三维面形测量,首先利用相移进行位相解调,得到各点的包裹相位分布,再利用投影条纹最小二乘法得到的高度信息对位相进行去包裹处理,从而得到具有较高精度的位相测量和相应的三维面形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7.
一种去包裹误差校正法及其在ESPI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去包裹过程中误差扩展的原因 ,提出一种误差校正方法。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校正去包裹的误差 ,消除真实相位图上的“拉线”现象 ,且算法简单、计算量小 ,用于电子散斑测量变形和定量分析振动模态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一维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相位去包裹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位去包裹算法,主要针对那些条纹数少,条纹质量相对较好,仅仅是由于少数低调制度点、散斑点、噪声或灰尘引起的去包裹失败的情形。该算法基于一维FFT(快速傅里叶变换),简单且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9.
用二元位相光栅进行激光束叠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铂靓  王成程  杜惊雷  马驰 《激光技术》2006,30(4):381-384,389
基于标量衍射理论,系统探讨了二元位相光栅实现激光束叠加的理论和位相光栅设计方法,利用新型遗传模拟退火混合算法得到优化的光栅参数,给出其用于分束和耦合时的模拟结果,并讨论实际误差对位相光栅耦合效率的影响.二元位相光栅用于激光束叠加有结构简单,调节灵活的优点,可以有效地提高激光束的功率密度和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数字全息重构的精度,采用希尔伯特变换的方法对数字全息位相重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首先利用傅里叶变换滤除全息图中的0级项,然后运用希尔伯特变换对已经滤除0级项的全息图实现90°相移,并构造出解析信号,从而可以求出物体的包裹位相,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位相解包裹得到物体的真实位相;并将希尔伯特变换法与常规傅里叶变换法重构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获得了标准偏差的对比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常规傅里叶变换法重构精度要高。这一结果对提高位相重构的精度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1.
在相移式轮廓测量(PMP)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查表法的相移校正算法,使传统的N步计算方法要以适用于任何相移值(非等步相移)的情况,从而降低了对相移器的精度要求。利用计算机传真技术验证了该修正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拟退火的全局相位展开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常用的最小二乘和最小费用流相位展开算法求满足待求相位梯度与包裹相位梯度最小范数解不同,提出一种以待求相位的二阶相位差在整个相位场上的总和为目标函数,并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实现其最小化的相位展算法。计算表明:该算法可以对最小二乘和最小费用流算法不能展开的欠采样包裹相位和含有噪声的欠采样包裹相位,进行有效的相位展开。  相似文献   

13.
移相误差是影响移相干涉术测量精度的主要来源,针对移相器的线性移相误差,文中提出一种新型的移相干涉术算法-N步移相算法。该算法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出移相器做等步移相时的实际移相相位,利用上述估计值代入相位计算公式获得被测物体的相位分布。同时对该算法进行仿真研究,其结果表明,算法能准确地估计移相相位,获得被测物体的精确相位分布,并可实现λ/100的高精度测量,且在测量精度上明显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14.
时间位相展开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时间位相展开是位相测量领域内的一种很重要的位相展开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干涉型和结构照明型计量领域中,包括散斑干涉与剪切干涉计量、波长扫描干涉术、先弹测量、位相测量轮廓术、傅立叶变换轮廓术等领域。本文详细分析了近十年所提出的时间位相展开算法的基本原理,讨论和比较了各种算法的设计方法、计算公式和适用范围,对时间位相展开方法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5.
精确最小二乘相位解包裹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晓凡  饶帆  李兴华  林超  李斌 《中国激光》2012,39(2):209001-193
路径无关算法是一类重要的相位解包裹算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各种最小二乘算法。由于最小二乘算法无法限制误差在空间中传播,因此不能直接获得精确的解包裹相位,其应用受到了限制。分析最小二乘相位解包裹算法误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能得到精确解包裹相位的新算法,给出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和具体算法,通过模拟计算和实验验证,证明了该新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非最小相位雷达通道均衡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峰  傅有光  夏映玲 《现代雷达》2004,26(11):68-70
在对雷达通道均衡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常用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的算法往往效果不佳。原因是该算法获得的均衡器无法实现非最小相位。提出了一种雷达通道均衡算法,该算法通过对需要均衡的通道输出进行延迟,实现了可以获得非最小相位特性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的均衡算法。通过仿真和实验,对该算法的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原算法相比,新算法可以获得更好的幅度和相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颖的全响应CPM信号载波频偏同步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相位调制(CPM)具有许多线性调制法难以比拟的优势,但是其接收机实现复杂度高,信号同步困难。通过对CPM信号相位的分析研究找到相位变化特殊点,在这些点上相位的影响仅由频偏决定。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2P幂-滑动观测窗的快速收敛频偏估计算法。仿真表明,在系统开销较小的情况下该算法能很快实现精度足够的载波同步。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基频混频的相位生成载波调制解调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相位生成载波(PGC)解调的一种改进方法。在传感信号的幅度较小的情况下,该解调方法只由基频信号对输入信号混频,就可以得到与原始传感信号波形成正比的信号,从而提高整个解调过程的效率。仿真分析及实验结果都验证了改进算法的可行性。在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ZI)以及外调制方式的信号检测实验中,采用该解调方法所得信号和原信号相关系数达0.99以上。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二次相差法的多频连续波雷达测距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延伟  程翥  皇甫堪 《信号处理》2005,21(2):178-180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频测距的多频连续滤雷达测距新算法,即二次相差法。与传统的测距方法相比,该算法具有算法简单,实现方便,测距精度高等特点。文章介绍了二次相差法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仿真的结果,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双时域傅里叶变换相位提取算法。通过把一段具有两个干涉周期的时域光强信号分成多段一个周期的子段,通过两次使用傅里叶变换把相移器引入的相移频率和其他干扰频率分离出来,模拟和实验结果都证明了该算法在不提高系统复杂性和大幅度减少数据获取量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系统抗干扰能力,该方法从采集到待测物体相位的提取,完全无须人工干预,有利于实现自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