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鉴于人们追求健康的心理和人们普遍缺钙的现状,在传统肉脯中加入含钙丰富的骨泥,使骨泥肉脯具有营养保健的双重功效。实验应用新工艺加工骨泥肉脯,并对影响色泽的因素、烘干方式、骨泥添加量等关键工序进行了实验研究,优化了有关的工艺参数,得出品质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高档肉制品。  相似文献   

2.
高温高压法生产骨泥及骨泥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凤岐 《肉类工业》1989,(6):42-43,31
用高温高压的方法把动物鲜骨骼(各种畜禽骨骼均可)蒸煮酥软,然后用斩拌机把酥软的骨骼斩成泥状,制成骨泥。一、这种加工方法制作骨泥的好处 1.工艺简单:可把分割下来的骨骼,盛装在容器内,进灭菌罐高温高压处理后,经过斩拌,过滤即成骨泥。对我厂来讲可利用现有设备生产,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3.
骨泥营养食品中钙生物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测定新鲜骨泥的粒度,分析鲜骨泥及骨沁营养挂面的营养成份含量,并通过小鼠对产品中钙的营养吸收试验,研究骨泥营养挂面中钙的生物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新鲜骨泥营养丰富,而Ca,P,Fe和Zn等营养元素的含量较高。骨泥粒度大小为40μm以下。试验组小鼠血清钙含量高于对照组,骨泥营养挂面中钙可被小鼠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4.
高钙骨泥做为一种营养食品和强化剂,其营养成分含量较丰富,同时钙、磷铁等元素的含量与肉相比又高出数倍,是易于人体吸收的有机钙、磷和血色素铁良好的补充源,因此,已引起国内外营养与食品界专家们的关注和肯定。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高钙骨泥和研制生产系列产品,现将有关加工工艺和质控指标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骨泥烤肠的制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罗贵伦 《食品科学》1994,15(1):30-32
鲜猪骨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含钙尤其丰富,但不易直接食用。介绍鲜猪骨加工成骨泥又进一步加工成骨泥烤肠制品的技术、骨泥烤肠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是儿童和老人补钙的理想方便食品。  相似文献   

6.
鲜骨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概述了鲜骨加工利用技术的现状,重点介绍了鲜骨超细化加工技术的原理、方法、工艺特点、产品的营养特性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添加超细粉碎盐煸鸡骨泥对鸡肉肠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鸡肉肠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超细粉碎盐焗鸡骨泥会增加肉肠的风味和营养,但添加后可能会对鸡肉肠凝胶的质构带来不利影响。以普通鸡肉肠的加工为基础,分别添加4%、8%、12%、16%(按干基计)的骨泥,通过采用单因素实验,根据色泽和质构特性测定,并结合感官评定分析,探讨了盐焗鸡骨泥对鸡肉肠品质特性的影响。当骨泥添加量增加,鸡肉肠和鸡肉糜的L*值下降,b*值上升;鸡肉肠的凝胶强度、硬度、咀嚼性均下降,弹性先下降(0%~8%骨泥添加量)后上升(8%~16%骨泥添加量);鸡肉肠的感官得分先上升后下降。当骨泥添加量为12%时,鸡肉肠的感官接受度最高,为最佳盐焗鸡骨泥添加量。  相似文献   

8.
骨素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骨素国内外发展现状,营养特点、加工工艺、生产过程中HACCP体系的建立,以及骨素的应用,并预测了骨素产品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我国禽畜骨综合加工利用的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是世界肉食消费量第一大国 ,每年有近 10 0 0万t的各类禽畜骨头没能得到有效地利用 ,不仅是巨大的浪费 ,而且造成环境的污染。虽然我国禽畜骨的综合加工利用的水平并不高 ,但面对巨大的潜在市场 ,对禽畜骨的综合加工利用技术的开发研究从未间断过。明胶是畜骨综合利用的传统产品 ,新的综合利用技术同时生产出骨素、骨油、骨泥和骨粉等 ,是香精、调味品和保健食品生产的重要原料。针对不同的需要 ,可以对禽畜骨进行热加工或冷加工  相似文献   

10.
骨泥食品     
人们认为骨头是钙质组成,只能碾碎作为骨粉,当饲料用。现在采用新技术,将新鲜并含有很多骨髓质的家畜背骨、肋骨等,在低温下成超微粒,制成营养价值极高并类似食肉成份的糊状肉——骨泥。对骨泥的成份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含钙很少,营养成份与肉基本相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世界肉食消费量第一大国,每年有近1000万t的各类禽畜骨头没能得到有效地利用,不仅是巨大的浪费,而且造成环境的污染。虽然我国禽畜骨的综合加工利用的水平并不高,但面对巨大的潜在市场,对禽畜骨的综合加工利用技术的开发研究从未间断过。明胶是畜骨综合利用的传统产品,新的综合利用技术同时产生骨素、骨油、骨泥和骨粉等,是香精、调味品和保健食品生产的重要原料。针对不同的需要,可以对禽畜骨进行热加工或冷加工。  相似文献   

12.
骨泥肉食品对儿童营养状况改善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以262名2-7岁儿童为对象,通过对儿童膳食中补充骨泥肉系列食品的干预措施,以观察对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每日给实验组儿童增加10%骨泥肉食品50g,可补充200mg钙,100mg磷。三月后观察和比较实验前后膳食营养水平,体格检查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实验儿童的膳食营养得到调整,特别提高了钙、磷的摄入水平,A、C组钙的摄入分别由实验前的9.08mg/100ml、8.88mg/100ml上升到9.65mg/100ml、9.73mg/100ml(P<0.01);实验后身高、体重明显高于实验前,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结论补充骨泥肉食品后,儿童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身体素质提高,大力开发和推广食用骨泥肉系列食品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把食用鲜骨糜按一定比例添加到胡萝卜泥中,可以改变胡萝卜泥品质结构和风味,起到植物营养成分互补,增加产品营养成分,起到动植物营养成分互补,增加产品营养成分,提高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的消化吸收利用率、并对复合动物营养酱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王建军 《肉类研究》2012,26(1):27-31
以新鲜猪肉、胡萝卜和鹅骨泥为原料,制作鹅骨泥营养强化灌肠,以感官评价、剪切力和系水力为测试指标,通过 L9(34)正交试验筛选几种原料的最佳配比,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几种原料的最佳用量分别为鹅骨泥4%、瘦肥肉质量比4:1、胡萝卜10%(以猪肉质量计),在此最佳配比条件下,鹅骨泥营养灌肠产品的感官评为12分、剪切力为0.38N、系水力为96.83%;营养成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鹅骨泥营养灌肠的蛋白质含量为20.26%,脂肪含量为21.77%,钙、磷含量分别为0.40%、0.26%,VA、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450、48mg/kg,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 7种,天门冬氨酸和亮氨酸含量较高,分别为1.625、1.61g/100g.这表明鹅骨泥营养灌肠是一种高蛋白、矿物质丰富、维生素含量高、氨基酸组成齐全的肉制品  相似文献   

15.
本课题利用强力破骨机、骨泥磨和超微粉碎机设备以及脱脂和热风干燥加工方法,得到低脂肪、高蛋白、高钙元素的超细鲜骨粉。超细鲜骨粉的粒度为D50=24.52μm。作为食品营养添加剂可应用于肉制品、糕点、调味品等食品中。在畜禽骨的综合利用方面又多了一条实用而可靠的途径,特别是通过调整工艺路线、采用粉碎、脱脂、干燥和超细粉碎相结合的加工方法,在节能降耗方面,作出了一些努力。  相似文献   

16.
畜禽骨的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介绍了骨的营养价值,骨制品发展的国内外现状,几种主要骨制品(如骨素、骨泥、骨粉、骨明胶)的特点、加工工艺、用途,并预测了我国骨食品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鸡骨辣椒酱的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充分利用整鸡分割后的鸡骨架,介绍了鸡骨辣椒酱的加工工艺。将鸡骨冷冻粉碎后磨成骨泥,加入各种辅料,煮沸,冷却到40℃灌装成品,并说明了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成品中鸡骨辣椒酱氨基酸态氮≥4.5g/kg,NaCl〉80g/kg。  相似文献   

18.
鹅骨泥的生产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步向方便、营养、保健方面发展.当前,市场上的营养、保健品以其数目多、应用范围广而风靡市场,特别是补钙产品,更是多得不胜枚举,而食品中含有丰富天然钙质的产品,一直是消费者的首选食品.鹅骨泥则是利用天然绿色食品的大鹅骨为原料加工制成,该产品可添加到肉灌制品、糕点、糖果、罐头等食品中,使消费者在日常的膳食中补充钙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长春红肠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哈红肠传统工艺基础上,将骨泥,大豆蛋白添加到红肠中,并运用现代灌制品加工新技术,新设备制得的长红肠,不仅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且出品率大大提高;通过试销,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相似文献   

20.
袋泡咖啡的研制和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云川 《食品科学》1996,17(8):42-44
袋泡咖啡的研制和加工技术李云川云南咖啡厂/650221l引言咖啡含有脂肪12%~17%,蛋白质8%~14%,咖啡碱1.2%~2.l%,另还有蔗糖、葡萄糖等多种成份,经焙炒的咖啡豆磨碎成粉后能散发出特有的浓郁香气。目前我国咖啡加工产品主要是炒磨咖啡(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