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娟 《学术论坛》2008,31(3):178-181
"逍遥"是庄子所向往的超越物我、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最高人生境界,这种境界不仅体现在<庄子>的文本结构中,还体现在其"三言"的言说方式中.作为卮言特性之一的"曼衍",无论从其内涵,还是其实际使用,都可以说是"逍遥"境界的另一种写照.<逍遥游>篇中,庄子对"逍遥无待"的至高人生境界的追求,正是在这种不拘常规演变的"以卮言为曼衍"的言说方式中得到了实现.因此,"逍遥"和"曼衍"是庄子最高人生境界的不同表述和在不同层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论庄子的自由观——庄子《逍遥游》的哲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的角度对庄子<逍遥游>的价值和意叉进行新的阐释可知,老子之"道"与庄子之"道"具有根本的差别,老子之"道"是一个处于"无"、"有"之间的混沌整体,而庄子之"道"则是一个在想象中万物并呈的现象整体.庄子以其之"道"提出了人的精神自由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区分了精神世界的心灵自由和物质世界的行为自由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绝对自由及相对自由,提出了人的四种不同的精神境界.与此同时,庄子在<逍遥游>中还广泛地涉及了自由的人生价值观念与政治功利性的人生价值观念、精神世界的真实性与物质世界的真实性、事物的精神价值与实用价值等一系列哲学命题,构筑起内涵丰富的精神自由的观念,并成为其整个人生哲学体系的思想基点.  相似文献   

3.
对"卮"的歧解与对"卮言"的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千多年以来,对<庄子>"卮言"的解释有三个系统,对"卮言"的不同解释来源于对"卮"的不同认识.其实,<庄子>之"卮"即漆酒卮,"卮言"即"中虚之言",是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得道之言.  相似文献   

4.
作为老子哲学的核心、最高范畴,"道"是统一于世界的一种符号或名称,但无法确切地界定.因此老子"道"论存在模棱两可、不可言说等特征.而由"观"入"道"来剖析"观"之本体认识和审美境界,是拓展老子"道"论的实践方式,在老子思想中具有独特地位和意义.通过对《道德经》中"观"在方法论上的洞见探究,来诠释老子哲学中的"观"的本体...  相似文献   

5.
庄子哲学的特色于经典章节《齐物论》可见一斑,而《齐物论》的关键又在于"是非之辨"。《齐物论》明辨知识,《逍遥游》描绘境界。庄子通过解构人类的知识,从而解构了知识指涉的现实事物及世俗价值,使自我处于一种超越的"无"的境界。然而,庄子只是庄子,是个具体的存在。庄子与世人各行其是,彼此是极有差别的,称作"两行";另一方面,从道的角度审视,彼此各自的差别又因差别本身而为一了,是为"道通为一"。庄子与世人之间的矛盾就这样被化解了。  相似文献   

6.
从宇宙演化论或生成论的角度来理解<老子>的"道统有无"说及"道论",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但实际上,<老子>的"道统有无"说及"道论"主要是一种存在论而不是宇宙论,<老子>的"道"也主要是由人的思维对存在作出本原性思考而得到的一种认识,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最终根据;而这种本原和根据又体现为多层次的"有"与"无"相互依存的结构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老子>贵"道",尚"无为",崇尚水的品质,认为水是最接近道的物质实体,也是德的载体."老子"崇水的论述是深刻的,也是初步的,这就为后世对"水"之思想的深入探讨开了先河.后来的<管子·水地>篇主要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论述"水";郭店楚简中的<太一生水>则在宇宙论的意义上,构建了一个"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论图式;受道家的影响,<荀子>则把"水"当做一切德目的象征.中国崇水思想哲理深刻,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庄子>一书中记载有许多庄子和惠施的精彩辩论,这成为我们研究惠施思想的重要材料.从二人思想的对比研究中,我们发现庄子和惠施在存在观、认知方式、哲学方法、人生哲学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分歧与差异.庄子与惠施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两种思维进路,二人哲学思想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道家与名家思想旨趣的差异.庄子及其代表的道家"逍遥"哲学在存在问题和人生境界上的确超越了惠施,但是惠施及其所代表的名家学派的"求真"的哲学和理性分析的哲学方法也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层次和内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哲学上把老子之"道”的涵义分为三层,即本原之道、境界之道和理则之道,认为老子之"道”既是世界万物的最后根源、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凭借和根据、法则和道理,又是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理想.  相似文献   

10.
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是道物二元论,<太一生水>是对老子宇宙生成论的阐释与发挥.太一与老子的道是同一个概念,道就是规律.由于老子"物形之"之"物"没有明言,庄子把"物"理解为气,而<太一生水>把物分别解释为水、气、阴阳二气.水作为万物本原的思想,以及天地未生以前只有水这一传统观念,及老子哲学重水的特点,导致了<太一生水>作者对"物"的选择.这种选择也影响了后来的道家学派时老子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庄子哲学由于道的形而上特质,往往把对实体的外在认知转换为对道的内在体认,从而由这种玄览观照的契会和颖悟呈现出境界意义。一些专家学者也倾向把庄子这种特殊的认知方式及体系称为境界的哲学。如冯友兰先生就称庄子哲学揭示了人从原始的自然境界进入返朴归真的天地境界,而道的境界则体现了人生最高境界。徐复观先生也说:“庄子主要的思想,将老子的客观的道,内在化而为人生的境界。”的确,一部《庄子》叠现了各种境界,既有“万物齐一”的知识境界,又有“大美不言”的艺术境界,更呈现了“人与天一”的天地境界,从而使其哲学境界化。并孕育成就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别具一格的哲学体系,即关于境界的哲学。因此,我们只有明晰了庄子哲学不同境界形态,才能真正领会和把握庄子哲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阐释章太炎<齐物论释>中的语言哲学思想及其启发意义的基础上,从修辞哲学角度对庄子的"道不可言"这类悖论命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庄子哲学中,自然是道的属性,是宇宙精神的象征,道是不可更易的最完美的状态,庄子对自然的标举是从反抗人的异化的角度出发的,它和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对自然的热爱一样,都是人类在自然发展过程中从文明对人的压迫而起的一种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学界对<庄子>"无以故灭命"之"故"主要释义为"造作"、"巧故"、"智巧"、"人为"、"分别之心"、"有心而为"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庄子>的主旨,却遮蔽了"故"之深蕴奥义,失去了文本原句应有之义.从训诂方面、篇章结构方面及<庄子>的哲学思想来分析,"故"应当释为"困苦"、"苦难"、"变故"、"意外的事变"、"不幸的灾祸"等,指遭遇的偶然现象,与不可知的、不可抗拒的绝对必然性"命"相对应."无以故灭命"即不要以一切困苦、苦难、意外的事变或不幸的灾祸等纯属偶然的现象,来否认自然之命的必然性,进而丧失了与道或命同体的状态,这种释义既表现了<秋水>篇的相对论观点和<庄子>"齐"原理,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了<庄子>哲学的顺命观.  相似文献   

15.
<老子>文本所蕴涵的生命境界、人生智慧和人格精神三个方面,从形上和形下、体与用的关系层面,诠释了宇宙、自然与生命之间所具有的层级关系.老子以"道"为本体的生命境界是宇宙之"真","上善若水"的人生智慧是自然之"善","美之为美"的人格精神是人生之"美".老子以"道"为本体的生命境界在社会历史文化中所彰显出的"德性"精神(人生智慧、人格精神),对于消解社会生活与人类世界的种种矛盾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庄子>中言和道的关系历来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并认为<庄子>存在一个"言不可言者"的言说悖论.本文认为,<庄子>在积极的意义上并不存在言说悖论.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庄子>蕴涵的方术之言与道言的区分,并且了解庄子对卮言的运用,就能在一定意义上消解这个悖论.  相似文献   

17.
从儒道两家思想透视,"和"的传统内涵主要有宇宙自然之和谐、人与自然之和谐、人与人之和谐以及人的身心之和谐.宇宙自然之和谐、人与自然之和谐、人与人之和谐以及人的身心之和谐,构成了中国哲学的"普遍和谐"的观念,这种"普遍和谐",即是"太和"."太和"是"和"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冯友兰在<新原人>中建构起了其境界哲学与功夫理论.其人生境界说开显了人的精神生命之四种存在样态: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实然样态,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应然样态,此即其"境界哲学".他认为人的精神生命之存在样态应由实然走向应然,其操作方法和实践途径即是"学养",此即其"功夫理论".<新原人>的境界哲学的架构是精当和圆满的,而其功夫理论却存在着明显的缺憾.为使其功夫理论臻于完满,其"学养"功夫中的"养"的理论确有进一步开展之必要.  相似文献   

19.
<庄子>之"野"与形上道体相联结,它或隐喻万物的自由之性,或隐喻道乡、道域的自由之境,而归根结底落脚于"自由".先秦儒家或"以礼论野",或"以仁义论野",其"野"归根结底落脚于"规范".庄子之"野"与先秦儒家之"野"的差异实际上揭示了儒、道哲学的整体差异.因此,庄子之"野"不仅是理解庄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且在客观上成为透视儒、道哲学分途、互补的一个重要视角.就后者而言,它所揭示的自由与规范之间的矛盾还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庄子>一书内在地包含着的政治批评和哲学创造双重意蕴,并非互相分离的两个不同向度.其"物无贵贱"说提供了理解这一内在关系的文本.就思想的秩序而言,庄子对于以"贵贱"对立呈现的等级制度的抗议,优先于认识论的"是非"之辩;而通过后者所达到的境界,为解构"贵贱"对立开启了来自主体的可能性.但其实现,尚需要将对"责贱"的解构,从认识活动转变为实践活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通过血缘纽带组织起来的宗法社会,不可能超越"人的依赖"关系,不可能出现类似现代平等的社会理想.因此,庄子"物无贵贱"说,虽然也保留着微弱的乌托邦倾向,但其主流不是通过"齐其不齐"去改变客观世界,而是改变主观世界,进达"不齐而齐".即一方面抑制物质欲望和追逐名利地位的冲动,修养以改变自身;另一方面通过创造活动,将"物无贵贱"发展为诗性表达的系统理论.前者是道德,进一步通达生死智慧,所以又接通宗教;后者是哲学,借助"寓言、重言和卮言"等诸种修辞方式的交错,开启如何"以道观之"的前景.庄子学的历史为研究中国古代"人的相同性"理论为何没有发展出权利平等的观念,提供了一个重要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