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泡聚合物材料是一种新型的聚合物泡沫材料,其泡沫密度约10 ̄(10)~10 ̄(12)个气泡/厘米 ̄3,气泡直径为5~10μm。本文简述了制备微泡聚合物材料的原理和步骤,并比较了微泡聚合物与未发泡聚合物的某些性能。与未发泡聚合物相比,微泡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冲击强度,更长的疲劳寿命和能吸收更多的能量,其绝缘隔热保温性能更好,且可减少材料的消耗和降低产品的重量。  相似文献   

2.
微泡法感光材料是非卤化银感光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具有高解象率、低感光度、干法热显影等特点。现将其简单原理、生产工艺、经济效果及其应用情况简介如下; 简单原理微泡法感光材料主要由光敏剂、热塑性聚合物和片基组成。将光敏剂(重氮或叠氮化合物)均匀分散在热塑性树脂内先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球的高强度和粒径均匀性来保持泡孔结构的完整性和泡孔结构的均匀性,通过在室温硫化型有机硅橡胶中加入聚合物中空微球可形成室温硫化型有机硅复合泡沫材料。结果表明:有机硅复合泡沫材料的泡孔结构在载荷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和均匀性,虽然有机硅复合泡沫材料较硅橡胶的力学性能略有下降,但不影响其在工程结构上的应用,有机硅复合泡沫材料应用于工程结构具有长期稳定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如今急剧增加的各种通信系统和高频电子器件导致电磁干扰现象和电磁辐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具有泡孔结构的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不仅具有易加工、耐化学腐蚀和性能可调的优势,其泡孔结构还可以进一步赋予材料轻质的优势,同时增强电磁波在泡孔内部的多重散射/反射衰减以提升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已经成为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具有泡孔结构聚合物导电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不同制备方法,着重对这些制备方法的特点进行详细介绍和比较,最后还对泡孔结构聚合物导电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使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微孔发泡聚合物,泡孔形貌是影响微孔聚合物性能的关键因素。针对微孔发泡聚合物泡孔形貌控制,即增加泡孔密度、减小泡孔直径、均化泡孔尺寸分布,从工艺条件、基体性质、共混改性、纳米添加剂、外加力场等影响因素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微孔发泡聚合物泡孔形貌控制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微孔发泡聚合物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单硬脂酸甘油酯(GMS)为乳化剂、四烯丙基氯化铵(TAAC)为交联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了一种耐高温P(AM-AANa)聚合物微球。聚合物微球较优的合成条件是,交联剂和引发剂占单体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8%和0.1%,mAM:mAA=0.5,m白油:mGM=5,m水相:m油相=2,在该条件下合成的微球吸水倍率为68.4 g/g,粒径为原来的29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能量色散谱、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仪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具有较好的球形度,聚合物微球在180℃时,分别在蒸馏水及在现场水中吸水10 d之后仍保持较好的球形,说明微球具有优良的耐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在室温硫化型有机硅橡胶中加入聚合物中空微球制备室温硫化型有机硅复合泡沫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固化条件(时间、温度)与硅橡胶一致;中空微球的含量越高,有机硅复合泡沫材料的成型工艺要求越高,当聚合物中空微球与硅橡胶的质量配合比达7∶10以上,需要外力的作用才可形成厚度均匀、表面平整的平面制件。中空微球与615胶的质量配合比为7∶10,固化时间约10h,制得的有机硅复合泡沫材料胶膜表面干爽,胶膜弹性好,压缩率达21.5%时,有机硅复合泡沫材料的泡孔结构仍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和均匀性,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酸酯微胶乳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种子微乳液聚合工艺和单体半连续滴加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酯微胶乳,用FT-IR、DSC、GPC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微乳聚合物的分子结构。FT-IR和DSC测试结果显示出三种单体都参与了共聚反应,无均聚物存在,合成的丙烯酸酯微乳共聚物的丁。值约为18.30℃,明显高于理论值(7.3℃)。GPC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进一步说明丙烯酸酯微乳聚合物具有很高的分子量(约10^6数量级),微乳胶膜有较高的硬度和优良的抗冲击性,同时又具有很好的拉伸性能。  相似文献   

9.
双峰泡孔聚合物材料是聚合物泡沫的一种特殊结构类型材料,近年来受到了业界的广泛研究和关注.在超临界流体辅助间歇发泡工艺中,发泡体系的压力控制是诱导双峰泡孔形核和长大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多阶压力控制聚合物间歇发泡系统,制备了具有典型双峰泡孔结构的聚苯乙烯泡沫材料,研究了不同一阶压降、一阶压降保压时间、二阶压降等工艺参数对聚合物发泡行为的影响以及所制备材料的隔热性能.结果表明,在饱和温度为90℃及以上时,一阶压降3 MPa和8 MPa条件下均能形成良好的双峰泡孔结构;饱和温度的升高、一阶压降保压时间的延长可以促进大泡孔的生长,而对小泡孔无明显影响;双峰泡孔聚苯乙烯泡沫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对于所制备的最大发泡倍率为47.27的泡沫材料,其热导率仅为72 mW/(m·K).  相似文献   

10.
地质聚合物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低能耗胶凝材料,具有早期强度高、耐酸碱等优异性能,但脆性大、韧性差等缺陷影响其推广应用;在地质聚合物中掺入微纳米材料可以有效地改善地质聚合物的性能,提高其韧性。微纳米材料在地质聚合物中均匀分散是保证改性后地质聚合物具有优良性能的关键,为此,可在掺入过程中采用外力的方法进行分散,也可对微纳米材料进行表面改性来提高其分散性能,且表面改性后的微纳米材料能够更好地与地质聚合物基体结合。本文综述了纳米颗粒(如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碳纳米管、石墨烯、微米颗粒(如粉煤灰微球、硅灰)、微米纤维(如碳化硅晶须)等微纳米材料对地质聚合物的改性研究成果,总结了常见微纳米材料改性地质聚合物的分散方法及作用机理。其分散方法包括机械搅拌、超声分散和分散剂表面修饰。微纳米材料对地质聚合物的作用机理主要有填充作用、成核作用和桥接作用。微纳米材料能够填充地质聚合物的孔隙和裂缝,改善地质聚合物的孔结构;微纳米材料能够作为成核位点加速地质聚合物的缩聚过程,改善地质聚合物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纤维状的微纳米材料具有桥接作用,可阻止裂缝的生成及扩展。此外,对于表面有基团(如羟基、羧基等)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温度对涂层发射率的影响,并据此重点研究了一种新型热红外伪装涂料用填料-聚合物微球的常规使用性能、降温效果以及对涂层发射率的影响。研究认为,聚合物微球用量小于20%、粒径为200目左右时常规使用性能最好;60目的聚合物微球降温效果最好,而且当其用量小于20%时,聚合物微球对涂层的发射率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多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及成孔机理。种子溶胀法和微膜乳化法用于制备具有微孔、中孔结构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而大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通常采用传统的悬浮聚合,并通过后交联法改善其孔性能,提高其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13.
魏芅  谢志行 《声学技术》2007,26(3):411-416
在临床应用中,微泡在低频超声作用下能比较成功地导致微血管的栓塞,从而切断对肿瘤的供血来达到杀灭肿瘤的目的,而通过实验的手段来获得其微泡的超声散射特性十分困难。根据经典的微泡模型,应用范德瓦耳斯绝热方程来进行修正,分别对带球壳微泡和空化气泡建立模型,模拟其运动过程,并对两种微泡的散射特性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研究了不同驱动声场的频率和微泡初始平衡半径对微泡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带球壳微泡在微泡初始平衡半径大于2.2μm时较空化气泡有较好的散射特性,其最大散射压力和散射截面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带球壳微泡在散射特性方面的优势使其能更有效地进行超声治疗和成像,为超声造影剂等微泡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中空聚合物微球具有低密度、高强度、可容纳客体分子等特点,在众多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综述了聚合物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微泡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学等领域.尤其是在医学超声造影方面的应用,开创了无创超声医学的新领域.而医学造影用微泡材料的制备是一个复杂、有相当难度的过程.微胶囊技术的引入大大加快了微泡造影荆制备方法的发展.对近年来国内外微泡造影剂的各种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介绍.指出采用化学方法能得到更加个性化的声学造影剂,并使其具有成像和靶向治疗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散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微球,将其填入环氧树脂中得到聚合物微球/环氧树脂复合涂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共聚微球表面的化学组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激光粒度分析仪表征微球微观结构及粒径分布。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法测试复合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经过60 d的测试,填入含氟聚合物微球漆膜的阻抗值依旧保持在109Ω·cm2,表明聚合物微球能够有效阻碍腐蚀介质的渗透使涂层达到长期耐腐蚀的效果,并且吸水率测试结果表明微球的填入可以将漆膜的吸水率从1.75%降低至0.7%。此外,通过紫外老化分析证明了含氟聚合物的加入能够改善漆膜的耐紫外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旭红  涂伟萍 《材料导报》2007,21(12):52-55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具有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分子识别效率高且便于控制粒径大小和功能设计等优点,近年来成为分子印迹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溶胀悬浮聚合法、沉淀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和表面聚合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中空微球材料因其具有特殊的空心结构和独特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中主要介绍了近年来聚合物中空微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模板法,层层组装法,微封装法,乳液聚合/冷冻干燥法,胶束自组装法,溶胀法等,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近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阐述了聚合物中空微球材料在生物医药、涂料及自修复材料领域的应用,最后对聚合物中空微球材料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有机聚合物空心微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聚合物空心微球具有独特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是近年来聚合物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本文将近年来研究出现的有机聚合物空心微球分为普通型、功能型、杂化型、带可移动核型四大类,对它们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20.
齐晶瑶  李欣  边疆 《材料科学与工艺》2007,15(6):767-769,773
饮用水中的重金属是给水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以油酸为功能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乙腈为溶剂,应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Fe(Ⅲ)印迹聚合物微球.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和比表面积测定仪等进行了该印迹聚合物微球的表征.研究表明:该聚合物微球外观形貌和内部孔隙清晰分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对水中的重金属Fe(Ⅲ)具有良好的识别和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