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GLB1200—14型多线螺杆泵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国庆  张斌 《石油机械》2004,32(9):39-41
为了进一步拓宽螺杆泵的排量范围和产品系列 ,结合大庆油田的实际情况开发应用了地面驱动GLB12 0 0— 14型多线大排量螺杆泵。通过对单线与多线两种设计方案进行对比 ,认为多线螺杆泵在改善定子橡胶散热、提高泵的工作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并得到了现场试验的对比验证。现场推广应用结果表明 ,GLB12 0 0— 14型多线螺杆泵能够较好地满足大庆油田高产液井的举升需要 ,平均运转天数已超过 5 0 0d ,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而且具有明显的减少投资和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
孟令尊  许军 《石油机械》2004,32(7):37-38
针对抽油机和电潜泵两种机采方式对聚合物驱井采出液的不适应性问题和地面驱动螺杆泵及其配套工艺不能举升 2 4 0m3/d以上采出液问题 ,开展了地面驱动大排量双头螺杆泵及其配套工艺推广应用试验 ,通过合理的螺杆泵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如采用双头、优化偏心距等 ,并配套推广应用了 4 2mm防脱专用螺杆泵空心抽油杆 ,使整个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拓宽了螺杆泵采油工艺的应用范围。从大庆油田现场应用的 9口井表明 ,该项技术能够满足聚合物驱高产液井(2 4 0m3/d以上 )举升工艺需要。  相似文献   

3.
螺杆泵井不压井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油田应用大排量螺杆泵的数量越来越多,大部分应用于聚合物驱和压裂增产的油井.这样会出现现场自喷情况和作业施工复杂.螺杆泵不压井作业工艺问题就凸现出来.目前螺杆泵井还没有成熟的不压井工具与工艺。文中提出新研制成功的工具和新的不压井工艺.通过现场试验达到了螺杆泵井不压井的目的,工具结构简单.作业工艺方便,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现场作业的施工的工作量,节省人力与物力资源。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螺杆泵综合防垢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过程中螺杆泵普遍结垢严重的问题,开展了螺杆泵防垢举升工艺研究。全面分析了三元复合驱过程中螺杆泵结垢的原因与机理,以及结垢导致的螺杆泵井常见故障形式,认为结垢引起的螺杆泵定/转子配合精度变差、摩擦特性不规则、磨损加剧等问题是螺杆泵井故障率急剧升高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了包括螺杆泵定/转子过盈量优化、设备材料表面改性和化学清/防垢相结合的螺杆泵井综合防垢举升工艺技术对策。截至2010年底,螺杆泵井综合防垢举升工艺技术已先后在油田216口井中累计应用425井次,措施后螺杆泵运行寿命大大延长,由措施前的平均不足100 d延长至298 d,其中最长运行寿命达到1 370 d,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图11表5参13  相似文献   

5.
螺杆泵采油是一种新型采油方式,在生产中有着其独有的特点。在四-六面积聚驱采油应用大排量螺杆泵后,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大排量螺杆泵更适应聚驱采油与含砂井的生产,同时具有抽油机同样的热洗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排量螺杆泵在大庆聚合物驱采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抽油机和电潜泵两种机采方式对聚合物驱井采出液的不适应问题 ,开展了大排量螺杆泵采油系统推广应用试验。在确定了总体试验方案的基础上 ,采取了合理选择大排量螺杆泵基本结构参数 ,如加大转子直径、减小转子偏心距和加大衬套导程 ;完善抽油杆柱防断脱技术 ;提高系统效率等一系列具体方案。大庆油田 17口井特别是 5口典型井的推广应用表明 ,大排量螺杆泵可以满足聚合物驱采油井的生产要求 ,螺杆泵井的平均运转时间超过 1年 ,平均泵效达79 7% ,比抽油机井泵效高 32 % ,单井平均每天节电 2 4 8 4kW·h。大排量螺杆泵采油系统存在的问题是配套技术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螺杆泵井常规酸洗清垢后转子涂层脱落、泵漏失作业的问题,制备了由有机磷酸酯、分散剂、pH值调节剂等组成的中性清垢剂体系,研究了该中性清垢剂体系对转子涂层的腐蚀情况及对三元复合驱现场垢样的清垢效果,并在大庆油田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中性清垢剂可使坚硬、致密的垢块变为疏松、分散的粉末,现场应用时利用螺杆泵防砂举升原理,携带松散垢粒至地面,清垢过程无H+参与,螺杆泵转子镀铬涂层不会脱落。统计17口螺杆泵井中性清垢效果,措施后生产电流平均下降9.5 A,同时所有井均正常生产,无漏失情况发生,该中性清垢剂对三元复合驱结垢的螺杆泵井具有较好的清垢效果。图7表2参9  相似文献   

8.
螺杆泵作为一种机械采油设备,由于它排量大、参数易于调整、地面工艺简单、管理方便、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在聚驱开采时逐渐得到应用.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螺杆泵的生产方式与水驱对比发生了变化,存在着泵效偏低、抽油杆偏磨的问题.为此,对聚驱螺杆泵井应用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聚驱螺杆泵井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喇嘛甸油田目前共有聚驱螺杆泵井1050口,其中在4个高浓度聚合物区块共有螺杆泵井537口,平均采出液浓度351 mg/L。高浓度聚合物驱油技术是目前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但与水驱及普通聚驱相比,高浓度聚合物驱存在检泵率高、检泵周期短的问题。根据化验结果可知,随着采出液黏度的增加,杆液摩擦扭矩增大,导致偏磨、杆断概率增加,定子的使用寿命降低,容积效率下降。通过7口小过盈螺杆泵井现场试验可知,应用小过盈螺杆泵后,在提高泵效的前提下,扭矩降低了10%以上,达到了低故障和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螺杆泵采油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黄有泉  何艳  曹刚 《石油机械》2003,31(11):65-69
截至 2 0 0 3年 6月底 ,大庆油田在用螺杆泵采油井共 916口 ,螺杆泵采油技术已基本成熟配套 ,成为继游梁式抽油机、电潜泵之后第三大人工举升采油方式。最近几年来螺杆泵采油技术的新进展主要有 :空心转子螺杆泵、等壁厚定子螺杆泵、转子陶瓷喷涂螺杆泵、多头大排量螺杆泵、大排量螺杆泵专用抽油杆、系列地面驱动装置、螺杆泵井工况测试诊断系统和螺杆泵采油配套技术。今后需继续攻关的项目主要有 :开发电动潜油螺杆泵 ;探索金属定子、合成材料、插入式和多吸入口螺杆泵 ;研究螺杆泵杆柱卸扭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1.
针对聚合物驱中,随着聚合物注入体积的增加,产液指数的下降,油井流入动态与水驱相比有较大差异;油井见聚合物后,电泵排量大;电泵排量系数随聚合物浓度增加而降低,功耗增大;抽油杆与油管偏磨严重,杆断率增加,检泵周期明显缩短等问题;根据非牛顿流体力学理论,渗流力学和采油工艺原理等知识,给出了电泵井油井液入动态预测公式及聚驱电泵采油选泵方法;建立了电泵机组数据库;编制了选泵设计软件,该软件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功能强大,实用性强,现场应用表明,完全满足工程设计需要,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低摩阻柱塞抽油泵提高泵效及防偏磨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油田杆管偏磨井数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聚合物驱采油效果和规模应用。对杆柱屈曲的原因、规律和偏磨状态以及偏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制并应用聚合物驱低摩阻柱塞泵解决了摩阻小、漏失量也小的难题。实施了防偏磨配套技术,研制了3种杆串在线测试仪,解决了杆管偏磨的问题,延长了杆管工作寿命,提高了泵效。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文留油田高气油比电潜泵井泵效低的难题,开发了射流增效技术。该技术基于垂直多相管流理论,利用射流混合管控制井筒中油气水多相流动的流型来减少能量损失,有效提高电潜泵井的举升能力。射流增效技术在文留油田6口井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工艺成功率100%,工艺有效率100%,平均单井日增液13.5 m3、日增油2.64 t,平均提高泵效16.8%。该技术为提高高气油比油井举升效率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油田提高采收率的现场应用中,三元复合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左右,比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6~10个百分点。但是由于碱的存在,油井结垢严重,增加了生产难度及维护强度,成为限制其工业化应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大庆油田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先导试验对结垢动态变化、三元体系与油层岩石长期作用进行研究,揭示了钙硅复合结垢机理和规律,首次建立了结垢定性和定量的预测方法;通过独特结构设计和低表面能材料改性,研发出系列防垢举升设备;依据成垢机理,发明了复合垢清防垢剂,清垢率、防垢率均达85%以上。通过物理、化学防治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油井检泵周期大幅延长,解决了油井因结垢无法长期连续生产的难题,保障了三元复合驱的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15.
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89,自引:12,他引:77  
利用室内研究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和方法,总结分析了大庆油田7年多的聚合物驱油生产实践过程,研究了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的实际值,分析了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论述了获得均匀聚合物驱前缘及降低聚合物驱油生产成本的方法,大庆油田的应用实践对聚合物驱油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草舍油田注CO2驱油过程中,由于CO2通过大通道窜至生产井,造成气油比上升,导致常规管式泵泵效低,为此进行了CO2驱高气油比井举升技术研究。研制了防气射流泵和强制拉杆防气泵等关键工具,组合了具有二级防气功能的CO2驱高气油比井举升管柱,并采取了防止CO2腐蚀的技术措施,形成了CO2驱高气油比井举升新技术。该技术在草舍油田3口井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3口试验井平均泵效提高了10.5百分点,平均单井日增油2.0 t。这表明,CO2驱高气油比井举升新技术能够解决草舍油田CO2驱高气油比井泵效低的问题,达到提到泵效和产油量的目的,为提高草舍油田CO2驱整体开发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田开发不断深入,井采层位逐渐变差,同时,由于油田开发过程中开发方案的调整及一些措施 的采取,逐渐出现了一批供液能力差、产液量偏低的油井。这部分油井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共性:一是油井机型偏 大,拖动抽油机启动时负载很大,因此被迫选用较大容量的电动机,从而造成在正常运行时"大马拉小车"现象严 重;二是油井地面参数调整余地小,系效低;三是油井地面参数调整很低时,油井热洗效果差且对油井产量影响较 大。针对以上实际,我厂开发应用了多速容量自适应电动机,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从而大大提高这部分油井的 开采效益,为低效油井的治理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针对螺杆泵举升技术存在的问题,开发研制了一种QYLB800-24C—DQ001型电动潜油螺杆泵。它主要由4极潜油电动机、保护器、联泵机构和专用螺杆泵总成组成,地面采用电潜泵现有的配套技术。现场试验证明,用井下电动机经井下传动机械驱动螺杆泵是合理的,井下传动机械的设计制造是成功的。由于它具有低投入和低运行成本优势,对油田开发降低投资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它适合于聚合物驱举升方式,有望成为聚合物驱采油方式的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19.
魏兆胜 《石油钻采工艺》2001,23(1):51-54,84
根据渗流力学理论、非牛顿流体力学理论、采油工艺原理和节点系统分析方法等知识,对聚驱电泵井生产系统中流体运动规律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和分析。运用VisualBasic 5.0语言,编制了电泵井生产系统节点分析软件。该软件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可视化程度较高;并对大庆采油六厂 11口聚驱电泵井生产数据进行验证和分析,计算的井底压力与实测井底压力相比,最大相对误差为 13.1%,平均相对误差为 5.3%,这表明导出的含聚采出液井筒压力计算方法理论上是正确的,满足工程计算要求。同时对这些井进行了敏感参数分析,敏感参数有下泵深度、井口油压、含水率、气油比、级数、油管直径、变频频率等,给出了提高油井产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