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 1957年1月,我在清华园第一次见到郭永怀先生.当时郭先生承担主讲清华大学和力学研究所合办的力学研究班‘流体力学'讲座,他对我们几个流体力学辅导教员说:实验工作很重要,今后你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准备并指导实验.为此他亲自带我们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观风洞实验室并拜访陆士嘉先生.  相似文献   

2.
李家春 《力学与实践》2019,41(2):234-235
<正>今天是郭永怀先生诞辰110周年,我想就怎样传承郭先生的崇高精神和学术思想,并且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去谈一点感想。首先,因在简短的发言中不能全面回顾郭先生60年的光辉一生,但其中有一个事例特别值得我们深思。郭先生生活年代的中国是"东亚病夫",不能抵御日本人的侵略,所以,当时的热血青年都在思考救国之道。20世纪上半叶是航空工业突飞猛进的时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2月5日是《力学学报》第二任主编郭永怀先生牺牲50周年纪念日。郭永怀先生是"两弹一星"元勋、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和应用数学家,中国现代力学研究奠基人之一。为弘扬郭永怀先生的学术思想以及他以身报国的奉献精神,激励广大力学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继承和发扬郭先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力学学报》编委会围绕郭先生所开创的研究方向在第6期组织出版"纪念郭永  相似文献   

4.
袁旗 《力学进展》2006,36(4):481-484
我第一次听到林家翘先生的名字是我在大学四年级时,那时我在台湾大学土木系,选了丁观海教授的弹性力学,丁教授是一位很谦虚而有学问的人,在那门课程里,我第一次学到了完整的应力、应变张  相似文献   

5.
郑哲敏 《力学进展》2009,39(6):650-651
钱学森先生离我们而去,我国失去了一位科学巨人,我们力学界失去了一位大师,我也失去一位跟随整整60年的恩师. 钱先生在美国期间在力学和火箭方面所发表的论文,对国际力学和航空航天学术界有重要而广泛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论文的原创性、超前性、深刻性、涉及面的广泛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郭永怀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和应用数学家.在美国留学和工作期间,他耕耘在空气动力学前沿,为跨声速流与应用数学做出贡献.在回国工作的12年间,他积极参加规划我国力学发展蓝图,培育力学人才,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他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贡献了全部心血乃至生命,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先驱.郭永怀先生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谦虚质朴、无私奉献,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楷模.郭永怀先生是《力学学报》第二任主编.在他的主持下,《力学学报》从创刊初期就具有很高的学术起点和公正、严谨、求实的学术声誉.这里我们向广大读者介绍郭先生的光辉一生,并刊出他的学生们的一些论文,以表达我们对这位主编的怀念和崇敬.  相似文献   

7.
吴承康 《力学学报》2018,50(6):1279-1282
郭永怀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和应用数学家. 在美国留学和工作期间, 他耕耘在空气动力学前沿, 为跨声速流与应用数学做出贡献. 在回国工作的12 年间, 他积极参加规划我国力学发展蓝图, 培育力学人才, 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 他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贡献了全部心血乃至生命, 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先驱. 郭永怀先生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谦虚质朴、无私奉献, 他学识渊博, 治学严谨, 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楷模.
郭永怀先生是《力学学报》第二任主编. 在他的主持下,《力学学报》从创刊初期就具有很高的学术起点和公正、严谨、求实的学术声誉. 这里我们向广大读者介绍郭先生的光辉一生, 并刊出他的学生们的一些论文, 以表达我们对这位主编的怀念和崇敬.   相似文献   

8.
龙驭球 《力学与实践》2011,33(2):100-101
 我是陆士嘉先生的研究生(属第1届), 那是1948年, 我刚从大学毕业, 考取了清华 大学土木系研究生. 一同考取的还有黄克智同学. 他跟张维先生学壳体力学, 我 跟陆先生学流体力学. 准确地说, 我俩都是陆张两位先生的学生. 陆先生今年一 百岁了, 我这个学生也85岁了. 今天我来参加这个纪念会, 是来感恩的. 培育之 恩, 终生不忘! 在陆先生的精心培育下, 我像一棵幼稚小松在春风里茁壮成长. 记得我第一次登 上讲台作学术报告时, 陆先生坐在第一排, 略带笑容, 看着我, 为我壮胆. 也还 记得我那篇科研方面的处女作(《斯$\cdot$柯两氏变换式及其在水工问题上之应 用》), 经过陆先生的把关和推荐而于1949年在《水工试验所研究丛刊》上发表. 我迄今发表了学术论文250多篇. 我编``论文目录'时, 把它排在榜首. 在陆先生 的指导和牵扶下, 我跨进了科学研究的神秘大门, 迈出了几十年学术生涯神圣的第一 步.  相似文献   

9.
简单介绍了林家翘先生在科学研究特别是应用数学方面的治学经验和学术追求,以及我与他的一些交往.  相似文献   

10.
我应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学院长的邀请于1983年八月底去该校较系统地讲授复合材料力学,编写了有10章460页的教材.十二月中旬讲学结束后又应佛琴尼亚理工学院、伊利诺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佛罗里达大学、乔治亚理工学院、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等十二所高等学校的力学系或宇航系、土木系的邀请进行学术交流,主要是讲研会的主讲人,着重介绍我们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及层合壳的优化设计与有限元分析方面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