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 ART)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组)、溶剂对照组(M组,10%DMSO)、阳性药物组(P组,奥司他韦1.25 mg/kg)、ART高剂量组(ART-G组,ART 120 mg/kg)、ART中剂量组(ART-Z组,ART 60 mg/kg)和ART低剂量组(ART-D组,ART 30 mg/kg),每组6只。除C组不进行病毒干预和腹腔注射外,其余5组小鼠鼻腔滴入感染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 IAV),12 h后按分组剂量进行每日一次腹腔注射;治疗过程中观察小鼠体征、体质量和存活情况;治疗7 d后,取小鼠肺组织,计算肺指数,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肺组织中Toll 样受体 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 NF-κB)(p65)、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IL-1β)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C组比较,M组小鼠体征变差、体质量和存活率降低,肺指数增加,肺组织出现严重病理变化,肺组织中TLR4、NF-κB (p65)、TNF-α、IL-6和IL-1β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M组比较,ART各组小鼠体征明显改善、体质量和存活率升高,肺指数降低,肺组织病理变化得到改善,肺组织中TLR4、NF-κB (p65)、TNF-α、IL-6和IL-1β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且上述指标变化以ART-G组最显著。  结论  ART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TLR4/NF-κB (p65)信号通路活化和抗炎相关。  相似文献   

2.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4,(4):239-241
[目的]探讨Pyrin重组蛋白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选择雌性清洁级BABL/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肺纤维化模型组及Pyrin重组蛋白治疗组.第14 d给小鼠施行全身麻醉取右肺组织行HE及Masson三色染色.用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纤维化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肺纤维化模型组比较,Pyrin重组蛋白治疗组肺组织中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Pyrin重组蛋白可抑制肺纤维化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NF-κB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F-κB反义寡核苷酸对博莱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病理过程中NF-κB/IκB的影响。方法 C57BL/6肺纤维化模型小鼠造模前6 h,尾静脉注射NF-κB反义寡核苷酸,取肺组织,模型组及对照组分别行原代培养。肺组织及培养细胞进行NF-κB、IκB-α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细胞化学染色,并行图像分析,以平均光密度(MOD值)表示各指标的表达量。结果在肺组织及培养细胞中,模型组NF-κB、IκB-α蛋白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增加(P<0.05),干预组各项指标的表达量均较模型组减少(P<0.05)。NF-κB蛋白与IκB-α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NF-κB反义寡核苷酸可以抑制博莱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病理过程中NF-κB/IκB的表达,从而起到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百合多糖联合BMSCs移植是否影响小鼠肺纤维化的形成.方法 培养小鼠BMSCs做移植备用.90只SPF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模型组(M)、百合多糖联合BMSCs组(A)、BMSCs组(B)、百合多糖组(L),每组18只.建立肺纤维化小鼠模型,24h后各组给予相应处理.第7、14、28天行肺组织病理评分.第28天观察各组肺系数、肺组织胶原沉积、羟脯氨酸(HYP)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TNF-α和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C组相比,M组肺系数、病理形态评分、HYP含量、肺组织TNF-α、NF-κB表达均增高(P<0.05).与M组相比,A组、L组各指标均降低(P<0.05),B组第28天病理评分降低(P<0.05).M组有大量胶原沉积,各干预组胶原沉积均较轻.结论 百合多糖联合BMSCs移植后抑制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的TNF-α、NF-κB的表达,减轻肺纤维化的病理损伤,联合干预的效果强于单用百合多糖或单用BMSCs移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对卵清蛋白(OVA)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小鼠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皂苷d低(25 mg/kg)、中(50 mg/kg)、高剂量组(100 mg/kg)、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10 mg/kg),每组10只。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p38 MAPK/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柴胡皂苷d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小鼠气道阻力参数Penh值、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炎性细胞数量、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中p38 MAPK/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柴胡皂苷d可减轻OVA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PPARγ和NF-κB在肺纤维化中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和核因子-κB (NF-κB)在肺纤维化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肺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6例肺纤维化患者与10例正常对照肺组织标本中PPARγ、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纤维化组PPARγ的阳性表达记数为0.35±0.08,低于正常对照组的0.42±0.04 (P<0.05)。肺纤维化组NF-κB的阳性表达记数为0.51±0.11,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38±0.04 (P<0.05)。肺纤维化组的PPARγ和NF-κB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肺组织中PPARγ的表达减弱、NF-κB的表达增强在肺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起作用,为临床治疗肺纤维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络化纤颗粒对博来霉索所致肺纤维化大鼠核因子-κB(NF-κ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Wistar大鼠(雌雄兼用)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醋酸泼尼松)对照组和通络化纤颗粒高、中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用博来霉素注入大鼠气管内制作肺纤维化模型,于造模后第1天起,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分别于第7、28天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NF-κB、α-SMA表达的变化。结果在造模后第7天和第28天,空白组无NF-κB及α-SMA阳性表达,模型组有阳性表达,通络化纤颗粒组和阳性药对照组NF-κB、α-SMA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且通络化纤颗粒高、中剂量组较阳性药对照组有所降低(P<0.05)。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炎性反应明显,纤维化程度重;阳性药对照组及通络化纤颗粒高、中剂量组显著减轻。结论通络化纤颗粒可以有效地抑制实验性肺纤维化大鼠NF-κB、α-SMA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小鼠抗烟曲霉菌早期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分4组:正常组、免疫抑制组、正常+烟曲霉菌接种组和IPA模型组。小鼠鼻吸人烟曲霉菌48h处死,取肺组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胞核NF-κB p65蛋白和细胞中TNF-d的表达。结果正常+烟曲霉菌接种组和IPA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细胞核NF-κB p65蛋白和细胞中TNF—α表达的量高于正常组和免疫抑制组;正常组小鼠中检出NF-κB p65蛋白和TNF-α表达的量高于免疫抑制组;免疫抑制组肺组织细胞核NF-κB p65蛋白量最低,并且未检出TNF-α的表达。结论烟曲霉菌早期感染可激活小鼠肺组织中NF-κB并上调TNF-α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g1联合抗生素亚胺培南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以盲肠穿刺法建立脓毒症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亚胺培南组、人参皂苷Rg1组、人参皂苷Rg1+亚胺培南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C57BL/6小鼠只开腹不穿刺,作为假手术组。各组于术后2 h、26 h、50 h腹腔注射给药。末次给药2 h后(术后52 h),取小鼠动脉血液测定氧合指数,取肺组织测定肺脏湿/干质量比,HE染色观察肺脏炎症,ELISA测试盒检测肺泡灌洗液白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核转录因子(NF)-κB的水平,蛋白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肺组织NF-κB p65的表达。  结果  各给药组均能够显著降低脓毒症小鼠的肺脏湿/干质量比,并升高血液中的氧合指数(P<0.01),降低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6、TNF-α及NF-κB水平(P<0.01),同时降低肺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P<0.01)。人参皂苷Rg1合并亚胺培南应用时,与单用人参皂苷Rg1及单用亚胺培南组相比,上述指标更接近对照组水平。HE染色结果显示给药治疗后的各组脓毒症小鼠的肺泡炎细胞浸润减轻,联合用药组的肺脏组织形态与假手术组最为接近。  结论  人参皂苷Rg1单用和联用均能够抑制脓毒症小鼠的肺脏炎症,以抗生素治疗脓毒症时或可考虑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葛根素(Puerarin)治疗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的作用和机制。  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EAE组、Puerarin处理EAE组(Puerarin组)。从诱导EAE当日开始,Puerarin组用葛根素(80 mg/kg)灌胃,其余2组用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每天记录神经功能评分及体重变化;劳克坚劳蓝(luxol fast bBlue,LFB)髓鞘染色检测脊髓脱髓鞘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10、IL-17、IL-22和TGF-β的水平;Western 印迹法检测脊髓组织NF-κB、IκBα、IL-17、Foxp3等蛋白表达。  结果  Puerarin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及平均分均较EAE组明显降低(P < 0.01),而体重明显增加(P < 0.01)。应用葛根素后,EAE小鼠脱髓鞘面积(P < 0.01)及病理评分(P < 0.05)均明显下降。Puerarin组小鼠促炎因子IL-6、IL-17和IL-22水平显著降低(P < 0.01),抑炎因子IL-10和TGF-β显著增加(P < 0.05)。应用葛根素后:NF-κB及IL-17表达明显减少(P < 0.05);IκBα及Foxp3表达显著增加(P < 0.01)。  结论  葛根素可缓解EAE小鼠症状,减少脱髓鞘。作用机制是抑制NF-κB通路,调节IL17/Tregs平衡,实现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肺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CTGF mRNA、核因子-κB(NF-κB)及激活子蛋白-1(AP-1)表达的影响及其罗格列酮对肺成纤维细胞TGF-β1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人肺成纤维细胞系(HLF-02)为研究对象,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姜黄素、吡咯烷二硫基甲酸盐(PDTC)、罗格列酮作用后的CTGF、NF-κB及AP-1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CTGF蛋白、RT-PCR技术测CTGF mRNA的表达.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1 ng/mL TGF-β1作用15 min后,CTGF表达水平即增强(P<0.01),并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CTGF mRNA的表达亦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作用24 h表达最多.②1 ng/mL TGF-β1作用30 min后,NF-κB及AP-1的表达水平增强(P<0.01),以后表达趋于稳定,抑制剂(PDTC 100 μmol/L、姜黄素50 μmol/L)抑制这两条通路后CTGF的表达明显下降.③低(5 μmol/L)、中(10 μmol/L)、高(15 μmol/L)浓度罗格列酮预处理细胞30 min+TGF-β1作用24 h组较单纯TGF-β1处理24 h组CTGF、NF-κB及AP-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并且可以明显抑制1 ng/mL TGF-β1作用24 h引起的CTGF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在体外,罗格列酮可通过NF-κB及AP-1信号转导途径启动人肺成纤维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TGF-β1诱导CTGF转录和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紫檀芪(pterostilbene)对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NF-κB/TGF-β1/smad 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紫檀芪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强的松组、紫檀芪高、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采用博莱霉素气管内注射法诱导肺纤维化模型。于给药后第28天留取标本,HE染色进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酶联免疫法(ELISA法)测定各时期血清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β1及smad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GF-β1/smad3含量及NF-κB表达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紫檀芪组、泼尼松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TGF-β1/smad 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紫檀芪高剂量组大鼠TGF-β1、smad3、NF-κB表达较强的松组减弱。[结论]紫檀芪能够减轻博莱霉素导致的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与调控NF-κB/TGF-β1/smad3信号转导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探讨芒柄花素-3′-磺酸钠对小鼠胶原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采用鸡Ⅱ型胶原诱导C57小鼠成功建立了类风湿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芒柄花素-3′-磺酸钠(50,100,200 mg/kg),治疗前后观察所有组小鼠体重、食物摄入量和足肿胀情况。CB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TNF-α、IL-6、IL-10的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测定脾脏组织中NF-κB p65、p-NF-κB p65 (p-p65)、TIPE2、PCNP、IκB-α的表达水平,同时观察小鼠的脏器指数、踝关节软骨组织的病理变化及踝关节组织中NF-κB p65阳性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小鼠体重及食物摄入量有所升高,足肿胀程度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表达水平降低,抑炎因子IL-10表达上升;脾组织中NF-κB p65、p-p65、PCNP蛋白表达降低,而TIPE2、IκB-α蛋白表达上升;给药组CIA小鼠的脾和胸腺指数降低,踝关节中炎细胞浸润减少,滑膜组织及软骨破坏程度减轻,NF-κB p65阳性表达水平下降;其中芒柄花素-3′-磺酸钠高剂量组显示出更好的治疗效果。结果提示芒柄花素-3′-磺酸钠对CIA小鼠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NF-κB p65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水平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通过抑制T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通路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RSV组、给药组,建立RSV毛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检测小鼠肺组织中TLR4、NF-κB的变化;利用肺组织HE染色、ELISA法检测白藜芦醇给药前后气道炎症病变、IL-6、TNF-α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法及实时定量PCR法检测TLR4、 NF-κB蛋白及基因表达等相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SV组小鼠组肺组织中TLR4、NF-κB水平升高,肺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气道炎症细胞浸润加剧,ELISA检测炎性因子IL-6、TNF-α升高;而给药组处理后,肺组织TLR4、NF-κB的表达下调,病理改变减轻,炎性因子IL-6、TNF-α下降。结论 白藜芦醇可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毛细支气管炎小鼠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复方鳖甲软肝方防治肺纤维化大鼠自由基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强的松(0.56 m g/kg)组、复方鳖甲软肝方高、中、低剂量(1.4、0.7、0.35 g/kg)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气管滴注盐酸博莱霉素制备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第2天,各组分别ig给药,连续给药4周。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 SH-Px)、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 S)活性和丙二醛(M DA)水平;采用W estern b lotting实验研究肺组织蛋白中核因子κB(NF-κB)和核因子κB抑制剂(IκBα)的表达。结果复方鳖甲软肝方能提高肺纤维化大鼠体内的G SP-Px和SOD活性,降低M DA水平和iNO S活性,减弱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核蛋白中NF-κB表达,增强胞浆蛋白中IκBα的表达。结论复方鳖甲软肝方能调节肺纤维化大鼠体内自由基水平,减轻自由基对肺组织结构的氧化损伤,调节肺组织蛋白IκBα的表达,进而抑制NF-κB表达,是该方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NF-κB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外周血中CD14+CD11b+HAL-DR-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关系。  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胆管癌患者60例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胆管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ICAM-1蛋白、MMP-9蛋白及NF-κB蛋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1b+HAL-DR-MDSC比例。比较胆管癌组织与癌旁组织ICAM-1蛋白、MMP-9蛋白和NF-κB蛋白表达;不同病理特征ICAM-1蛋白、MMP-9蛋白和NF-κB蛋白表达及外周血中CD14+CD11b+HAL-DR-MDSC比例;ICAM-1蛋白、MMP-9蛋白和NF-κB蛋白表达与外周血中CD14+CD11b+HAL-DR-MDSC比例相关性。  结果  胆管癌组织ICAM-1蛋白、MMP-9蛋白和NF-κB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P < 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ICAM-1蛋白表达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III~IV期ICAM-1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I~II期(P < 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MMP-9蛋白表达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淋巴结转移MMP-9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 < 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NF-κB蛋白表达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III~IV期NF-κB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I~II期(P < 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CD14+CD11b+HAL-DR-MDSC比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III~IV期CD14+CD11b+HAL-DR-MDSC比例高于I~II期(P < 0.05)。ICAM-1蛋白、MMP-9蛋白及NF-κB蛋白表达与CD14+CD11b+HAL-DR-MDSC比例呈线性正相关。  结论  ICAM-1蛋白、MMP-9蛋白及NF-κB蛋白表在胆管癌中高表达,外周血中CD14+CD11b+HAL-DR-MDSC比例升高,且ICAM-1蛋白、MMP-9蛋白及NF-κB蛋白表达与CD14+CD11b+HAL-DR-MDSC比例呈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建立H22移植性肝癌小鼠模型50只,随机分为HSYA高剂量组(4.5 mg/kg)、HSYA中剂量组(2.25 mg/kg)、HSYA低剂量组(1.125 mg/kg)、阳性对照组(50 mg/k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给药14 d.免疫印迹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p-IκB-α)及NF-κB抑制蛋白(IκB-α)的水平.结果 HSYA高、中、低剂量组能够下调细胞核p65蛋白的表达,抑制活化p65核移位,抑制IκB-α的磷酸化和胞质内IκB-α的降解即降低NF-κB的转录活性,尤以中剂量组效果最显著.结论 HSYA能抑制小鼠肝癌移植瘤NF-κB的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荆防药对正丁醇提取部位对气管滴注脂多糖(LPS)所致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及LPS刺激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白血病细胞(RAW264. 7细胞)炎症模型的保护作用,探讨其抗炎效应的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机制。方法 (1)小鼠ALI模型:将雄性昆明种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塞米松(5 mg/kg)+LPS组,荆防药对正丁醇部位低、中、高剂量(3. 33、6. 67、10. 01 g/kg)+LPS组,除地塞米松组于实验第2、4、5天腹腔注射给药1次外,其余各组动物连续灌胃给药5 d,1次/d,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 5%吐温溶液。末次给药30 min后,除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气管滴注LPS 100μL(5 mg/kg)制备小鼠ALI模型,假手术组小鼠行麻醉、气管滴注操作,但给予无菌生理盐水。造模后5 h各组再次给药1次,给予LPS后6 h处死小鼠,取小鼠肺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Real-Time 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NF-κB p65、NF-κB p50、IκBα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NF-κB p50蛋白表达水平。(2)RAW264. 7细胞炎症模型:取对数期RAW264. 7细胞悬液接种、培养24 h贴壁后,设空白对照组,LPS组(1 mg/L),LPS+DMSO对照组,LPS+地塞米松(5 mg/L)组,LPS+荆防药对正丁醇部位高、低剂量组(50、25 mg/L),LPS+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高、低剂量组(50、25 mg/L),LPS+橙皮苷组(50μg/L),LPS+迷迭香酸组(5 mg/L)。受试药物预处理3 h,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加入1 mg/L LPS刺激12 h造模,吸取细胞上清,Griess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裂解细胞,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NF-κB p65、NF-κB p50和IκBαmRNA表达水平。结果 (1)与LPS所致小鼠ALI模型组比较,荆防药对正丁醇部位各剂量组可减少ALI小鼠肺组织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其中低剂量组降低作用显著(P 0. 01);荆防药对正丁醇部位中、低剂量组显著下调ALI小鼠肺组织NF-κB p65mRNA及NF-κB p50蛋白表达水平(P 0. 01),中剂量组亦明显下调NF-κB p50 mRNA表达水平(P 0. 05)。(2)与细胞炎症模型组比较,所有受试药物均能明显降低细胞上清IL-6水平(P 0. 01或P 0. 05),荆防药对正丁醇部位(50、25 mg/L)、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细胞上清NO含量(P 0. 01或P 0. 05),荆防药对正丁醇部位高剂量组有减少细胞上清TNF-α含量的趋势;荆防药对正丁醇部位低剂量组显著下调细胞NF-κB p65、NF-κB p50、IκBαmRNA表达水平(P 0. 05或P 0. 01),高剂量组明显抑制细胞NF-κB p50、IκBαmRNA表达(P 0. 05或P0. 01),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橙皮苷亦可显著下调细胞NF-κB p50 mRNA表达水平(P 0. 05),迷迭香酸明显抑制模型细胞NF-κB p50和IκBαmRNA表达的上调(P 0. 05)。结论荆防药对正丁醇提取部位具有抗急性炎症作用,抗炎作用发挥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NF-κBp65、NF-κB p50、IκBα基因及NF-κB p50蛋白表达有关,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橙皮苷与迷迭香酸可能为其主要有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娟  伍燕  郑之峻  王青云  刘曙  党妮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2):2002-2005
  目的  从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探讨黄芩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运用LPS诱导建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损伤模型,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模型+黄芩苷(1、10和20μg/mL)组,每组设3个复孔,经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干预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p-Akt、Akt、NF-κB p65等蛋白的表达,采用qPCR法检测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等基因的表达。用PI3K抑制剂LY294002作用半小时后,再用黄芩苷干预,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kt、p-Akt、NF-κB p65、TNF-α、IL-1β、IL-6等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低、中、高剂量能有效降低TNF-α、IL-6、IL-1β mRNA的表达水平,促进p-Akt蛋白表达,抑制NF-κB p65核蛋白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均P < 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黄芩苷组p-Akt表达升高(P<0.05),NF-κB p65表达降低(P<0.01)。PI3K抑制剂LY294002作用后,模型+黄芩苷组p-Akt/Akt表达量(0.63±0.18)较模型组(0.56±0.14)升高(P<0.05),模型+黄芩苷组NF-κB p65、IL-6、IL-1β、TNF-α表达量较模型组降低(均P<0.01)。黄芩苷对LY294002作用后,p-Akt/Akt、NF-κB p65、IL-6、IL-1β、TNF-α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黄芩苷可抑制LPS诱导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Akt的磷酸化,抑制NF-κB p65核转录和炎性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黄芪汤对高糖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足细胞, 采用30 mmol·L-1葡萄糖干预24 h诱导足细胞损伤, 分别设置对照组、模型组、黄芪汤低浓度组(10 μg·mL-1)、黄芪汤中浓度组(30 μg·mL-1)和黄芪汤高浓度组(100 μg·mL-1)。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qPCR法检测TNF-α、IL-6等炎症因子mRNA表达, ELISA法检测足细胞上清TNF-α、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足细胞TLR4、NF-κB、p-NF-κB、TNF-α及IL-6蛋白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 < 0.01),足细胞中TNF-α、IL-6、CCL24 mRNA表达水平,上清液中TNF-α、IL-6的含量和TLR4、p-NF-κB/NF-κB、TNF-α及IL-6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 < 0.05,P < 0.01)。与模型组相比, 黄芪汤组细胞划痕率明显升高(P < 0.01),足细胞中TNF-α、IL-6的含量和mRNA表达,以及TLR4、p-NF-κB/NF-κB、TNF-α、IL-6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P < 0.05, P < 0.01)。  结论  黄芪汤能有效减轻高糖对人足细胞的炎症损伤, 增强细胞增殖、迁移能力, 抑制细胞凋亡,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