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昆明市中小学生血压偏高的流行趋势、分布特征,为制定昆明市中小学生高血压的预防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云南省昆明市2个县(区)11所学校9至18岁中小学生,进行现场体格测量及问卷调查。本研究共调查12 026人。  结果  昆明市中小学生血压偏高的检出率为8.15%,标化检出率为7.85%。中小学生血压偏高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P < 0.01)。流行特征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血压偏高的风险也相应的增加(P < 0.01);男生高于女生(P < 0.01);汉族学生血压偏高检出水平上升较快,年平均上升1.11%(P < 0.01);城区学生高于郊/县区学生,但郊/县区学生血压偏高检出水平上升速度快于城区学生, 年平均上升2.78%(P < 0.01);超重(OR = 2.45)、肥胖(OR = 4.78)是血压偏高的高危人群(P < 0.05)。  结论  昆明市中小学生血压偏高问题不容忽视,应尽快开展昆明市中小学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探究,以降低中小学生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发生,从而减少成人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等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状况,了解家长对儿童乳牙列错畸形的认知及态度,探讨昆明市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市3~5岁480名儿童进行咬合检查及龋病状况检查,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儿童错畸形的认知和态度。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χ2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共430名3~5岁儿童纳入调查。错畸形患病率为69.3%,其中错畸形中深覆占比最高(82.2%),其次为深覆盖(24.5%),切占比最低(0.7%)。单因素分析中,喂养方式、遗传因素与乳牙列错畸形患病间存在相关性(P < 0.05),夜磨牙、咬物不良习惯分别与深覆、深覆盖患病存在相关性(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夜磨牙是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的危险因素(OR = 1.256,P < 0.05)。家长问卷结果显示仅有31.4%家长关注儿童咬合问题。  结论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高,多种因素与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相关,家长对儿童咬合问题关注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昆明市部分小学学龄期儿童(7~13岁)扁平足患病概率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扁平足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光学足部评估记录装置在昆明市滇池度假区二小学、经开区第五小学、果林小学、文笔小学内进行扁平足筛查,分析学龄期儿童扁平足发病率、年龄趋势、男女比例、轻重程度及单双足发病情况。  结果  调查昆明市4 444名学龄期儿童(7~13岁)扁平足的整体发生率为29.1%,不同年龄学龄期儿童扁平足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59.887,P < 0.001),7岁患病率为36.91%,13岁患病率为29%。男生扁平足发生率为62.49%,女生扁平足发生率为37.51%,男女生之间扁平足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63.886,P < 0.001),各年龄段男生扁平足患病率高于女生。学龄期儿童扁平足总发病率按程度分为轻度21.79%、中度 52.43%、重度25.78%,扁平足发病双足型为89.1%,单足左右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7~13岁的学龄期儿童的扁平足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降低,女生扁平足患病率低于男生,多数儿童扁平足发病为中度扁平足。对于学龄期儿童的扁平足应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调查学龄期儿童肥胖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后期肥胖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儿童家庭饮食行为调查问卷》对咸阳市随机抽样的1 000名儿童及其家长从基本信息及儿童期生活方式、饮食行为习惯进行调查。结果1 000名调查对象中,共检出肥胖儿童82例,男女童肥胖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各年龄段男女童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年龄的增加,男女童肥胖率均呈升高趋势。家族肥胖史、家庭收入、母亲口味偏好与儿童肥胖呈正相关关系(P < 0.05~P < 0.01);而母亲学历与锻炼时间与儿童肥胖呈负相关关系(P < 0.01和P < 0.05)。结论学龄期儿童肥胖现况较严重,应当从饮食行为、生活方式方面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iR-373对抑郁症小鼠模型抑郁样行为,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焦亡的影响。  方法  采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构建抑郁症小鼠模型。蔗糖偏好,强迫游泳,尾部悬挂和社会实验评估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免疫荧光双染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和小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OX-42以评估小鼠海马层中小胶质细胞增殖和活化状态。TUNEL试剂盒检测小胶质细胞的凋亡。荧光定量PCR检测miR-373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记检测P2X7R和细胞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73和P2X7R的靶向关系。  结果  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处理的小鼠,蔗糖偏好度和社交时间显著下调,并且强迫游泳和尾部悬挂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 < 0.05)。miR-373在抑郁症模型小鼠中异常高表达,且能够缓解小鼠的抑郁样行为(P < 0.05)。miR-373靶向负调控小鼠海马层小胶质细胞中P2X7R的表达水平(P < 0.01)。miR-373抑制小鼠海马层中小胶质细胞增殖和激活(P < 0.01)。miR-373抑制小胶质细胞中Caspase-1,C-caspase-1,NLRP3,IL-1β和IL-18表达,并抑制小胶质细胞凋亡(P < 0.05)。  结论  miR-373通过靶向抑制P2X7R的表达,从而缓解抑郁症小鼠模型的抑郁样行为,并抑制其海马层中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焦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iR-125a-3p对大耳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M1/M2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  方法  15只成年雄性健康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给予牛血清白蛋白注射和高胆固醇饲料喂养,miR-125a-3p抑制剂干预组给予动脉粥样硬化兔注射miR-125a-3p干扰慢病毒载体。油红O染色后图像分析法测定斑块面积,免疫组化法测定MMP-9和VEGF,免疫荧光法检测斑块组织中M1标记物CD11c和M2标记物CD206。  结果  与动脉粥样硬化组相比,miR-125a-3p抑制剂组斑块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 < 0.0001)。与对照组相比,动脉粥样硬化组MMP-9(P < 0.001)、VEGF(P < 0.01)和CD11c(P < 0.001)水平显著升高,CD206水平显著降低(P < 0.001);与动脉粥样硬化组相比,miR-125a-3p抑制剂干预组MMP-9(P < 0.01)、VEGF(P < 0.01)和CD11c(P < 0.001)水平有所降低,CD206水平有所升高(P < 0.001)。  结论  抑制miR-125a-3p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平衡M1/M2巨噬细胞,降低斑块组织中MMP-9和VEGF的表达,miR-125a-3p可能是治疗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母亲初乳做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0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将其分为2组。实验组50例,用母亲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照组50例,用灭菌注射用水做日常口腔护理。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评价2组患儿住院时间、日均住院费用、达全肠道喂养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体重变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的情况。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日、日均费用、达全肠道喂养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体重变化、NEC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母亲初乳做口腔免疫护理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日均住院费用、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推进喂养进程、促进患儿生长发育,减少NEC的发生,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120例早产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早产儿采取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收集并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早产儿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早产儿神经行为能力测定评分及出院时间和出院时体重。  结果  2组早产儿神经行为能力测定评分、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和早产儿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和出院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以缩短早产儿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提高神经行为测定评分,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在输血过程中给予禁食或喂养对肠氧合变化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以来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新生儿科接受红细胞输注治疗的新生儿,根据输血过程中是否继续喂养,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为禁食组及喂养组。使用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对其指标进行检测,新生儿在输注红细胞过程中给予禁食或喂养时的肠道组织氧饱和度(rSO2)变化。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新生儿59例,禁食组21例,喂养组38例。2组患儿在性别、胎龄(早产儿纠正胎龄)、日龄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果  在红细胞输注过程中禁食组禁食前、禁食段、禁食后肠道rSO2 (%)平均值分别是[(54.77±6.49)、(55.18±7.64)、(55.94±6.46)];喂养组喂养前、喂养段、喂养后肠道rSO2 (%)平均值分别是[(55.35±6.11)、(57.79±6.37)、(58.89±5.55)]。2组禁食/喂养前、禁食/喂养段、禁食/喂养后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新生儿输注红细胞过程中给予禁食或喂养对比禁食或喂养前后的肠道rSO2变化范围不大,在原喂养基础上可以考虑在输血过程中继续喂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线上课堂对预防产后抑郁的作用。  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0年1月产科门诊产检的孕妇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检查、产科常规护理、产后随访,观察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线上课堂对孕妇的认知行为进行干预。分别于干预前、产后42 d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压力知觉量表,产后42 d应用育儿胜任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在干预前,2组在抑郁状态、焦虑情绪、压力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产后42 d,观察组抑郁评分(6.85±3.8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抑郁评分(9.13±4.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焦虑状态上,观察组(28.88±9.63)显著优于对照组(36.12±9.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压力评分上,观察组的压力评分(20.20±7.43)显著优于对照组(25.12±10.54),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的养育胜任感得分是75.33±10.65,观察组的养育胜任感得分是81.20±9.3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22,P=0.011)。  结论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线上课堂可有效提高产妇的育儿胜任感、降低育儿压力,缓解焦虑情绪,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的云南某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重复入院的影响因素。  方法  整群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仅在云南某三甲医院发生再入院的COPD患者以及同时间段内就诊于同一医院并且未发生任何医疗机构再入院的COPD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  重返组COPD患者平均年龄、居住地为昆明市区、离医院距离0~10 km的比例、平均相对权重RW和平均住院天数均高于非重返组(P < 0.01),而非重返组COPD患者农民或无业、使用呼吸机的比例、病程在1 a以下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重返组(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越大、居住地为市区、病程越长、病情越重和平均住院天数越长的COPD患者重返入院的可能性越大(P < 0.01)。  结论  可利用分级诊疗等措施对于年龄越大、居住于昆明市区、病程较长、根据DRGs数据平台相关反馈患者权重高、有呼吸机治疗、特定DRG分组、住院平均时间长进行分级,难度较高较危重的患者该三甲医院可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及临床路径,而对于情况较好的患者可在距离较近的社区医院进行普通治疗,从而降低COPD患者的重复入院次数,合理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种随访方式整合干预对静脉血栓栓塞症高风险出院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昆明市延安医院普外二科病房1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96例,对照组96例,对照组按医院规定流程进行出院宣教以及出院后的定期电话随访。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随访管理小组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的多种随访方式整合干预,观察2组患者3个月后院外预防行为依从性、健康教育有效性、满意度、VTE发生率有无差异。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预防行为依从性(t = -14.913,P < 0.001)、健康教育有效性(χ2 = 71.314,P < 0.001)、满意度(t = -12.273,P < 0.001)3个方面存在差异,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VTE的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β = 0.22,t = 2.176,P < 0.05)。  结论  多种随访方式整合干预有效降低VTE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扩大VTE疾病预防覆盖面,可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19年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的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情况。  方法  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寻甸县小学抽取6所小学1~5年级学生,共30个班级3764例,分析视力不良率及屈光不正构成,并使用秩和检验比较总体及各屈光不正中性别、年级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检出视力不良儿童1392名,视力不良率36.98%。女生近视总人数比例(15.25%)高于男生(12.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近视人数在该年级总人数中的比例从14.23%(1年级)逐渐升高至44.61%(5年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女生近视比例在3、5年级(17.19%、24.66%)均高于同年级男生(10.73%、19.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远视人数比例在3年级迅速下降至10.41%,与1、2年级(22.49%、22.0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1)。散光人数比例在5年级最高(17.43%),与1、2、4年级(11.18%、11.93%、11.86%)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1)。  结论  寻甸县6所小学1~5年级学龄儿童中,近视是构成视力不良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在各种屈光不正类型中,女生较男生问题相对较多且突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18年~2020年昆明市通过社会组织新报告的HIV-1感染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新近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为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对昆明市2018年1月至 2020年12月经抗体筛查和确证检测后的MSM阳性样本采用HIV-1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方法(HIV-1 LAg-Avidity enzyme immunoassay,LAg-Avidity EIA)结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判断新近感染,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近感染影响因素。  结果  共收集389份阳性样本,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HIV-1新近感染者比例分别为48.1%(90/187)、51.6%(49/95)、30.8%(33/107),2018年1月和2019年12月的新近感染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020年的新近感染比例低于2018年和2019年(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为学生(P = 0.017,OR = 2.989,95%CI:1.221~7.318))检测出新近感染的比例高。  结论  昆明市MSM人群HIV-1新近感染的比例出现下降趋势,在部分人群中新近感染的比例较高,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新近感染的监测,通过社会组织加强干预服务的可及性,进一步促进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铜陵市1~6岁儿童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对存在问题进行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门诊体检及3所幼儿园1~6岁儿童(共1 002人)为调查人群,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儿童一般情况、儿童饮食行为、喂养人喂养行为、家长过度关心4个方面。采用自填问卷法完成本调查。结果 66.9%的儿童存在饮食行为问题,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前3位依次为"边吃边玩"(占61%)、"进食时间长"(占59%)、"食物偏好"(占39%);家长喂养问题检出率前3位依次为"允许孩子随意挑选食物"(占57%)、"很少鼓励孩子品尝新食物"(占54%)、"允许边吃边玩"(占53%)。结论铜陵市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较多见,家长喂养态度和方式有待改善,需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儿童饮食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3月龄婴儿母亲抑郁情绪的状况,探讨其与母亲喂养方式、育儿信心和婴儿气质类型的关联性,为研究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2019年1—12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等4所妇幼保健院检查的415例3月龄婴儿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调查问卷收集母亲和婴儿的基本信息,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价母亲的抑郁情绪,卡瑞坦尼育儿信心量表评价母亲育儿信心,婴儿早期气质问卷获得婴儿气质类型。应用单因素分析母亲喂养方式、育儿信心及婴儿气质类型等因素对母亲抑郁情绪的影响,非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调整混杂因素后的OR值和95% CI。  结果  本研究中3月龄婴儿母亲抑郁情绪的检出率为27.0%;控制其他因素后,显示3月龄婴儿母亲的抑郁情绪与其育儿信心(OR=5.413,95% CI:1.580~18.544)和婴儿难养型气质(OR=11.808,95% CI:2.037~68.454)相关联。  结论  分析3月龄婴儿母亲抑郁情绪与育儿信心、婴儿气质类型的关联情况,有利于婴儿母亲抑郁情绪的识别和发现。建议儿童保健门诊针对气质难养类型的婴儿和育儿信心不足的母亲加强关注和支持,监测其情绪状态,及时发现负面情绪并给予疏导,从而有效降低婴儿母亲抑郁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七氟烷对宣威肺癌细胞XWLC-05增殖、迁移、侵袭及恶性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潜在机制。  方法   七氟烷对XWLC-05细胞进行处理,体外实验检测XWLC-05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变化;体内实验检测XWLC-05细胞致瘤性,蛋白印迹法分析增殖关键分子PI3K/AKT、细胞侵袭蛋白MMP-2/MMP-9的表达。  结果  对照组的克隆形成数(287.5±23.1)个,高于实验组(174.1±16.3)个,(P < 0.05);对照组的凋亡率(1.60±0.38)%,低于实验组(31.48±5.81)%,(P < 0.01);对照组迁移细胞数(87.8±10.2)%,高于实验组(35.2±4.4)%,(P < 0.05);对照组侵袭细胞数(93.6±7.3)个,高于实验组(30.7±3.2)个,(P < 0.01)。七氟烷处理下调增殖蛋白分子PI3K、p-AKT和侵袭蛋白分子MMP-2、MMP-9的表达水平(P < 0.05)。  结论   七氟烷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宣威肺癌细胞XWLC-05的增殖能力,诱导细胞凋亡,减弱XWLC-05细胞的迁移、侵袭和成瘤能力。七氟烷可能成为宣威肺癌治疗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对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依赖的条件性位置偏好(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大鼠海马的影响,同时采用特异性抑制剂TAK-242抑制Toll样4受体(Toll-like receptor 4,TLR4),减轻MA依赖诱导的海马神经炎症。  方法  建立MA(10 mg/kg,ip,14 d)依赖大鼠CPP模型,分别为生理盐水组、MA组、TAK-242组、MA+TAK-242组。TAK-242组和MA+TAK-242组先分别腹腔注射抑制剂TAK-242(3 mg/kg),1h后MA+TAK-242组再腹腔注射MA(10 mg/kg)。采用Western Blot实验和采用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MA依赖CPP大鼠海马中TLR4、MyD88、TRAF6、IκB-α、p-IκB-α、NF-κBp65、p-NF-κBp65蛋白的表达和mRNA表达。  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MA组TLR4、MyD88、TRAF6、NF-κBp65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升高(P < 0.001或P < 0.01),IκB-α的蛋白和mRNA表达下降(P < 0.01),p-IκB-α、p-NF-κBp65的表达升高(P < 0.01或P < 0.05);与MA组相比,MA+TAK-242组TLR4、MyD88、TRAF6、NF-κBp65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下降(P < 0.001、P<0.01或P < 0.05),IκB-α的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 < 0.01),p-IκB-α、p-NF-κBp65表达下降(P < 0.01或P < 0.05)。  结论  MA依赖可通过激活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诱导CPP大鼠海马神经炎症的发生,采用特异性TLR4抑制剂可以减轻MA诱导的神经炎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紫红獐牙菜4个提取部位进行降血糖活性筛选。  方法  采用乙醇提取法提取紫红獐牙菜的乙醇提取物,并将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4个部位,对此4个提取部位进行由四氧嘧啶诱导的I型糖尿病小鼠降血糖活性筛选,每天称量各组小鼠饮食饮水量,从第3天开始,每2 d称1次体重,第7天、第14天断尾取血测量各组小鼠血糖值。  结果  紫红獐牙菜乙酸乙酯,水部位能显著增加糖尿病小鼠体重(P < 0.05)、降低糖尿病小鼠饮食量(P < 0.05),饮水量(P < 0.05),血糖值(P < 0.05)。  结论  紫红獐牙菜乙酸乙酯部位、水部位能显著改善由四氧嘧啶诱导的I型糖尿病小鼠三多一少症状,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具有较强的降血糖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安宁市婴幼儿及儿童血清脂溶性维生素水平,为安宁市儿童合理补充脂溶性维生素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选取昆钢医院儿童体检中心925名婴幼儿及儿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定量检测血清中脂溶性维生素;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季节进行脂溶性维生素营养水平分析。  结果  925例婴幼儿及儿童血清维生素A、25-羟基维生素D3、维生素E和维生素K的平均水平及不足和缺乏率分别为:(284±3.84)ng/mL,61.08%(565/925);(34.27±0.46)ng/mL,1.73%(16/925);(8.47±0.16)μg/mL,12.11%(112/925);(0.46±0.03)ng/mL,19.68%(182/925)。不同年龄段(3岁以下,4~6岁,7~12岁)之间及不同季节之间脂溶性维生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安宁市婴幼儿及儿童维生素A严重缺乏,需要密切关注,合理补充。由于天然的日照优势,维生素D营养水平较好,因避免盲目过度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