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病人,男,74岁,已婚.吸烟40余年,40支/d,间断咳嗽、咳痰10余年,发现左上肺肿物半年.CT检查发现左肺上叶有一类圆形肿物,直径约1.1 cm,边缘毛糙.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胸腔无积液.  相似文献   

2.
目前文献对于肺腺癌伴鳞癌或小细胞癌伴鳞癌已多有报道,但国内对于肺小细胞癌伴腺癌报道极少,现将我院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46岁,住院号338952。主因刺激性咳嗽2个月、伴左侧胸痛1个半月于1993年6月21日入院。患者自1993年4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耐药后再次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后的可行性及突变状态。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2018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的220例CT引导下NSCLC经过EGFR-TKI和/或化疗治疗后再次活检病例。结果220例患者,腺癌多见;共活检220次,穿刺成功率100%,55.9%在原发病灶取材,多为实性结节,肺内进针平均深度为(2.4±1.8)cm,平均手术时间(13.8±5.6)min;并发症发生率为31.8%,主要包括气胸41例(18.6%)和出血24例(10.9%);恶性细胞检出率为91.8%(202/220),4例(2%)肺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TKI治疗后转化为小细胞肺癌;治疗后EGFR基因突变不一致率为53.8%(49/91),45例(49.5%)出现T790M获得性耐药突变;19缺失突变伴T790M突变最常见,占38.5%。结论NSCLC患者治疗耐药后再次行肺穿刺活检安全可行,可为病理诊断及分子分析提供足够样本;治疗前后EGFR基因突变具有较大差异性;组织学活检可以阐释耐药机制,为靶向药物治疗失败或耐药的患者后续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直径≤3 cm的周围型肺腺癌、鳞癌和小细胞癌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原发灶≤3 cm的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包括分叶征、边缘光滑锐利、毛刺/棘突、胸膜凹陷征、血管连接征、空泡/空洞.结果 周围型肺腺癌、鳞癌、小细胞癌各30例经χ2检验发现三者的分叶征发生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7,P=0.812).除分叶征外,将三者的其他CT征象进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发现腺癌和小细胞癌5种征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和小细胞癌5种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和鳞癌在边缘光滑、毛刺/棘突、空泡/空洞3种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周围型肺腺癌发现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12例(40%),30例周围型肺鳞癌发现15例(50%),30例周围型小细胞肺癌发现22例(73.33%),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8,P=0.029).将3种癌进行比较,发现腺癌和小细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腺癌和鳞癌、鳞癌和小细胞癌分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灶≤3 cm的周围型肺鳞癌和小细胞癌CT表现特征相似,在获得病理诊断之前影像学上无法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临床及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周围型小细胞肺癌(SCLC)与肺腺癌(ADC)诊断模型,并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搜集周围型肺癌患者临床及CT影像资料,选取治疗前2周内有薄层CT影像的病例分为SCLC组和ADC组,以SCLC组为实验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按1∶2匹配ADC对照组,两组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依据训练集病例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有意义的变量,建立临床、影像组学及临床组学联合预测周围型SCLC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诊断效能,建立个体化诊断列线图。结果 周围型SCLC和ADC两组间NSE和13个组学特征有显著性差异。训练集和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临床诊断模型分别为0.793和0.750,影像组学模型分别为0.857和0.838,联合模型分别为0.905和0.882。结论 基于临床及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周围型SCLC与ADC诊断模型可鉴别诊断周围型SCLC及ADC。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肺腺癌细胞中筛选出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的差异基因,构建蛋白互作网络,进一步筛选出枢纽基因,分析枢纽基因在肺腺癌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方法用GEO数据库中的肺腺癌细胞EGFR-TKI耐药基因表达谱芯片和EMT基因表达谱芯片共同筛选,STRIN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MCODE分析蛋白互作网络的功能模块与枢纽基因,Oncomine分析枢纽基因在肺腺癌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结果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阻滞基因1B(CDKN1B)、肌微管素相关蛋白3(MTMR3)是网络枢纽基因。CDKN1B参与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苏氨酸激酶、酶复合物、P53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调控过程; MTMR3参与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磷脂醇激酶、肌酸肌醇代谢等调控过程。与正常组织比较,CDKN1B在肺腺癌组织的表达降低,MTMR3在肺腺癌组织的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本研究发现了与肺腺癌细胞EGFR-TKI耐药与EMT相关的枢纽基因CDKN1B、MTMR3及其调控通路,这有助于分析肺腺癌EGFR-TKI耐药机制,寻找靶向治疗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串珠征的形成机制,评价其在周围型小细胞肺癌(SCLC)、周围型肺腺癌及周围型肺鳞癌中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收集病理证实的周围型 SCLC 78例、周围型肺腺癌69例、周围型肺鳞癌33例,分别统计串珠征的阳性率、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率及纵隔淋巴结大于肺原发灶的比例,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8例周围型 SCLC中10例串珠征阳性(12.8%),且纵隔淋巴结均大于肺原发灶;78例中63例纵隔淋巴结转移(80.8%),42例纵隔淋巴结大于肺原发灶(53.8%)。69例周围型实性肺腺癌中,无1例出现串珠征,25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6.2%),2例纵隔淋巴结大于原发灶(2.9%)。33例周围型肺鳞癌中1例串珠征阳性(2.8%),该例肺门淋巴结明显小于肺原发灶,33例中13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9.4%),6例纵隔淋巴结大于原发灶(16.7%)。经统计分析,串珠征在周围型 SCLC与周围型肺鳞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周围型 SCLC与周围型肺腺癌、肺鳞癌在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及纵隔淋巴结大于肺原发灶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串珠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SCLC 的生物学特性,在周围型SCLC与周围型肺腺癌、肺鳞癌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应结合纵隔淋巴结大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氯氨顺铂诱导肺腺癌耐药细胞株SPC-A-1/CDDP,分析SPC—A-1/CDDP生物学特性及染色体核型,为肺腺癌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氯氨顺铂(Cis—Diaminodichloroplatin,CDDP)大剂量冲击+逐步诱导法建立肺腺癌耐药细胞株SPC—A-1/CDDP,MTT法检测细胞耐药指数,生物发光法测定细胞能量代谢,流式细胞仪测试细胞周期,染色体G显带技术和光谱核型分析(spectral karyotyping,SKY)技术分析染色体变化。结果:MTT检测结果表明,SPC—A—1/CDDP对7种不同的化疗药物表现了不同的耐药性,其ATP、ADP、AMP含量显著降低,细胞周期无明显变化。G显带结果表明SPC—A-1/CDDP染色体为亚三倍体,SKY分析出现数条衍生染色体。结论:CDDP可以成功诱导肺腺癌耐药细胞株SPC—A-1/CDDP,SPC—A-1/CDDP衍生染色体可能与肺腺癌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蛙皮素制备的抗人小细胞肺癌单克隆抗体付生法张朝山赵林普郭文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文献报道肺癌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尤其是小细胞肺癌,其瘤细胞增殖快、易转移,因而对其早期诊断十分重要〔1〕。瘤细胞单克隆抗体是肿瘤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2009国际抗癌联盟第7版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肺癌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远处转移(TNM)分期同样适用于对小细胞肺瘤(SCLC)的TNM分期,能够更好地指导SCLC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手术对Ⅰ期(T_(1~2)N_0M_0)患者可提高中位生存期。足叶乙苷/顺铂(EP)联合化疗方案仍是SCLC的标准化疗,EP方案化疗同步放疗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脑预防照射临床有很好的预防脑转移发生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七十年代末,在更为有效的化疗药物应用之前,就已将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数存活时间从单独放疗的5~6个月提高至放疗或单独化疗的10~14个月。但化疗对小细胞肺癌的作用只是短期的,经过6~10个月后有60%~80%在原部位复发。近来一组研究表明,对于局限型小细胞肺癌采用化疗加放疗与单独化疗相比,可将肿瘤局部控制率和2年无癌生存率分别从13%和8%提高至54%和20%,亦有一些化疗加放疗可提高长期存活率的报道。但近年来采用多种药物化疗对生存率的提高有限,这可归因于肿瘤细胞所产生的耐药性。已试图采用非交叉耐药化疗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尚未成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放化疗在初治不可手术切除的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转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4年-2016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program,SEER)数据库收录的接受放化疗或放化疗后再行手术的4 364例ⅢB期NSCLC患者资料纳入研究,根据放疗后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分为转化治疗组(n=147例)和放化疗组(n=4 217例)。转化治疗组接受放化疗后再行手术治疗,放化疗组接受单独放化疗治疗,分析并比较转化治疗对ⅢB期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同时采用1:2倾向性匹配方法分析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转化治疗组肿瘤特异性生存、总体生存均明显优于放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58、57.725,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放化疗组肿瘤特异性死亡风险及总体死亡风险分别是转化治疗组的2.306(95%CI 1.840~2.891,P<0.001)倍、2.168...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中央型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及肺鳞癌(squamous carcinoma,SC)的CT表现,探讨各自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SCLC及S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为SCLC组30例,SC组31例,对...  相似文献   

15.
周围型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CT表现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周围型小细胞肺癌CT表现特征.方法 应用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原发灶≤3 cm的周围型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各30例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 30例周围型小细胞肺癌CT表现为分叶征(23/30)、边缘光滑锐利(22/30)、毛刺或棘突征(8/30)、胸膜凹陷征(7/30)、血管连接征(2/30)等.30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CT表现为分叶征(16/30)、边缘光滑锐利(6/30)、毛刺或棘突征(24/30)、胸膜凹陷征(24/30)、血管连接征(8/30)、空泡或空洞或支气管征(13/30)等.经卡方检验发现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分叶征发生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897,P=0.0581),其它征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例周围型小细胞肺癌发现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22例(73.3%),30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发现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5例(16.7%),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613,P<0.001).结论 原发灶≤3 cm的周围型小细胞肺癌主要CT表现为边缘光滑锐利的密实结节.原发灶较小时即可伴有明显的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转移).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肺癌常发生胸膜、肝、脑及骨骼转移,发生眼球内转移极为罕见,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O.046%[1],而发生于右眼者更为罕见.笔者遇到一例,现复习有关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体CIK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启亮 《西南军医》2009,11(6):1091-1092
目的探讨自体CIK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自体CIK细胞治疗。结果26例部分缓解,近期有效率56.60%,中位生存期为8.5个月。结论自体CIK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外围型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及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5例外围型小细胞肺癌(P-SCLC)的临床表现及CT征象,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收集经手术或肺穿活检证实的15例P-SCLC的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其CT影像特征。结果根据原发灶及转移范围的CT表现分为4型:Ⅰ型,孤立结节不伴转移,2例;Ⅱ型,原发灶伴转移未超过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7例;Ⅲ型,原发灶伴转移达两肺或有肺外转移,4例;Ⅳ型,原发灶伴癌性淋巴管炎累及1个以上肺叶,2例。结论CT能清楚显示P-SCLC原发灶的特征及转移范围,CT分型能为临床分期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院对23例小细胞肺癌急性纵隔压迫征病例用氮芥或环磷酰胺大剂量冲击给药或足叶乙甙加顺铂同时静点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肺灌注显像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IMRT)保护功能肺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拟行放疗的Ⅲ期NSCLC患者24例,分别行PET-CT和SPECT定位,图像传至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图像融合。根据SPECT图像确定功能肺(FL)和非功能肺(NFL),FL是指放射性计数为最大放射性计数的30%以上(包括30%)的区域,其他区域为NFL。肺灌注受损分为4级:0级,无灌注受损;1级,肿瘤及其周围局部肺灌注受损;2级,达1叶肺灌注受损;3级,超过1叶肺灌注受损。根据SPECT图像提供的肺功能信息制定IMRT计划进行优化,尽可能降低FL的照射体积剂量。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优化前后的IMRT计划的肺组织剂量参数变化。结果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灌注缺损,其中肺灌注受损1级8例,2级6例,3级10例。根据SPECT提供的肺功能信息优化IMRT计划后WLV和FLV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FLV降低程度更加明显。优化后WLV10、WLV15、WLV20、WLV25、WLV30和FLV10、FLV15、FLV20、FLV25、FLV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据SPECT图像提供的肺功能信息优化IMRT计划以保护Ⅲ期NSCLC功能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