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系统负荷的波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风、光发电并入电网,不利于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分析了风光发电出力反调峰特性,提出利用储能装置对系统负荷进行削峰填谷,来减小系统负荷的波动幅度,拟合了风、光电出力与负荷特性,消纳更多新能源。建立了储能装置对系统负荷削峰填谷与相应配置储能容量间的数学模型,并以经济性为目标,储能的成本及寿命等问题为约束条件,综合储能带来的电量效益、环境效益、运行效益等,配置最优的储能容量,使储能达到经济实用效果。最后,以某区域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配置储能容量实例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此储能配置数学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正电力储能是指利用一定的介质或设备,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将电能存储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的技术和措施。电源侧储能可平抑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电网侧储能可参与电网的调峰、调压、调频或作为黑启动电源;用户侧储能可实现负荷平移或削峰填谷;微网储能可用于电力调峰或电能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3.
储能具有削峰填谷、提升供电能力和改善电压质量等作用,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入推进及储能成本的不断下降,储能参与电网调峰,帮助新能源企业减少弃风弃光成为可能。从新能源侧储能出发,提出一种基于电网调峰能力的储能定容方法。在电站实际运行数据基础上,根据实际新能源电站的发电特性建立研究模型,在最节省储能设备投资成本的前提下分析不同目标下需配置的储能容量。最后,针对新能源侧储能电站提出了几点收益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炜  逄格震  孙东  王莉  仉志华 《电工技术》2023,(10):179-182
大力部署新能源发电已成为油田企业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供能体系的有效手段.部分油田通过调整内 部电价机制,提升新能源的消纳能力.油田注水环节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可由油田电网与地方电网联合构成双电源 为之供电,同时配置储能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双电源网络的电价差异和进行削峰填谷.针对油田电网与地方电网的电价 机制差异,提出了一种考虑分时电价的注水站储能容量优化方法,基于运行效益最优确定储能容量的配置策略和充放 策略,并以投资回收率和投资回收期两个指标对配置方案进行效益分析.结合某油田注水站电源配置与负荷情况,验 证了适用于该场景的储能配置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黄曌  邓瑾 《电工技术》2021,(22):33-35
立足于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多源耦合特性,以用户供电需求为导向,探寻了光伏电池和储能电池接入场景下的协同优化管理策略.利用 MPPT优化光伏发电效率,并选择用户峰谷负荷差为优化目标,依据负荷变化动态计算储能电池补偿容量,平抑光伏出力波动,实现区域内负荷削峰填谷,确保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并基于MATLAB验证该管理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储能系统应用于风电场提出配置方法为决策者提供规划指导。研究储能对于风电的"削峰填谷"和"平抑波动",提出"双应用"概念;在分析以削峰率划分双层控制区、以风电并网标准约束变时间常数一阶低通滤波的基础上,提出双应用的储能容量配置策略及计算方法,并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构建储能系统的经济模型,对储容配置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估及经济灵敏度分析。通过对张北某风电场的储能容量配置实例的仿真分析和比较,验证了该配置方法的有效性以及风储联合双应用技术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池储能技术的日渐成熟和相关设备成本的不断下降,用户侧储能已从示范应用转向商业化应用。考虑用户侧储能在削峰填谷和需量控制方面的收益,以及电池储能系统的投资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建立了储能项目成本收益模型,用于优化用户侧储能项目的容量配置。以深圳瑞华泰储能项目为例,优化其容量配置,并结合实际工程核算实际工程问题约束下的项目经济性指标,从而指导用户侧储能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8.
为缓解光伏发电并网给电力系统带来的调峰压力,提高电力系统供电质量,基于光伏发电出力曲线,首先计算满足充电次数约束的功率阈值,然后采用3次样条插值算法和单调分段3次多项式插值法获得光伏出力曲线的包络线,最后综合光伏发电削峰控制和波动平抑控制,提出一种考虑充电次数约束和光伏出力曲线包络线的储能控制策略。该储能控制策略在考虑储能装置寿命的条件下,对光伏发电输出功率进行削峰与补偿,改善了光伏发电的出力特性。算例表明,所提储能控制策略明显减小了光伏出力曲线的越限幅值总和及波动越限概率,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根据储能装置充放电曲线,能够获得光伏发电对储能容量的需求,这为储能装置的容量优化配置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混合储能可以利用不同类型储能在电量和功率上的不同优势。然而,在滚动优化调度中,电能型储能资源(如电池储能)容易因较短的日内滚动时间窗而限制其削峰填谷的能力;而功率型储能资源(如超级电容)又容易因较长的日前时间窗而影响其平抑风电波动的效果。针对以上两种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同时考虑电能型和功率型储能资源的日前-日内协同滚动调度策略。首先,针对电能型储能削峰填谷能力受限的问题,将日内滚动周期扩展到一天中的剩余时间,并将调度范围划分为时间分辨率不同的两个部分,从而使该部分储能资源尽可能参与削峰填谷,同时提升模型的求解效率。然后,针对功率型储能平抑波动能力受限的问题,通过对波动量的极值点统计分析,提出有限时间窗电量约束策略,从而避免该部分储能资源因过度参与削峰填谷而导致能量不足。算例表明,提出的调度策略能够发挥不同储能资源的调度潜力,在削峰填谷的同时平抑风电波动,提升风电消纳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电化学储能系统在调节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电网侧和用户侧削峰填谷场合已经有大规模应用.磷酸铁锂电池由于性能较稳定、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电化学储能领域.然而,电池组容量及其一致性会随使用时间增加而发生劣化,使模组可用容量和能量降低,直接影响电池组的使用寿命.以磷酸铁锂电池模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储能电站峰谷...  相似文献   

11.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就是支持互动用户服务和需求侧响应,鼓励用户参与电网互动,这不仅有利于电网的运行和控制,还将进一步提升电力供应商的客户服务水平。通过智能用电技术的应用,以用户价值为核心,电力供应商可以开创新的业务模式,实现用户与电网互联互动以及创新的用户服务。能源互联网的建立,将进一步拓展能源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为能源生产、输送、供应、服务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也为能源用户带来更加完善和丰富的用能体验,同时也有利于建立环境友好和低碳的能源利用形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以及新能源发电配置定量储能的政策陆续出台,电化学储能发展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本文首先从电化学储能电池本体技术、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储能系统运行控制策略3个方面阐述了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然后基于已实施的新能源储能项目典型案例,分析了当前新能源发电侧储能的应用方向、实现功能及技术特点,并提出了储能在新能源发电侧的主要应用功能和技术研究趋势;最后对储能技术在未来新能源发电侧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了4个方向。  相似文献   

13.
居民侧用电量在社会总用电量中占有较大比重,但用电效率低。针对该问题,首先提出多用户智能电能表改进法和三相电能表改进法两种分路计量方法,并建立基于分时电价和分路计量的家庭负荷调控模型,以实现平衡电网负荷、减少电网容量投资的目的。其次,设计了基于智慧能源网关的多表合采技术方案,并提出家庭用能情况展示与用能建议推送方法,研究了各类用能方式、用能场景下用能成本计算方法,实现以家庭用能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家庭用能建议智能推送。  相似文献   

14.
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中能源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IES)是解决现今能源领域问题的有效方案,气、电、热、冷等多种形式的储能作为IE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提出一种广泛适用多种IES架构的综合储能优化配置模型,并对模型的通用性进行分析。首先,建立用户侧IES的通用模型,可涵盖IES的各种具体架构;其次,在用户侧IES通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综合储能优化配置模型,使配置模型可适用于多种IES架构。模型以系统寿命周期内的等年值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决策各种储能的配置容量和功率;最后,以某商业建筑IES为研究对象进行算例分析,并对优化配置模型在其他场景中的通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以应用于多种架构的IES,解决不同场景中综合储能的优化配置问题,在使用上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5.
A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dynamic operating cost benefits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utility applications is presented. The production costing program DYNASTORE is used to analyze economic benefits for “utility B,” an isolated island utility, using heuristic unit commitment algorithms. The unit commitment is done using chronologic load data and a detailed model of the utility characteristics. Several unit commitment scenarios are run for utility B, and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Comparisons between various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BESS) applications, as well as cases with and without battery storage, are shown. Results show that for utility B, a BESS of 300 MW size used for spinning reserve provides the greatest economic benefit  相似文献   

16.
于翔 《电测与仪表》2019,56(7):102-106
随着全球性的能源紧张,新能源已成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重要手段,当新能源的随机性给电网调度带来新的挑战。以新能源接入微电网为例,建立一种两阶段的电力市场模型,并提出一种需求侧响应定价策略。模型第一阶段针对新能源预测出力,在预测需求侧响应基础上,确定微电网出清电价。第二阶段在新能源随机处理,各用户提出的需求侧响应基础上,确定微电网调整电价。算例分析的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利用用户不同的需求侧响应曲线,调整系统的负荷水平,从而有利于新能源接入。  相似文献   

17.
用户侧能效评估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对电力客户的能效状态进行有效评估,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实现输配用电环节的节能降耗。运用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建立了电力客户综合能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G1组群判断法和熵权法,建立递阶综合评估模型,分析评估结果可以有效针对企业能效薄弱环节,制定科学节能方案,充分挖掘节能潜力。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快捷,可靠性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为使供电公司能更好地帮助企业决策者制定合理的需求侧管理目标.推动企业节能降耗.设计了需求侧电能应用综合评估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功能,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优化运行、客户等级评定和优化运行三大功能,并用实例对其优化改造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企业的节能降耗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1用户侧电能管理系统的功能用户侧电能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以下方面:电能分项分户计量/3级计量,电能质量监测,节能自动化控制,能源审计,系统集成。1.1电能分项分户计量/3级计量主要包括建筑用电的分项分户实时在线计量;企业总厂级(电能总表)、车间级、重点用电设备3级层次的电能实时在线计量;用能诊断;节能潜力分析和节能效果验证。1.2电能质量监测主要包括配电回路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谐波、温度、压力等有关电能质量的数据实时在线监测。节能自动化控制  相似文献   

20.
微网在孤岛运行期间,若微电源和储能装置容量不足,则无法保证网内所有负荷的正常供电。为提高微网供电可靠性,同时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提出了一种基于需求侧响应和储能电量预估的微网运行调度策略。该策略针对孤岛运行期间的微网,根据微源发电功率和负荷用电功率的超短期预测结果,对储能功率和剩余电量进行预估,结合预估结果和需求侧信息对各类负荷实施不同的调度策略。通过对可平移负荷的平移优化和对可中断负荷的适时逐级投切,达到微网内重要负荷可持续供电和其他负荷停电时间最短的目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