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软岩高边坡土钉支护的监测分析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结合某软岩高边坡工程,对土钉支护结构的受力和位移进行了监测。通过对开挖过程中土钉所受轴力的试验数据分析,研究了土钉支护技术的加固机理,总结出确定软岩高边坡最危险滑裂面的判据,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根据施工过程中对边坡水平位移的监测,及时调整了边坡的支护参数、开挖深度和支护时间,控制了施工过程中边坡的变形,保证了软岩高边坡的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软岩高边坡工程,对土钉支护结构的受力进行了监测。通过试验数据分析了土钉支护的结构原理和受力状态,表明土钉支护工作原理既不同于锚杆结构,又不同于土钉墙,根据开挖过程中土钉轴力的变化,分析了软岩高边坡最危险滑裂面的形成过程,最后给出了软岩高边坡的破坏模式,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陈启汉 《四川建筑》2001,21(Z1):140-143
1关于高边坡土钉支护的应用前景 土钉支护是用于土体开挖和边坡稳定的一种新的挡土技术.由于经济、可靠且施工快速简便,已在我国基坑支护工程中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成为继桩、墙、撑、锚支护之后又一项较为成熟的支护技术.虽在国内公路和铁路的边坡加固中,也有土钉支护的个别工程实例,但至今土钉技术用于高边坡永久性支护仍为数不多,论文亦不多见.  相似文献   

4.
姚铁军 《土工基础》2005,19(6):5-7,23
提出了土钉墙支护技术在软岩高边坡支护中的设计和施工方法,通过在铁路路基软岩高边坡中的实际应用及现场监测,表明所给出的设计参数是合理的,施工措施是得当的。  相似文献   

5.
俞丹  张晓岚 《山西建筑》2006,32(21):125-127
对土质高边坡土钉加固的概念和作用机理进行简要分析,然后与各种边坡加固方法进行多方位对比,阐述了土钉支护技术优干其他方法的特点,以推广该支护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发挥水泥土桩墙的高强度特性,提出了一种土钉墙+水泥土桩墙的基坑联合支护结构,并介绍了其设计理念。基于有限元数值模型,结合南昌地区典型地质条件,系统地研究了联合支护结构对渗流场、土体水平位移、土钉轴力、水泥土桩墙桩身应力、基坑破坏模式的影响,以及坑底加固、水泥土桩墙距离对基坑支护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土钉墙和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墙体安全的条件下,联合支护结构的受力机制更合理,开挖面处土体水平位移、桩身轴向及切向应力均小于传统的土钉墙和复合土钉墙;基坑破坏模式表现为重力式挡土墙破坏模式,对坑底进行加固处理可进一步显著改善其支护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支护模式下黄土高边坡的开挖变形特征和支护结构性状,以观音堂隧道进口明洞段黄土高边坡为实例,采用土工离心机,开展黄土高边坡在无支护、全断面土钉支护、上部土钉下部预加固桩复合支护模式下的离心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 桩–钉复合支护体系能够显著提高黄土高边坡的稳定性,坡体上部土钉的布设有效地调动了边坡更大范围内土体变形的调整,使得边坡土体的潜在滑移面向坡体内侧转移,将潜在滑移面的剪出口位置限制在预加固桩桩顶以下,而下部预加固桩的布设则有效地承担上部滑体的推力作用,保证坡体在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2) 全断面土钉支护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加固边坡土体的作用,但由于土钉支护范围有限,当潜在滑移面深度超出土钉加固范围后,边坡土体发生更大范围内的失稳现象,加剧坡体的破坏。(3) 对于黄土高边坡的加固,桩钉复合支护要优于全断面土钉支护。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土钉支护技术在河涌整治高边坡中的应用,以及它的特点,为以后的河涌高边坡支护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某场地边坡加固工程的地形地貌与地质条件,介绍了边坡的支护设计方法,并分析了高边坡复合土钉墙的下行法施工方案,指出在施工过程中临时施加40%锚索预应力措施而增加每层开挖施工高度,达到了缩短工期,减少窝工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土钉墙喷锚支护的加固机理,对于毗邻既有民房的深基坑,采用土钉墙+排桩组合结构支护是一种新的尝试,应用结果证明这种支护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解决加固与基坑支护问题,采用土钉墙与预应力锚索技术对基坑进行加固与支护施工。通过对土钉墙与预应力锚索的施工设计、监测,详细分析了基坑支护与加固工程中预应力锚索与土钉墙的可靠性与信息化。实际工程实践证明,基坑支护与加固工程中应用预应力锚索与土钉墙施工技术,值得广泛应用且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8米左右的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双排桩在支护工程中的优势,比单排桩+内支撑支护体系更好的解决施工开挖出土和空间受到限制的问题,比桩+锚支护体系更好的解决了城市限制出红线的矛盾。详细的对比了本基坑工程两支护段,分析了双排桩支护的变形特征、桩间土加固对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和前后排桩变形量及桩身弯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土钉与土体的相互作用的实际,建立了路基土钉支护加固的数值分析计算模型,通过分析计算评价不同长度的土钉支护加固效果,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对路基土钉支护的设计、施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在道路高边坡支护工程中的应用,结合某城市大道互通立交西侧高边坡支护工程中的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施工实例,详细介绍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以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等,希望能为今后的类似高边坡加固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陈云 《四川建筑》2009,(Z1):159-160
采用暗柱+土钉复合支护技术可以发挥暗柱控制变形的能力,又可以发挥土钉变形受力的能力。文章通过工程实践,对暗柱+土钉复合支护技术的适用条件、技术特点和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为同类地质条件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土钉支护结构中土钉的作用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钉支护是一种原位土体加固技术,因其造价低、工期短,在基坑工程和边坡支护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土钉支护的特点出发,详细讨论了土钉的4种作用机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阶梯断面组合排桩支护结构常用于基坑工程中场地高差较大区域支护,前后排桩的桩间土加固范围直接影响支护结构受力及变形。结合工程实例,采用土体卸载条件下的HS(hardening-soil)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桩间土加固对支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桩间土加固存在最优加固深度,当加固深度小于该深度时,随着加固深度的增加,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与周边地表沉降均有明显的减小,当加固深度超过该值时,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最大值和周边地表沉降最大值基本趋于稳定。同时支护结构内力在最优加固深度时达到最小值,这对保障基坑安全及周边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土钉支护基坑阳角的冗余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坑阳角是变形控制的不利位置,在设计中应予以重点加固。在基坑工程领域引入冗余度设计理论的概念,对土钉支护基坑的阳角进行腰梁加固,并对其冗余度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了原体系与冗余体系的坑壁水平位移、土钉轴力等内容;研究了局部土钉失效时,土钉-腰梁支护体系的工作状况。结果证明对土钉支护基坑的阳角进行腰梁加固能够有效控制危险位置位移,转移冗余荷载,增加荷载传递路径,即能够提高支护体系冗余度。  相似文献   

19.
基坑工程中复合土钉支护(墙)受力机理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复合土钉支护自产生以来,已在工程中广泛应用,但计算理论远落后于工程实践,计算方法的不统一,反映了人们对复合土钉支护支护受力、变形机理认识上的不一致,本文通过工程中复合土钉支护变形到破坏全过程的分析,认定复合土钉支护边坡为人工加固边坡,其破坏形式仍为边坡失稳破坏.据此建立了复合土钉支护的设计计算方法--根据工程类比和经验方法,确定复合土钉支护的参数,以边坡整体稳定安全度的计算作为复合土钉支护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土钉支护是一种用于基坑开挖支护或边坡加固的挡土技术。它是一种新兴的支护结构体系,具有安全可靠、节约资材、缩短工期、施工简单等特点。因此本文就土钉的特点、适用范围、土钉的作用机理及土钉的设计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